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章
愣在原地的人有點懷疑是不是自己出了幻覺,舉着畫紙的人胳膊都快酸了。
“衛衛?”雲清疑惑, 她手上的畫紙雖然只有薄薄的幾張, 但面積可不小, 沒道理會被忽視掉吧。
衛梵水總算回神, 往前挪了兩步接過畫紙,也不急着去洗漱了一屁股坐在了沙發上, 動作太猛連帶着放在扶手上的抱枕都顫了兩顫,晃晃悠悠就要往地上掉。雲清眼疾手快把抱枕拽過來, 幹脆抱在了自己懷裏, “你自己挑挑看哪些喜歡,能用更好用不上就算了。”
拿在衛梵水手上的幾張都是外套設計圖, 大部分都只有個大概還沒有完善細節,但就是這樣的程度也足以震到衛梵水。一直以來衛梵水都沒有親眼見過雲清做設計,在公司的時候雲清大部分時間都自己待在小辦公室裏,大家雖然同在設計部, 其實見面的機會并不多。
再後來就是會議上見過雲清的設計圖, 但那已經是最後定稿,而且都是在ppt上看到的。雲清自己畫的手稿, 衛梵水這還是第一次看到。
怪不得人家能拿新銳設計師呢, 單憑這幾張沒有完成的設計圖就足以甩她們這些小喽啰幾條街。
“這都是你的作品, 給我真的合适嗎?”看過是看過了,衛梵水依然不打算要。同為設計師, 她明白這幾張紙的分量有多重。雖然雲清說這只是她随便畫的, 但這所謂的随便花, 也絕對不僅僅是信手塗鴉那麽簡單。
雲清反倒不拿這些東西當回事,正低頭研究抱枕上繡着的那只白鶴,“還沒完成,不算作品,讓你拿你就拿着。我是設計部的總監,你們有困難的時候給你們幫助是應該的。”說到這兒雲清擡頭看了眼還在糾結的衛梵水,“不是白給你的,明天我想吃烤鴨。還有水煮肉片,你好久沒做了。”
要是讓別的人知道這位因為一頓烤鴨和一道水煮肉片就賣了自己好幾張設計,不知道會有多少人揪着廚子帶着食材登門拜訪。
衛梵水心裏也明白,因為是她,所以雲清才會這麽随意的就把自己的作品交出來。雲清說的理由幾乎考慮到了方方面面,衛梵水如果繼續推辭下去,那不叫骨氣,叫矯情。
每個人都生長環境不同,性格不同,思維方式也都不一樣,所以很多時候一個人很容易陷進思維的死胡同。雲清的設計圖給了衛梵水很多新的靈感,直接讓她從大方向上轉了個角度去思考。
周六一大早,衛梵水就跑去敲雲清的門,說是今天準備去大學城一日游,問她要不要去。雲清本來也就沒有別的安排,想也沒想就應下了。
大學城離市區有段距離,但因為這面坐落着好幾所大學,人流量大,慢慢的也發展出了一片商業區。
到的時候已經臨近十二點,衛梵水也不急着到處逛,就近晃去了師範學院食堂。
“還好我們周末來了,平時這個點可不好找座位。”衛梵水拿着錢在門口的小窗口充飯卡,下巴往還算空的裏面點了點。周六沒課,大部分學生都不在學校,食堂裏面少了一多半人,再加上還有不少人肩負着整個宿舍的夥食,出來一次買好幾份直接打包帶走,座位什麽的壓根兒就坐不滿。
雲清從來沒見過國內的食堂,對這裏的一切都抱着好奇的态度,跟在衛梵水身後亦步亦趨,一雙眼睛卻四處亂轉打量着這規模不小的食堂餐廳。
餐廳進門的這一面是充值窗口,平時飯卡沒錢了或者丢了什麽的都在這面辦理,剩下的三面是整齊劃一的小窗口,前面挂着小板子上面寫着菜品和價格,每個窗口旁邊還架着一個刷卡器,看樣子應該是刷飯卡用的。
雲清的眼神也沒有特別好,也就能看個大概齊,具體每個窗口賣的是什麽菜,她是真的完全看不出來。衛梵水充好飯卡帶着她往裏面走,一邊走一邊介紹,“旁邊理工大的食堂才是整個大學城最大的,他們學校人多占地面積也大,食堂直接分了四個,學生離哪個近就選哪個。不過師範的菜是最好吃的,經常能看見隔壁學校的跑過來吃飯。”
其實衛梵水沒有在這裏上過學,對這裏的情況也是一知半解。她最早出來工作的時候住的離這邊近,再加上學校食堂一般都不貴,經常往這邊跑,時間長了也道聽途說了不少東西。
就這點東西,雲清聽的也很認真,跟着衛梵水轉窗口的時候順便也打量着周圍的學生。她們倆一看就不是學生,引來了不少側目。雲清悄悄捏了捏衛梵水的手指,湊到她耳邊輕聲說了一句,“兩點鐘方向,那幾個女生肯定是別的學校的。”
溫溫熱熱的氣息随着話語一字一句拂過耳邊,激的衛梵水雞皮疙瘩都起來了,掩飾性的低頭弄了弄頭發躲過這一陣熱氣,這才擡頭往那個方向看。
“你怎麽知道她們不是?”
