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梅花開過,迎春花開,幾番燕去燕回之間時光流逝得飛快。這幾年對葉宣棠和整個葉家來說恍惚而又倉惶。
老六媳婦有了孩子,身體不好小産了;福晉鈕祜祿氏和張氏愁病交加相繼身亡;老二老三鬧矛盾,先後各自搬了出去;四格格出嫁,五格格去了延安,六格格上了高中……從陳慧難産而死到現在也有一年了。
一年,真長啊。
葉宣棠時常會夢到她,夢到她的手,夢到她圓圓的大眼睛。她望着他,說,宣棠,以後就好了。
以後是多後?葉宣棠伸出手想擁住她,卻什麽也觸不到,一片虛無。這一年裏他總是半宿半宿地睡不着覺,躺在床上呆呆地望着紅木承塵,等到窗外透出魚肚白,又掙紮着起身工作。
他現在是一所中學的老師,以前教古文,現在教英語。和他相熟的人都驚問他怎麽會來當老師,他想了想,實在不足為外人道,打個哈哈就過去了。
年少的時候不想碰一點和學問沾邊的東西,只追逐刺激痛快紙醉金迷,聰明少自謹,多情卻不專。他和老四一樣,學不好好上卻說得一口流利外語,書不好好讀卻作得花團詩詞錦繡文章。是了,那樣的豐足底蘊,那樣的長久熏陶,百十年王侯高門之家培育出的貴胄子弟,往往輕易就能遠超常人。他不應該辜負,所以他傾盡自己所有給予了學生,只希望往後的少年們不要像他一樣庸碌一生。
六格格宣榕向往五格格戰争時期投奔革命的膽識勇氣,也學着關心時事起來。她每日放學路上都要買報紙,看過之後就給哥哥葉宣棠看,偶爾向他請教些政事軍事。讨論到最後,小丫頭總像謀劃鄭重國事似的,葉宣棠只是無奈地笑,他覺得少年人有志向挺好。只有一次,宣榕回家時雙手空空,說自己忘了買報紙。那一天正是立秋,剛下過一場暴雨,他忙着清掃院子,絲毫沒有在意。
一九四五年,日本投降,抗-戰勝利,日本兵一撤走整個北平宛如沸騰一般,重新喚起了生機。年底他生了一場病,去如抽絲,纏纏綿綿兩個多月才漸好轉。出了正月三格格帶着兒子回娘家,小男孩格外喜歡他這個舅舅,追在身後求着“那克出那克出教我抖空竹吧”,他欣然同意。
七八歲正是孩子愛玩愛鬧的時候,小外甥一個高抛失控,空竹砸了窗戶,玻璃咵嚓碎了一屋。男孩子被吓呆了,馬上向舅舅跑過來,抱着他的腰抽抽噎噎哭起來。葉宣棠無奈,心裏也不怪這麽小的孩子,柔聲安慰幾句便把驚魂未定的小男孩交給了三格格,自己去書房找張報紙把窗戶先糊上,省的屋裏呼呼灌風。
報紙都是宣榕囑咐他收好的,按日期整整齊齊放在箱子裏。他想了想,從最底下抽出幾張,又奔廚房找了漿糊,收拾好地上的碎玻璃之後就開始糊窗紙。
他仔仔細細裁折好,把報紙對上窗棂。
忽然有張圖片吸引了視線,他凝眸細看之下,整個人忽地發起抖來。
“敬告同胞,戰争當緊”
“衡陽一戰之慘烈令人涕下沾襟”
“軍民十五日抵死抗争,血流如注,長刀□□滑不盈握”
Advertisement
“方先覺逃回重慶,另幾位将領犧牲”
……
他死死盯着那一欄角落裏幾張小小的照片,陌生人的臉他不認得,匆匆掃一眼就略過了,只看到伏城。有一瞬間他不敢确定那就是伏城,照片裏的人穿着軍裝,沖鏡頭微微的笑,眉目間的沉郁漠然迥異他所熟知。
照片旁邊的文字寫道,“……之師長伏城,困守七日,彈盡糧絕更兼瘟疫橫行之際,帶兵迎戰。殲敵三千人,身中四槍,犧牲于……”
葉宣棠一下什麽都看不清了,只覺天地都在轉,眼前一陣陣的發黑。
卻原來,卻原來。
報紙日期是一九四四年立秋那一天。
他想流淚,卻發現這些年來眼淚已經流盡了,他看着那張照片,想起許許多多原本已經被遺忘的記憶,少年時的伏城,少年時的自己。
物是人非事事休。
似乎配合他一般,附近院裏收音機的聲音傳揚開來,他仔細聽,是程硯秋的《鎖麟囊》——
“一霎時把七情俱已味盡,參透了酸辛處淚濕衣襟。我只道鐵富貴一生鑄定,又誰知人生數頃刻分明。想當年我也曾撒嬌使性,到今朝哪怕我不信前塵。這也是老天爺一番教訓,他叫我收餘恨、免嬌嗔、且自新、改性情、休戀逝水、苦海回身、早悟蘭因……”
作者有話要說:
新人寫文,有不足之處請小天使們提出來昂ヘ(_ _ヘ)
求個評論or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