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縣試

自從結交了常翎之後,安汀開啓了她的科考之路。

東陵朝的選官制度頗有些類似于宋明時期,官員都是從科舉考試中脫穎而出的,相對于舉薦制來說,科舉給了普羅大衆晉身的機會。

安汀對科舉考試頗有幾分執念,她從前看過的小說何其多,各個生活在古代社會中的主角們為了科舉費勁心力,從剛開始被欺壓群體變成了人上人,變成受人仰視的階層,可見等級在古代有多麽厲害。

也因此,自從知道穿越之後,安汀就準備着參加科舉。

她過目不忘,閱讀速度又快,打着選書的目的在書店裏蹭書看;和徐長琳常翎兩人熟識之後借書看;更是通過各種法術,偷聽過縣學裏老師的講課。平時更是在空間裏努力練字。

她的底子薄,自然要多努力。殊不聞古代學子聞雞起舞?!如此勤奮刻苦,卻并非都能考得功名,科舉之路真真切切是千軍萬馬闖一獨木橋,不然,範進中舉何以如此興奮?

空間裏的時間可調節,安汀每夜進入空間裏研讀書籍,學着常翎的文章試寫,又一門心思練字。一有機會就請人指點。

不得不說,容貌氣質是極大的親和力加分項。

修煉帶給安汀的好處何其多,除了記憶力之外,她的容貌顯得越發精致,詩文養出的書香氣中又有修真帶來的靈動,笑容溫和自然,讓人一見便生歡喜之心。

靠着這點,安汀着實得到了不少人的幫忙,有來有往,安汀也不自矜,由此一來,她的朋友也越來越多。

不過,能讓她利益共享的,還是常翎和徐長琳兩人。

考秀才,得過三門考試。分別是二月份知縣開的縣試,四月份知府辦的府試,以及院試。院試被錄取的,才被成為秀才。考上秀才,這才是考舉人的入門資格。

二月下旬是縣考的時間,這是成為考取功名的第一步,安汀自然不敢輕慢。沒經歷過古代考試的她心裏還有點忐忑,臨陣抱佛腳,整日看書不停。好在,家世、五人聯保之類的考生資格,拜托了常翎幫忙,要不然,光是身家清白這一項,就能把她刷下去。

考試之前十天,安汀在徐長琳家住下。

徐家的本家在柳州城,重要的店鋪都由徐家嫡大小姐徐長平打理,以後,徐家也是由徐長平繼承的。從某種程度上來說,明白自己的位置,又讨來了清水縣的幾家店鋪作為奮鬥的資本。因此,清水縣的徐家別院,目前唯一的主人就是徐長琳。

不需要應酬其他人,也沒太多人來打擾,在特別收拾出的安靜的院落裏研讀詩書,實在是備考的極好環境。

考試那天,一大早,白果就把安汀叫醒。

出門時,安汀心态還算平穩,等到了縣衙門前,看到排隊接受檢查的隊伍,頓時整個人緊張起來,覺得手腳都僵硬起來。一時之間,連吐槽進考場必須得穿單衣的心思都沒了。

“認真答題便是了,莫要如此緊張。”徐長琳把提籃送到她手上,拍拍她的肩膀,“雲飛讓我帶她預祝你頭場被取錄。你知道的,她來不了。”

“替我道聲謝。”安汀心領了她的好意。

常翎是縣令常攸之女,為了避諱,她也不能出現在這個場合。安汀和徐長琳并未多說,見時間不早,便排在隊尾等待進場。

考場就在縣衙內的一處空地,簡單搭成的棚子并不怎麽隔風,桌椅也相當簡陋。二月底雖然是草長莺飛的天氣,但穿單衣尚顯得有些淡薄,等真正坐在考場上,好不容易冷靜下來時,安汀才意識到有點涼。

參加縣試的有上百人,其中不乏有頭發花白者,安汀的視線不敢從這些人身上經過,她心裏沒有底氣,每每看到這些老學子,就忍不住會想象自己也是這樣的情景。

考試開場,縣令常攸坐在堂上,和縣丞等人一起公布了考題。

縣試分成五場,第一場是時文,也就是八股文。題目很板正,出自于《中庸》裏的一句——子曰:“道其不行矣夫!”

