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1)
司馬軒《江湖怪胎》
秦始皇焚書坑儒後,為鞏固自己的地位,将一批武林秘笈藏到隐秘之處。
項羽火燒阿房宮,玉佩失蹤,被盜墓人挖出又流入江湖,為武林人所争奪。
柳一鳴天資異禀、聰穎過人,在學藝中先後認識五位才貌雙全、武藝精湛的純情少女,致使他們之間發生了複雜的感情糾葛。由于柳氏兄弟平日樂善施德,冥冥中使柳一鳴屢獲奇緣,成為一代大俠。
附注:始讀幾章,實覺得有種熟悉的感覺。書中諸多情節皆仿自雪雁的《風虎雲龍》和作者的《雙劫連環套》。無甚新意,不過對喜歡奇緣疊起,功力超絕達幾百年,數位絕色佳人同歸男主角的諸君同好,不妨一讀,或俗或雅,則是青菜蘿蔔,各取所愛,茶餘飯後,願君細賞之。
第 一 章 天意劫數歸元生
相傳達摩祖師原是南印度的一個王子,長大後出家修行,跟随印度的佛教大師般若多羅勤修佛法。
由于達摩祖師不僅有超群的智慧,而且又肯努力用功,因此很受般若多羅的器重和喜愛、
後來,般若多羅漢涅磐後(“涅磐”是佛教術語“涅磐那”的簡稱,原來有火熄滅的意思。佛教創始人釋迦牟尼拿它來形容人滅除自己的欲望、憤怒、無知以後所達到的境界),達摩祖師就奉師父遺命,在西元五二○年,從南印度航海東來中國弘傳禪法。
他是中國禪宗的第一位祖師,由于他的東來,禪宗才能在中國發揚光大。
南朝梁武帝普通元年(西元五二○年),達摩祖師曾對梁武帝講傳佛法經義,但後來他知道梁武帝無法了解,于是便黯然渡江到北方去,在少林寺面壁打坐修行,九年之後傳下了易筋、洗髓兩經,并且傳法給慧可二祖,使禪宗一代代流傳下來。
由于他傳下了易筋、洗髓兩部武學寶典,替少林寺造就了不少的武林奇葩,後來張三豐更融會了少林武功,悟出內家功夫創立了武當派,使少林和武當成為中原武術界的泰鬥。
其實,我國早在春秋戰國時代(西元前七二二年至西元前四八一年共二百四十二年),文化已經發達到了最高峰。
不僅是經世濟事的學術,百家雜陳,形成了我國學術史上的黃金時代,就是在百工雜藝,武功技藝方面,也都達到了颠峰的境界。
例如,當時歐冶子等所傳的巨闕、幹将、莫邪諸劍,即使是現在科學如此昌明,也無法打造得出來。
此外,像扁鵲的醫術、公輸般“魯班”的機械,現在更是莫測高深。
Advertisement
在武功方面,當然更有不少奇能異士;只是因生運亂世,諸多隐密,不為人知,因此歷史上極少記載,更何況經過秦始皇的焚書坑儒,再加上楚霸王項羽,火燒鹹陽阿房宮,三月不絕。
因此,一切典章文籍銷毀殆盡,這類事跡,當然更無法找尋史料了。
秦始皇統一六國,完成霸業,君臨天下後,為了鞏固子孫帝王萬世基業,實行愚民政策,焚書坑儒。
又因為害怕百姓造反,收集天下兵器,鑄成金人十二尊,每一尊金人重二十四萬斤。
同時又怕自己的子孫,也都變成白癡。因此将有用的書籍,每樣都留了一本,藏在阿房宮裏(阿房宮從巴山到鹹陽長達三百裏)。
另一方面,由于懼怕武林中人,暗中加害,除了收買很多武林敗類,用來保護之外,對于其他不肯為其收買的武林健者,差不多搜殺殆盡。
對于那些古時武林中的秘笈,更是巧取征奪。囊括一空,藏之禁官,根絕練武的門徑,所以我國的上古武術幾乎全部失傳。
