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親親抱抱舉高高

羅子君看着那桌上一溜被撕碎的作業本和紙幣,眉頭擰得和麻花似的。

“你說,怎麽回事!”

辦公室站着三四個鼻青臉腫的小男孩,嘴角扯破了,頭發也被撕得亂七八糟,有人鞋子都跑丢了一只,站在老師跟前,眼神還互相撕扯着,像是恨不得流着血爬到對方身上把他撕碎了才甘心。

什麽深仇大恨。

“他偷我班幣!”

“我沒偷!”

“你偷了!我之前有130塊,出去倒個水回來就只有50塊了!”

“我也少了……就是他偷的!”

“你們有什麽證據!”

羅子君咬咬牙根,腦袋快炸開了。他一拍桌子,臺面上的梅花茶具抖三抖,慌得他趕緊去摸了兩下。

班幣是之前這學校的校長想出來一個刺激學生讀書的法子,每天誰作業做完了就按質量給一塊錢,考試考得好也給,平時有突出表現和進步的也有。只不過這是虛拟貨幣,老師自個兒用彩紙裁、彩筆畫的,攢夠了一定數量可以到老師那兒換文具或者糖吃。

辦法剛推出來的時候,個個孩子興致高昂摩拳擦掌的,對整個學習氛圍确實有很大提高。但這時間一久,他們就疲了。短時間進步一下不難,要把這些學習盡頭和進步的頻率保持,對他們來說,無異于上青天。

因為讀書對他們來說本就是件可有可無的事兒,沒有意義也就無所謂目标。

但班幣的魅力是絲毫不少的,有些投機取巧的想法就冒出來了。

教導主任在旁邊罵罵咧咧,意思是小孩自己的東西自己不管好,還打架,一天天盡給他們找麻煩。他們的點在于“如何減少自己的麻煩。”

羅子君有點頭疼,不是不能讓孩子知道錢的好處,但也起碼要等到三觀豎起來之後。錢不是不好,錢也是必要,但這世上遠還有比錢更值得追求的東西。于是他找了個借口把教導主任請出辦公室,反手又把門卡塔鎖上,也沒多話,慢悠悠坐回椅子上,翹起二郎腿捧着本書開始看,一邊看一邊還偶爾做做筆記,像是完全忘了屋裏還有幾個孩子。

Advertisement

男孩們面面相觑,也不知道這新來的老師葫蘆裏賣的什麽藥,越是不搭理他們越是心慌。

終于有人憋不住了,怯生生叫:“老師?”

羅子君還是不擡頭,涼飕飕甩了一句:“想好了?誰來說?”

羅老師要給他們上的人生第一課就是舌頭捋直了說話。

事情其實很簡單,無非就是班裏好幾個人的班幣少了,有懷疑對象沒直接證據。羅子君剛才看書的時候其實一直在琢磨這事兒該怎麽處理。

班幣這個制度不是什麽好事兒,山裏的孩子本來就是幾乎是白紙,不能讓他們這麽小就覺得一切都能用錢衡量。知道錢的好處,也起碼要等到三觀豎起來之後,錢不是不好,錢也是必要,但這世上遠還有比錢更值得追求的東西

但當地這教導主任的面兒也不能不給。

羅老師在心裏嘆了口氣,這遇上小孩的事兒就閑不住的毛病,遲早會害死自己。

幾個小孩陸陸續續把事兒說清楚了,羅子君“啪”地合上書。

“第一,你們沒法證明班幣是他偷的,他也沒法證明自己沒偷,沒有定論的事兒我們暫時先翻篇兒。但從今天開始,每個人拿到班幣班長要負責記錄每一次班幣的發放和回收。”

“第二,這次遺失班幣的人,由班長統計上交結果,補是不給補的,下一論考試,那些遺失班幣的人裏,語數英三門課平均分在90以上的人,有一次特權。”

