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拉馬努金

随着陳亦桐和葉瑄的研究突破瓶頸,IMO的出發日也快到了。

2009年7月2號,中國隊啓程前往德國不萊梅參加第五十屆國際數學奧林匹克競賽。奧林匹克競賽歷經五十周年,所以今年這塊團體金牌的歸屬格外矚目。

中國隊這次也是做足了準備,勢必要在IMO誕生五十周年之際,讓世界看看中國數學的實力。整個比賽總共有十天的日程,前三天是各國的領隊進行集中開會,進行讨論選題。

各國的領隊會把自己的預選題提交上去,由學術委員會進行審核然後發放到各國領隊手裏,每個國家的領隊會對這些預選題進行打分,打分靠前列的不同類型的六道題,将會組成這次IMO的考試試卷。

出于公平性考慮,在學生考完試之前,各國的領隊不能和學生有任何接觸,有些時候領隊和學生的考場甚至不會安排在一個城市。但是即使是這樣嚴密的防作弊政策,也是出現過疑似作弊的情況的。朝鮮隊的六位選手曾經因為某一題的答案相似而被懷疑作弊,而那道題甚至不是朝鮮隊出的,是中國隊出的。所以在數學競賽這種場合有時候也體現了你的國際地位。

出題結束便是開幕式和正式的比賽,正式的比賽分為兩天,每天三道題,每題7分,滿分42分。每天的考試時間為4.5h,通常來講大部分同學都午飯完成三道題目。

每個隊伍的代表隊都會分配到一個會賽會語言和代表隊語言的志願者,用于協調溝通各類事項。中國隊分配到的志願者是一個在德國留學的美籍華裔。比起中文,葉瑄倒是覺得和她用英文溝通起來更省事。

開幕式當天,各個代表隊的選手需要逐一亮相并且拍照留念。因為是五十周年的紀念賽事,這次的拍照也格外隆重,所有選手的照片都要進入紀念手冊內存檔。

這次總共有來自104個國家和地區的565位選手參加這次比賽,按照拉丁語首字母排序,中國隊排在了第四十七位出場。

看着前面的隊伍都擺出了pose,葉瑄也有點心癢癢:“那個,各位師兄們,這個照片是要進IMO紀念冊,讓後人瞻仰的,咱們能不能來個有特征的pose?”

作為隊伍裏唯一一個女孩子,還是年齡最小的女孩子,幾位男選手都非常照顧葉瑄,只要是不違背原則的要求都會答應她。

但是現在幾位男士沉默不語,并沒有答應葉瑄的意思,很明顯,葉瑄今天的行為是違背了這幾位大直男的原則的。

葉瑄決定先從魏應輝下手,雖然魏師兄看起來不茍言笑,但是實際上是最好說話的了:“魏師兄,你是要在IMO歷史上留下一筆的人,肯定要留張好看的照片在紀念冊裏。”

魏應輝搖了搖頭:“不行,國旗。”

葉瑄有些迷糊,不太懂魏應輝想說什麽,剛準備問一下,就被陳亦桐敲了一個爆栗。

陳亦桐:“魏師兄是說,我們上臺還要舉國旗,擺pose是不尊重國旗的。你最近光長個子不長心眼兒了。”

Advertisement

魏應輝點了點頭,表明自己認可陳亦桐這個翻譯的話。葉瑄有些慚愧,是自己想的不夠周道了。

很快便輪到了中國隊上臺,臺下響起了熱烈的掌聲,臺下還有選手舉起了魏應輝的照片,看來魏□□頭早已響徹國內外。

六個人有四個人負責舉着旗子的四個角,兩個人站着捏着上角,兩個人蹲着捏着下角,把整個五星紅旗斜着鋪開,還有兩個人則站在國旗後面,這是最經典的合照站位。

站在國旗後面的兩個人則是C位,魏神要占一個位置,另一個位置大家想讓葉瑄站過去,但是葉瑄覺得不好意思,便主動蹲下舉國旗。

其實葉瑄也有一點小私心,她如果站起來,可能剛剛露出個頭來,而蹲下去可以掩飾一些身高的劣勢。

走下主席臺,魏應輝非常認真地把國旗疊了起來收進了自己的書包裏。雖然他平時不茍言笑,惜字如金,但是是一個很稱職的隊長。

剛剛走下臺,魏應輝就從書包裏拿出了幾張寫的密密麻麻的紙,很明顯還是從習題冊上撕下來的,非常符合魏神節儉的風格。

“為什麽我沒有?”葉瑄有些委屈,魏應輝只發了四份,就她沒有。

魏應輝指了指陳亦桐,陳亦桐立刻明白了魏應輝的意思,把紙遞給了葉瑄,兩個人一起看。

紙上歪歪扭扭的寫了四個大字——注意事項。作為隊長魏應輝确實盡責,知道自己不善言辭,就把所有細節都寫了下來,沒有打印機,就手動謄抄,紙上就連帶幾塊巧克力補充能量的細節都有。

葉瑄:“師兄,我真的感動地要哭了,原來你昨天不和我們出去玩是在抄這個啊。”

魏應輝:“假哭。”魏應輝冷酷無情地拆穿了葉瑄的把戲。

葉瑄:“你要給我也抄一張,我就真哭給你看了,這不是你沒給我抄嗎?”

