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章
十一月中旬時, 京城便降下了第一場雪。天氣随着這一場降雪越發寒涼,林溪便搬進了暖閣, 就連日常起坐也都是在暖閣。
不得不說,這暖閣就是好, 不用籠炭火也用不着熏爐, 一絲煙火氣都聞不到,屋裏還暖和如春。
那兩盆茶花随着一起搬進來後,沒過幾日便長出了新葉。
林溪随手撥拉了下這兩盆茶花的葉子, 覺得再養幾天, 這兩盆茶花便能恢複如初了,不過她心裏存着與傅家那位未來的皇後結交的念頭, 準備再等半個多月,等快開花的時候再叫陳三奶奶送過去。
六皇子雖是命短, 可他到底做了兩年多皇帝, 在這兩年多的時間裏, 自家保不準什麽時候有求得着對方的機會。這時候結個善緣,将來便能在對方跟前說上話。
她這裏照看完茶花,桂香端着碗果仁酪進來了。
這果仁酪是林溪根據後世的果仁露叫小廚房做的, 用了花生、核桃、芝麻等幾樣果仁, 又摻了牛奶,光是聞着就香得很。
林溪嘗了嘗覺得味道不錯,“就是這個味, 等詩會那天, 叫廚房多做點。對了, 我之前吩咐的那幾樣點心,都做好了嗎?”
二十一日是林溪做東招待詩社其他人的日子,除了果仁酪,林溪又想了幾樣後世有名的點心。雖然顧文軒就住在隔壁,但是林溪記得他從來不吃甜點,他們所處的又是一個架空的時代,林溪覺得她只要不鼓搗出生日蛋糕和奶油什麽的,單只想出幾樣新奇的中式點心,對方就不會起什麽疑心。
桂香道:“吳嫂子說核桃酥和蛋黃酥已經做得了,就是做得不太好,不敢呈上來。倒是那千層餅,吳嫂子做了半天,也沒做成。”
“做不好也沒關系,慢慢來就是了。”林溪把這一碗果仁酪喝完,便重新撿起了手邊的一本詩集。
桂香抿嘴笑道:“二奶奶這幾日越發用功了,快趕上二少爺了。”
林溪輕咳一聲:“這叫臨陣磨槍,不快也光。”馬上就到詩會舉行的日子了,她怎麽也得好好用幾天功,不說把別人比下去,只要不墊底就行。
桂香笑着把碗收拾好,剛掀起簾子走出去,就聽雙燕在廊下喚她,“桂香姐姐,顧家剛才派人送了兩筐蜜柑。”
桂香邊走邊問:“來了幾個人,可曾給人賞錢?”
“來了兩個婆子。我已經留了人在偏房那邊喝茶,便來回姐姐了。”
Advertisement
桂香聽了點點頭,便回房把這件事禀告給林溪。
林溪聽說顧家那邊派人送了兩筐蜜柑,便先叫桂香拿出兩吊錢打賞兩個婆子,過後又叫人擡了兩盆佛手送到顧家。
這兩盆佛手是後來買的,比不得先前送給陳三奶奶的那兩盆和在外間養的那兩盆,不過在林溪這邊蘊養了這麽些天,比市面上賣的卻是要精神許多,結的佛手後來也都長大了一些,而且香味也要清香的多。
除了這佛手,林溪後面又讓人采買了不少小金桔樹和梅花盆景,一是為了幾日後的詩社,二是為的一個多月以後的春節。
他們租的宅子沒有花房,林溪便把這些東西都集中放在了外間,從外面一進來便能聞見一股清淡的果香。
文三姑娘到這邊做客時,進屋子就先贊了句,“這果香倒比花香還要好聞。”然後便問林溪,“表嫂準備得怎麽樣了?”
