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葉慕華(上)

葉慕華(上)——桃源現世聚豪傑

晉太元中,武陵人捕魚為業。緣溪行,忘路之遠近。忽逢桃花林,夾岸數百步,中無雜樹,芳草鮮美,落英缤紛。

自晉陶淵明以來,世人便知曉在那武陵山區之中有一處世外桃源,內心無不向往。然而武陵山區東臨兩湖,西通巴蜀,北連關中,南達兩廣,地域廣袤,幅員遼闊,因此無論官府江湖,始終無人能知其所址道路。自當時南陽名士劉子骥問津未果,不久病逝之後,世人終于不了了之,再鮮少有人努力探尋其所在,只将之視作虛無缥缈的遺世理想鄉來聊以□□了。

元宵節過後,節日餘慶尚在,而朝廷已經開始處理政事。天子下诏公布去年歲尾刺客入宮行刺未果,爾後安然逃脫之事,斥責禁軍統領宗谷辰護衛皇城不力。然亦感念其二十年勞苦艱辛,又有其子宗子羨千裏追兇,不辱使命,成功擊殺刺客,因此特赦宗谷辰死罪,逐出京師,永不錄用。

凜冬之氣尚未褪盡,春氣不發,世人清閑,聞之莫不震動,街頭巷尾,茶樓酒肆,無不議論紛紛。有許多誠懇淳善的智慧長者回憶起去歲廟堂江湖之巨變,皆道是因去歲年景不吉,天子代承萬民之苦,方遭此厄。不過此厄發生在年頭年尾交接之際,天子最終又逢兇遇吉,可知已然否極泰來,今歲年景必定是大吉大利,無往不順的了。

世人聽了都覺得十分在理,于是虔心祝禱,請天賜福,佑護蒼生。

皇上聽聞也頗感欣慰,親自往太廟祈福。自宗谷辰遭罷黜之後,皇上便恩寵鐵捕沈臨淵,令其同往護衛。然則沈臨淵心系于下,無心迎上,不日便離京公幹。

沈臨淵離京之後,禁軍統領之職另擢人代,嚴密謹慎之處,稍稍不及宗谷辰之時。此時話題正熱,京城一時興起流言之風。

不多時,不知從何處傳出皇上欲殺宗谷辰非為刺客,其實另有曲折的謠言,說是若非顧太傅和燕将軍極力勸谏,只恐宗谷辰一家性命難保。

起初,大家只權以此陰謀論來暫圖一樂,可漸漸卻得知果有顧太傅和燕将軍為宗谷辰求情一事。顧太傅和燕将軍今日在朝野之地位不言而喻,宗谷辰一事竟能勞動他二人雙雙求情,皇上欲殺宗谷辰之心不可謂不決絕。

于是,衆人又紛紛探尋其中曲折。

那些市井閑散之徒平日游手好閑,無所事事,可謂一無所長,但偏偏唯獨對于探聽隐秘轶事天賦異禀。此時聚在一起又集思廣益,竟欲從那刺客身份上開始逐層梳理。然而未及他們查詢出那刺客具體身份,又有另一類天賦高人竟在一夜之間收集到了幾乎所有的消息密報。

不日,宗谷辰其實是一衆反賊派遣的潛伏在宮中皇帝身邊卧底的真相開始在暗地裏悄然流傳,但表面上大家卻都懾于去歲擁雪山莊一事不敢大肆傳播。雖則如此,但很快還是幾近天下皆知,而那些刺客反賊的藏身之所也終于暴露,便是在那武陵山區中的桃花源。

自此,距劉子骥之死千百餘年後,桃源終于再有問津者。

許是當時政治清明,因此桃源不隐。而時人又富有精明才幹,問津桃源少有迷途,不及一月便果得其路,于酉陽武陵深山一帶發現一處桃林頗合靖節先生所述,幾近毫厘不爽。

恰值此時二月将近,三月欲來,桃花含春待人。因此天下聞此訊者,不辨真假,鹹聚于此。或有高士文人,愛好風雅,意在欣賞桃花勝景,又或有草莽豪傑,好奇多事,一心窺探反賊蹤跡了。

Advertisement

蕭潛與楚劍辭兄妹于少君去後意興闌珊,在岳陽另尋一處隐逸所在,照看神君夫婦及少君遺女阿眇。蕭聖手自京師匆匆趕來,恰好逢上少君之死,見到昔年老友遭遇喪子之痛,不忍離去。想來自己也年事漸高,來日無多,便修書告知仍在京城的次子兒媳,也在神君屋舍旁邊另結一舍相鄰而居了。蕭淵二公子心思純孝,念及二老艱難,而大哥志向高遠,收到修書後不日也起身離京奔赴岳陽了。

楚楚見了心裏高興,雖然覺得不好意思開口,但思念養父之情卻是不可自抑,央着蕭潛回蜀南竹海照看薛藥王,若是也能将其接至岳陽同住便再好不過了。

蕭潛深感有二弟與弟妹在此,已然殊為妥貼,便轉而憂慮燕翔之事了。他在少君去世之後便不辭而別,一切喪儀皆不見其蹤影,想必自責頗深。何況又有山莊舊人知道他與少君交情匪淺,竟不能勸谏皇上收止刀兵,因此事後莫不義憤填膺,對其咬牙切齒,深惡痛絕。

