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胡家這些事兒

這一場談話最終也沒什麽結果,她爹和哥哥們去了書房談話,她娘忙着去安排招待黃琰的宴席,妹妹們回了各自的院子。

就剩胡善祥和大姐相顧無言,胡善圍沉吟片刻,站起來拉着她的手說:“快起來,回你的院子,我檢查一下你最近的功課,現在天冷,你估計又偷懶了。”

胡善祥知道對她大姐這樣的人是不能耍心眼的,所以她直接問:“大姐,我不想去可不可以?”

胡善圍坐到她旁邊,摸了摸她的頭,堅決道:“善祥,父親如今年邁,安哥性子軟弱,瑾哥又太老實,你告訴我這樣的胡家該怎麽走下去,難道你忍心太太年老後只能穿粗布衣裳、去住平民之家的小院子?”

胡善祥問自己,你忍心嗎?這些人對你付出了十六年,如今只不過是讓你換一種方式生活,然後整個胡家就能更好的延續下去了。

胡善圍見她不說話,又說:“你自小有自己的主意,一身的學識,滿腦子的奇思妙想,你就真能安安靜靜的一輩子做個普通的婦人?有些事情不在那個位置是沒有資格去做的,你不要以為我不知道你這些年在想些什麽。”

胡善祥尤不死心,盯着她胡善圍問:“不可以再等等,然後培養小侄子們好好讀書嗎?我自己的事情總能想到辦法解決的。”

“看來這些年家裏把你保護的太好了,你真該去看看那些為生存掙紮的人是怎樣生活的。一個家族從平民之家到豪門望族可能要付出幾代的努力,可是敗落呢就是一瞬間的事情,你是要去指望那些遙不可及的設想,還是直接抓住眼下的機會好一些,你不會判斷嗎?”胡善圍語氣中全是恨鐵不成鋼的失望和對家族衰敗的無奈。

胡善祥哭喪着臉說:“我當然會判斷,可是我害怕,我怕一不小心就丢了性命,更怕為了保命去整日争鬥,也許要不了多久我就會變得自己都不認識自己了。”

胡善圍溫柔的給她擦了眼淚,緩和下語氣說:“善祥,你沒有你自己想的那麽不堪一擊,我相信你意志的堅定足以讓你保持內心的自由。”

胡善祥心想:“我自己都不知道自己意志堅定,你怎麽能說得這樣肯定?”

“你通身的氣質是瞞不過黃琰的,在宮裏呆久了的人,自然有自己的一套識人本領,宮裏比你演技好的大有人在,你就不要想着怎麽弄虛作假落選了。”胡善圍打斷她最後一絲幻想。

胡善祥吓了一跳,忙問:“難不成宮裏有本事的人還會讀心術不成,那我要真進了宮還不是秒死?”這種心理活動都能被你看出來,真是讓人不寒而栗。

胡善圍看她的呆樣,忽然覺得自己是不是矯枉過正了,看把人吓得,有些好笑道:“我之所以知道你在想什麽不過是因為姐妹相處了十幾年知你甚深,加上一點簡單的猜測自然不是難事。我說的是這些年你的言行舉止都像極了宮妃,早就成了你的本能,這些是騙不過明眼人的,至于你內心想法不了解你的人怕是也沒那麽容易看出來吧,這點自信你還是要有的。”

胡善祥被這一吓,反而平複下來,看來她果然是驚懼過度,說話都不過腦子了。

下午黃琰來家裏的時候,胡善祥正在房裏看家裏店鋪的賬本,因前世的關系,于算賬管錢一道有着天然的優勢,這些年張氏年紀大了不賴煩看賬本,都是她在幫着打理,現在也該整理一下了。家裏早先準備的嫁妝也用不上了,嫁衣繡了一大半,還是打算把它做完,不然總感覺不吉利。

Advertisement

本朝凡皇後、太子妃、太孫妃、親王妃嫁妝均由朝廷經辦,算是給皇家兒媳婦的超級福利,至于進門之後除了基本份例還能得到多少福利,那就真的是各憑本事了。

到正廳的時候,胡榮、張氏、胡善圍正在陪着黃琰說話,胡善祥看着只有他一個人來,想來是私下拜訪,對彼此的關系有了一點初步認識。

進去見了禮,黃琰認真看了她片刻,方才笑着說:“三小姐不必多禮,我一直叫你大姐姑姑,照理我也該叫您一聲小姑姑才是。”

胡善祥微笑的看着他,三十幾歲的樣子,穿着大太監的大紅色蟒服,左右繡蟒紋、腰系鸾帶,真的是氣勢無比,臉上卻帶着溫和的笑容,心想,能在三十幾歲混到太監位置的人,會是溫和的人?

