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章 奚族叛将

完顏綽會這麽輕易放過蒲鮮萬奴嗎?當然不可能, 他是已經有了更好的辦法, 所以才不願意讓陳亮追上去冒險,畢竟,忠孝軍的兩員大将中, 已經折了一個完顏諾, 現在還困于囹圄中,不得自由,眼下還有耶律留哥的叛亂尚未平定,苦戰在即, 忠孝軍萬不能再折一員大将了。

不能繼續追擊,更不能放任自流,坐看蒲鮮萬奴死裏逃生, 躲過一劫,進而漸漸壯大,卷土重來,完顏綽想的應對之策, 很簡單, 三十六計之一的反間計。

雖然此計太過冒險,難免有劍走偏鋒, 铤而走險的嫌疑,但不得不說,這一招很管用,也曾數次在關鍵時刻扭轉戰局,改變歷史。

在最後的大決戰當中, 忠孝軍俘虜了一個叛軍将領,猛安職位,不算高,但重點在于這位叛軍将領的身份,他是奚族人,衆所周知,奚族與契丹族同文同種,同宗同源,完顏綽猜測,應該也正是因為這一點,奚族人才願意在耶律留哥興兵叛亂的時候,跟着揭竿而起,幫助身為契丹人的耶律留哥恢複故國。

忠孝軍将人俘虜後,完顏綽屈尊就卑,親自提審了這位叛軍将領,挺直了脊背,端坐于上位,面色平靜地掃了一眼被捆綁成大粽子的叛軍将領,朗聲道:“如此勇士,何故辱之?來人啊!松綁!”

真正武功高強的人是不可能被區區一根繩索困住的,把人捆成這個樣子,更多的是想在心理上侮辱打擊敵人,完顏綽私以為,此舉不可取,因為毫無意義,真正心理強大的人也不會在乎這些,前有越王勾踐十年卧薪嘗膽,複國雪恥,後有齊王韓信忍得□□之辱,位極人臣,正所謂,知恥而後勇,做這些無用之功,反而會激化敵我矛盾,徒勞無益,還不如大大方方地擺出姿态來,權當做個人情。

果不其然,被解除捆綁的叛軍将領再擡頭看着完顏綽時,眼神十分複雜,完顏綽也不管對方心裏是什麽想法,主動開口,道:“早聞奚族勇士勇猛矯健,能征善戰,今觀将軍儀容過人,器量端雅,兵少勢微之下,率軍獨守,臨危不亂,可見,傳言非虛。”

以完顏綽現在的身份說出這番話來,絕對不是簡單的誇贊而已。

奚族的叛軍将領雖并非聰明過人,但也不是腦子一根筋的二愣子,不說榮王世子早已憑借着累累戰功名揚天下,在這叛軍将領中,誰人不知道榮王世子完顏綽的大名?知道這位世子爺一手創建和訓練了現在令敵軍聞之色變的忠孝軍,更知道這位世子爺智謀廣博,用兵如神。除開兩人現在互相敵對的立場,這樣的對手也值得欽佩,叛軍将領也是個豪爽漢子,得知了完顏綽的身份後,也不忸怩,當即拱手行禮道:“小王爺過獎了,敗軍之将,何敢言勇?今技不如人,兵敗被俘,徒為天下增一笑爾。”

完顏綽不以為然,輕笑道:“古人言,勝敗乃兵家常事,将軍又何必妄自菲薄?”

叛軍将領自嘲地笑了笑,凄然道:“小王爺知人善任,手下人各安其所,謀士帳中謀劃,奇策頻獻,運籌帷幄,将領戰場殺敵,身先士卒,悍不畏死,士兵們更是捐軀赴國難,視死忽如歸,赴火蹈刀,死不還踵。忠孝軍上下一心,士氣高昂,反觀蒲鮮萬奴的軍隊,士氣低落,一盤散沙,焉能不敗?”

念及此,叛軍将領很是感慨,忍不住長嘆了一口氣,蒲鮮萬奴有此一敗,并不可惜,只是可憐了手下陣亡和兵敗被俘的奚族勇士們。

完顏綽實在是很好奇,開口詢問道:“蒲鮮萬奴受陛下之命領兵平叛,無功而返不說,反而領着一群烏合之衆興兵叛亂,國家危難之際,做出此等背主叛國之事,天下人人得而誅之!将軍乃有識之士,智勇雙全,何故效命于此等目光短淺,又無治軍之能的庸碌之輩?”

叛軍将領被完顏綽這麽一說,更是面露慚愧,嘆了口氣,苦笑道:“小王爺有所不知,非有心叛亂,實乃情勢所逼,身不由己。”

聽叛軍将領這麽一說,完顏綽就放心了,看來蒲鮮萬奴也并不是很得軍心民心嘛,那接下來就好辦了。

完顏綽故意把話說得很慢,搖頭道:“将軍協助蒲鮮萬奴叛亂,罪證确鑿,按我大金國律例,當枭首示衆,并夷三族……”

叛軍将領并不怕死,只是可憐家中的老母妻兒,聞言馬上跪倒在地,向着完顏綽不停叩頭,一個比一個更重,直到眼前的地面上明顯見了血紅色,沉痛地說道:“叛将自知死罪難逃,只是家中老母年邁,妻兒貧弱,還請小王爺高擡貴手,網開一面,叛将願受千刀萬剮之刑!”

