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眉山初遇

作者有話要說: 1、宋岚是雙商欠費,曉星塵是智商低情商高,薛洋是智商高情商低,所以後媽覺得必須有一枚雙商爆表的人生導師,洋洋你才能有病治病,無病強身。

2、裴素有自己的CP,垃圾洋還是要去禍害道長的,注意。

“說起裴氏,大家都知道所謂天下無二裴,裴氏自古便是聲名顯赫的門閥世家,無論那朝代如何更疊,唯有裴氏一門長盛不衰。”說書人頓了頓,捋捋胡子,眯着眼睛接着道:“裴氏家族公侯一門,衣冠不絕,便是他家客卿門生在外也頗受世人推崇,地位卓絕。這信陽的裴家人自然也非同尋常,據說他家老爺名喚裴素表字時恩,這裴時恩十三年前端得是名鮮衣怒馬,風華無雙的少年郎,且因文章卓絕,一時名冠京城,不知多少名門閨秀對他暗許芳心。據說殿試之時,因天家覺得裴氏在朝中本就如日中天,若再點了裴時恩狀元,恐怕蓋過其他世家太多,惹他們不快,此時鋒芒過盛将來不免遭人嫉妒受人排擠,仕途不暢,天家惜才于是好意将他點成探花,叫他暫避風頭。”

“既是如此風流人物,怎地沒有即刻做了天家東床快婿卻到我們這窮鄉僻壤來作甚?”臺下聽書的人起了哄。

說書人朝下面招了招手,示意衆人不要吵鬧:“諸位不要着急,且聽我講下去,不就知曉了。”

臺下聽衆連呼快說快說,說書人便一口氣講了下去。

原來這裴素之母,娘家乃是眉山羅氏,裴時恩點了探花郎之後不久,眉山這邊便傳出消息說他外祖奶奶身上不大好了,因只有他母親一個寶貝女兒,卻嫁給裴家宗親,遠在千裏之外,甚是想念,恐怕以後再見不得面,便喚羅氏趕緊歸家。此時羅氏已經随夫進了京城,這回得了兄弟家書,急得眼淚止不住地流,裴素心疼母親,便道:“母親先勿要心傷。小時候,外祖奶奶是極疼愛我的,想來我們已經十餘年沒有去過眉山,我對外祖奶奶也想念的緊,等我回禀了父親,便即刻啓程趕回眉山去。”

他母親羅氏便應允了,又因裴素點了探花到放下實職還有一段時日,何況當今天家最重孝道,所以裴素得已陪伴母親回到眉山外祖家。

日夜兼程,裴素與羅氏不日便到了眉山羅家,這羅家老太太原是病得極重了,但見了女兒及外孫,卻忽然振奮了不少,尤其是見到風姿卓絕的探花郎外孫,更是心裏美得只想趕緊把孫女叫來床前,直接給兩人定下姻親。

裴素外祖家,有大舅、二舅,小舅,羅氏一家大約天生是生兒子的命,每一輩少有生下小姐來,裴素之母這輩就一位小姐,三位少爺,到了裴素這輩,羅氏只育有兩位公子,裴素是長子,另有一位妹妹卻是偏房所生。大舅二舅具是四位少爺,二舅雖有一女卻是小妾所出,因此并不受重視。唯有小舅膝下幺兒是個女娘,且是正式所出,為此老太太寶貝的很,生下沒多久就讓奶娘抱了來與自己一起住,在羅家門內自小當作王姬公主在養,她自家有三位親哥哥,隔壁兩位伯伯家還有八位堂哥,可不要把這羅小姐養叼了去,羅氏雖比不得河東裴氏這麽顯赫,但也是眉山名門望族,羅小姐及笄之年,就有許多當地世家趕着來提親,但老太太具不願意,沒有一家子弟入得她法眼。所以老太太一見了裴時恩,便想着自己的寶貝孫女可有佳偶了,何況是姑表兄妹,嫁過去婆婆即是姑媽,也絕不會受委屈,于是越看越歡喜,越歡喜身上也爽快了。

羅家老太太那日與羅氏說了自己的想法,羅氏也覺滿意,為的是她與這小哥哥、小嫂嫂原本感情就最深厚的,何況這外甥女長得标致美麗,性格也與自己頗相似,具有一種川妹子的潑辣、刁鑽與豪放,羅氏想起自己少女時可不就是眼前這麽一名小辣椒,心裏便有一萬種疼惜擺在那裏,又兼自己沒有女兒,那種憐愛正無處釋放,為此特別中意這未來兒媳,暗地裏就算是應承下來了,為的是裴素父親本來有些懼內,所以羅氏便是自作主張,裴老爺恐怕也無他話的。

原來羅小姐名喚庭芝小字媛媛,老太太有意撮合孫女同外孫子,于是便提議他們去城裏趕集,羅氏喚過兒子,卻并不當即點破外祖奶奶要撮合他們,只叫他好生陪表妹去城裏逛逛,裴素應允了,便答應陪着庭芝出門趕集,那日正要出門,卻見一身鵝黃裙裝的羅庭芝牽着一名豆綠衣裳的女子從門內走了出來,看見裴素,便笑盈盈道:“表哥,我今天拉了芳姐姐一起去,你看可好。”原來那綠衣少女是裴素二舅家的庶出女兒,名叫羅庭芳,字婉婉。