縣試其餘四場還要試貼詩、經論、律賦等等,但時文是最重要的一場,也稱為正場,若是時文一場被取錄,即有參加上一級考試即府試的資格,其餘幾場參加與否全憑自願。

兩個時辰的答題時間,安汀寫寫停停,好容易寫完,自己默默地在心裏念了好多遍,覺得語句通順,朗朗上口,又無觸犯聖諱等等,才深呼吸了一下,鋪開考卷,一筆一劃謄抄上去。

第二天,時文的成績貼了出來,全縣百來個考生,安汀考了二十多名。這個成績讓她相當欣喜,雖不高,但足矣。

正場通過,安汀不需要參加其餘幾場,只需等待幾日之後的面試便可,不過她還是陸續下場試了試。縣試是最簡單的,她總要感受一把這種考試氛圍,到了更上級的考試不至于頭皮發麻。

試貼詩要求寫一首詠春詩,詠春詩多的是,只是她可不敢就照直着抄上去,只挑出不那麽出彩的一個,自己修修改改,典故什麽的不能亂用,平仄音對上了就行。經綸反倒是最簡單的,貼文釋義她熟練地很。

幾場下來,時文名次最低,其次是律賦,剩下的幾場名次都相當可觀,這也讓安汀松了口氣。能了解自己的水平,對她來說就是最好的鼓勵。

隔了一日,前幾場通過的考生前往縣衙,參加最後一場面試。

按照常翎的說法:“……聊些經綸典籍,按題目做幾首詩。面試多是看人,五官端正,談吐言之有物,只要不犯忌諱,就算通過。”

安汀與常翎相交,言談中對常攸也有幾分熟悉,她是性情板正的人,投其所好也不難。

等出了府衙,安汀有種心落地的感覺。

通過了縣試,安汀心裏有了底氣。回到家之後,她繼續刻苦鑽研時文。

科考是件大事,裏正趙夏也便不要求安汀繼續教書,畢竟,若是村子裏出了位有功名的人物,對她還有整個村子都是件好事。她約束着村裏的孩童不去打擾安汀,給她一個安靜的學習環境。

時間過得飛快,三月下旬,安汀帶着行李,趕去柳州城考府試。

她婉拒了徐長琳的好意,不去徐家本家,只讓她幫忙在柳州城裏找了個幹淨舒适點兒的客棧。

臨到府試期間,柳州城裏的客棧早早就住滿了人,房錢也貴的驚人,好在到目前為止香頤閣的物品賣得不錯,安汀有了進賬,才不至于被吓到。

店裏住的多是前來應試的考生,巧的是,安汀左邊住的林攸也是清水縣裏來的。

林攸年紀不過十五歲,頭一次參加科考,縣試時正場的時文名字比安汀還要高,兩人之前也曾交流過,見碰到熟人,安汀也是相當欣喜。

只是,安汀固然精神緊張,可和林攸一比,實在是小巫見大巫。

幾乎步不出門,呆在房間裏念書,安汀晚上起夜,還見她房間裏亮着燈火。約着吃頓飯,見面聊天,多是印證知識。時不時就怔怔地在那裏,嘴裏念叨着什麽詞句。

幾天下來,安汀被林攸的緊張感染的,精神緊繃了許多,疲憊之極。索性把書扔到一邊,約着林攸去散布。林攸自然是拒絕了,安汀也不勸她,徑自出了門。

柳州城附近河系發達,前朝在這裏修了運河,沿着河道可以通往其他幾個大城,南來北往的貨物從這裏經過,造就了柳州城的熱鬧繁華。不說別的,光是看着整齊寬敞的街道,街道兩邊店鋪裏琳琅滿目的商品,以及熙熙攘攘的人群,這和清水縣就不是一個檔次上的。

安汀從一個店鋪逛到另一個店鋪,各色新奇的貨物看得她心情大好,最後好奇之下,租了輛驢車,到港口去看林立的船只。

寬闊的河道上,密密麻麻的桅杆接連而立,大大小小的船只靠岸,挑夫忙忙碌碌地把貨物從船上運下來,或是挑到船上,人聲鼎沸,熱火朝天…漸行漸遠的帆影映襯着青山,艄公壓着韻味的號子悠遠。

站在高處看了半天,安汀不由得感嘆。既是為了能看到這種古香古色的場景,又是為了她到來的是這個和平的年頭。

東陵朝建國五六十年,此任女皇登基十數年,正是精力旺盛之時。邊關無戰事,境內平穩,百姓生活安定,人們手有餘錢。可以預想到,幾十年間,不會有什麽大亂,正是百廢待興,朝氣蓬勃的時代。無論是安安穩穩地生活,還是賺錢,都是再好不過的時候。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