第1章 蘇暗香(上)
蘇暗香(上)——虎踞歐陽莊,雄異暗香樓
岳陽樓始建于三國東吳,為江南三大名樓之一,古樸莊重,恢弘大氣,又能一覽洞庭勝景,歷來廣受文人俠士的青睐。在岳陽樓南側,有一家叫作醉金樓的酒樓,已有百年之久,頗有名氣。
早在開業之初,就有前朝名士程浮白曾盛贊此樓說,醉金佳肴,不過洞庭無對;醉金美酒,卻是天下無雙。此後醉金樓便聲名大噪,吸引了衆多文人雅士。一些江湖豪客聽聞此樓美酒佳名,也紛紛前來千金買醉,醉金樓便成了名副其實的醉人美酒銷金樓。
七年前,就連當時公認的第一名俠,向來不甚飲酒的公子起,也曾在此遍嘗樓中藏酒佳釀,大醉七天七夜,爾後一舉大破赤焰教,成為一時美談。
後來,公子起卻突然匿跡江湖,無處可尋,此事遂成為絕響。經過一些好事之徒的大加渲染後,便變得更加撲朔迷離,至今仍為人們津津樂道。因此,醉金樓的名氣也一度如日中天,攀至頂峰。
然而,近兩年醉金樓斜對門新開了一家遠香樓。據說當家掌櫃蘇雨蟬便是近幾年裏突然崛起的一個江湖組織,暗香樓樓主蘇暗香的親妹妹。這短短兩年內,遠香樓似乎已有迎頭趕上的趨勢。醉金樓內懸挂的程浮白親筆狂書的“醉金佳肴,洞庭無對;醉金美酒,天下無雙”的卷幅也被刻薄的尖酸文人酒後揶揄說:“程先生這八字如今似乎要改一改了,就改作遠香佳肴,洞庭無對,醉金美酒,天下無雙才妙。”
言罷,那文人又惺惺作态地突然放聲大哭起來,說道:“惜乎程大學士,未生于當世,只能飲醉金美酒,卻不能品遠香美味,如今晚生後輩何德何能竟可二美兼得?”哭了好一些功夫,突然又大笑起來,竟直接出門去了遠香樓,大呼:“此天公飨我,豈可不受?”
醉金樓的王掌櫃見他如此矯揉做作,嘩衆取寵,雖然心裏十分鄙薄不屑,但聽了他如此譏評仍是免不了感到十分可恥,事後便命人将之悄悄卷好收了起來。許多前來想要一瞻程浮白墨寶的雅士聽了都覺十分可惜,一些市井小人便開始四處散播流言,有說王掌櫃要結納高官打擊遠香樓了,也有說蘇暗香要動用自己的江湖勢力吞掉醉金樓。
衆說紛纭,大家紛紛等着要看熱鬧。
可醉金樓百年以來一直只是安分守己,一心一意經營生意,不結官場,亦不交俠客。雖然價錢高貴,但畢竟名不虛傳,物當所值,也無可挑剔,反倒很受許多俠士名臣敬重,自程浮白來此之後竟一直未曾受過欺壓。
如今的掌櫃王大先生自忖此乃先人創業宗旨,不敢違背,況且那蘇暗香來歷不明,自然更是不敢輕舉妄動。
但想來也奇怪,岳陽一帶早有君山上的歐陽世家虎踞三代,不曾有人敢在岳陽開門立派。可這蘇暗香不僅在此立了暗香樓,似乎還和歐陽少君交情匪淺,手段之高明真是令人難以想象。而且這暗香樓神秘至極,內中底細無人知曉,江湖上更是常拿這暗香樓與那七年前的赤焰魔教相提并論。
然而,與赤焰教不同的是,這些年來,世人唯見那樓主蘇暗香,卻不曾見得麾下樓衆。因此暗香樓實力究竟多強,是否真的只偏安于洞庭一隅,無人可知。
想及此處,王掌櫃不由得倒吸口涼氣,只道還是多費些心思琢磨如何釀造新酒,添些新菜色才好。便吩咐得力夥計去洞庭湖心,給歐陽少君派送他今天訂購的幾壇美酒去了。
