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原随野(上)
原随野(上)——還君含星劍,猶記承影堂
自華山盟會楚劍辭擊敗宮田誠,暴露出含星劍的真面目後,江湖上便對此事過分重視,連月以來誠惶誠恐,害怕有大事發生。
然而在華山之上,少君力挺楚劍辭,鐘先生和景盟主又俱都十分信任少君,因此一幹豪傑雖然心中怨憤卻始終不敢形于顏色。
少君便對楚劍辭說道:“世人多為謠言所惑,善于捕風捉影。如今含星劍已經重見于大衆,恐難善罷甘休。你這幾年來仍未尋得小妹下落,目前不妨先将此事放一放,随我在擁雪山莊暫避一時。”
楚劍辭心中猶豫,不願因此連累少君。但又念及少君一片赤誠,再三堅持,倘若拒絕又難免令其擔憂自己離了含星劍在手,橫遭小人暗算。
思慮再三,他終于應允了少君的請求,心想日後燕無痕還劍時也十分方便,免得他又四處尋找自己,最終也遭到連累。
而自華山歸來時,途中雖然遇到許多鬼祟小人,卻又始終沒人敢輕舉妄動。雖則有驚無險,然而畢竟拖累腳程。
為了及早回到湖南,當他們和方、宗二子進了湖北地界,恰逢武當大弟子明子緒二次閉關思過四年後,終于又重新出關時,少君等人仍是未作停留,不敢耽擱。及至終于到了湖南地界,楚劍辭方才稍稍放松戒備。
回到擁雪山莊後,數月以來,楚劍辭表面雖然十分安穩,然而心中卻經常愧疚不安。後來景呈毓暴病而亡,蘇暗香雪夜長眠後,楚劍辭只覺江湖暗流洶湧,心緒十分激蕩。
他原本早有去意,一則為了尋找小妹,另一則是為了給少君少添麻煩。然而他見了蘇雨蟬身世凄涼,如今孤苦伶仃,自己留在山莊雖無甚要緊用處,但好歹也算是他們兄妹為數不多的朋友之一,此時離開未免會讓她一時之間經歷太多離別,惹人傷感。因此,楚劍辭也未再和少君提起離開的話來。
正月三十一,霜雪齊下,潮水相擊,所有人的心情都悲痛莫名。蘇雨蟬守在蘇暗香床前,不聲不語,坐了一夜。
楚劍辭見了心中難以忍受,終于說道:“蘇兄雖然英年早逝,然而他在夢中長眠,壽終正寝,也是種很好的結局。你千萬節哀,別讓他過分挂念。”
楚劍辭見到蘇氏兄妹的死別,聯想到自己與妹妹的生離,對蘇雨蟬的境遇感同身受,便忍不住地想要安慰蘇雨蟬一番。但他自九歲家破人亡後便很少與人說話交流,即使後來與少君等人結為莫逆,卻始終不善言辭,好在少君等人十分了解。
如今,他說出這番話來可謂十分不得體,說出口後自己回味一番也覺得說錯了話,一時間面紅耳赤,無地自容。
擁雪夫人便扶起蘇雨蟬安慰着她。可誰知衆人俱是多情善感,她一邊安慰,一邊自己卻也忍不住哭出聲來。蘇雨蟬雖然堅強,也終于堅持不下去抱着擁雪夫人放聲痛哭。她足足哭了大半日,眼淚再也流不出來,才在擁雪夫人懷中困頓地熟睡過去了。
擁雪夫人非常喜歡蘇雨蟬,一直将她視作親妹妹來看待,如今見到她孤苦無助的樣子十分可憐,又不免偷偷地落下許多淚來。
Advertisement
楚劍辭見狀心中方覺少安,便十分懇切地協助少君打理蘇暗香的喪儀。少君原本欲不惜代價地将蘇暗香送至雁蕩山安葬,而蘇雨蟬卻說道:“哥哥走前已和我約好,從此我們便姓蘇了。他生前十分喜歡這裏的那片梅嶺,便葬在那裏吧。閑來卧看梅花,煩惱靜聽潮聲。他一直渴望這樣安靜優雅的生活呢,而且這裏有歐陽大哥你這樣的知己陪他,他也不會寂寞吧。”
少君聽了回憶起與蘇暗香相交時的種種雅致意趣,不禁潸然淚下,便聽從了蘇雨蟬的意見,将其葬在梅嶺。
楚劍辭頗有感慨,然而生怕又說不好話,只在心裏想道:“我聽歐陽曾說過什麽悲莫悲兮生別離,每每想起小妹她至今生死下落不明,便深覺此話十分在理。但如今見了蘇小妹之事,卻覺得生離雖苦,然而始終存有見面的希望,哪裏比得上死別時永久地陰陽兩隔,無以寄托呢?”
