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上京趕考
李植很快發現,對她來說,得到安汀的字并不是那麽難。
安汀目前對于科舉的知識,很大程度上靠自學,基礎很不牢固。她能通過秀才的考試,只能說運氣不錯。
她偷聽過縣裏私塾先生的講課,蹭過常翎的課程,看完買來的教材和資料,又尋來歷年的習題,勤加練習,或自己拟了題目,做上一番。偶爾在聚會上和其他人交流一番,這樣固然看着勤奮,實際上沒人指點,她自己做的究竟是好是壞,也看不出來。
李植如今看來像是個富家翁,整日閑散無事,事實上她也是舉人,只是在考進士時落榜了兩次,又遇到變故,就不再考試,專注于打理家業。只是心中的功名之心未散去。
安汀的請教正好撓到了她的癢癢之處,她十分愉悅地指點安汀拿來的課業,偶爾還拉着隔壁劉裕之母劉略共同上陣,将八股文中一些需要注意的點兒掰碎了分析給她聽。
李家姐妹和劉裕和安汀一樣,都有志于明年的鄉試,平日裏常常聚在一起印證所學,互相指點。這幾人自小有師傅教導,又有長輩指點,行文詩詞俱有一番說法,讓安汀受益匪淺。
除了科考的知識之外,閑暇時,安汀還不忘請教些雜學,美其名曰陶冶情操。書法弈棋她已經不用學了,只把精力投放在琴畫上。
李景安擅長的古筝,劉裕擅長的簫,安汀學了不到六個月,已經有青出于藍的勢頭了。她還有空閑,跟着劉裕的母親學了丹青,一手畫技談不上多爐火純青,卻多了幾分靈氣。
短短幾個月時間,安汀突飛猛進的進步勢頭,真真讓旁人看傻了眼。
李景安等人既高興,又痛苦。
高興的是,從某種方面來說,安汀是由她們培養出來的,況且她現在才藝出衆,要幅書畫挂在牆上,聽首曲子享受天籁,并不費什麽事兒。痛苦的是,安汀的學習進度如此之快,太打擊人……
在備受刺激之下,她們也努力念書,不複先前的懶散傲氣,直讓各家前輩內心滿意地點頭,同時,對安汀更是和顏悅色。
在兩家身上受益匪淺,安汀也投桃報李,好東西不吝于鄰居分享,一年下來,饒是李景安等人家境不錯,也不得不說上一句:此人很會享受。
安汀家中人不多,就算帶上下人也沒多少,當初買了高家的宅子,還拆了不少間空閑的住房,因此,整個庭院開闊敞亮,又種了許多不常見的花木,或高或低,或攀爬或挺立,又多是開花的植物,一年四季次第開放,常年不斷,是個賞景的好去處。
她又是極舍得花錢的,各個房間都通了地龍,冬日裏連仆人房裏也暖洋洋的。又有空間利用得極好的暖房,天寒地凍的冬天裏亦有新鮮蔬果可以吃。
安汀家的廚子也是極好,做出的菜不拘于一種風味,或炖或焖煮,或煎或爆炒,都是外面吃不到的美味,又有有果酒佐餐,再端上一份飯後甜點,實在是享受。就連不喜歡吃甜食的李景安她們,也都對安汀家的甜點念念不忘。
特別是夏天,她有秘法制冰,房間裏涼意絲絲,再端上一碗冰涼涼的水果冰沙,或是冰鎮過的果酒,渾身暑氣盡消。
拿人手短吃人嘴短,李劉兩家三不五時收到些蔬果酒水,且不說東西珍貴還是便宜,心意卻是十足的。再加上相處時間久了,各人的脾氣都有了了解,關系也越發好了。
李劉兩家不是沒有私心的。
年輕人看不出來,她們兩家大人卻是知道,安汀這手字拿出去,定會讓她一舉成名,何況李植教了沒多久就發現安汀天分過人,舉一反三,學習速度快得很,即便不靠她那手字,日後的前程也不愁。
然而越相處,兩家長輩越對她贊譽尤佳,恨不得當做是自家的寶貝女兒似的。
李景安有次半是認真半是玩笑地道:“……你一來,我們的地位在家裏立刻倒退了一射之地。”
雖是玩笑之話,但也基本說明了情況。好在李家兩姐妹連帶着劉裕,都對安汀很是喜歡,把她當自家妹妹一般看待,幾人的感情也越發好了。
就算是秀才,想參加三年一次的鄉試,也是要經過考試的。
