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2)
眼睛一眨也不眨地注視着小主人。
所以當金線黃鳝蛇在石縫裏一閃,靈大大黃立即嗅出了腥味,就在蛇頭往外猛竄時,靈犬大黃正好由上往下撲,就那麽巧,一口正好咬住金線黃鳝蛇的另一處要害,蛇頭第一節脊骨。
因此,金線黃鳝蛇空有天下奇毒的毒腺,卻一點也奈何不了這福大命大的一人一犬。
靈犬大黃雖一口将金錢黃鳝蛇咬死了,但是它的身子卻撲空了,沒有踩着斜松的枝幹,身軀遂帶着金線黃鳝蛇猛住下墜。
咱們老祖宗有一句話:“死蛇活尾巴(臺語)”,那條金線黃帶蛇雖被靈犬大黃咬住要害,就在它蛇尾離開石縫的一剎那,馬上反卷過來,恰好将柳一鳴的腰腹纏住了。
于是一人一犬一蛇、完全失去了憑籍,一起掉落那深不見底的萬丈深壑了。
這一道萬丈深壑;實際上是由無數斷崖構成的一處深谷,在那突出的平岩下面,正好是一個深潭,潭底左邊是一個深澗,和廬山外的鄱陽湖相通。
潭底的右邊則是有一段很大的湧泉,因而才會造成這一座深潭的怪異形勢,以及奇特的外漩和內吸的兩股力量。
靈犬大黃首先落水,恰好掉落在右邊的湧泉泉眼之上,因此,只略為下沉,就被潭底那一般湧泉的力量,沖了上來。
狗的本能就會游水,更何況大黃乃是天山神獒的變種,更懂得趨避,因此才沒有被卷進漩渦,并且從旁邊爬上了那個岩洞內。
柳一鳴被它這一拖動,雖然金線黃鳝蛇的蛇身長約十幾丈,但仍被它帶得稍微向左一偏、所以才會掉到那個漩渦的旁邊。
再加上由高處往下掉的下沉勢力,自然而然的被卷進漩渦的水眼中心,幸好靈犬大黃仍緊緊咬住金線黃鳝蛇的蛇頭,沒有松口。
柳一鳴被漩渦一旋,金城黃鳝蛇的蛇身,立即被拉得繃成一條直線,靈犬大黃随即感到嘴裏一緊,幾乎被帶着拖了下去。
幸好那個岩洞,雖不十分平整,但斜度也不很陡,靈犬大黃此際已進入洞底,急忙用兩只前腳緊緊抱住一塊突出的石塊不放,才把身體穩去,免去被漩渦拉入水底的噩運。
那條金線黃鳝蛇可說是衰到了極點,不但守候二幹年的天府奇珍--翡翠綠芝果,被別人捷足先登給摘了去,而且還白白的賠上了自己一條蛇命。
就在它被靈犬大黃咬住頭下第一節脊骨要害時,本來已經半死了,如今又被漩渦的拉力一繃,驟然感到一陣疼痛難忍,尾巴更是本能的把柳一鳴的腰腹給纏得非常得緊。
Advertisement
因此,柳一鳴才能被靈犬大黃給拉出漩渦。等到他被大黃拉上洞時,這一條天下萬毒的克星,絕毒天下的金線黃鳝蛇,也已經将全身的最後一點精力耗盡,就這樣死去了。
靈犬大黃,雖然是天山神獒的變種,也差點對抗不了漩渦所産生的吸力,雖然勉強的一步步抓緊地面的岩石,将小主人柳一鳴拖進岩洞後,也已經是精疲力竭,奄奄一息了。
尤其是兩只前腳不斷在生硬的岩石上抓爬,更是傷痕累累,鮮血淋淋了。等到将小主人的身體給拖上來之後,這才放下心來,喘了一口氣,随即倒斃在地上。
柳一鳴正在沉思不已時,靈犬大黃也得到那顆翡翠綠藝果神效的力量,從死亡邊緣給拉醒過來。
修地,它一個翻身,站了起來,走近柳一鳴的身旁,親呢的來回挨擦着,似乎感到非常高興。
柳一鳴這時才從沉思裏驚覺,不禁抱着大黃的頭,十分愛憐的道:
“大黃,今天真把你累壞了,謝謝你!”