洞庭湖古時稱作雲夢,浩浩蕩蕩,橫亘八百餘裏。晦明朝夕,晴雨四季,氣象各不相同,變幻萬千,歷來為世人盛道。湖心有一小島喚作洞庭山,後因舜帝的兩個妃子娥皇、女英葬于此,而屈原稱呼她們為湘君和湘夫人,後人便改作君山。
山上有一山莊,而今已歷三世,由于山莊主人複姓歐陽,這三代歐陽莊主又個個喜好給山莊易名,因此世人只稱作歐陽山莊。
Advertisement
此莊先主劍術卓越,酷愛收集天下名劍,後來竟自己沉迷于鑄劍之道,便一手創辦了這名劍山莊,一以鑄劍為生,一以鑄劍為樂。只可惜終其一生,雖然精品無數,廣受贊譽,陰差陽錯地謀得了幾世家産,卻不曾鑄得一件神兵,令人十分遺憾。
第二位莊主名為嘉樹,據說是得名于當時老莊主正在閱覽的《神兵集錄》。其中記載說:“北有嘉樹,名曰扶風。不懼水火,能斷金石。”
嘉樹公子自幼聰穎,受父親影響慣看鑄劍之景,每當父親鑄劍時,他便在一旁安靜觀看。老莊主深感欣慰,心中想道:“此子甚有天賦,便是我此生鑄不出一件神兵,想必等到他成年之後定能了我此樁夙願。”
可誰知這嘉樹公子懂事之後卻向老父說道:“孩兒每日見父親鑄劍,只覺叮當之聲十分悅耳動聽,懇請父親為孩兒延請一名音樂教師學習音律。”
老莊主聞言自是又氣又恨,盛怒之下竟一連關了嘉樹公子數日。然而嘉樹公子毅力卻十分堅強,執意學習音律,識字之後便常常自己翻閱典籍,又偷偷托母親買了各種樂器自己把弄,被父親發現收了樂器後便摘樹葉來吹,再也不去聽父親鑄劍的叮當之聲了。
老莊主感到十分寂寥,便有心同意兒子的志向。
一次,老夫人對老莊主訴苦,懇請他允了兒子請求,免得他自己沉迷其中誤入歧途。老莊主假裝猶豫再三,便順着臺階應允了,同意兒子學習這微末之技。
想到微末之技,老莊主突然發覺自己所沉迷的鑄劍之道不也是世人眼中的微末之技麽,倘若自己有生之年不能鑄得傳世神兵,做不得世人景仰的“兵聖”,但兒子天賦異于常人,以後能當得“樂聖”之名也是十分可喜的。
他想到此處,便又異常地高興起來,哈哈大笑着抱起兒子一陣狂親,并為嘉樹公子請來了當時最有名的音樂教師。
這嘉樹公子果然是音樂天才,雖然家傳劍術不及乃父,于音律之道卻是備受世人推崇,而且尤善洞簫,就連廟堂天子對他的簫聲也心生渴慕,宣他入宮為太後賀壽。
嘉樹公子的江湖朋友們聽說後紛紛勸阻,認為切不可入宮沾染朝堂之氣。可那嘉樹公子卻全然不聽,欣然入宮演奏。皇上太後聽了都十分高興,特許他留在宮中三月之久,并可随意翻閱有關樂譜書籍。
自此,嘉樹公子的技藝更加神乎其神,當世無人可望其項背,時人都稱他為洞庭神君。
後來,這嘉樹公子做了莊主,便時常獨自在岸邊聽濤打浪,專心音樂,順手把山莊改作了聽濤山莊。山莊的營生除了鑄兵煉器,也兼制作些各種精致的樂器了,同樣備受歡迎。
而當今的歐陽莊主更是不同凡人,儀表出衆,風姿十分優雅美妙。傳說是神君與夫人夜裏在洞庭湖面泛舟賞月,琴簫合奏《春江花月夜》之時分娩所生。神君一時有感,便應情應景地給新生的小公子取名為水月,世人順着神君的名號都稱呼水月公子為洞庭少君。