盡管如此.可是人算不如天算,有一次秦始皇巡游到博浪沙(今河南陽武縣東南),韓人張良雇一名大力士,用大鐵錐狙擊,誤中副車,雖然一擊不中,但也吓得他心膽俱寒。
知道還有許多漏網的武林高手,沒有辦法殺盡。回到宮中之後.想到花錢收買的武士,也未必可靠,只有帝王本身也練成絕技,才能保于萬一。
因此,他乃下定決心把那一批武林秘笈,再另外藏到一個隐秘的地方,只讓繼承王位的人,前往閱讀練習.省得別人知道産生觊觎之心,引起不必要的争殺。
所以,他在當年藏書之際.特別用千年溫玉制了一塊九龍玉佩,裏面繪着藏書地點的門戶,一定要等到決定傳位的人以後,才把這塊玉佩,傳給那人。
幸好,秦始皇有這點先見之明,因此在後來項羽火燒鹹陽,并沒有毀掉這些寶典,可是它的藏處,也就永遠造成了一個謎。
最令人惋惜的是,這塊九龍玉佩,給項羽的士兵.在火燒阿房官時。一陣的劫掠,根本不知弄到那裏去了。而且那個時候,懂得武功的人,已經沒有幾個,所以大家對這一件事,也不怎麽重視,也沒有人願意再去找它。一直到隋唐以後,達摩東來、才漸漸引起了大家的注意。
但是九龍王佩失蹤幾百年來一直沒有被人發現,根本無從找起,大家也就只好放棄尋找的念頭。
就在大家正準備打消尋找的念頭時,有一個盜墓賊,在洛陽一座漢代古冢中,卻把它給挖了出來,同時又偏遇到了一位古董收藏家,鑒定它乃是秦宮古物,是以出重金收購了下來。
這個消息一傳出,立即引起江湖各路英雄豪傑的注意。
紛紛齊集洛陽,那位收購九龍玉佩的古董收藏家,竟因此喪命,真是應了“匹夫無罪,懷壁其罪”這句話。
九龍玉佩也因此開始流落江湖,百多年來,凡是擁有它的人,都等不及參悟其中的奧秘,就被人圍攻致死,一塊武林瑰寶,反而成了武林不祥之物,一直到…………
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
廬山在江西省北部,北望長江,東南臨鄱陽湖,海拔一千五百公尺,周圍約二百五十公裏。是我國著名的觀光、避暑勝地。
廬山雄奇秀麗,有峭壁千立的懸崖和雄偉的奇特山峰。
五老峰好像五個老人并立,高舉天齊;龍百崖巨日淩空好像蒼龍昂首;含鄱口好像巨石張并要吸盡鄱陽湖水。
由于附近長江和鄱陽湖水氣蒸發的緣故,經常雲霞彌漫缭繞,好像蒙上了一層薄紗,山峰忽隐忽現,變化萬幹,所以有“不識廬山真面目”的話。
除了随處可以見到的雲海之外,還有很多澎湃多姿的瀑布,其中以三疊泉和九牙泉最有名,形如奔馬,噴珠濺玉,聲如雷鳴,轟轟不絕,非常壯觀。
三更時分,明月高懸,夜空像一匹撒滿星光的藍緞子。
含鄱口波浪随着夜風起伏着,不斷的拍擊着黑砂石,閃泛起點點的銀光。
這般的良宵湖景,令人看來,不禁心曠神怡,大有飄飄出塵之感。
廬山,像一位屹立不搖的巨人,守護着江西省,夜是那麽的幽靜,月是那麽的皎潔明亮。
摹地,一聲深沉的呻吟聲自湖邊傳來,打破了這一個幽靜的月夜。
循着呻吟聲尋去,在圓月的照射下,只見一張冰冷而清瘦的臉孔上,充滿着痛苦的表情,颌下稀疏的白須上,此時已染滿了血污。
他似乎剛從水下浮起.雙手猶自攀附着岩石的一角,正在張大了雙唇,急促的呼吸着清新的空氣。
一陣咳嗽之後,他倏地“哇”的吐出一口鮮血,頓時将周邊的湖水給染成紫紅。
但那口鮮血對鄱陽湖的湖水來說,有如滄海一粟,畢竟是太少了。
只見一陣浪花打來,随即消失不見了。
他一見這種情形.臉上不由浮起一個譏諷的表情,輕輕地搖了搖頭。