話聲一落,靈犬大黃似乎懂得小主人的意思,只見它尾巴輕搖,汪汪的叫了幾聲,好似在回答它的小主人道:
“要小主人平安無事,大黃再苦再累,也是值得的!”
柳一鳴雖然把靈犬大黃給救活了、但是當他從洞口向外探視時,他不由呆住了。
因為他發現這個深潭四周的峭壁,足足有好幾百丈高,并且坡度完全向前傾斜,成了一個“八”字形。
岩壁上面,全是綠油油的青苔,寸草不生,任何生物,都無法在上面立足,而且四壁除了自己這一面有一個岩洞外,再無其他在身之處,根本是一個絕地;即使有通天本領,也無法脫困。
一想到家中深愛自己的十位老人家,不禁心急如焚,不但回去無望,即使想暫時在這座岩洞住下來,除了手中剩下十幾顆翡翠綠芝果之外,毫無其他充饑的東西。
等到把這幾顆翡翠綠芝果吃完之後,一人一犬豈不是坐以待斃嗎?
良久之後,才萬分懊悔地坐了下來,正當他不知所措。突然發現有一絲亮光,由靠近岩洞內壁的頂層,透了過來。
這一發現,他不由喜出望外,馬上領着靈犬大黃,朝那發光的地方走去。
當他走近時,才發現這座岩洞裏的壁頂,還有一個可容一人出入的小洞,那一絲亮光就是從那個小洞裏透出來的。
但是那個透出光亮的小洞,距離自己所站的地面,尚有三、四丈高,到底是不是一條通道還不知道。
即使自己可以利用洞壁上的縫隙,一步一步爬上去,但是靈犬大黃卻無法縱上上,那怎麽辦呢?
心念及此,突然想到那條金線黃鳝蛇,全身刀槍不入,那張蛇皮一定是堅韌無比了。
如果能把它的皮剝下來,制成一條繩索,用一端将靈犬大黃的身體綁住,然後自己再抓着一頭,慢慢的爬到小洞上面去,不就可以将它吊上去了嗎?
可是回到原來的地方一看,心裏不由涼了大半截,蛇皮果如自己所料十分堅韌,可是太堅韌了,使自己根本無法弄斷蛇頭,又如何能将蛇皮剝開呢?
柳一鳴手裏抓着那條金線黃鳝蛇的屍體,正在那不知如何是好時,倏地聽到潭水一響。
從漩渦裏竄出一條幾尺長的大魚來,因為被水帶得旋轉之故,一脫離了水面,那旋力猶在,不過因為失去了那個漩渦力量的束縛,頓時失去了控制,不再轉圈,卻朝着柳一雞存身的這個岩洞裏直飛過來。
柳一鳴見狀,立即知道這個深潭一定與外面相通,所以才會經常有魚竄了進來,魚類性好逆水而游,一落到漩渦中,自然要與那股水力相抗衡。才會竄離水面。
心意及此,對于日後的食物,總算有點着落了,心頭不由稍稍松了口氣,雖然暫時想不出剝下蛇皮的方法,也就懶得再想了。
只見地順手把金線黃鳝蛇的身體一扔,正準備把這條跳上岩洞的大魚,捉到手裏再說。
忽然聽到一陣軋軋的響聲後,靠近自己左側的岩壁,竟然露出一道小門來,他不由大感好奇,走過去探個究竟。
原來那岩壁上面,用人工挖了一個四方形的石窟,裏面放了一些釣具和剪刀之類的東西,此時正寒光閃閃的和新的一樣。