二月中旬的時候,擁雪夫人許是為蘇雨蟬太過擔憂,身體總覺有異,但又強自安定,未肯言說。當然,終究不能瞞過少君體察入微。
少君和蕭潛自幼同習,蕭潛雖不習武,少君卻也涉獵些歧黃之術,便為擁雪夫人診了一回脈。二人仔細核對一番,方才确定夫人竟是已有了近兩個月的身孕了,喜不自勝。眼下大家便都一邊暗暗為蘇暗香的逝世傷心難過,好容易有了一回喜事,便告知了諸人沖喜。
“故人已逝,卻有新生,要一直努力地生活下去啊。”蘇雨蟬暗暗想着,心緒終于漸漸平穩下來。
生命的傳承,究竟是何其地奇妙而偉大啊!
但擁雪夫人心裏還是免不了擔心,始終不離左右地陪伴在她的身邊。
又過了許多天,溫叔過來和少君說道:“燕大俠回來了。”
楚劍辭暗暗慶幸,燕無痕終于來了。他心中頓時感覺輕松了許多,再一看蘇雨蟬,面上果然看上去也明媚了許多。
溫叔又呈上來一封拜帖,少君接過來打開,衆人只看見落款“燕翔”二字,略一愕然,便心照不宣地相視而笑了。
燕翔遠在京城,正月間才聽說景呈毓暴斃。過完元宵後,他便急匆匆與家人辭行趕到岳陽,來到山莊後看見蘇雨蟬也在,心中十分喜悅,便情不自禁地說道:“我在華山一直覺得你們兄妹與景盟主似乎有所糾葛,聽說景盟主病故後便十分擔心你們,如今看到你在這裏安然無事,當真是我想多了。”說完之後,才發覺唯獨不見蘇暗香,而且衆人神色異常,便心知不妙。
果然,蘇雨蟬又被勾起情緒來,在擁雪夫人懷裏哭了一回。衆人便退出來悄悄和燕翔說了蘇暗香之死。
蕭潛說道:“這些年來他一心為報父母仇恨,如今願望了結,精神頓時松懈,無所寄托,才終于導致身體空虛,被病噩纏染上了。”
燕翔聽了十分自責,說道:“我當時在華山看見他吐血時就隐隐覺得不對,然而他身體本就虛弱,後來也沒見他與景呈毓有所交流,便不曾怎麽在意。若是我當時說破,又何至于今天的地步?”說着他便回去替過擁雪夫人安慰蘇雨蟬。
蘇雨蟬心中一直都非常想念燕翔,在蘇暗香病重和逝世之時,這種思念更是分外濃烈。然而此時燕翔終于來了,她卻氣惱自己一見面便是一副泣涕漣漣的樣子,竟羞于和燕翔見面了,便拉着擁雪夫人不肯讓她走。
擁雪夫人心中會意,十分欣慰這個天真可愛的妹妹有可以信賴的人來依靠,便坐下和燕翔一起寬慰着她,眼見她終于平靜了些後才找個托辭出去了,只留燕翔和她二人說些衷心的話。
蘇雨蟬容姿漸漸煥發了許多,終于露出久違的笑容。燕翔便對蕭潛說道:“我在京城拜會過蕭伯父,他老人家有令弟照顧,一切安好,要你無須挂心。”
他又将含星劍還與楚劍辭,并施了跪謝大禮。衆人見了都很是吃驚,楚劍辭也忙扶他起來,燕翔卻堅辭不起,待施完禮後方才起身,說道:“楚兄不必惶惑,我這一拜只為謝你救父之恩。”
衆人聽得不明就裏,燕翔又繼續說道:“我父親正是當朝定北大将軍,七年前帶兵馳援大同時,曾遭承影堂的六名刺客暗殺。那六名刺客訓練有素,配合默契,軍中雖不乏勇猛彪悍之人,然而卻只擅長正面交鋒,全然不是這些職業殺手的對手,幾乎已成必殺之局。若非楚兄援手,父親恐怕早已命喪小人之手了。”
當時燕老将軍極力掩藏此事,但退敵之後遇刺之事終于還是流傳出來,舉國震驚。世人只知那六名刺客俱是出自承影堂,幸得一名無名俠士及時援手,浴血奮戰,才終将那六人盡數誅于劍下。
起初世人都以為那無名俠士正是殷無傷,然而殷無傷極力否認才引得世人作罷,紛紛猜測那無名俠士的真實身份,卻始終未果,至今在江湖仍是一段未解之謎。
如今少君等人聽聞楚劍辭竟是那無名俠士,俱都喜不自禁。