他深深地吸了一口清新的空氣,緩緩地放松了攀附岩角的雙手,“唰”的一聲,潛入水中,向遠處的湖岸游去。
百米不到的距離,對于受了傷的他,似乎是太遠了,他載沉載浮地掙紮着。
原本是一刻間可以到達的距離,卻足足花費掉他一個更次,才游到了湖岸。
他費力地爬上岸邊,好似累得脫了力,只見他趴伏在岸上,急喘了老半天後,才勞力地盤坐起來,試着去調聚起那些星散的真氣。
豈知他才剛提聚真氣.氣血一陣翻騰,忍不住“哇”的一聲,又吐出了一口鮮血。他不由放棄了調聚真氣的希望,喃喃的唉嘆着;那張冰冷清瘦的臉孔上,掠過一絲黯淡的神色。
但是不久,随即被那狠毒與渴望報複的意念所取代了,在他那冷峻的目光裏,清楚的映射出憤怒的複仇火焰。
由于複仇的意念在支持着他,已經是五髒六腑盡裂的他竟能踉跄地站立起來,蹒跚地向樹林內走去。此時,正值盛夏,林中的空地上,滿植着各式各樣的奇花異草,正在綻放花蕊,互相争妍鬥豔。
但是在清新的空氣中,不但嗅不到一絲的撲鼻花香,相反的不時傳來陣陣血腥之氣,熏人欲嘔。
在高懸天空的明月映照下,空地上的一切,清晰的呈現在眼前。
只見滿園的花兒枝殘葉折,花園內更是橫七八豎的躺伏着一群人,每具軀體都沾滿了鮮血,是一堆死屍。他不僅一點兒也不感到驚駭,反而走上前去-一數着,一個、二個-……
十四、十五個,整整十五個。他踉跄地跨過死屍,一面跌跌撞撞地朝着已被焚毀.只剩下一片灰燼的殘垣斷壁走去,一面哈哈的狂笑起來。他那已碎的內髒,顯然是承受不住笑聲的震蕩,忽然“哇!”的一聲,再一次的吐出一大口鮮血。
他繞過灰燼,走到斷壁前,找着一個修飾得極為巧妙的複壁,伸手取出一只方形的小鐵箱,挾在脅下,喃喃自語的道:“好一個自命不凡的六大門派,你們也太不自量力了。竟敢聯手想奪取我的‘九龍王佩’。如今你等喪命于此.該知道我天外煞星不是好意的人物了吧!”說完,又跌跌撞撞地走向鄱陽湖的另一端。
不久,在天際的東方現出了一道曙光。在池口初升之際,有一群僧、道、尼、俗的青年,俱是一身勁裝打扮,背後斜插着兵刃。
他們一到林內花園旁的空地上,每個人臉上的表情是既沉重又略帶些興奮,僅有幾個感情比較脆弱的,流出了眼淚,默默的到花園裏辨別屍體。
其餘的,則先跑到那殘垣斷壁間,仔仔細細的搜尋了一遍,才又回到辯屍的行列。
這批人将十五具死屍,一一辨認清楚後,立即用帶來的草席,一一裹起,背在肩上,悄然無聲地奔了出去,剎那間,走了個幹淨。
于是,江湖上,無論黑白兩道,均紛紛争相傳述着:縱橫武林達三十年之久,江湖中人人畏之如虎的“天外煞星”,已在“含鄱口”一役中,被武林六大門派掌門人為首的正義聯。鏟除搏殺的消息。
時光不息不停地飛逝者,物換星移,鬥标東指,日落月升,春去夏至,秋去冬來,距含鄱口一役,已經整整十年了。
廬山,依然巍峨聳立,風貌如昔,含鄱口的浪花依舊是不停地拍擊着黑砂石,發出陣陣“噗噗!”的聲響。含鄱山左側的樹林內,不知道什麽時候,興建起一片精巧的房舍。
那精舍依山傍水,建築得雄偉至極.樓閣水榭,雕梁畫棟,五座青,紅、白、黑、黃琉璃瓦樓房.按照五行方位環繞而立,各有回廊相通,花木扶疏,布置得景色十分宜人。
雖然是盛夏時分.山風徐徐吹來,倒也不覺炎熱,尤其是每當夕陽西沉,湖天共一色,好似飲下過量佳釀的面孔,紅馥馥的,煞是好看!