特權是什麽,羅老師沒明說,他只讓那個疑似偷班幣的孩子,幫他回教室做一件事兒——收集每一個孩子的願望,不論大小,什麽願望都行。

孩子們得了權利,興高采烈地去執行了,當天晚上很快就把所有人的答案都收了上來。羅子君把紙條細細攤在燈光下一張一張看。

第二天是一堂特殊的課。

教導主任和校長,甚至連那個村支書都來了,黑壓壓一群領導坐在教室後面,明着是學習,暗裏頭和看戲似的。

羅子君費盡心思借了個投影儀過來,把昨晚連夜統計的願望結果公之于衆。

他接完投影,電腦忘了換桌面,碩大一張嘟嘟的照片就直接暴露在鏡頭下面。羅子君一頓,,眼神在畫面上流連了幾秒。

“聊正事兒之前,我先和大家說個故事。我認識一個孩子,比你們大不了幾歲,他從小沒有父母,福利院長大的,先天有殘疾聽不見,所以老是被人欺負。後來我把他帶回來,其實一開始我的想法是,他過得開開心心健健康康就好了,想做什麽就去做,我能護他一天我就護着,他沒有家我給他一個。”

只想他一生無皺在眉間,無霜落肩頭。

“但他從來沒有一天認命過,剛做完手術那段日子,他要練說話,一開始是幾個字連慣着說,後面是有結構語法的句式,不光要努力理解別人的意思,還要努力去表達清楚自己要說什麽,這孩子最後每天練到喉嚨都啞了,嘴都發麻。我怕他聲帶壞了,就就勒令他幾天不要說話,結果他不服氣,晚上一個人又躲被窩裏偷偷練。”

羅子君低低的聲音在教室回響,眉眼間平日的鋒利都像是被磨平了棱角。小孩後來對羅子君說:“我想早點讓你聽到我的心裏話。”

羅子君低下頭,把眼眶裏的熱硬生生逼回去。

“今年,他初中畢業了,剛參加完中考,沒記錯的話今天應該出成績了。很遺憾我沒能陪着他,但我知道即使沒我在身邊,他也能做得很好。他永遠,都是個不認命的孩子。”

羅子君輕舒一口氣,打開ppt。

“我說這麽多,是想告訴你們,你們每一個人都有選擇自己人生的權利。考試和作業重要嗎?重要,也不重要。你們讀書不是為了這點分數,讀書是為了有文化,有文化能做什麽,你們誰想過?”

羅子君巡視一圈教室,底下孩子們面面相觑。

別說孩子,這個問題,恐怕連坐教室最後一排的那幾個成年人都沒想過。

“有文化你們就有選擇生活的權利,從這裏走出去,好好看看這個世界!”

他把昨晚收集來的願望鋪開在投影上。

孩子們大大小小的字跡他整理了一晚上,分門別類。那些願望很簡單也很實際,有說想要吃巧克力的,有說希望自己快快長高的,有說想要爸爸媽媽不吵架的,但讓人意外的是,有超過十幾個孩子不約而同地寫了:希望上學更方便。

希望有車能開進來,希望我們不用背着厚重的書包走十幾裏山路。

羅子君說:“有願望就要付出努力,你的每一份努力,一定會有回報,我們要在力所能及的範圍裏,在環境允許的情況下,做好自己能做的。”

他從講義裏抽出一份文件。“我這裏有份請願書,是關于調整學校周邊公交線路的建議,同意的人可以在下面簽上自己的名字,上次統計過的,遺失班幣的人裏,語數英三門課平均分在90以上的人,除了署名之外,還有特權寫一句自己的願望或者想法,三天後班長收齊上交。”

一件微不足道的事兒,就能改變一個人甚至一群人的未來,這就是教育的魅力。

話音落下,教室裏一片鴉雀無聲,羅子君随手放在講臺上,那個信號走丢了很久的手機,突然亮了屏幕,羅子君心裏突突跳起來,他瞥了一眼。

是條短信。

發件人:小寶貝兒。

短信內容就兩句話。

第一句是:我考上了。

第二句……羅子君眼皮一跳,一股熱流從心髒向四肢百骸奔湧而去。

第二句是:要親親。

羅子君不動聲色地掃了一眼全班,以及最後一排神色各異的老師們領導們:“我們來嘗試,先跨出第一步。”

他說完,低頭飛快地在鍵盤上敲出一句話:親親抱抱舉高高。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