柳一鳴見狀,不禁大為疑惑不解,像這種完全與世隔絕的地底岩洞裏,竟然會有如此奇妙的機關消息,而機關裏面,卻僅裝着這些微不足道的東西。
心裏雖這麽想,但此時他已沒有這一份閑情雅致,去想那些問題,眼前這些工具,正是自己急需的,因此,他毫不考慮的将它取了出來。
仔細地檢查了一下,一共有一把匕首似的小刀,一把利剪,幾塊打火石,一根可拆合的精致釣杆,質地非銀非鐵,一拿在手裏,卻是沉甸甸的,釣絲是用天蠶絲絞成的。
柳一鳴順手拿起那把小刀一不小心掉在地上,竟然齊柄沒人堅硬的岩石裏,他一見,不由大感興奮,此時心裏才知道眼前這些毫不起眼的東西,竟全都是些寶物。
因此,他再也顧不得去抓那條大魚,其實那條大魚也用不着他去抓了,那條大魚,早在他發現石窟,搬取東西之際,已給靈犬大黃撲咬而死,街在口裏,正朝着他走了過來。
柳一鳴此刻一心一意要将蛇皮剝下來,好帶着大黃,爬上那個小洞,好找尋出路,以便早日離開這個宛如枯井的絕地。
所以,當靈犬大黃把大魚銜過來時,他只用手輕拍它的頭,示意要它蹲下自己去吃它的獵物。
而他卻把那條死蛇抓到手裏,用那把匕首,齊着蛇頭的要害部,切了下去,果然是把寶刀,那樣堅韌的蛇皮,一點也不費力就切斷下來。
等到他把蛇皮剝好,将蛇頭和那些殘肉,丢到深潭裏面去的時候,靈犬大黃已經将那條大魚吃掉了一半,剩下一截完整的尾巴,好似特意留給小主人充饑。
柳-鳴因為蛇皮已剝下了,自己出洞有望,因而也就不急于一時。
因此,柳一鳴便按照自己早先的打算,從岩洞的後壁,往那個小洞上面爬去,此時,因為手中多了一把削鐵如泥的小刀,可以随意插在石壁上面借力,所以毫不費力的就爬上了去,再把大黃提到上面,這才轉過身來打量那個小洞的情況。
這一仔細打量,使得柳一鳴感到驚奇不已,原來這一個小洞,并不是天然的岩洞,而是經過人工開鑿而成的一條通道,通道的頂端,每隔十幾丈遠,就嵌了一顆夜明珠,照耀着這條通道亮如白晝。
不過由地面上蒙了幾寸厚的灰塵,拐角的地方,也到處結滿了蜘蛛網,看來這條通道至少有好幾百年,沒有人住過了。
柳一鳴見狀,随即将那根釣杆接了起來,并且用它把前面的蜘蛛網,挑得幹幹淨淨,然後才慢慢的順着通道,往前面走去。
經過了幾道彎曲後,地勢倏然轉高,通道的地面,也被人工鑿成一級級的階梯,這樣大約上升了三四百級,眼前突然開闊起來。
只見眼前一片綠草如茵,遍地都是一些從未見過的奇花異草,宛如一個美麗的大花圃,柳一鳴以為自己已經出困了,不由雀躍三丈。
可是擡頭一看,宛如被當頭設了一盆冷水,內心的高興,頓時化為烏有。
原來這一片看似花圃的平地,只不過是一座大岩洞的底層而已,不過這座岩洞的洞頂,有很多寬約一兩丈的岩縫,陽光可以從上面照射下來,所以此地面的植物才能生長得起來。