林溪知道她問的是詩會的事,“表妹你來得正好,我正發愁怎麽準備呢。”
文三姑娘接了桂香上來的熱茶,“我來就是幫表嫂你出主意的。我聽說宮裏的貴人們最近新想出了一個花樣,就是把點心吃食做成花卉的樣子,還取了個名字,叫做百花宴。表嫂你要是沒想到什麽好點子,可以照着這個百花宴辦。”
百花宴,林溪聽着這名字就覺得一股奢侈感鋪面而來,既是百花,起碼也要七八十道點心,是不是有點太破費了。
她還沒表達自己的意思,文三姑娘已經看出了她的心思,“表嫂,百花宴也不一定是要一百道點心,只要取幾樣點心做成花卉的樣子罷了。”
如果是這樣,那還能接受,林溪當即想了兩樣吃食,文三姑娘笑道:“聽着就很好吃。只可惜這時候是冬季,要不然以鮮花做成點心,肯定又好看又好吃。”說完便說起了上個月琅嬛詩社在秦王的府邸舉行的百花宴,據說是以鮮菊花做了二十來道點心,其他十幾道點心卻是用的蜜腌制的梅花和茉莉花。
林溪聽她說起秦王的府邸的奢侈做派,想起關于秦王的結局。秦王算是書中的一個不大不小的反派,不知道為什麽,他似乎專跟年輕有為的進士過不去,而且還刁難過顧文軒。
不過他和李貴妃有些不對付,間接也有些看不起庶出的六皇子,等到六皇子登基以後,他失去了現如今的聖上做靠山,那些平日看不過他的禦史們便紛紛上折子參奏他,新帝震怒之下便把他降為了郡王。後面他的日子便不大好過了。後來廢太子趙忱登基以後,秦王以為翻身的機會來了,上了好幾次折子。
好在趙忱知道他素日的秉性,沒有過多理會他,後面秦王破罐子破摔竟然通敵叛國,暗地裏勾結邊關外的游牧民族,想要圖謀不軌。只是卻被家裏的一個仆從告了密,事發以後,趙忱看在先帝的份上,沒有判他斬刑,而是賜了他一杯毒酒,至于家眷也網開一面,沒有流放,只貶為了平民。
人說水滿則溢月滿則虧,這話一點不差,秦王如今是何等的風光富貴,誰能想到再過幾年,秦王會因着得罪李貴妃降成郡王,最後落了個那樣的下場呢。
文三姑娘說完秦王的府邸舉辦的百花宴,過後又說起了京中的暖爐會,“京中每年到臘月都會舉行暖爐會,尤其是大長公主府的暖爐會,這位殿下每年都會想些新點子,大家都願意參加她舉辦的暖爐會。我們桃花社沾了薛姑娘的光,每人都能收到請帖,到時表嫂你也一起去吧!”
大長公主府的暖爐會,林溪早就聞名許久,當然是願意去見識的,至于大長公主府與薛晴柔的關系,她也知道,不過為了不讓人起疑心,林溪還是問了句,“為何說是沾了薛姑娘的光?”
文三姑娘解釋道:“大長公主的孫女怡真縣主跟薛姑娘是手帕交,聽說怡真縣主當年有次不慎落水,是薛姑娘把她救了起來。所以薛姑娘既是怡真縣主的手帕交也是她的救命恩人。要不是這位怡真縣主身子不好,只怕早就加入我們桃花詩社了。”
薛晴柔與怡真縣主的恩恩怨怨,沒人比林溪更為清楚,不過她對兩女争一夫的戲碼沒什麽興趣,再者這是兩年以後的事了。
不過文三姑娘提起大長公主,倒讓林溪想起了一件事。
大長公主是當今聖上的親姑姑,雖然她年紀比聖上大不了幾歲,但是輩分擺在那裏,不管是當今聖上還是後來的新帝乃至後面的太子趙忱,都極為尊重這位長輩。
而大長公主輩分雖高,可是卻是個愛玩愛熱鬧的人,尤其有一個不為人所知的愛好,就是看話本。
顧文軒中舉人後,顧老太太便把他生母留下的一個書坊交到了他手上,後來書坊的掌櫃收留了一個窮書生,那個窮書生便是後來紅遍京城的辛世卿,他在屢試不第後,開始寫話本為生,寫的第一部 話本就很對京中婦人們的胃口,後來的幾部話本更是吸引了大長公主這個忠實的讀者,因着這一點,後來顧文軒意外的得了大長公主的青睐。
只不過後來怡真縣主看上了他,一心要拆散他和薛晴柔,顧文軒無奈之下只好選擇了一個傷敵一萬自損八千的方法,從此便與大長公主府結下了仇怨。
林溪管不着顧文軒怎麽想,只是大長公主這人确實不錯,非常願意提攜後輩,算得上是一個好的靠山。自己大可以提前一步找到辛世卿,搭上大長公主是一方面,另一方面辛世卿的話本非常暢銷,可以掙不少錢,總之這是一筆很劃算的買賣。
一府之隔的顧文軒卻不知道林溪打得這番主意,最近因為天冷,書院那邊病倒了好幾個學子,顧文軒也覺得自己有些不舒服,像是得了風寒,便向書院那邊告了幾天假,打算等身體好一點再去書院。
不過他在家裏也沒閑着,一邊溫習功課,一邊讓人到市面上收集書畫。他聽說許老先生喜歡收藏字畫,也許這是一個突破口。
他現在身邊常跟着的小厮青松是祖父給他的,人忠心不說,還很能幹。顧文軒把手裏積攢的銀子交給他後,幾天以後,青松就幫他購得了兩幅當世名家的畫作。
顧文軒細細看過,以他的水平還看不出畫作的好壞,只能從印章上看出這兩幅當世名家的畫作應該是真跡,他便吩咐另一個小厮青柏把畫裝起來,打算過幾天等身體好一些了,就親自給許老先生送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