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這天徐濬正在看着各地動向。他如今在附近兩個州府都設了點,專門負責打探消息。除了州府的消息,更要緊還是天下大勢。尤其京城和南地是關注重點。

現在各地災民紛紛起事,之前被隐瞞以致慢了一步的朝廷也終于派出欽差要徹查黃河決堤之事。而當務之急,自然是先在各處赈災,安撫災民。

消息傳開,山上有少許人坐不住了。想要回家接受朝廷的赈濟,畢竟據說要發錢發糧,土地免稅一年。而且當初逃荒,有些一家子走散了,找不到了。如果都回去了,豈不是還可以一家團聚?

徐濬也沒有阻攔消息悄悄的傳播。天要下雨娘要嫁人,留得住人也留不住心。

他只是讓那些想走的人等一等。朝廷的承諾是一回事,但當地官員的執行往往又是另外一回事了。而且,上過山的人,會不會被秋後算賬呢?

而且,走了就別再回來,這裏不是來去自如之地。

這話一出,又有那些經多了事的年長者痛述赈災款項被侵吞的慘痛往事。想走的人便又動搖了,不過還是有那麽些人三五成群一起告辭離開。

徐濬看看情報道:“百足之蟲,死而不僵。這個朝廷,還能茍延殘喘些時日呢。”畢竟還有林相那群老家夥在,齊潇還不至于太離譜。

就在此時,小寧子叩門進來,“徐将軍,家裏有人來了。”

徐濬挑眉,家裏?

他看看小寧子,後者很肯定的點頭,表示來人他是認得的。

徐濬合上情報,“請進來。”

來人一進來就盯着徐濬看,然後激動地道:“世子爺,屬下終于又見到您了!”

外頭有小寧子清場,倒也不怕被人聽了去。

徐濬是從六七歲到十六歲,變化很大。但能從他臉上看出鎮南王和先王妃的樣子來。

來人三十多,正是當年送他進京的王府侍衛小頭目——楊耀。如今是副統領了。

二十多到三十多是沒什麽太大變化的。所以小寧子一眼就把他認出來了,徐濬亦然。

他淡淡地道:“原來是你啊。”

楊耀一聽就知道他心頭對王爺還有怨氣。他幾步過來躬身行禮,“屬下楊耀見過世子爺!”

“免禮吧。過來坐,你怎麽找來的?小寧子,吩咐上茶。”徐濬挪到窗邊的竹茶幾旁。如今雖然供應匮乏,但處在他這個位置,衣食用度自然是山上最好的,并不缺好茶葉。

楊耀過來在他對面坐下,“得知您半路失蹤了,王爺就命屬下帶着幾個弟兄北上悄悄的尋找。在客棧聽到人談論徐顧軍,屬下就來看看。然後看到巡山的有傅大人手下的将士就知道沒找錯了。”

先王妃姓傅,傅大人就是徐濬的舅舅,她的小兄弟。

徐濬倒了杯茶遞過去,“父王有什麽話要你傳達?”

楊耀趕緊兩手接過,“沒有,王爺就讓屬下來找您。您這半路丢了,當爹的能不擔心麽?再說還有章夫人也在打聽世子妃的下落呢。”

鎮南王婚書都出了,一幹心腹便都是以‘世子妃’稱呼顧清菀了。

“他就沒怪本世子偷跑,破壞他原本的計劃?”岳母擔心菀菀那是肯定的,但他老子兒子那麽多,都是鐵了心要犧牲他的了。想得更多的還是此事的影響吧。

楊耀知道這對父子的心結輕易解不開。他苦笑道:“世子,等您做了爹就知道了。”

徐濬斷然道:“我才不會這麽倒黴呢,你少咒我。我也不會像他這樣,人盡可妻!”

楊耀差點被他這句‘人盡可妻’逗笑了。可是他不敢笑,因為世子是以很正經還帶點憤慨的口氣說的,而且說的還是王爺。

他只聽過人罵‘人盡可夫’和‘有奶就是娘’,‘人盡可妻’還真是頭回。

“您也說了,失去先王妃是王爺倒黴。他自己肯定是不想的啊。包括送您上京,都是沒辦法的事。朝廷就要世子,庶子不認啊。”

徐濬冷笑,“他要是肯冒點風險,我至于差點得被殺了祭旗麽?”

“王爺他若是稍有差池,南地的損失可就大了,真假不論!還是那句話,等您成了鎮南王您就知道了。”

徐濬道:“你看你這人,方才咒我,現在又咒我父王。”

楊耀擡手拍了自己的嘴一下,“世子爺,您就別抓屬下的話柄了。知道您在這裏,屬下得趕緊回去給王爺報信了。”

“走什麽走?本世子這裏正缺人呢。你放只鴿子或者派個屬下回去就是了。”

“啊?”

“踏實待着,一會兒給你們幾個接風洗塵。”

顧清菀從庫房回來也聽說鎮南王府來人的事了。她如今每天都要對庫房裏重要的物資進行盤點。倒不是都親力親為,但偶爾也會去抽查一下。

是小寧子過來告訴她的,“顧将軍,徐将軍說請您也去見一見。”

“是什麽人啊?”

“是府裏的侍衛副統領,還帶了七個手下。世子沒打算把人放回去。”

顧清菀笑笑,如今缺人、尤其是缺能人,他能給放回去才怪了。

她跟着小寧子過去,楊耀一見到她立即站了起來,“屬下見過世子妃!”