念及此處,蕭潛覺得大有必要就此與楚劍辭相互磋商一番。而楚劍辭在安頓好神君夫婦後便心灰意冷,已然孤身回到蜀南尋薛藥王去了。

因此,他便應了楚楚的請求,攜着楚楚與長輩們辭行,前往蜀南答謝薛藥王的教誨與養育恩情了。

薛藥王見到蕭潛,并無萎靡不振之态,頗感好奇,說道:“世人稱你聖手神醫,不讓乃父。可是就我所知,從蘇暗香到原随野,再到歐陽水月,莫不是你知心好友,你卻一個也沒治好。你不覺得慚愧內疚,喪心喪志麽?”

蕭潛知道藥王個性,也不難堪,更不生氣,從容地答道:“去年在此地前輩教訓晚輩的話,晚輩銘記在心。在此之前,舉世譽我,可我內心卻惶惑不安,自認無才無能,實無有神醫之實,愧當神醫之名。在此之後,舉世又皆毀我,我卻反而有種得聞大道的感覺了。若是非要冠我一個神醫之名,現在的蕭潛比之以往倒更能擔當。”薛藥王啧啧稱奇,看他天資并不驕人,卻能有這般穎悟,實在是蒼天眷顧,不吝福澤了。

新年時,蕭潛和楚劍辭再次收到将軍府的回信。信裏仍然感謝他們的友情和挂念,告知說燕翔自回京以來一直郁郁不歡,終于重又浪跡江湖去尋找慰藉解脫了,令其無須過度挂念,信尾又祝福了新年吉慶。

那信中所述之事實雖則哀傷,可字句之間卻透着許多從容自信與淡定優雅。蕭潛與楚劍辭讀了雖然仍少不了一陣嘆息,心裏卻實在寬慰許多。

如此将近一月,新年餘歡漸淡,去年各人經歷的哀傷幸好也已在新年美好的願望中平複。楚楚便表達出将薛藥王迎到岳陽的念頭。薛藥王頗感欣慰,卻終究年事太高,又經歷摯友死別,身體困頓萎靡。楚楚傷感不已,便絕了這般念頭,要在蜀南照看其終老。

可三月将至之時,江湖上興起桃花源的傳說。那酉陽相距竹海并不甚遠,楚楚奇思妙想,有心趁年華仍在帶着藥王多游歷些美妙動人之地。

薛藥王哈哈大笑,說道:“你一個小丫頭才不過出去多久,就揚言要帶我去各處玩耍。想我年輕的時候四處奔波,辨識百草,所訪過的名山大川不知有多少呢!”說完仍止不住地哈哈大笑。

楚楚受到奚落,也故意撅起嘴不理他。薛藥王見她還和小時候一樣,可其實卻早已成熟長大,終究要離自己而去,又轉而傷感起來。他便又說道:“你一直精怪調皮,如今能有這番孝心我十分欣慰。如今你們也正值青春年少,也大可肆意出去游蕩一番,不必有太多挂念。三月是桃花開放的好時節,想來那數百步的桃花齊齊綻放當真蔚為壯觀,不可辜負。”

楚楚本來只想帶着藥王四處游玩一番,自己其實反而并無甚強欲念,此刻卻突然被薛藥王說動了。她一番小糾結,便欣然規往。楚劍辭卻突然勸止道:“桃源義父不去,你也不可去。此行暗藏兇險。”

楚楚和蕭潛有些不明就裏。楚劍辭又說道:“我總覺得近一年的諸多事情都像是有人刻意謀劃一般。就拿眼前這桃花源來說,千百年來,多少人尋而未果,如今卻在短短一個月內被人發掘出來,本身便已十分可疑了。更何況此次桃源重現于世,起因乃是宗谷辰卧底謀反的謠言。而自去年七八月以來,藍家唐門,甚至歐陽,莫不因謀反而死。稍加細想,這桃源之事恐怕也是另有隐情。”

蕭潛一點即通,補充說道:“歐陽已經平反,藍家謀反之事卻依舊不明不白。若真是有人刻意謀劃,此次關于宗谷辰和桃源的傳言也應當是故技重施,意圖要對付桃源裏的人了。只不過卻不知道桃源裏隐逸的究竟是什麽人呢?”