遠處歸帆點點,将一個鄱陽湖點綴成一幅美麗恬靜的畫面。
酉時時分,該是作晚餐的時候了。可不是嘛!那正中的一所黃色琉璃瓦的樓中,不正升起袅袅的炊煙嗎?
驀然,只見中央那幢樓門依呀一聲開啓了,疾奔出一個身穿紫色衣衫十二三歲的小童和一條黃色大犬,一人一犬,一溜煙似的跑進北側的樹林內,回頭仔細瞧瞧,确實未見有人注意,随即低喝一聲,一人一犬飛也似的往北直奔。
奔向他們今天的目的地--龍首崖。
這精舍主人姓柳,共有兄弟五人,老大柳文龍,以下是文虎、文獅、文豪、文鷹,均已年通知命。
這兄弟五人,早年散居各地,致仕經商,各營其業,頗有積蓄,尤其是老三柳文獅性善醫術,昔年曾拜在醫仙杜文軒下,習得一身好醫術,江湖人稱“閻王愁”。
晚年之後,兄弟五人齊聚在家鄉江西廬山的含鄱口附近,過着安享晚年的隐居生活。
這才發現,除了老四文象幸獲佳兒外,其餘諸人雖妻妾成群,至今膝下猶虛。
古雲:“不孝有三,無後為大”,因此之故,文象的兒子鳴兒,無形中成了柳家的寶貝,四位老人都恨不得将他過繼到自己的名下.但是老四文象也僅有此子而已,豈肯舍得。
更何況柳一鳴年紀尚小,也不能離開親娘,何況,兒子僅只一個,到底要過繼給誰呢?
因此,經過幾次的過繼誰高峰會議後,兄弟五人決定團聚一起,共度安享晚年,一齊來撫育小一鳴,等小一鳴長大後,娶妻生子後,再分別過繼。
或許是柳家兄弟五人,平日樂施好善,所積來的陰德吧,柳一鳴不但履獲奇緣成為一代大俠,而且真的娶了五位媳婦達成了五老的願望,這是後話,暫且不提。
龍首崖,相傳是因曾出現過蒼龍,所以才取名為龍首崖。
且說,柳一鳴帶着靈犬大黃出得門來.一聲歡嘯,像一匹脫缰野馬似地直往龍首崖奔去。
一人一犬連翻越了幾個小山丘,倏地驚動了一條落單的小花鹿,見他領着一頭龐大的黃犬,像飛也似地奔來,氣勢洶洶。
小花鹿膽子小,一見馬上從灌木叢中猛跳出來,亡命似地向前奔逃。
柳一鳴本來就無意與小花鹿為難,可是看到它那麽急奔狂進的模樣兒,不由起了童心,忖道:“獸類裏面,以鹿跑得最快,今天我倒要跟你較量較量看看。”
心念及此,腿下立即加快,一股勁地追了下去。如此一來,小花鹿更是急得慌不擇路,見空就鑽,不知不覺地跑向了龍首崖。
一陣急馳之後,人究竟比不上小花鹿,柳一鳴也就慢慢感到累了,是以,就停止了追趕,坐下來休息。放眼打量四周的環境,果然十分的陵峻,四周奇峰疊起,真是處處峭壁千仞。自己存身的地方,雖然是一片平岩,但回顧來路,那條蜿蜒在山石間的荒徑,竟然只有幾寸寬窄,而自己所居住的樓房,只剩下五個小點。