那些岩縫看似平談無奇,東一條西一條的雜亂無章,但是如果細心一看,卻是按着五行生克的變化安排而成,陽光從東西照射後,日影竟然可以輪流照遍全部的地面。
柳一鳴出了通道後,随即更加仔細地觀察起來.這才發現通道前面,有一雜碎石鋪成的小路。他沿着小路走去,差不多走了三十幾丈,對面出現一片光溫如鏡的洞壁,石質光潤如玉,黑白相間濃淡互見,仿佛是一幅巨大的潑墨山水畫。
最令柳一鳴感到奇怪的是,在整片洞壁之間,正中央的那片石質,竟然是一團純白的圓形,就像另外嵌進去一樣。
但是他走近一看,卻又找不到一點縫隙,洞壁上并且刻着五個鬥大的篆字,筆力遒健有力,仔細加以辨認,原來那是“歸元生洞府”五字。
尤其是那個府字的點比其他四個字突出很多,柳一鳴湊上前去,仔細一看,原來那個“府”字的點是一塊上好的和阗玉,他忍不住用手一拿,卻又像生了根似的,拔不出來。
他不禁暗忖:“既然拔不出來,自己何不用力按看看。”
心念及此,他不加思索的用力一按,頓時洞壁內傳來一陣軋軋的齒輪響聲,那團純白色的圓形石塊,慢慢的往壁內縮了過去,現出一道圓形大門。
柳一鳴見自己在無意中,竟然開啓了洞門,心中不禁大喜,也不管洞內是否有何危險或機關消息,随即三蹦兩跳地跑了過去。
當地走進圓門一看,不由被眼前的景象給看得傻眼了。原來裏面竟然像瑤池仙府一般,布置得清幽絕俗,金碧輝煌,石質如翠玉般的通體透明,洞壁上嵌着無數明珠,把一個圓洞照間得五彩缤紛光華耀眼,鐘形洞頂,中央刻着一幅太極圖,四周雕龍刻鳳,看上去栩栩如生。
雖然知道是雕刻上去的,卻又看不出絲毫斧鑿的痕跡,仿佛是一座渾然天成的翠玉山石,經巧工名匠塑鑿而成的。
洞府裏面,被間隔而成五間頗為寬敞的石室.當中的石室中央,靠近牆壁的地方,擺着一張石床,上面擺着一張不知是什麽東西編成的蒲團。
蒲團上面盤膝坐着一個仙風道骨白髯過胸的老者,只見他膚色潔白如玉,沒有一絲血色,雙目垂帶,有如老僧入定般的一動也不動。
遠遠望去好似是一座莊嚴無比的玉石雕像,根本不像一個活人,石床上面的蒲團前,另外擺着一張拜墊。
柳一鳴見狀,不敢稍存不敬之心,随即恭恭敬敬地走了過去,跪在那塊拜墊上,朝着那張石床上的老人,拜了下去。
這一拜下去。忽然聽到洞頂上面,發出一個老人蒼勁的聲音道:
“來人能入此洞,即屬有緣人,可往右邊第一間石室裏面,将壁上刻的那個太極圖,往下一按。即可打開壁上的複壁,取出老夫遺留的歸元手志,自會明白這裏的一切。”
柳一鳴聽出聲音來自頭頂,可真把他着實吓了一大跳,猛一擡頭,石床上的老者仍然和往着一樣,根上沒有張過嘴,那麽洞頂的聲音又是誰所發出來的呢?