“我對八年前教化我的那位前輩一直耿耿于懷,總覺得極有可能是當時的赤焰侯。而且在當年赤焰教之亂時又恰逢北狄進犯,世人都說是赤焰侯通敵叛國,裏應外合。此次關于宗谷辰在皇宮潛伏卧底的傳言若是屬實,或可追溯到八年前的赤焰之亂。如此,那麽隐逸在桃源的人便應該多少和赤焰侯相關了。”

蕭潛和楚楚聽他在心裏如此猜想,便已經知道雖然他也并不确定,但既有一線希望,他便必定不會放棄,要動身前往桃源一探究竟了。

楚楚擔心背後果然有重大陰謀,一心要陪同前往,便說道:“去年唐門藍家之禍,都有朝廷軍隊出面。今日這桃花源雖也有反叛之名,但朝廷卻始終沒有任何動作,想來真的只不過是虛言罷了。而且聽說天下無論文人還是俠士,莫不齊聚桃源,想來也不至于出太大亂子将這許多人全部構陷了。所以我們也就抱着觀賞桃花的心情去游玩一番便是了。”

楚劍辭明白她的心思,卻仍不放心她去,便故意吓她說道:“若果然是赤焰侯一族隐匿桃源,那麽怕便是怕這一群江湖俠客都是被利用來行借刀殺人之計了,到時候若亂起來還真保不齊那許多人全部無辜受累。所以你和義父、蕭潛還是乖乖呆在此處吧。”

他話音甫一落地,一屋四人便齊齊呆住,面面相觑說不出話來。桃源驟然現世,地勢環境朝廷均還不熟悉,因此不敢貿然發兵,才刻意造就今日之勢倒也不是沒有可能。或許自己信口一說反而真的觸動了其中關鍵。楚劍辭後背不禁冷汗涔涔。

而蕭潛原本以為楚劍辭只是反對楚楚前往涉險,此時見楚劍辭竟有孤身犯險之意,也忍不住說道:“當年之事雖然說來慚愧,我不曾親赴平息赤焰之亂的一線,但好歹也算救過鐘掌門的性命。此次若是我等自作聰明便罷了,若非不然,那麽便陰謀更甚當年,我非要前去不可了,或可有用武之地。”

楚楚見狀更不依了,各種手段層出不窮。薛藥王不知是不堪忍受,還是有所感悟,也在一旁勸解道:“對有些人而言,相濡以沫不如相忘江湖,若不能兩全便不如竭力保全一方。可對另一些人來說,生死相依,不離不棄反而更是一種幸福。何況目前一切都只是猜測,不至于真的如此兇險。楚楚真心想去你們便帶她去吧,見勢不好便趕緊帶着楚楚離開,不要一意孤行便是了。”

楚楚聽了得意洋洋,楚劍辭果然也不太敢忤逆老藥王的意思。

蕭潛原本有些責怪藥王糊塗,竟舍得楚楚深入險地,聽到後來才覺得藥王到底是精明人事。楚劍辭一人前去雖然看似無所牽挂,更加便宜,但他執着于此事已有八年多,若果然發現重要線索恐怕便會不惜以身犯險。如今楚楚陪同去了,他定然不舍楚楚同他一起陷入險境,此行反而會更加安全一些了。

想及此處,蕭潛不由得輕松了許多。

薛藥王為防萬一,傳授了他們許多登山涉野的經驗,又準備了一些祛除瘴氣毒物的藥丸。三人商定計議好相關事宜後便動身出發了。

三人行了幾日,終于到了桃源,果然有桃樹夾岸數百步,只是尚且含苞,将開未開。他們循着水流,行舟至林盡水源處,果然又有一山,且有小口,只通一人,卻是漆黑一片全不透光。朝那洞口努力望進去,通道曲折離奇,目光不能及十步之遙。

楚楚只見遍處游人,早已失望,想那桃花即便開了,這許多人擁擠在此,畫面也定然不會太美好,因此十分不盡興。楚劍辭其實本就無心欣賞,只希望從這些江湖豪客口中多打探些相關消息。

自從華山一會後,他便已經揚名天下,聚集此處的江湖人物大多都認識他,因此都毫不吝惜地告知他各種虛虛實實的小道消息。

楚劍辭和蕭潛開始以為會有一些有用的消息,可聽得多了竟發現這些人來此日久,至今卻無一人敢進那小口一探究竟。于是他們便有些不耐,不想再聽他們信口開河。可那些豪傑卻仍自滔滔不絕,盛贊楚劍辭當年在華山力挫東瀛劍客英雄了得,而蕭潛□□年前甫一出道便被鐘掌門稱贊為神來之指斷人生死,又是何等的深不可測。

楚劍辭和蕭潛漸漸明白,如此險要之地,一夫當關,萬夫莫敵,若是真有亡命逆反之徒藏匿洞中,自己如此莽撞地闖進去豈非白白送命?因此即便衆人心裏都有一萬個好奇,卻都不願意做那出頭之鳥,便将他人視作傻瓜努力恭維,騙得對方先進去探個究竟。

楚劍辭心裏覺得可笑,便形之于色,冷哼一聲,目光頓時變得如刀鋒般銳利。衆人被這目光看得後背一涼,讪笑着又恭維客套了幾句終于各自散去了。

楚楚見他們走得遠了,便說道:“如今桃花已經含苞待放,不出幾日便會盡數綻放,到時我們擠進那些文人雅士的圈子裏欣賞一番便盡興去吧。”

楚劍辭嘆了口氣,說道:“看今日情形,也只能如此了。”

是夜,小月無光,星辰寥寥,四野合荒,寂寂無聲。突然有人四處奔走起來,大聲叫道:“有人進洞了!有人進洞了!”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