這片地方、雖然異常險峻,但四下卻是蒼翠幽靜,幾棵疏疏落落的松柏,因為争取陽光的照射,高聳參天,在熏風中,更顯得綠蔭蔽天,清奇絕俗,再加上那崎岖突出的山石,好似一條伸長龍頭的巨龍,真是既雄犷又清幽,險峻而又恬美,真令人心神皆醉。
柳一鳴見狀.內心不由暗忖:“這個地方真美,難怪會有蒼龍在此出現。”
柳一鳴邊想邊休息,漸漸地,方才追逐小花鹿所消耗的體力,已恢複過來,只不過肚子裏感到一陣饑腸辘辘,有點餓了。
是以,柳一鳴就從地面上站了起來,伸了一個懶腰,然後用眼環視一下四周,看看有什麽東西可以果腹。
仔細的環視後,不由感到十分失望,原來在休息的這塊平岩上,是從一座岩峰的中腰,延伸出來的,靠着山峰的這面,是一片石壁,上面光禿禿的寸草不生,只在表面上布滿了一層綠油油的青苔,平岩的對面,是一座玉屏似的翠峰,相隔雖然不遠。可是中間隔着一道萬丈深壑,幽冥暗淡,往下瞧去,一片雲霧朦胧,也不知究竟有多麽的深。
雖然可以清楚看到對面山上,果實累累.但是卻可望而不可及,更是引得他垂涎三尺,饑火中燒。
柳一鳴走到岩邊,呆呆地望着對面.沉思了老半天,仍然一籌莫展、最後,只好強忍着腹中的饑火,準備回家享用那香噴噴色香味俱全的晚餐。
心念及此,一轉身正待回去,就在他轉身之際,低頭一看,突然發現自己的腳下。那片平岩懸空的一面,距離岩頂一丈左右的岩壁上,長着一棵綠色小樹,樹葉像翡翠一般,在樹頂上長着幾個碧綠的果子,像綠寶石一般的晶瑩剔透,鮮綠欲滴。
柳一鳴乍見之下,馬上就認出那是罕世難逢的天府奇珍--翡翠綠芝果。
此物為瓊瑤仙種,偶落人間,必須借助那萬年精玉的靈氣,方能生根發芽,每一千年開花一次;花的顏色分為紅、黃,白、紫、綠,直至花為綠色時,再過一千年方能結果,修道之人服含此果,不日即可修得正果白日飛升。
但此物每千年才出現一次,典籍上雖然有此記載,真正能遇見此物的人,根本沒有幾人。
此時,柳一鳴一見,真是喜出望外,仔細打量一下地勢,發現翡翠綠藝果生長的位置,雖然下臨深壑,稍有不慎,一失足就會粉身碎骨。
但果樹上面的一片岩壁,卻突出幾塊岩石,參差不齊,雖然并不十分整齊,但攀爬起來,似乎并不會太難.而且果樹的旁邊,還有一條尺寸寬的石縫.從縫裏鑽出一株斜松,枝幹短小粗壯,估量支持自己的重量,應該是綽綽有餘。
所以,盡管看來雖然十分兇險,但是只要自己提高警覺,小心謹慎一點,其實也沒有什麽值得害怕的。
即使是自己肚子不餓,遇上了這種萬載難逢的天府奇珍,也不會輕易放過,更何況此時自己正饑腸辘辘,餓得難受呢!
