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章

終于,李慶州說完整個事件經過。

何塞路一號門前公園被戈蘭民衆占領;每隔三分鐘就有民衆通過辦公室熱線讨說法;甚至于, 有人在網上公開號召給猶他頌香寄死亡郵件。

當然了, 也有部分民衆呼籲給首相先生時間,畢竟首相先生剛剛脫險,但這股聲音被更大的讨伐聲音覆蓋。

猶他頌香遭遇了執政以來最大的危機。

但在整個何塞路一號急得如熱鍋上的螞蟻時, 猶他頌香一無既往, 每天準時出現在辦公室裏。

“首相遇刺”時間曝光後, 猶他頌香除第一時間通過發言人像外界報平安外, 無任何回應,一茬茬記者被拒之門外。

從李慶州的寓所被設置信號幹擾,到十二分鐘視頻傳播速度,顯然,這是一場經過精心設置的政治陰謀。

最新消息,自由黨已在秘密啓動彈劾首相方案。

一場緋聞自然不能抹去猶他頌香的執政能力,彈劾猶他頌香的幾率很小,但, 這場陰謀的策劃者目的并不在于彈劾方案上, 他們真正要的是八月戈蘭領導人大選,一旦彈劾方案通過, 那麽在八月領導人大選中,猶他頌香就會給民衆一個“首相候選人曾經遭受過彈劾”的印象,從而,讓民衆對猶他頌香的品格産生質疑。

讓何塞路一號智囊團焦急萬分地是:猶他頌香不做任何回應的态度俨然是拉了陰謀者們一把。

事态正朝不可抗方向發展。

以上訊息為蘇文瀚傳達的。

真是沒完沒了。

曾經稱她為“垃圾女人生的”男人此時也是不敢看她的。

這些人心裏清楚,最無辜地是那個叫蘇深雪的女人。

豪華“說客團”就數總理年紀最大, 資歷最深,讓他規勸女王配合最合适。

Advertisement

一個個輪流上,這些人在打車輪戰呢,女王的私人秘書也看不下去了。

何晶晶擋在蘇深雪面前,冷聲說:“女王陛下需要休息。”

在這些大人物面前敢發聲,何晶晶沒辜負她的信任。

她的私人秘書比她丈夫好多了。

一刀死比淩遲好多了。

蘇深雪以手勢示意何晶晶退至一邊。

雙鬓發白的老者站在她面前,行致敬禮儀,并傳達:

為女王安排的記者會時間是下午三點,地點為女王公園,即時有五十名境內外記者受到邀請,給記者的邀請函以秘發形式。

“女王還有五小時準備時間。”那位說。

這聽上去很殘酷不是嗎?

就像“我丈夫有外遇了,但我是最後知道的那個人”,這個說法套在她身上就是:全戈蘭的人都知道了,淩晨遇刺現場,被猶他頌香緊緊護于懷裏的女人不叫蘇深雪。

久混政場的老狐貍沒告訴她,她在新聞發布會上應該講什麽,他只是說“我相信女王有足夠的智慧化解這場風波。”

我相信女王有足夠的智慧化解這場風波,看看,這高帽扣的。

不,她一點也不想當智慧女人。

老師,這會兒,我想,瘋狂想當那個手裏拿着雞毛撣子的女人,雞毛撣子一下下往猶他頌香身上“混蛋,我們玩完了,玩完了!”

是啊,混蛋,我們玩完了。

豪華“說客團”這麽急找上門來還有一個原因:首相個人團隊經商量,決定在三點二十分召開臨時新聞發布會會,向外界羅列若幹“首相遇刺”相關證據,但不會為遇刺現場的年輕女人做任何解釋。

但,眼下,民衆更關心地是現場為什麽出現那位年輕女人,要知道,首相先生娶地是女王,他們不允許女王遭受一丁點的背叛。

如女王先于首相新聞發布會向戈蘭民衆解釋清楚,那麽首相三點二十分召開的新聞發布會上,就無需回答涉及年輕女人的問題,首相發言人在發布會上公布的證據就達到擊潰陰謀者目的,從而回歸到“首相遇刺”事件核心:

刺殺一名首相,其心可誅。

更有,女王首相先後召開新聞發布會,可以給民衆一種夫妻聯手的印象。

蘇深雪看了一眼立在門口的克裏斯蒂。

想必,那些人連她參加新聞發布會的服裝都準備好了吧。

問:“都說完了嗎?”