縱使柳一鳴天資異禀,聰穎過人,也始終想不出個所以然來。
不過,那聲音既然如此吩咐,他自然不敢違背,随即依言。往右邊第一間房子裏面走了進去。
仔細一看,那間石室,完全是書房的布置,兩面牆壁排滿了檀香木的書架,架上擺滿絹質的書籍,由于石洞裏面絲塵不起,所以那架子上的書籍,宛如新擺上去的一樣,沒有一點塵封的現象。
在對正房門的那一面牆壁,卻是空無一物,只有在牆壁上嵌裝了一個太極圖形。
另一面牆前,剛擺了一張通體翠玉的書桌,兩分各自放了一張墨綠圓凳,書案上方的正中央,從洞頂懸下一顆夜明珠,光華四射.照耀得滿室金碧生輝,如同白晝一般.除此之外別無長物。
柳一鳴把房間內的布置,打量仔細之後,随即按照方才那陣聲音的指示,走近房門對面的那面牆壁.将中央的那個太極圖往下按,果然聽到一陣軋軋輕響,從翠玉書案旁邊的那面牆上,現出一道小門,從裏面自動推出一個四方端正的翡翠玉盒,并且輕輕地落在翠玉書案上。
柳一鳴見狀,退到書案的前面,坐在墨綠的圓凳上,并且誠心誠意地把翡翠玉盒打開,只見裏面放着一本黃絹釘成的厚書。
書皮上面用金塗寫着歸元手志的四個篆字,筆力遒健有力,與洞府門外所刻的五個篆字,顯然是出自同一人的手筆。
于是将書皮打開一看,裏面竟全是用朱砂所書的蝌蚪文字,完全是秦朝以前所使用的大篆,柳一鳴熟讀經書,對于文字源流的研究順有心得,因此讀來并不十分費力。
柳一鳴一口氣讀完這本手志後,不禁令他咋舌不已,對于現在遺傳下來的那點稀少的典籍,感到十分的惋惜。
想不到古人的文化,竟然達到那樣的巅峰境界,對于那些只執着經書治國,不重民生,并且高唱“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的膚淺論調和見解的腐儒們,更打從內心感到厭惡。
原來這座洞府的主人,名叫歸元生,是春秋戰國時候,鬼谷子仙師的衣體傳人。
鬼谷子仙師在當時名重一時,大家只曉得他是一個軍事家,傳授了孫膑和龐涓兩人的兵法。
相傳當時孫膑和龐涓兩個一起去拜師的時候,鬼谷子仙師曾經出了一個難題來測試他們,要他們想辦法把自己請出屋門,他才肯收他們為徒。
龐涓為聰明,但心性較壞,聞言立即道:
“我放一把火把屋子給燒了,還怕你不出來嗎?”
鬼谷子仙師聽得沉吟了一會兒,才道:
“你這個方法雖然霸道殘忍了一點,倒也不失為一個方法,好,就算你通過了。”
話一說完,随即轉過頭來對孫膑道:
“現在該看你的羅!”
孫膑聞言,很謙虛的表示道:
“師父,放火焚燒房子,弟子沒有這麽大的膽子,而且要弟子将師父請出屋子,這個題目實在太難了一點!”
話鋒一頓,又道:“如果師父坐到外面來,由弟子将師父請回屋子內,也許還有一點辦法可想!”
鬼谷子仙師聽他如此一說,馬上搬了張椅子,坐到屋外去,然後立即對着孫膑道:
“好,我現在已坐到屋子外面來了,我倒要看看你如何把我請回屋子裏去。”
話聲一落,孫膑随即“噗”的一聲,雙膝跪在地上磕頭道:
“師父,你就不要為難弟子了吧!弟子好不容易才将師父請了出來,實在無法再将師父您老人家請進屋去了!”
鬼谷子仙師聞言,才知道自己已經上了孫膑的當,不由發出一陣哈哈大笑道:
“好,好,自古兵不厭詐,你倒真是一個上好的将才,可惜,”話鋒一頓,又道:“既然無意如此,老夫就傳授你們一些兵法,以應天命吧!”
