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死期将至

“不敬神靈”是大巫們對神煚的評價,源于一件“小事”——多年前,神煚在神宮裏玩鬧得晚了,腹中饑餓,竟直接抓了供品食用,還說什麽“神若有靈,定不令後人挨餓”,把伺候的人都吓壞了。那些大巫因此頻頻勸谏,神煚卻是一副無所謂的樣子。

如今,這也算是一種懲罰吧。當懲罰以如此方式降臨,卻不是大巫樂于見到的。因為神煚闖入神熺潛邸,忽然昏迷,在場的人都慌了手腳,就是大祭司裔湯,也是佯裝鎮定。

在位的神尊要是就這麽沒了,不知要牽連多少人。可巫醫診脈,只道脈象平穩,此外再也說不出別的了。

随行的宮人幾乎吓傻了,她們也說不出個所以然。裔湯猜測是犯了什麽,她雖然做到大祭司的位置,在這種事上也不敢一個人拿主意。無奈,只好向洵都各大神廟的祭司求助,衆說紛纭之下,最後還是常年管理昭明神宮的祭司說了個大概緣由。

那祭司說,神煚闖入的地方是神熺潛邸,也是巫神擔任伴讀時住的地方。神熺升天之後,那地方就供奉了神熺木主,彼時巫神攝政,常住在那兒,尚未有異聞。巫神退居什桐神廟,神熺潛邸仍然每日派人祭拜,此時已經有些傳聞了。

巫神歸天後,神炔下令将巫神木主請入神熺潛邸,一日奉三餐,每日祭祀。如今兩百年過去,昭明神宮裏的巫師延續着這個傳統,不曾有片刻懈怠。而關于神熺潛邸的異聞,已經流傳開了。

“此地供奉的二位神靈,極為靈驗。主上如此,只怕有亵渎之舉,招致神靈怨怒,降下罪來。我等,當向諸神請罪。”

那位祭司恐怕也聽過神煚“不敬神”的說法,況這洵都究竟是舊族的地盤,很多禁忌,北遷之族已經忘了,神煚要是無意間做出“亵渎神靈”的舉動,也是可能的。

大祭司裔湯深以為然,當即吩咐下去,将祭祀之物備下,當晚便在神熺潛邸祭祀,祈求二位神靈不要降罪于神煚。

衛将軍桓超奉命加強昭明神宮防衛,将消息控制住。為防不測,裔湯還特意派人看護蘭識,只說是教導蘭識宮中禮儀。

這幫人忙到後半夜,潛邸裏忽然刮起大風,咫尺之內不見人影,把一幫溝通人神的巫師們吓壞了。風停後,潛邸裏一切如常,甚至連蠟燭燃燒的程度也沒變。衆人都覺得怪異。

“主上醒了,主上醒了。”

這時候,在偏房裏伺候神煚的穆采兒跑了出來,幾乎是喜極而泣了。

衆人聞言大喜,都到偏房拜見。這偏房是臨時安置神煚的地方,着實小了些,容不得那麽多人,只有幾個地位高的,才跟在大祭司後頭,到了神煚面前。

神煚倒是醒了,她是和衣而卧,人坐在榻上,眼睛睜着,那一副心如死灰的模樣,還是把大祭司等人吓到了。

難不成這法事白做了?大祭司裔湯心裏暗暗嘀咕,她也沒什麽信心。

Advertisement

“主上無恙,可喜可賀。”

大祭司帶了個頭,一幫人紛紛跪下,神熺潛邸裏響起一陣祝賀之聲,比起剛才,又是一番情形。

神煚臉色蒼白,并無多少血色,如今有恢複之勢,她緩緩掃了一遍跪着的人,然後從榻上起來。穆采兒眼尖,趕緊上前攙扶着,主仆二人就離了偏房,到了院子裏。

大祭司和身邊的祭司面面相觑,還是迅速起來,小心翼翼地跟在後邊,此刻的神煚,還是招惹不得的。

神煚到了院子裏,就不讓穆采兒扶着了,她一個人走到神熺、巫神木主前,緩緩跪下,以頭觸地,如此三次,才站了起來,轉身面對衆人。

“本尊決定,天亮以後,冊立神女,你們都去準備吧。”

這聲音低沉,似蘊含着諸多情緒,沒了神煚平日的精神。不過,到底是開口說話了。

對于大祭司而言,這個決定也算不得突然,但還是把其他人吓了一跳。既然認為神煚是亵渎神靈,且有神煚剛才的舉止為證,冊立神女的事,就不像是神煚一個人的意思了。更要緊的是,立了神女,神煚接下來會做什麽。

神煚沒有解釋,衆人也不敢問,就這麽散了。神煚回了寝宮,回憶着剛才的事,真是像夢一樣。

在得知自己的死期後,其他的事都是皮毛。作為神尊最要緊的職責,她一定要在大限來臨之前,把繼承人的事定下來。蘭識還是個孩子,這是如今最理想的繼承人。

做完這件事,神煚也該想想自己的事。想她活了三十四年,到如今也沒什麽割舍不下的,可見從前是多麽混賬。

巫神說了,她的死期就是六月最後一天,巫神不該騙人,那麽就以六月三十為終點,神煚決定好好過這幾天。

天亮之前,神煚還睡了一覺,醒來之後就覺得可惜,時間如此寶貴,竟然還如此浪費。冊立神女的儀式從簡,這麽短的時間,誰也沒法搞出個盛大典禮。昭明神宮還是要為此慶祝,洵都城也該染染喜氣,要讓神女蘭識得到更多人認可。