“媛媛,我還是不去了,你知道我不太愛熱鬧,何況奶奶只說了讓時恩哥哥陪你去,我還是回去練字吧。”綠衣少女瞧見裴素向自己這邊看來,趕緊将眼神移向別去,耳根還微微有些發紅,掙了掙庭芝拉着的手,卻沒有掙開。她模樣清秀可人,身量比庭芝還小一些,體态婀娜,烏黑的秀發上簪着一支式樣別致的素銀步搖,耳朵上墜着一雙珍珠耳環,與羅庭芝站在一處,自有一段別樣風流。

裴素對羅庭芳道:“婉婉何必如此見外,我們小時候不都在一處玩,我記得你小時候喜歡吃城裏月揚樓的點心,特別是綠豆糕。今日表哥做東,帶你們一起去月揚樓只撿你們喜歡的買來吃,不好麽?”

羅婉婉聽見裴素這麽說,愣了愣,擡起頭看了看裴素,露出一絲不可置信的表情,旋即低下頭,看着自己的鞋尖上的繡花樣子。

裴素于是帶着兩位表妹,坐了羅家的車往眉山城裏去,尋到了月揚樓,撿了二樓靠窗的位置,點了一堆點心,羅氏姐妹吃得甚是開心,裴素卻只是抿了口茶,微笑着看了看姐妹花,便扭過頭向窗外望去,這蜀地多得是崇山峻嶺,不似中原一馬平川,坐在城中酒樓便能望見不遠處山頭雲霧缭繞。

Advertisement

裴素賞了一會山景,又将目光收了回來,看着月揚樓下面的街市,忽見路上有幾個苗家穿戴的人迎面走來,因蜀地連着雲貴,故此常有南邊苗人往來互市,因此倒也并不罕見,何況他年少時跟随母親前來外祖家歸寧,也常常能在街上遇着苗人,只是今次的卻有些不同,這群苗人有男有女,周身具是帶着叮當作響的苗銀裝飾,為首那個身量特別嬌小,或者可以說有些單薄,似是一名少女且年紀不過十三四歲的樣子,她帶着沉沉的苗家銀飾,赤着蜜色的雙足,腳踝上配有銀鈴,露在頭飾外面的發色是與漢人截然不同的麻色,那頭發編了一股粗粗的麻花,經由脖子甩到胸前,直垂到腰間。裴素起初被她少見的發色吸引,不想這群人走到月揚樓正下面時,那少女竟像是發覺有人在瞅她似的殊得擡起了頭,與裴素不經意間對視了一眼,裴素始覺猝不及防,那少女面上卻并無表情,只是直直地盯着裴素,裴素才覺自己甚是無禮,急忙将視線移開,對羅氏姐妹道:“這點心可夠吃,要不要再加幾盤。”而他心裏卻在回想剛才那名苗人少女的眼睛,那是一種淺淡的琥珀色,晶瑩透亮,嵌在同樣蜜色臉龐上,那雙眼睛仿佛攝人心魄,這少女的面容雖比不得面前羅氏雙姝的嬌美,卻與他十七年生命中見過的任何一人具是不同的。

他晃了神,羅庭芝發覺他在發呆便問他:“表哥你怎麽了,這些點心都要被我們吃光了。”他回過神,瞧見面前的盤子都空了,便了笑了笑:“你們可是吃飽了,若不吃別的,那我們便去前面瞧瞧廟會,我才看見樓下似乎有很多人朝廟會那裏去了。”

羅庭芝聽他這麽說着便道好,裴素于是與姐妹倆一起下了樓結了飯錢,便出了店門,去廟會的方向卻恰好與剛才那夥苗人截然相反,他仍舊不由自主地朝那群人離去的方向張望,可此時哪裏還有半點人影。

說書人一口氣講到裴素與苗女相遇,臺下聽書的人裏頭忽然又有人起哄道:“想着裴素真真好豔福,既有羅氏雙姝在身側,還能遇着這異域苗女,啧啧,真是令人豔羨。”

旁邊又有人道:“兄臺何以如此說,裴素怎麽說也是世家子弟,何況老先生只講他遇見過這麽一個苗女,這苗女不過外貌稍有些異于常人,卻不及羅家姐妹姿容,并不一定就會有怎樣的結果,先不說他們這樣的大家不可能會與苗人聯姻,還有老太太在那裏杵着,我看總還得是姑表結親,親上加親,只不知是這媛媛成了裴夫人還是那婉婉。”

他們争論一番,有的支持媛媛,有的支持婉婉,更有些人講裴素定是跟這苗女有了姻緣,卻并沒有結果,衆人便要問說書人,這邊說書人卻賣了關子,收拾了東西,擡腿要走,被幾個心急的拉住,只得擺手道:“欲知後事如何,明日再來給捧個場吧,今日說破了,實在沒意思。”衆人拗不過他,只得放他走了。

這邊薛洋仔細聽了,想起那人在義莊時淺淡的模樣,覺得怎麽也對不上號,忽然嘴角微微露出一點虎牙,笑了起來,原來是叫裴素,似乎有點意思。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