鬼谷子雖然口裏對孫、龐兩人都加以贊許,但并未将他們兩人視為衣缽傳人,盡管他們都有過人的資秉,但前者流于詭詐,後者則流幹兇殘,因而并未傾囊相授。其實鬼谷子仙師雖以軍事兵法聞名于世,但那只不過是他所學的一鱗半爪而已。
原來在他幼年時,曾在邙山蟠龍古洞中,巧獲奇緣學得一十八式的“青龍乾坤決”。
這“青龍乾坤決”不但是奪天地造的武學,而且更是窺透宇宙萬物的奧妙,因此他着由“青龍乾坤訣”的演化,對于物理、化學、天象、數理、醫學等都有高深而精湛入裏的研究(寫書吹扯也應有個限度,秦時,何來物理、化學之稱,唉,嗚呼哉)。
尤其是他那一身莫測高深的武學,堪稱執當時天下牛耳,但是由于他修心養性的功夫,已經達到了物我兩忘,六蘊皆空的至高境界,只不過他不喜在人前炫耀。
所以世人只知道鬼谷子仙師是一個有名的兵法大師而已,而不知道他有着一身出類拔萃的絕世武學。
鬼谷子仙師雖然收了孫膑、龐涓兩人為徒,但僅只對兵法方面加以傳授。
同時,他雖知道孫膑、龐涓兩人心性不佳,但卻企圖以潛移默化的功夫,來變化兩人的氣質,以便日後自己找不到傳人時,再觀察兩人入世以後的作為,再決定選擇一個召回師門,将自己全身所學傾囊相授。
但是,江山易改、本性難移,龐涓僅學到一半,就心高氣傲,自認已經盡得師門絕學,因為熱衷名利,乃不告而別提前下山去了。
後來,孫膑學成下山投靠于他,竟然兄弟阋牆,反被削去雙足,如果不是他裝瘋賣傻,再加上齊國大使幫忙,将其偷運出境,恐怕現在的孫子兵法,也就不會流傳于世了。
由于他們師兄弟阋牆,互相殘殺,鬼谷子仙師對他們兩人大失所望,只好另覓傳人。
歸元生就是他的第三個徒弟,此人不但天性淳厚,而且資質之佳,更在孫、龐兩人之上。
鬼谷子仙師初次見面時,仍然以那一道問題相試。歸元生既不用火攻威脅,也不用詐術,僅是門外十分恭謹的跪在鬼谷子仙師的面前道:
“師父若愛我,欲将絕藝相授,則弟子不請,師父也會自動離屋,師徒如父子,若為求絕藝,而以術相欺,并非尊師之道,弟子雖能,卻不願為之。”
話一說完,直聽得鬼谷子仙師為之動容,乃自動走出門外,雙手将地拉了起來,一陣哈哈大笑的和聲道:
“孺子可教也,老夫這身絕學,總算找到合适的傳人了。”
從此以後,師徒兩人,乃遠離人世塵寰,隐于深山之中,共同研究宇宙和人生的奧妙,數十載後,歸元生不但盡得鬼谷子仙師的真傳,而且青勝于藍,更發明了不少的真理。
鬼谷子仙師将一身絕學,傳給歸元生後,遂将傳道救世之責任,交付予他,并且囑其順應機運,切不可逆天而行,吩咐完畢,随即飄然而去,不知所終。
歸元生秉承師訓,本來打算下山,輔佐一位有道明君,以求造福人群,才不負己身所學。
但是當他周游列國觀察的結果,不由大失所望,再仔細加以推算,知道時機未至,于是便打消此念,想覓取一個傳入,以傳承這一部份絕學,使其能延續下去,等待時機成熟,再下山濟世。後來,秦始皇統一六國,為了建立他的子孫帝王萬世基業.遂大索天下,對于那些身具奇才異能之土,不是收為己用,就是大肆加以殺戮。
同時,更将天下一切秘笈寶典,除了保留一部份藏之于阿房宮外,一律加以焚毀,厲行愚民政策。
歸元生已經深得數理之秘,窺破天地之妙,深知這一切都是劫數造成的,人力難以挽回。