蘭識被各種禮儀折磨着,小小年紀,顯然有些疲憊,然而還是維持得體的模樣,不曾失了禮。就憑這一點,神煚覺得自己找了個好孩子。

這種普天同慶的時候,神煚自然不适合跑出去,她就待在昭明神宮裏,參加各種儀式,同時想着後事如何辦。有關康闵陶的人和事,暫時被人忘卻。

蘭識畢竟是二百年來第一個來自洵都舊族的神女,将來還是至高無上的神尊,這是北遷之族欠了洵都舊族的。因此,洵都舊族借機提出入朝為官的事,理由是:神女是洵都人,身邊還是要有幾個洵都人伺候才好。

“神尊以四海為家,神女亦是如此。”

這就是神煚的理由,她是動過啓用洵都舊族的心思,現在卻不行了。她是将死之人,蘭識又是個孩子,神國實在經不起權力之争。而且,太小的神尊不能居中調停,雙方手段要是過激,到時候就難以收拾了。

同根同種,相煎何急?

神煚要做的,不僅僅是拒絕啓用洵都舊族,就是蘭識的父母,也不許前往神都。她考慮的是,只有把蘭識完全交給北遷之族,才能讓大祭司那些人放心。而處于北遷之族教導下的蘭識,日後也不至于生出偏袒洵都舊族的念頭。

在最後的時刻,神煚不得不放棄“要有所改變”的念頭,回到了最初。神國,還是以穩定為上,這是她必須留下的東西。否則,只怕連喪事也不能好好辦。

外邊一派熱鬧景象,神煚的世界卻是清靜的。她試圖再次見到巫神,她想問問巫神,她将在六月三十的什麽時辰死去,死法又是什麽。可無論她做些什麽,巫神都沒有出現,連那天晚上的記憶,也日益變得模糊,好像真的只是夢。

怎麽會是夢境呢?相信舉頭三尺有神明的神國人,不會将與神相會視為做夢。所以,神煚才會對自己的死期深信不疑吧。

既然沒辦法知道更确切的結果,還是回頭考慮眼前的事。一連幾天,神煚都睡得很少,她開始珍惜每一刻,她想要将所有的事情安排好,這談何容易!

據說,巫神裔昭歸天之日,神炔曾向巫神詢問日後的事,巫神說自己為神國忙碌百餘年,到頭來也不得個清靜,将神炔罵了一頓。

神煚想起了這個故事,她很佩服巫神撒手時的潇灑,她自己無論如何也做不到了。她只活了三十四年,有太多的事還沒做,也沒個像樣的繼承人。就算這樣,巫神的潇灑還是打動了這位知道死期的神尊。

這件事不能跟別人說,那些指為虛妄的人該死,信以為真的也是個麻煩,死期這種事,還是神煚自己保守秘密。她聽說過改命之類的說法,她這幾日想的,卻是安排後事,早日歸天。

人生如此無聊,不死如何?

這也就是神煚才有的看法。她要保守秘密,她要安排後事,她要安撫一幫人,她要得罪一幫人,她還不能說出個緣由,到死也不能。将來的史書,也許會對她最後那幾日的決定指指點點。她不在意,她的魂魄不會爬出來折騰那些人。

人事上的安排基本就那樣了,神煚覺得自己做了應該做的事,該停下來想想自己的事。要說呢,她的私事還真不多。

義成王的問題,身為神尊的男人,跟別的女人鬼混,這種人要是有好下場,總是教壞後人。所以,神煚得想想怎麽辦,名聲這種東西,還得她做個樣子出來。

除了義成王的事,還有什麽呢?以前解決的事,不該舊事重提,就看眼前的。神煚活了三十四年,到頭來也沒個孩子,倒是省了一份心。沒能在這個世界留下她的血脈,現在想來倒有點遺憾的意味。

除了這些,還有什麽呢?

清澈的眸子,狡黠的眉毛,那就是康闵陶啊。神煚的糾結,早就因為時日不多而消解了。她沒有刻意去想這個人,也沒有刻意去回避,當其他事都考慮一邊,順理成章地想到這個人。

感情的事非常奇妙,神煚完全認可這個說法。她現在不想見康闵陶,或者說不敢去見她。就這麽不告而別,康闵陶一定會生氣吧,生氣了就會忘掉彼此的美好,生氣了就更能擺脫相互的留戀,大家都可以輕松些。

如果康闵陶是為了家族而接近神煚,神煚拒絕啓用洵都舊族的事,自然會狠狠地打擊康闵陶。這樣,康闵陶還是可以回歸家族,得到庇護。如果她本不在意這份感情,這會是個好結果。

如果康闵陶也付出了真心,神煚的不告而別也會引起她的懷疑吧,最好是怨恨。這樣,康闵陶也許就會因為神煚的死而放下,也能活得好好的。

像神煚這樣的身份,在意一個人,最好就是遠離她。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