心念及,柳一鳴不由将幾個落腳的地方,略為用眼睛估量了一下後,這才順着岩壁,手腳并用的一步一步爬了下去。
雖然說并不是怎麽的危險,如果是離地不高,自然不怕,但是這是一片下臨萬丈深壑的懸岩,柳一鳴即使膽子再壯,也不免感到手足有點發顫。
尤其是聽到腳下一陣一陣的山風,呼嘯而過,發出一種呼呼的空洞聲音,更使得人有點心驚膽戰,雖然只有一丈遠的距離,柳一鳴也足足爬了大半個時辰,才将腳踩實在那株斜松上。
此時地已經出了滿頭冷汗,一張俊逸的玉臉上,也顯得有些蒼白。
柳一鳴将兩腳全部踏實後,身體才慢慢蹲下,并且把身體的重心,放穩之後,這才稍松了一口氣,不過他的眼睛卻再也不敢往下瞧。
他雙手攀住斜松的樹幹,倚着石壁休息了好一會兒,這才伸出手去搞那旁邊的翡翠綠芒果。
可是人小手短,盡管已将手臂伸到最長,卻還差了一兩寸遠,才勾得着,如果順着樹幹,往前面滑過去一步或半步,卻又失去岩壁的依附。
他左思右想,最後決心冒一次險,只見他用左手拉住石縫旁的幾根小草,将身子慢慢的向前模移了幾寸,剛好将那枝頭長的十幾粒翡翠綠芝果,連着嫩枝,一起折斷拿在右手中。
倏然看到石縫中金光一閃,似乎有一條什麽東西,從石縫中朝自己的頭頂飛撲而來。
同時岩頂的大黃汪的叫了一聲,一道黃影從上面撲了下來,似乎和那條金色的東西碰了一下,自己心裏猛地一震,身體一陣晃動,緊接着,感到自己腰腹一緊,好像被一條東西纏住一樣。
身體一下子失去了重心,左手所抓着的小草,頓時中斷,人像斷了線的風筝一樣,在空中幾個翻滾,向那萬丈深壑中,筆直地掉了下去。
好在他資質秉賦極佳,膽子也比一般兒童大得出奇,人雖然往下掉,但并沒有吓暈了過去,右手仍緊緊抓住那串翡翠綠芒果。
片刻之後,耳朵才聽得“咚!”的一聲,緊接而來的是一陣清涼的感覺,一口冷水,從嘴裏嗆了進去,頓時感到頭腦昏昏沉沉的,仿佛是掉到一潭深水裏面。
因為上面的距離實在太高了,雖然被潭水阻擋了一下,但是在迷迷恍優中,依稀感到自己的身體,仍繼續的在往下沉。
就在下沉的勢子稍緩,自己也略為有點清醒時,正欲掙紮着往上浮之際,突然感到潭底的水勢,開始旋轉起來,自己并不會游水,不知道怎麽用力.那旋轉的力量,初時并不太大,自己還是無法掙脫。
最後,自己的身體被那股力量,帶着轉了起來,速度愈來愈快,力量也愈來愈大,自然是更無法掙得開,只感到身體像被一只無形的、巨大無比的手掌捏住,硬往一個漩渦中心拉去一般。
內心暗叫一聲:“糟了!”突然感到那腰上所纏的東西,好像被什麽咬住,在猛力往漩渦的方向,拉了過去。
內旋和外拉兩股力量一撐,頓時感到腰痛欲折,一陣急疼攻心的情況之下,柳一鳴再也忍受不了,随即痛得暈了過去。
花開兩朵,話分兩頭,外面的天色漸漸的昏暗了,含鄱口的五所樓中,都一一燃起燈火,正中央寬敞的餐廳裏,燈火一片通明。柳家五老和妻秦妾仆役,都俱聚集一堂,唯獨不見了小一鳴。
老大柳文龍性子最急,叱問丫環,道:
“小少爺到那裏去了?”
專事服侍柳一鳴的丫環翠玉,顫驚驚的回答道:
“回禀……大老爺,小少爺做完功課後,說要到外面去找三王老爺……”
話未說完,老大柳文龍望着三弟文獅問道:
“老三,鳴兒有沒有去你那兒?”