但為了避免不必要的麻煩,以及保留古人心血研究的成果,師徒兩人,乃在秦始皇大肆搜羅之先,将自己歷年累積的典籍精華,和自己與師父鬼谷子仙師的精心著作全部攜帶着遠遁廬山,開辟了這座洞府,潛居下來。
-------------------------
清心居 掃描,rainstar OCR
第 二 章 喜顏逐開迎鳴兒
歸無生雖深明天意玄機,但他的弟子逍遙子,心性修為卻還不到火候,因此,乃在靈洞開辟完成後,向師父歸元生請命,要到秦宮一探究竟。
歸無生知道逍遙子心性未定,乃慨然允其所請,以進一步探察他的心性。
豈知,逍遙子一入凡塵,便為塵世間的物欲所吸引,忘了師父的教誨,步入了歧途。
後來,為歸元生所知道,一怒之下,親自出山在秦宮之內将其就地正法之外,并且将秦始皇收買的那些邪道高手完全誅除。
因而造成了武林中的真空狀态,這種情形,正好合了秦始皇的心意。
再加上他搜羅來的武學秘笈,因搏浪一錐之故,乃将其另藏他處,中國上古前人精研而成的各項神妙絕藝,從此成為絕響。
反而讓外來的達摩心法,在中國盡情發展,形成少林武當兩大名派。
歸元生親手搏殺逍遙子後,在心灰意冷之下,重返“歸元生洞府”,終生不再收徒,獨自一人在洞府潛修性命大道,最後終于返虛入明,對于整個宇宙的因果流轉,了若指掌。
并且知道自己此時的研究,尚幹天忌,還沒有達到推廣的時候,乃将自己各項典籍,按修為學習的順序,整理好以留待有緣。
又深恐日後這些典籍,為邪道人物所得,因此才不惜費盡心思,将整個洞府布下了機關消息,并且将所有典籍完全秘藏他處。
來人如果得不到“歸元手志”,其他的秘笈也就無法得到手了,同時他又将取得這手志的方法,以幻影存音的功夫,将其聲音灌在洞頂的太極圖內。
來人若是正道人士,必是懂得敬老尊賢,自然會對他的遺蛻行跪拜之禮,如此一來,就能引動開啓幻影存音的啓動裝置。
洞頂太極圖自會發出與自己所存的聲音,指引來人去取得“歸元手志”。
不久之後,随即悟徹大道,練成了金剛不壞的法身,肉身得道了。
最後一段的記載,則是指導來人練功的步驟,以及如何才能有順序取出那秘笈的方法。
就這樣,柳一鳴便耐着性子,在“歸元生洞府”內居住下來.苦練秘笈所載絕學。
而“歸元生洞府”內所藏的秘笈,真是包羅萬象,無所不有,上至天文地理,下至巫醫術數,應有盡有一應俱全。
這些秘笈裏面所載的武學,最基本的就是奪天地造化的——萬化神功。這“萬化神功”
乃是鬼谷子仙師和歸元生研究宇宙萬有的構造時,發現天地萬物,完全是由陰陽兩氣形成,此二氣動則散為光、熱、力、電,凝則構成有質體。
實物所生的那種質疑的感覺,實為陰陽二氣相搏,所産生的抗力,給于人類的一種幻覺,兩氣動靜相因,隐顯不一,于是産生各種性質不同的天地萬物。
兩氣名稱雖然不一樣,但事實上卻是一體兩面,動則生陽,動極生靜,靜極生動,一動一靜,互相為根,根分陰陽,合稱兩儀,陰者主內,陽者在外,萬物化生的道理,盡在其中。
人若能得此氣之靈,并且善為運用,以心掌其變而意成其合,則陰陽二氣之消長,可以随意變化。
而“萬化神功”,就是運用上面的道理,将心神一分為二,陰者主內,陽者主外,主內者以神引意,主外者以神引行,使心與氣合,按照先天五行與奇經八脈的構造,尋氣歸元,使與神合,而恢複為沒有相搏的混元一氣狀态。
如此一來,則本身的真氣,就可以分合由心,隐顯如意,最後,并與天地萬物間所蘊藏的陰陽二氣互生感應,使得周圍的事物,都可以受到自己心意支配而發生變化。