顧清菀道:“你怎麽知道是我?我還沒進門呢,你還是叫我顧姑娘吧。”

楊耀看徐濬一眼,婚書在手,您居然還沒有私下拜堂、進洞房?

“這時候能直接就走進來的,除了您還能是誰?”

顧清菀道:“我還以為我扮個少年挺像呢。”

“是挺像,不過我來之前見過章夫人,再加上之前說的那個緣故,當然一下子就猜到是您了。”

顧清菀道:“我娘還好麽?”這麽說她娘取下面紗了。

“王爺派了人保護章夫人,她就是擔心您的安危。”

略說了幾句,顧清菀道:“你們先聊着,我去廚房看看。”

等她走出去了,楊耀小聲問徐濬,“世子,您怎麽回事啊?從王爺往下,我們都以為您早就......”聽說在京城都住一屋了。可這看起來分明就還未經情事的樣子。

徐濬沒好氣道:“你忘了我跟着那雲游到南地的大師練功的事了?”

楊耀一拍腦門,“還真忘了。您還沒練成啊?”

徐濬五歲的時候曾經丢過一次。鎮南王當即封了城門全城搜查,最後在一個小廟把他找到。

原來是挂單的和尚看他根骨清奇,把落單的他帶走了。他也不急着回家,反正家裏肯定會找來。他就踏實待那兒看和尚為了忽悠他拜師表演的高明功夫。

後來徐濬跟鎮南王說他要跟着大和尚學武。

鎮南王對于拐帶他兒子的外來野和尚自然沒有好感。派出麾下招攬的高手去挑戰,結果七大高手紛紛落敗。

這才答應讓徐濬做了那位大師的俗家弟子。

楊耀安慰道:“沒事沒事,你們這年紀都還小呢,緩幾年也無礙的。”既然功夫都沒練成,您急吼吼的要什麽婚書啊?

顧清菀走到她和徐濬專用的小廚房。這裏還是魯成掌勺,王媽也在。他們吃的自然不是饅頭了。沒有等級差別,怎麽激勵人?

沒見那些想吃肉的如今操練得多上心麽。當然,怕死也是一個很大的緣由。

“魯師傅,家裏來人了。京城和南地的菜你各做幾個。”

魯成忙道:“好勒,家裏誰來了啊?”

“楊耀副統領。”

魯成道:“将近十年不見了啊。那會兒就是他護送世子爺進的京。”

顧清菀左右看看,回雪很機靈的給她端了個小凳子過來,又拿碟子撿了一碟小點心、小零嘴。

她便坐在那裏聽老魯開始講古了。王媽和回雪偶爾也補充幾句。

顧清菀道:“回雪,你那會兒多大啊?”

“奴婢跟世子爺應該差不多大小。從小跟着雜耍班子流浪,到底多大奴婢也不知道。那會兒病了被班主丢下,是世子爺在路上把奴婢撿到的。姑娘和世子一樣都是善心的人。奴婢如今看到蕊心就常常想到當年差點病死在路邊的自己。”回雪笑道。

淘菜的王媽感慨道:“都不容易啊,亂世之中人不如狗。就這山上,每個人都能講出一段悲慘往事來。”

顧清菀道:“他們要是知道我們最多待幾個月就要走會怎麽樣?”

楊耀都找來了,這個問題也是快要被提上日程了。

顧清菀覺得,鎮南王今生怕是會提前動手。徐濬一跑,齊潇肯定對他更加嚴防死守啊。

如今山上都有上萬人了。不但半山,一路下去到山腳都蓋滿了房子。人多心齊,蓋房子是極快的。

就是之前朝廷到處貼告示說要赈濟災民,給糧給地,其實這山上動心的也是極少數。大部分人還是有了歸屬感了。

顧清菀恍眼看着,除了要面臨朝廷的圍剿,山上竟俨然有了幾分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長,鳏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養的局面。

魯成道:“不知不覺的咱們在這山上也待了一個月了。才一個月就聚集了這麽多人!顧姑娘,這也是世子的一份基業了。您也在其間投入了不少心血。難道到時候就不要了?”這裏離南地太遠了,還隔了将近兩千裏呢。

“我們當初的目的是避開追兵,能收攏一些人手為己用。萬一懸鏡司真的出動州府兵圍剿也有還手之力。而收攏的人手操練好了也可以帶回南地去。到時候分給他們荒地,也是世子手上的力量。如今徐顧軍影響力在加大,後面來的人會更多。肯定會有人不想千裏迢迢跟我們走。丢下不管是不行的,所以必須選一位合适的新首領出來。”

王媽想了想道:“我沒瞅見有誰足夠威望接過這個擔子。如今都是咱們王府和傅大人手下的人在其中出着大力氣。如果我們都走了,留下的人不得力的話,這裏也很快會被州府軍攻破。那些好不容易才找到個安穩居所的人又要開始流浪了。”

楊耀被扣下之後,寫了一封長信派一個手下回去送回去。

當他被安排去劫富濟貧的時候,還是有些接受不了。

“徐将軍,還是讓我幹守山的活兒吧。”

徐濬笑,“還是放不下架子。造反跟劫富濟貧哪個罪更重啊?我告訴你,一開始我都去過。得,有你守山,那我下山去活動活動筋骨。看緊點,估摸着州府軍整合好了,又快來了。”

顧清菀躍躍欲試的道:“那要不,你這回把我帶上吧?”

徐濬道:“你要是悶了,帶足了人手下山走走也成。這劫富濟貧就別跟着我去了。”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