歐陽少君繼承了祖父及父親的聰穎慧悟,不僅使得一手好劍法,也吹得一手好簫,頗有其父之風。但少君卻又不及其父如此沉迷,藝成之後便和世交兄弟蕭潛一起闖蕩江湖。由于其生性潇灑而多情,重諾而好義,結交了許多豪傑朋友,名重天下。
有次路過蘇州,見一舞姬,舞姿之曼妙,美不可言。少君便不自覺地為其吹簫伴奏起來。簫聲和舞步十分合拍,二人之默契仿佛是相識合作了十幾年的拍檔一般,在座之人無不被這簫聲舞姿所感動。于是少君便與這舞姬互生情愫,後來又歷經種種磨難,終于在三年前,先皇禦封鐵捕沈臨淵大破鳳鳴樓後,天下重歸太平之際修得正果,攜手回到洞庭山結為夫婦。
神君見少君人才出衆,自己又沉迷音律,便傳了莊主之位給少君,自己搬到山頂聽濤別築去了。
起初,人們只道少君公子天資聰慧,為人又潇灑落拓,不癡不戀,實在是個完人,勝過其祖其父遠矣。誰知自從成親之後,少君對妻子寵愛異常,更是将山莊以妻子之名命名,更名為擁雪山莊。人們才始知其祖癡于劍,其父癡于樂,少君癡于情了。
然而劍樂之癡終不及情癡之甚,神君偶爾念及,總不免擔心日後兒子為此所累。但眼見當下歐陽山莊聲名鼎盛,神君便始終未曾和少君提及此事了。
晉時傳聞有言,洞庭山浮于水上,其下有金堂數百間,玉女居之,四時聞金石絲竹之聲,徹于山頂。而觀如今歐陽山莊之盛狀,女主人夏擁雪之容姿,神君少君父子之音律造詣,一如古時傳言。因此岳陽一帶,均将歐陽山莊視作仙地,将神君少君父子奉若神人了。
而少君初時共同游歷的世交兄弟蕭潛,則出身于醫學世家。其父蕭铖醫術精湛,善于針灸刺穴,年輕時陪神君入宮僅做了三個月的禦醫,便深受皇上信賴器重。于是,時人便稱他為“聖手醫官”,與南方精于藥理的藥王薛鑒湖并稱“南薛北蕭”。
蕭聖手時常為薛藥王的名號念在自己前面而感到憤憤不平,更覺得“南薛北蕭”聽起來像極了“南薛北效”,分外刺耳,應該念作“北蕭南薛”才對。因此只許家中親人下人都如此念法,在自己聽來仿佛“北蕭南學”一般,感到十分滿意,恨不能改于世人之口。
又每念及薛藥王性情古怪,難以親近,至今年近花甲卻膝下仍無親子,只有一個養女聊得安慰。而自己兩個兒子均勤勉刻苦,精神專注,長子蕭潛于針灸之道又早已得自己真傳。蕭聖手便又覺得十分欣慰了。
但蕭潛向來性情敦厚,溫良孝順,見父親日漸老邁卻仍計較世人“南薛北蕭”的稱謂,便立志效仿神農遍嘗百草,研究藥學,修一部傳世本草經典以安慰父親。于是在沈臨淵大破鳳鳴樓後,蕭潛便與歐陽少君分手,和另外新結識的兩位朋友繼續游歷去了。
如今盛世之下,三年時光一晃而過,先皇也于去年十月駕崩,由二十歲的太子即位,至今尚不足一年。于是東瀛今年便譴了使團前來朝賀,卻不想又暗藏野心地随行了一名叫做宮田誠的東瀛劍道高手,竟欲借機挑戰中原劍術了。
作者有話要說:
夜雨是線下完稿,節奏較慢,劇情也相對弱化,比較偏文藝小說。前六章差不多都是些鋪墊,人物比較多,第七章 才開始進入主線。感興趣的可以慢慢看,不感興趣的,,,要不一起去聯詩吧
原創區論壇裏,古意茶坊有一個原創詩詞接龍,但可能是帖子有點久,聯詩的頻率不怎麽高了,大家有興趣的也去玩玩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