任憑完顏綽這般冷心冷情的人,聽到這話時也不忍不住心神一陣。砍頭不過碗大個疤,死就死了,倒也幹脆利落,但千刀萬剮可不一樣,聽聞技藝娴熟的劊子手,在割完最後一刀時才會讓受刑人斃命,在整個千刀萬剮的過程中,受刑人全程都保有意識,清醒着挨過一刀又一刀,挨不住疼痛昏死過去,又被硬生生疼醒過來,周而複始,沒有盡頭,對于完顏綽來說,這足以算得上是生不如死的懲罰了。

“将軍此言當真?”

叛軍将領複又重重磕了個頭,态度堅決地表态道:“我固領死,無怨無悔,只求小王爺祈免老母妻子!”

“将軍果然是有情有義。”完顏綽忽然大笑起來,爽朗道:“自古求忠臣必于孝子之門,念将軍迫于情勢,身不由己,情有可原,加之,本世子之前有言在先,叛亂一事,只誅元兇有惡,将軍大可放心,此事斷不會牽連無辜的婦孺孩童。”

天下皆知,榮王世子言而有信,一諾千金,有了完顏綽的親口保證,叛軍将領這才放下心來,對着完顏綽,重重磕了一個頭,滿懷感激地說道:“多謝小王爺,大恩大德,來世定當結草銜環,以報大恩。”

完顏綽聞言輕笑,開口詢問道:“不用來世了,敢問将軍,可願将功補過,戴罪立功?”

叛軍将領依舊傻乎乎地跪在地上,好半天都沒有反應過來。

完顏綽看着這場面,忍不住覺得好笑,大大方方地把話又重複了一遍,展現了相當大的誠意,問道:“将軍可願意加入我忠孝軍,将功補過,戴罪立功?”

好不容易反應過來的叛軍将領不禁大喜過望,不住點頭,連聲應道:“願意!願意!”

完顏綽轉頭,看向一直默默站在他身後的李典,使了一個眼色。

李典會意,主動山前扶起了叛軍将領,笑道:“加入了忠孝軍,我們以後便是同袍了,從今往後,自當共進共退,同生同死,不分你我,一同為世子爺效力。”

叛軍将領點頭,但并沒有順着李典的攙扶順勢起身,反而不顧李典的攙扶,重重向完顏綽最後磕了一個頭,堅定不移地表态道:“感謝世子爺不殺之恩,大恩不言謝,末将塔訖銘記在心,此生願為世子爺效死,正如忠孝軍将士一般,赴火蹈刀,死不還踵!”

蝼蟻尚且偷生,更何況人呢!有活路,沒有人願意白白送死,塔訖對老母妻子放心不下,不惜甘願受千刀萬剮之苦,也要讓完顏綽祈免老母妻子,完顏綽稍微一想就知道,塔訖心有挂念,必然不會甘心慨然赴死,不然一死百了,何必在乎老母妻子茍活人世又會如何?有所牽挂,才會念念不忘,這才讓完顏綽更有信心招降敵軍将領。

所幸,這一步走得雖然冒險,但是很順利,又得了一員猛将,對接下來平定耶律留哥的叛亂更多了幾分勝算,完顏綽當然是喜不自勝,主動起身走過來,親自扶起了塔訖,輕輕拍着他的肩膀輕聲鼓勵道:“塔訖,我也不跟你拐彎抹角,開門見山地直說了,我奉陛下之命,率領忠孝軍十萬将士,前來平定耶律留哥和蒲鮮萬奴的叛亂,如今蒲鮮萬奴的叛軍連戰連敗,所餘無幾,已經不足為懼,然則,蒲鮮萬奴卻趁着兩軍交戰,勝負未分之際,領着一隊殘兵敗走,此元兇首惡若不誅除,難平天下民怨。塔訖,你曾在蒲鮮萬奴帳下效力,對蒲鮮萬奴應該有所了解,我希望你能帶領一隊人馬去追擊蒲鮮萬奴,記住,務必要斬草除根,不留後患。”

理當如此,塔訖拍着胸脯保證道: “請世子爺放心,末将定不如使命,一定會盡快帶回蒲鮮萬奴的頭顱來。”

“不用急。”操之過急,未必是好事,完顏綽不着急,只求能穩紮穩打,不要再多生事端:“見了蒲鮮萬奴之後,不要說你曾經被俘,就說你好不容易才殺出重圍,特意來投奔故主,蒲鮮萬奴如今走投無路,正是用人之際,見你來投,必不會起疑,到時候,見機行事,再提蒲鮮萬奴的頭顱來見我!”

塔訖連連點頭,再三表示:“請世子爺放心,末将定不辱使命!”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