老三柳文獅聞言,立即搖頭道:
“小弟一早就出門采草藥,也是方才回來而已。”
話一說完,衆人才發覺事态嚴重,于是喚來了所有的家仆、丫環外出尋找,經過了一夜的找尋、仍不見柳一鳴的蹤跡。
日子一天,二天……,一個月過去了,而柳一鳴的蹤跡,猶如石沉大海一般茫無半點消息。
柳家五老經過了一個月的憂戚、思念與焦灼,五人病倒了四人。
經過老三施診之後,柳家四老才相繼痊愈,但老年人身體生過一場大病後,全部衰弱了下來。
為了避免老哥們觸景傷情,柳文獅斷然在柳一鳴失蹤後的第二年,立即舉家遷至南昌城,只留下一名老仆看管房子。
柳一鳴痛暈過去之後,經過了好久,好久,他才悠悠地醒了過來。
此時,他只感到整個人仿佛被捏成兩截似的,腰部似乎已完全失去了知覺,略一掙紮,就感到背脊有如刀割膠的難受。
他勉強将眼睛睜開,發覺四周一片黑沉沉的,空氣裏充滿了潮濕的氣味,眼睛睜開了好一會兒,才慢慢的适應過來,比方才較為清楚一點,這時才想起自己是因為采摘翡翠綠芝果而失足墜下來的。
心念及此,側身轉頭一看,那串翡翠綠芝果還緊緊的捏在手裏,連忙将那串翡翠綠芝果拿了過來,挑了一個最大的,塞人嘴中。
用牙輕輕一咬,一股清香無比的甜漿,頓時塞滿了一嘴,咽下之後,果然是天府奇珍瓊瑤燦種,沒有多久,體內就感到有一股熱流,慢慢從小腹裏面,向四肢擴散開來。
那股熱流到了腰部受傷的地方,似乎稍微受到一點阻力,不久,随即就讓它沖了過去,原來失去了知覺的部份,卻感到酸酸麻麻地,十分不好受,尤其是那幾節脊骨,裏面更感到癢得難受。
柳一鳴因為沒有練過武功,自然不懂運氣調息幫助藥力運行,是以,只得咬緊牙關,忍受煎熬,那一份活罪,可就真夠他受的了。
幸虧他幼年經過三伯父柳文獅,不時以靈藥浸泡他的全身,否則,恐怕最初在漩渦之中,為兩股力量對抗的時候.即使不被拉成兩截,也一定會脊骨中斷,內髒移位,人早已經死了,雖然有天府奇珍翡翠綠芝果。也是無能為力了。
當那股熱流自然地循着經脈運轉一周以後,身上酸麻癢的感覺立失,就連最初感到被捏為兩截的痛苦幻覺也一起消失了。同時,一雙眼睛,比以前顯得明亮得多了,柳一鳴還真不敢相信這樣一顆小小的果子,竟會有如此大的功效。
他試着爬起身來,不但背脊不再像刀割一樣,而且毫不費力地就站了起來,心中不禁大喜,對于自己受了這麽大的危險,認為非常值得。
心裏想着:“如果自己拿回去孝敬伯父母和父母親以及叔父嬸嬸們,真不知幾位老人家會怎麽樣的高興呢!”
