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章
每個月的二十一日是桃花詩社舉行詩會的日子, 每到這一日, 社裏的成員都會輪着做東,關于做東這件事, 詩社的成員們早已有約定,鑒于各人家世不同, 所以不管是誰做東,都不論環境好壞, 不拘場地大小,更不求飲食精致, 只要玩得高興,作詩做得盡興就好。
不過小姑娘們愛面子, 每輪到自己做東, 不管是家世好壞,都會挖空心思想些好玩的好吃的點子, 好讓衆人盡興而歸。
十月二十一日正好輪到靖寧侯府的三姑娘薛晴柔做東,早在前幾天,她就讓人把府裏的水雲閣收拾了出來, 又親自帶着人布置了一番。
林溪跟着文三姑娘過來靖寧侯府這邊做客時,終于見到了這位書中的女主,和她想象中一樣, 薛晴柔此人生的非常貌美,烏發雪膚, 眉眼如畫, 眉目間更有種說不出來的溫婉。
文三姑娘把林溪介紹給薛晴柔認識時, 就見對方輕輕柔柔的一笑:“有人加入我們詩社,這是好事啊!何況有文姑娘做引薦,大家豈有不答應的道理。”
一番話說得文三姑娘眉開眼笑,朝林溪顯擺道:“我說的一點都沒錯吧!我就說薛姑娘人最和氣不過的,她又是我們的社長,只要她點頭,這事就沒什麽問題了。”
林溪朝薛晴柔淡淡笑了笑:“久聞薛姑娘才名,今日一見,果真令人忘俗。”
平心而論,顧文軒的眼光确實不錯,薛晴柔無論是相貌氣質還是舉止言行都非常出色,而且又生在靖寧侯府這樣的富貴之家,外祖父又是許岱許老先生,簡直是每一個未婚青年心中的完美人選。
不過薛晴柔最難得的地方是她的性格,一點也不因為家世不俗而自覺高人一等,林溪的話落下以後,她便溫和的笑道:“沈二奶奶的誇獎,我可不敢當,今日是我做東,若有疏忽之處,還請兩位包涵一二。”
這時候又有兩位少女并肩而來,薛晴柔便又過去招呼客人了。
文三姑娘便帶林溪去見詩社的其他成員,當然像她說的年輕婦人也有一個,不過最多的還是未出嫁的小姑娘們,就是這個年輕的婦人,之前也是社裏的成員,半年前剛嫁給陳閣老家的小兒子。
陳三奶奶和文三姑娘本來就很談得來,如今見她領了一個和自己年紀差不多的年輕婦人,說是她的表嫂,陳三奶奶看在文三姑娘的面上,便主動招呼林溪在她身邊坐下,主動與她攀談了起來。
林溪和這位陳三奶奶聊天的時候,文三姑娘便自去找談得來的小姐妹了。
林溪一邊跟陳三奶奶說話,一邊不着痕跡的打量了一下這周遭的布置。就見這水雲閣的牆上挂了一幅工筆菊花圖,畫上的菊花依石傍水,幾乎畫活了菊花的清逸飄灑。至于閣中的擺設也是走的清雅風格,整套的青瓷茶具,各色果品點心也都用的青瓷托盤。
再推窗而望,只見水雲閣外有條長長的木制走廊,廊外便是靖寧侯府有名的荷花湖,如今已近深秋,荷花荷葉早已凋謝,岸邊的蘆荻花卻正當時,微風吹來,只聽沙沙聲響,映着碧藍的天空,好一片秋日美景。
林溪不由在心中暗贊,此時菊花已經凋零,臘梅水仙又還沒到時候,難為薛晴柔想到用這湖邊的蘆荻花做景,不愧是書中素有才名的女主,心思的确是巧。
Advertisement
跟林溪聊天的陳三奶奶卻不甚在意周遭的這番布置,反而說起了京中最近發生的兩件事。
一件是太子妃蘇氏小産的事,一件是長寧公主的驸馬被下大獄的事。
林溪記得太子妃在趙忱登基為帝以後,因為身體原因膝下并無所出,原本以為她是在被囚禁的時候傷了身體,沒想到她還小産過。
“太子妃好好的怎麽會小産?”林溪忍不住開口問道,好歹自家也算是跟太子沾着一點關系,自然會下意識的關心一下對方的處境。
“聽宮裏的人說,是太子妃自己不小心摔了一跤。”當然這事到底是不是真的,沒人清楚。
不過陳三奶奶低聲道:“大家私底下都在傳,李貴妃一向看太子妃不順眼,太子妃小産之前又去過她的關雎宮,也許是她背後使得壞也未可知。”
陳閣老在朝中的地位僅次于謝首輔,消息自然比一般人靈通得多,林溪聯想到李貴妃的性情,覺得這個猜測多半是真的,不由暗暗同情了太子妃一把。
陳家是中立派,陳三奶奶八卦了一下宮裏的事,便把話題轉到了自家夫婿身上,“那個沒良心的,昨日早起又跟我鬧了一場,想要擡舉那小蹄子,想想我就心煩。”又問林溪夫婿身邊有幾個妾室。
林溪笑着搖了搖頭。
陳三奶奶豔羨道:“這麽說一個也沒有,那麽通房呢?”
林溪仍是笑着搖搖頭。
陳三奶奶有些不可思議了,“連通房都沒有?”