燕翔對江湖上人人忌憚含星劍出世的事情十分體會深刻,說道:“年前我在華山上偶遇我那對年幼的弟妹,心緒無法平靜,聽到他們說想要一睹楚兄佩劍光華後,一時情難自禁,竟從楚兄借了劍去。誰知回家之後,父親見了這含星劍竟也大驚失色,細詢之下才知當年那無名俠士正是手持這含星寶劍。只是父親他也素知這含星劍名聲邪惡,未免給劍主帶來麻煩,又徒增世人恐慌,方才隐瞞了下去,一直未曾公開那俠士的具體特征。他老人家囑咐我此次見了楚兄定要重謝一番才是。眼下世人均冷眼仇視這含星劍,楚兄不如将此事公開出來,在将軍府住些時日,容将軍府上下好好答謝一番,也免于世人繼續糾纏。”
楚劍辭聽了只顧低頭沉吟,遲遲不曾開口。
燕翔便又說道:“其實含星劍出世以來,所經歷的這兩次大戰俱是正義壯舉,世人只憑一些荒誕傳說便如此非難,未免有些太過敏感。”
誰知楚劍辭此時卻驀地擡起頭來,堅定地說道:“我并非什麽世人口中的無名俠士,而是那六名殺手之一。燕老将軍不肯公開我的身份也并非僅僅是因為含星劍,更是因為我們之間的約定。”
衆人一片嘩然。
雖然在四年前他們與楚劍辭初遇時,便驚豔于他那一手驚世駭俗的劍法,奇怪他何以武功如此高明,卻在江湖中籍籍無名時,楚劍辭便已坦承自己殺手出身,但後來相交愈深,卻愈覺他外冷內熱,絕非尋常的冷血殺手。如今聽他又自承出身于那惡名昭昭的承影堂,甚至妄圖要刺殺燕老将軍,俱都不能相信。
承影堂其實并不見得真的叫作承影堂,“承影”之名只是世人冠以的稱謂。
“承影”原是古時傳說中的名劍,而江湖之人并不深知此劍所蘊含的無殺大道,只是粗淺地聽說此劍有影無形,覺得頗合承影堂缜密細致,無跡可循的行事風格,便極不恰當将此神劍之名加于一個殺手組織了。
更有甚者,竟胡亂傳說那承影劍正是承影堂堂主的貼身佩劍,被奉為鎮堂之寶,因此承影堂的殺手才能始終做到每殺必中,而又不留痕跡。
承影堂不僅行刺手段高明,而且從未暴露過雇主信息。他們猖獗數年,名噪一時,世人卻從不曾聽說有何人曾與承影堂有過交易聯系。不過令人不解的是他們素來只行刺官員,從無例外。因此也有人懷疑過承影堂更像是一個有自己行動準則的獨立組織,而并非一個接受雇主委托的江湖殺手團,所以才無人知曉他們背後雇主的消息。
此論初出,也曾流傳一時,世人便多以為承影堂是替天行道,斬殺貪佞的正義化身。可後來,世人卻發現承影堂劍下亡魂不僅有奸佞弄臣,也有清正廉臣,不僅有高官要員,也有無名小吏,并無規律準則可循。
世人對他們的信任終于全線崩潰。起初猶在大呼痛快的底層小民,此刻再聽到承影堂之名時,也只剩下恐懼和不安,更遑論當時的大小官吏了。
一時之間,天下官員人心惶惶,談之色變,甚至無人再敢做官。即便到了今日,承影堂依舊是許多老臣的噩夢。
據說,承影堂每次的暗殺行動最多都不過五人,但務求必殺,只要殺心一起,即便一時失手不得,也定将接二連三不死不休。到而今,算起來也只有在八年前,他們最後一次刺殺燕老将軍時派出了六個人,并以失敗告終,而且最後還終于淡出了世人視野。
燕老将軍正是唯一一個被承影堂暗殺過卻仍然得以保全性命的人,想來他果真是天神轉世,深得上天眷顧吧。
楚劍辭出了一回神,又繼續緩緩說道:“我雖是承影堂派出的六名殺手之一,卻因受人之托臨陣倒戈,殺了其餘五名同伴,又找了一具枉死的兵士屍首混在他們之中,為自己假死脫身。”
衆人原本雖也做如此猜測,但有些事情即便是彼此心照不宣,可言之于口總要比藏之于心暢快許多。他們聽了楚劍辭親口解釋後,才終于有如釋重負之感。
燕翔便又問道:“卻不知你是受何人所托,竟能知曉承影堂行事?”
楚劍辭搖搖頭道:“我也不知他是何人。”
衆人面面相觑,均開始好奇這神秘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