使之凝,則四外無阻的空氣,則可以形成一種有質無形的真空氣罩,使之散,則可以發光、發熱,使之聚,則不但能飛花摘葉,均可傷人,即使是虛空一指,也能制人于死命。
使之合,則可以入火不焚,入水不浸,如能練至化境,不但可以支配萬物原質的結構,點石成金,甚至可以打破地心引力,直上青雲,飛行瞬息萬裏,幹裏戶庭,縮地成寸。
此時,不但已成金剛不壞法體,而且也深具佛門所請的六通神力。
所謂的六通神力,乃是指天眼通、天耳通、他心通、宿命通、神足通、漏盡通。
其次是“乾坤無極掌”,分陰陽一十八式,每式十個變招,共有一百八十招,用時左手為陰,右手為陽。
陰陽齊施化生兩儀二十招,同時出手,罩住對方二十處大穴,端的快捷無俦,淩厲無匹,掌風所及,不用打實,即可傷人。
最後是“小挪移步法”和“大挪移遁法”。
“小挪移步法”乃是依天體運行之理共有三百六十五步,按步踏出,移形換位,不僅能閃敵避招,若是将速度加快,則能同時幻出無數人影,結成一個圓陣,将敵人困在陣中。
無論使用何種身法,有多少敵人,均無法脫出圈外,的确有得上是神妙無比。
另外這種步法亦可當作輕功使用,使用時以體內真氣自腳底湧泉、大致、竅陰、俠谷等穴,由毛孔中緩緩噴出,藉地面物體反彈之力,雙腳不着地,即可前進如飛。
“大挪移遁法”正是柳一鳴衷心所求,唯一脫困的方法。
此法乃是利用陰陽二氣流轉原理,加快其流轉速度,激蕩空氣,産生一種氣流,藉着氣流的浮力及反作用力,淩空飛行,根本不須要任何動作,一經發動,便可上下青冥,飛行絕跡。
柳一鳴得到這許多世所罕見的武學秘笈,真是高興得廢寝忘餐,為了能早日離開歸元生洞府,重返家園,于是他馬上就按照“歸無手志”所規定的程序,替自己訂定了修練的課程表。
中午以前,全部修練“萬化神功”,下午則在書房中,研究那些天文地理,巫醫術數的典籍。
由于在“歸元生洞府”中,只有靈犬大黃與他為伴,惟恐它在自己練功時,亂跑發生危險.所以每次練功之際總是把大黃抱在自己的懷裏。
長久下來,真氣的運行,無形中透過了大黃的全身,替大黃練就了一身曠世難逢的內力。
一人一犬,在“歸元生洞府”中,潛心修練神功,因為尚未達到辟谷的境界,自然需要飲食。
就因為這樣,柳一鳴才又在花圃裏面,發現花圃不但種滿了人參、黃精之類的補氣益元的山糧,而且全是一些極為難得的靈藥異果。
而且沒有一樣不是助長功力的東西,終日以此為糧,想不縮短修為期間都不行。
否則,“萬化神功”雖是絕傳的上古無上心法,在短短的幾年內,柳一鳴也不可能把它練成。
由于得這天材地寶的靈藥相助,再加上遇險時又得到了十幾顆修道人視為天府奇珍的“翡翠綠芝果”,因而五年的修為,實際上已經抵得上別人三四百年的修為功力了。
其實,柳一鳴的功力,用別的方法,如“百步登空”、“淩虛接力”等輕功絕學,他早就可以離開“歸元生洞府”了。
一方面是由于他自己并不知道,己身已經具有天下人無與倫比的廣大神通,又加上潭口形勢太過險峻,不敢輕易冒險。
另一方面則是洞府內那批豐富的藏書,把他給吸引住了,舍不得馬上離開,就這樣,一人一犬在“歸元生洞府”內,一待就是五年。
在這五年內,柳一鳴不但把“萬化神功”,練至可以支配近身事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