林溪笑道:“我家夫君外祖家有規矩,男子三十無子才能納妾。我家夫君覺得自己也算是出自外祖家的血脈,便也遵守這個規矩。”
陳三奶奶頓時嗟嘆道:“這個規矩好,早知這樣,我當初也該嫁入這樣的人家。”只可惜父母貪戀富貴,給她定了陳家,富貴倒是富貴了,就是妻妾成群,這點讓陳三奶奶極不痛快。
林溪正欲勸慰陳三奶奶,薛晴柔過來了,她剛剛照應完其他幾個人,便過來與兩人說話。
“如蘭姐姐,上次多謝你送我的那盒丸藥,銀屏服了那藥以後已經好多了。”
陳三奶奶擺擺手:“你我之間不用這麽客套,那盒丸藥不過就是普通的跌打損傷之藥。日後你要讨什麽丸藥,只管與我說就是了。我家老爺子和管禦藥房的曹公公關系不錯,家裏這些丸藥有的是。”
薛晴柔便輕輕笑了笑,又轉過來與林溪說話,“剛才我聽文姑娘說,沈二奶奶的娘家和顧家還是世交,只可惜顧六姑娘上月底跟着她母親去給外祖母拜壽去了,不然在這詩會上還能見到她。”
林溪淡笑道:“是不太巧,前日我去顧家拜見的時候,的确沒見到顧三太太和六姑娘,原來是外出了。”
薛晴柔按着禮數應酬了幾句,又招呼過其他人,等人都來齊以後,便領着衆人去了水雲閣外的木制長廊。
至于這次詩會作詩的內容,自然是與這蘆荻花有關。
林溪原先準備的詩便全都沒用上,她一邊嘆氣,一邊回憶了幾篇關于蘆荻花的詩作,總算東拼西湊了一篇出來。
也許是這蘆荻花的詩題,委實有些難了一些,所以最後評選結束的時候,林溪做的那首詩居然沒墊底,還得了第十三名的成績,倒讓她有些慚愧。
不過桃花社也不都是像她這樣的半吊子,起碼前三名的詩作,就是林溪這樣的外行人也覺得做得不錯,尤其是薛晴柔做得那首詩,比別人的都要清新俊逸,是當之無愧的第一名。
第二名則是謝閣老的孫女謝芊芊,謝芊芊的才華不在薛晴柔之下,只是人生的比較普通,又是庶女,不受家裏重視,便沒有和嫡姐謝菲菲一樣進入那個全是貴女的琅嬛詩社,反而在薛晴柔的邀請下進了這桃花社。
第三名便是文三姑娘,林溪原本就覺得她那句詩作的也不太好是謙虛之語,只是沒想到文三姑娘的才華還在她想象之上。果然不愧是沈默的表妹,文采就是了得。
文三姑娘對于林溪得了第十三名的結果也很意外,本來她都做好了對方墊底的準備,沒想到表嫂詩作的也還可以,她便趁熱打鐵,再次提出想要林溪想要加入詩社的事。
以薛晴柔為首的衆人覺得林溪做的詩雖稱不上靈氣逼人,但是水平還算尚可,便順水推舟都應下了。
于是林溪便在衆人的一致通過下加入到了桃花詩社的陣營。
正好詩社二十來人剛輪完一圈,于是林溪這個新加入詩社的人便領了下個月做東的任務。
林溪在這次詩會上結識了消息靈通的陳三奶奶,有心想要結交她,因此這任務領的十分痛快,詩會結束的時候還邀請陳三奶奶到家中做客。
陳三奶奶是個愛玩的性子,又是家裏最小的兒媳,不用主持家事,因此痛快的應下了。
轉天,林溪料理完家務,便給陳三奶奶下了個帖子。
陳三奶奶那邊收到帖子,晌午就到了已經挂了沈宅的院子門口。
林溪親自到前院把她接到了後宅。
陳三奶奶邊走邊看,“先前我沒多問,這次上京,你公婆可跟着來了沒有?”
林溪知道她在想什麽,“姐姐把心放到肚子裏,我公婆都已經不在了,這次上京,就我們夫妻二人。”
陳三奶奶笑着松了口氣,“你別嗔怪,我這人散漫慣了,一點也不願意應酬長輩。每次親戚給我下帖子,我只要一想到要給那些老太太太太們請安,我就頭疼。我也不是不講究禮數,就是覺得在長輩們面前,就連說話也不痛快。”所以她成了親,也沒有退出詩社,覺得自己還是願意跟同齡人玩。
林溪道:“姐姐性子直率,我怎會嗔怪。”
兩人說着話,已經從廊下轉到了五間正房。
丫鬟們掀起簾子,陳三奶奶一進屋就聞見了一股果香,再看屋裏的角落擺了兩盆佛手,那佛手葉子碧翠,上面結的佛手果每株差不多有七八個之多,且比別的佛手更大更嬌黃。
陳三奶奶便贊道:“你這佛手怎麽養的,這麽大個的佛手我還是第一次見。我婆婆喜歡這個佛手香,屋子常年擺着個青花盤,裝幾個佛手熏屋子。不過我瞧着你這兩盆佛手比把果子摘下來還好,保存的時間更長。”
林溪道:“這有什麽,你要是覺得這兩盆佛手好,回去的時候把這兩盆佛手帶走。”
陳三奶奶忙道:“那怎麽好意思?”
林溪笑道:“你婆婆既喜歡這個,你回頭拿這個孝敬她,她肯定高興。西邊屋裏還有兩盆呢,本來我想放在書房的,不過我夫君嫌香味濃,說和蘭香有些相沖。你來看看,看哪兩盆好,就帶走哪兩盆。”
西邊屋裏果然還有兩盆佛手,和正廳的那兩盆不相上下,陳三奶奶便又問了一遍,“這佛手怎麽養的這麽好?”
林溪笑道:“不瞞姐姐,我自小喜歡花花草草,凡是經我手的花卉就沒有養的不好的,若一定要我說怎麽養,我也說不出來。”
“沒想到你竟有這天賦。”陳三奶奶訝異的同時忍不住問道,“真的什麽花都能養好?”
林溪點頭,“只要是花,就沒我養不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