心念及此,當他仔細将四周的環境一看,不由呆住了,一股從未有過的孤寂感覺,倏然湧上心頭。
原來自己覺置身在一個不見天日,仿佛一座天然地窟似的崖洞,對着潭水的一面,有一道一丈多長而向下傾斜的通道,由上往下望去,看得清楚那一個像古井似的深潭,四面峭壁高聳,上窄下寬,圍成一個方圓幾十丈的大洞。
因為柳一鳴此時的位置。是在潭水的邊緣,根本無法看到上面,所以也不知道究竟有多麽的高。
但是那一股潭水,并不是靜止不動的一池水,水源從何而來,毫無源頭可尋,可是在柳一鳴在身的這座崖洞的邊上,卻有一個極大的漩渦,很顯然的在潭底必定有一個大洞,和外面的鄱陽湖相通,潭水由此向外渲洩,因此才會形成這種情形。
柳一鳴真不明白自己究竟是怎麽逃脫過這一劫的,他不禁沉思起來,直到此時他才感到自己的腰腹,尚被一件東西纏着,連忙低下頭來一看,原來是一條長達十幾丈的金色細鱗的長蛇,繞在自己的身上。
這條長蛇雖然已經死了,但那纏着自己的尾巴,卻仍緊緊地繞住并未松開,順着長蛇的身子看去,這才發現蛇頭的部份已被大黃緊緊地咬在嘴裏。
大黃着上去似乎已經沒有呼吸了,在距離自己幾丈遠的地方,一動也不動的躺在那裏,柳一鳴趕忙走了過去.此時又發現大黃的兩只前腳,緊緊地攀在一塊突出的岩石上面,腳爪也已經破裂了,而且還在流着鮮血。
柳一鳴見狀,頓時明白自己一條小命,全是大黃拼命救出來的,如今見它為了拯救自己而倒斃在地,不由悲從中來。
只見地蹲下身來.輕撫着大黃濕淋淋的軀體,悲痛得哭了起來。
但是當他的手指,輕輕的接觸到大黃的身上之後,似乎感到它的肉體,仍在輕輕地顫動着,急忙用手一探它的鼻息,還有一點微弱的呼吸。
他知道靈犬大黃還沒有死亡,因而馬上停止悲泣,并且立即将大黃的身軀,仰翻過來,用力撬開它的嘴巴,同時将蛇頭從它的牙齒上硬拔了下來。
然後摘下一粒翡翠綠芝果,将果汁硬擠進大黃的嘴裏,一直到果對從喉管流了進去後,再将剩下的果汁,包紮在大黃的腳爪上。
等到一切都弄妥了之後.他才開始動手解開纏在身已身上的蛇屍,費了好大的工夫,才将那段蛇屍給解開來,靜靜的回想整件事情的經過。
原來當柳一鳴在采取翡翠綠芝果時,那條石縫內,正藏着一條三千年火候的金線黃鳝蛇。
天下大凡是有靈藥的地方,旁邊自會有一些通靈的毒物在守候着,準備在它結實的時候,搶先吞下,以增加自己的道行。
這株萬載難逢,罕世難見的天府奇珍--翡翠綠芝果,更是不例外,那條已有三千年火候的金線黃鳝蛇,就是當年守伺在一旁的通靈毒物之一。
此蛇是天下萬毒之克星,終日以萬毒為糧食,經過消化之後,将那些毒液,收集在蛇頭兩邊的兩條毒眼裏,任何東西,只要被它咬上一口,馬上全身發黑,毒發而亡,除了像翡翠綠芝果、九天紫芒果外,就連成形靈芝也無法救治。
同時,金線黃鳝蛇雖然蛇身細長,但它卻是幾乎渾身堅韌無比,任你再怎麽鋒利的神兵利器,一樣無法砍傷它,全身只有七寸和蛇頭的第一節脊骨是它的要害。
不過,盡管它的火候再深,任何蛇類,在端午節的那一天,都不敢出來,而巧的是,柳一鳴追趕小花鹿的這一天,恰好就是端午節。
所以這條金線黃鳝蛇,雖然嗅出生人味道;但卻不敢鑽出石縫向一人一犬攻擊、否則未待柳一鳴至岩壁上摘取翡翠綠芝果,恐怕兩條生命,早就蒙主寵召嗝屁着涼了呢!
事情就是那麽巧,金線黃鳝蛇守伺了二千年的翡翠綠芝果,就在它有所顧忌的端午節結了實,是以當柳一鳴伸手摘居翡翠綠芝果時,金線黃鳝蛇眼見自己守候了二千年的靈物,如此輕易的被人摘去。
一時大急,再也顧不得了許多,立即從石縫裏急審而出。并且猛撲柳一鳴手中的翡翠綠芝果。
怎奈頭一出洞,立即感到眼睛好像老花眼一般,一下子失去了準頭,從柳一鳴拿着翡翠綠芝果的右手上空穿了過去。
靈犬大黃,從小主人柳一鳴往岩邊下爬的時候,就站在平岩的邊上,兩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