魏應輝:“浪費,給桐就是給你了。”後面的易淩峰幾個人都在捂着嘴笑。

葉瑄叉着腰有點不服氣了:“就算給我倆都一樣,你也可以先遞給我,哼。”

其實葉瑄并沒有生氣,只是故意開開玩笑,調節一下氣氛,緩解一下大家的緊張情緒。

晚上葉瑄睡得很早,畢竟明天的比賽是重腦力勞動,四個半小時精神集中的思考消耗的熱量相當于慢跑二十公裏了。

這個夜晚,園區的宿舍裏又不知道有多少個孩子因為緊張而失眠了。

比賽時間在當地時間的下午一點開始,一直比到下午五點半,比賽地點在不萊梅大學的露天體育館內(考慮到公平性,所有的選手都必須在同一個考場)。

好在魏應輝比較有經驗,已經提醒隊友們帶好防風的外套,遮陽的帽子和足夠的巧克力,避免因為室外光線和風的幹擾影響狀态。

打開卷子之前,葉瑄有些忐忑,她有些怕看到這次IMO的試卷是上一世的原題,這樣她做起來會非常有負罪感。打開卷子,葉瑄松了一口氣,還好不是原題,這樣她可以放開手來和這些高手比一場了。

第一道題是一道數論題目,葉瑄皺了一下眉頭,到不是因為這道題難,而是因為這道題着實醜陋,絲毫感覺不到競賽的美感。

三道題,葉瑄做得非常順暢,最後落筆,不禁得嘆息一聲。葉瑄對數學競賽題目有她自己的一套評價标準,如果是她做起來感覺無比順暢,那說明這套題目沒有靈性,匠氣太重。

葉瑄這次做完倒是老實了,又仔細檢查了一遍,然後開始閉目養神,為明天的一場硬仗積蓄精力。

剛剛考完拿到手機,陸嘉茵的電話就打了過來,陳亦桐情緒淡淡:“母親,沒事,還沒出結果,明天再說吧。”

挂了電話,陳亦桐詢問葉瑄要不要給她爸媽報個平安。

葉瑄搖了搖頭:“現在國內快十二點了,我爸媽早就睡了。”

隊裏的其他同學問陳亦桐借手機,他也毫不吝啬,畢竟這個年代能打越洋電話的手機還是及其稀奇的。

幾個小孩和爸媽打完電話,魏應輝便開始清點大家的情況,領隊在考完試前不能和學生見面,魏應輝就代行老師之職:“都做完了吧。”

魏應輝這話也不是給大家施壓,而是他估摸了幾位選手的水平和這套卷子的難度,知道大家應該不會為難。

從其他選手的表情來看,應該都完成得不錯,只有李希低下了頭,差點哭出來了。

“師兄,我……我……我幾何沒看出來,直接建系做的,不知道結果對不對。”李希的聲音有些顫抖,他怕自己給丢臉了。

出發之前,科協的領導來看望他們,還寄語拿到六枚滿分金牌創造歷史呢。

“Q點坐标驗算了嗎?”魏應輝立刻在腦子裏開始建系,模拟另一種方法的關鍵。

“代入驗算了,應該沒問題。”李希點了點頭。

“那後面就沒問題。”魏應輝的聲音斬釘截鐵,讓李希懸着的心瞬間放下了。

等把其他幾個選手送回宿舍,魏應輝又找到了葉瑄和陳亦桐兩個單獨談話。

“看出端倪了嗎?”魏應輝又是把葉瑄問得一愣,葉瑄這次直接把求助的目光投向陳亦桐。

陳亦桐:“師兄應該是問今天的題目你看出什麽套路了嗎?”

葉瑄撓了撓頭,這個她倒是沒有細想,只想着兵來将擋水來土掩。

魏應輝知道葉瑄沒有動腦,便自顧自開始說起來了:“第一題澳大利亞代數,第二題俄羅斯幾何,第三題美國的數列。”

葉瑄立刻明白了魏應輝的意思,他在押題。

葉瑄:“那就是說明天的三個題裏大概率是從英國,中國,法國,德國,日本這幾個國家裏選,今天已經考了兩道代數了。”

魏應輝:“明天大概率是中國的數論壓軸,幾何今天已經考了一個證明,明天最大可能要考一個求值題。”

陳亦桐也緊接着補充:“如果是數論壓軸的話,首先考慮歸納法,但是我估計可能需要反證和分類。”

三個人讨論的熱火朝天,葉瑄有些疑惑了,魏師兄豈不是有些偏心她和陳亦桐,最終還是問出了口。

葉瑄:“魏師兄,為什麽不把他們三個叫過來。”

魏應輝:“這事沒底,容易誤導他們。”

陳亦桐已經自覺地開始幫葉瑄翻譯:“魏師兄的意思是押題只是我們的猜測,很大可能沒壓中,他們幾個很容易把重心放在押題上,忘了基本功反而得不償失了。”

葉瑄:“那魏師兄不怕我倆得不償失。”

魏應輝:“你倆厲害。”

四個字把葉瑄誇的喜滋滋的,得到了魏神的認可。

作者有話說:

1.第50屆IMO真實的結果是中國隊以221分獲得了團體第一名,日本212分獲得第二,俄羅斯第三,韓國第四,朝鮮第五,美國第六。韋東奕拿到了唯二的滿分金牌,另一位是一個日本選手,但是不知道當年的特別獎是頒給誰了。

2.那屆宣傳畫的主題是《與數學大師高斯的歷史淵源》。

3.第五十屆的IMO專門出了一個紀念手冊,紙質版沒買到,電子版我找了幾個圖書館文獻傳遞,都說館藏本丢失,就連出這本書的中科院應數所都沒找到這本書的庫本。最後六個到場嘉賓我只找到了三個,這三個一個是劍橋大學理論數學與數理統計系主任,一個2021年獲得了Abel數學獎,一個就是陶哲軒。

(adsbygoogle = window.adsbygoogle || []).push({});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