于是愈發誠懇的說:“黃公公,您與我大姐是舊識,我應該像尊敬我大姐一樣的尊敬您才是。”

黃琰臉上的笑意愈發明顯,對大姐說:“姑姑,您看三小姐這樣伶俐,完全是太孫妃的不二人選,此次萬歲特別交代定要為太孫選一位秀麗端莊的佳人為伴,三小姐是您教出來的,儀态心性是再好沒有的了。”

也不知他們剛談論了些什麽,這才一見面就說她是太孫妃不二人選,也不怕選錯了,萬一她外表端莊,內心變态呢,不過想想歷來後宮變态的妃嫔比比皆是也就不奇怪了。

大姐亦笑着說:“小琰你過譽了,三妹還年輕,好多事情都沒經歷過,你也知道宮裏從來就不缺聰明伶俐之人,這孩子別的都平常,唯一好的是能聽得進去勸,往後怕是要牢你多費心了,”

黃琰直接笑了起來:“姑姑您放心,我定會妥善照顧三小姐的。我們将從濟寧直接回京城,等派出去采選的人回來,三天後就動身,麻煩家裏給三小姐收拾必要的換洗衣物,最好胡老爺能一道送三小姐上京,到時候三小姐身邊有人照顧會好一些。”

說着站起來告辭,口中道:“姑姑,現在天色已晚,我回去還要安排些事情,等你們準備好派人來通知一聲,出發的時候我會派人過來接三小姐,這就告辭了。”胡榮連忙起身去送。

等人出去了,大姐才沉下臉凝重地說:“善祥,除了你,家裏三個妹妹都可以算作落選。你自己回去看看哪些東些要帶走,往後怕是不能再回濟寧了。”

喝了口茶又對張氏說:“太太,早先準備的嫁妝都用不上了,唯一能帶進宮的就是兩名貼身侍女,我這幾天留在家裏,再提點一下青柳和青梅。您再準備一些面額不等的寶鈔、大錢和首飾。”

張氏仿佛才回過神,慌忙站起來就要去準備,胡善祥跟着走到她身邊,拉着她的手說:“娘,你不要急,首飾嫁妝裏拿一部分就是了,寶鈔讓管家去換,還有三天呢,來得及準備的。”

張氏睨了她一眼,沒好氣的說:“我都是為誰操心喔,就你還不慌不忙的,你和大姐說話,我先去準備着。”

等張氏出去了,胡善祥才慢慢走到大姐身邊坐下,大姐道:“善祥,你需知當今因為太子殿□□胖有腿疾、性格溫和而多有不喜,一直有傳言今上欲改立漢王為太子,皆因多數文臣反對,太子本身并無過失,太子妃賢德、太孫聰慧才得以保全太子之位。你入宮後要聽太子妃的話,我當年曾幾次見過她,應該不是難相處的人。我聽黃琰之意,如今萬歲愈發暴躁易怒、獨斷專行,此時入宮實在不是好時機,你務必要慎之又慎。”

胡善祥經過一個下午的沉澱,已經坦然了些,慢慢道:“我知道開弓沒有回頭箭,既然不得不走這條路,我會盡全力去走好的。”

大姐欣慰道:“大姐知道你可以做到的。這一路上有一個人你要注意,武城縣的吳喜妹是工部尚書吳中的族親,據黃琰說秀女中應該只有你二人知道此次上京是為了應選太孫妃。”

“我知道了,我想先回去休息一會兒。”

張氏這些年雖然不太管教她,但是對她的關愛絲毫沒有減少。

夜裏母女兩說些小話。雖然是已成定局,張氏還是有些不甘心。

張氏暗恨:“我們防備了這麽多年,還是要按胡善圍的安排走。”

“娘,我如果真的入宮,往後要再見怕是艱難。往後二哥和妹妹還是要靠大姐照看的,你平日可不能把情緒帶出來。”胡善祥輕聲勸道。

“……娘知道,反正我也沒什麽辦法,早就認命了。要不是有你和瑄哥,這個家哪裏還有我的位置。”

胡善祥輕笑:“娘,您放心,以後我給您撐腰,大嫂再嚣張也不敢對你不尊敬,大姐也會看着她的。”

胡家要靠她發家,自然不敢也不會虧待張氏和胡瑄。再說除了這一樁非要把她送入宮的堅持,其他的時候,胡家衆人也沒什麽太大的壞心。

那些小小的自私不過是人之常情,她也會為自己打算。

作者有話要說: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