一般四月到五月間,由一省提學官分別赴各府,集結學宮中的在籍生員進行考試,稱之為科舉。成績分為三等,一二等考生及三等的前十名,再加上之後“錄科”“錄遺”,以及府學縣學裏保送的學生,最後,大約有二百多人,才能去參加九月份的鄉試。
經過這段時間,李劉二家前輩的指點,以及李景安她們的點評,安汀的水平有了明顯的提高,因此,輕松過了考試,進了二等,不需要再參加補考。
及到八月,過了中秋節,安汀收拾好行李,和李景安她們一起,再次奔赴柳州城。
鄉試比起之前的府試縣試,更是嚴格許多。光是進門的檢查,就繁瑣得不行,又模仿了會試的模式,共計三場考試,每場考試三天。正是秋天,晝夜溫差大,九天考試下來,身體不好的出門就倒也不是什麽奇事。
李景安她們不由得慶幸,安汀除了別的愛好,還擅長醫術,調理得衆人身體很好。安汀笑而不言:她來清水縣居住後确實跟着醫生學過一些醫術,但終歸還是靠空間裏的靈泉水,但這終歸是不能為人所道的。
等鄉試成績一出,幾人的心思大定。(九月中)排名有先有後,卻是都中了。
過了鄉試,她們眼下就可以稱為是舉人,也就可以參加次年春上的會試。若是會試上才華出衆,中了進士,功名利祿便伸手可及。
因此,放松只放松了兩三天,一回到家,李景安她們看書的勁頭更大了,真有種頭懸梁錐刺股的架勢。
安汀原本只想考個舉人,有了身份保障就行,卻被李景安瞧見她懶散的樣子,氣急敗壞地痛斥了一回:“……你天分不止于此,必有光明前程。女兒家不思為國做事,反如此憊懶,如何使得?”
安汀被批得暈頭轉向,只得喏喏應了,跟着苦讀。
常翎原本就是舉人身份,備考來年的會試。如今離得近了,時不時來安汀家串門,讨論讨論詩書文章,有時候泡澡泡的晚了,索性就在安汀家借住一晚。常年下來,和李景安等人處得也不錯。
會試是來年二月開考,因到時候京城裏人滿為患,常翎十一月便派人去京城定下了一處宅院,離考場近,又可以安靜備考。
天氣漸冷,轉眼又是一年年底。
時至臘月,安家早早采買了年貨,雞鴨魚肉樣樣不缺。趙一平臨近年前,給安汀帶來了一只剛打到的狍子,個頭不大,但常年在山上蹦跳,腿腹肉結實有韌性。用鹽和各種香料腌制了一番,入味之後,正好拿來做烤肉。
安汀家有暖房,這是去年都知道的,只是去年被邀來住的時候,趙一平拒絕了,今年住進來,才知道這人能做到什麽程度。
暖房修在後院,地面用磚石接了專門的地龍,一端燒火爐控制溫度。推門進去之後,暖意十足,空氣中散發着濕潤的水氣。透過頭頂的雲母片照進來的光線明亮,放眼望去,可以旋轉的木架上,擺放着層層疊疊高低錯落的長長凹槽,裏面種着的各種蔬菜長勢不一,但綠意盎然的情景,足以讓人在冬天,一看就心生喜悅之情。
建個暖房的花費已經不少了,但植株種苗來得更是不容易。更何況,地龍維持一冬天下來,花費不在少數。饒是如此,每日能采摘的蔬菜、水果也不多,可以說價值不菲。
雖然交上了這樣的朋友,趙家卻沒有因此起了攀附之心,态度一如往前,熱情坦然,況且,每次來都會帶禮物,價值多少且不說,都是一番心意。
安汀是極願意趙家在自己這裏多住幾天的,她的宅子裏人本來就不多,況且,趙家對她來說和別人不同,有玉珠這幾個小孩子在,家裏也多了很多生氣。
不過,趙一平家裏的家禽家畜需要人照料,怎麽也脫不開身。只住了幾日,趙一平他們就告辭了。
安汀的這個年,過的并不冷清。李家知道安家只有她一個人,過年的時候李家兩姐妹直接把她拉過去,熱熱鬧鬧得過到了正月初五。
過了年沒幾天,常翎就來催着啓程了。
春闱是二月初就開始的,柳州城離京城說近不近,坐車也需要十天半個月時間,到了京城最起碼還要休息幾日,調整下狀态,再臨陣抱佛腳幾日,也差不多時間了。
想到要離開家,一路頂着冷風去京城考試,安汀就忍不住生出退卻之心。然而,這可由不得她,會試是大事,家裏白芷等人早就準備好了行李,歡欣鼓舞地送她出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