“感覺不像,她們給人的感覺和其他人不一樣。”
衛梵水樂了,“你這直覺還挺準,她們應該是旁邊傳媒的。”
“你怎麽知道?”雲清也就是能看出她們和周圍的人感覺不一樣,但又說不上來是哪裏不一樣,衛梵水張嘴就能說出她們是哪個學校的,不是之前認識就是有什麽特別的方法。
總盯着人家看不禮貌,衛梵水把視線轉回了窗口這邊,“看見她們桌子上放的遮陽傘了嗎?”
“嗯。有什麽不對嗎?”女生有打傘的習慣,這很正常啊。
等等...這都十月份了呀!
雲清眨巴眨巴眼,似乎有點明白衛梵水的意思了。
吃過飯以後衛梵水帶着雲清在附近幾個學校都轉了一遍,最新去的就是旁邊的傳媒。可能是因為專業側重不一樣,每個學校的氛圍也不太一樣。
理工大學男生多,師範學院女生多,醫科大學不是帶着件白褂行色匆匆就是抱着本書念念有詞,至于傳媒...人均白一個色號,而且撐遮陽傘的概率明顯高出去很多。
當然,這只是從大數據上獲得的一個整體印象,并不代表每個學生都有這樣的特質。但恰恰是這種整體印象,讓雲清明白衛梵水為什麽會在大周末拽着自己跑來這邊。
顯然,這一趟并不是什麽憶青春之旅。
大學生這個集體有他們的共性,每個學校又有每個學校的特性,再放到每個人身上又會發現和別人不一樣的地方。從每一個人,到一個小集體,再到一個更大一點的集體,都是共性和特性的融合。
大衆品牌和潮牌,也是共性和特性的融合,只是各自占的比重不同。衛梵水從原先的模式裏面接受潮系列,需要的不僅僅是個性,也要明白潮牌裏面的那些共性在哪裏,這樣才能讓特性更好的被凸顯出來。
明白了這些,雲清也就不再是盲目的跟着衛梵水穿梭在各個學校之間壓馬路,起碼能用自己的發現盡量給雲清一點靈感,兩個人有來有回也算是一場小小的頭腦風暴。
再不濟,聽衛梵水講故事也挺好玩的。
印象裏她們兩個這樣長時間的交流似乎沒有,更多的時候是各幹各的,有一搭沒一搭的聊兩句,又給自己忙各自的去了。也不知道是因為衛梵水話少,還是因為雲清太不愛說話。
倒不是覺得那種感覺不好,就是覺得有時候這樣一起散散步聊聊天,也挺好。不管是哪種狀态,雲清都還蠻享受的,不說話有不說話的自在,聊天也有聊天的樂趣。衛梵水也覺得跟雲清待一塊兒挺舒服,想說話的時候就聊幾句,不想說話的時候就默默溜達,不管怎麽樣都不會覺得尴尬,默契的好像她們已經認識了很久很久。
其實仔細算算,也不過就是大半年的時間。
“雲清,你站那兒我給你拍張照吧。”衛梵水指了指旁邊,搖晃着手機征求雲清的意見。這一下午她都在邊走邊拍,拍過形形色色的人,卻唯獨落下了旁邊這個最不容忽視的存在,總覺得缺了點什麽。
理工大學有一條人工湖,東西向橫跨整個校園,兩邊種着不知名的花草,水裏游着并不名貴的魚。夕陽把周圍染得格外溫暖,有種歲月靜好的感覺。雲清随意的坐在草地上,微微仰着腦袋目光輕柔,不知是在看鏡頭還是在看鏡頭後面的人,淺淺的酒窩裏盛滿斜陽。
馬上三十的衛梵水不年輕了,尤其是在周圍這些小鮮花小鮮肉的包圍下,更讓她清晰的認識到這一點。但是雲清的這張照片,突然讓她有點恍惚,好像回到了還在上學的年紀,兩個親密的人趁着周末出來閑逛,彼此前言不搭後語,卻又聊得那麽愉快。
不知道為什麽,衛梵水突然不想用‘室友’或者‘朋友’定義她們的關系,好像這兩個詞完全不足以形容她們之間的親密,怠慢了她們之間的默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