無人應答。

顯然,這不是那些人想要聽到的。

蘇深雪低頭看了自己的手。

老師,我手裏沒有雞毛撣子。

不僅沒有,我的無名指上還戴着婚戒,我頭戴玫瑰皇冠的肖像遍及整個戈蘭。

深雪女王。

頭也懶得擡。

一字一句說出:“三點,我會準時出現在女王公園。”

還是沒人應答。

顯然,他們還不怎麽不放心。

這些人真是過分了,連生她的父親也一樣,都不代替她想想嗎?都不覺得她可憐嗎?

潤了潤唇。

“別擔心,總理閣下,各位先生們,你們會得到你們想要的結果。”艱難說出。

這下,可以離開了吧。

一雙雙腿從蘇深雪眼前離開,在她面前做稍微停頓動作地是蘇文瀚,但那也只是稍微停頓了一下。

沒有跟随那撥人走的是李慶州。

首相第一事務官還有話說。

李慶州帶來了“首相先生對于過去半個鐘頭發生在這個辦公室的事情一概不知。”的消息。

換言之,猶他頌香不知道這些人一大早就找上門。

不知道這算不算是安慰獎,如果她的丈夫也參與了為女王準備的那場下午三點新聞發布會策劃,那她的存在就太悲哀了。

“事發次日,皮埃爾提出要拜訪女王,被首相先生制止了,首相先生還警告,在事情還沒得到決絕之前,誰都不許前往何塞宮。”李慶州說。

不需要李慶州說明,蘇深雪也知道一早出現在女王辦公室的豪華“說客團”不是出自于猶他頌香手筆。

猶他家長子驕傲好勝,讨厭被動。

他可以暢談合作,雙方合作利益五五開也并非不可以,但前提得是,他需要在合作中擁有絕對掌控權,特別是——在蘇家長女面前。

猶他家長子是不會允許投機取巧的蘇家長女扮演一回救世主角色。

“這幾天首相先生并不好受。”李慶州是這麽和她說的。

首相先生不好受就表現在他一次深夜途經女王公園時,讓司機停車。

車子停下。

“首相一直對着車窗外發呆,首相先生的車窗正好對着女王的巨幅肖像。”

頭一直垂着。

垂着頭,蘇深雪和李慶州說“你走吧。”

李慶州也走了。

李慶州走了,克裏斯蒂進來了。

克裏斯蒂這是來催促她快點準備嗎?新聞發布會迫在眉睫,這場新聞發布會意味着什麽大家心裏清楚。

克裏斯蒂不是來催促她快點準備的,而是前來詢問女王需不需要休息,午餐想吃點什麽。

午餐想吃點什麽啊?

如果說她想吃陸驕陽家的番茄桶裝面會不會給。

一想到陸驕陽家的方便面,眼眶發酸。

看來,陸驕陽家的番茄桶裝面魅力巨大,都把她想得快掉眼淚了。

密西西比州小青年肯定看到首相遇刺新聞了。

看到首相遇刺新聞,也看到戈蘭版的“克林頓和萊溫斯基”,這下,女王要丢臉了,你怎麽連一個小妞也比不過。

陸驕陽以後肯定還是要見的,到時,陸驕陽要敢這麽說她,她肯定會狠狠踢他一腳,說“陸驕陽,這世界誰都可以這樣說我,唯獨你不可以,你可是我的朋友,唯一的朋友。”

“女王陛下,或許,泡會溫泉再休息會好點。”克裏斯蒂又提出建議。

搖頭。

她不能休息,她要是休息了肯定會一覺下去,不願醒來。

蘇深雪讓何晶晶去找圍繞“首相遇刺”相關新聞,連同提及戈蘭版的“克林頓和萊溫斯基”街頭小報等等等。

能拿到女王新聞發布會邀請函地自然不是等閑之輩。

鵝城記者素來強硬,哪怕你是女王,他們也不會留任何情面。

她需要了解鵝城幾大主流媒體對此事件所持态度,也需要借助以誇張著稱的街頭小報充當預防針,以免在面對記者們提出的難堪問題時情緒失控。

下午三點的那場新聞發布會,一發千鈞。

還沒看到那些圖像之前,所謂“首相先生把年輕女子緊緊護于懷裏”的說法在蘇深雪的印象裏,是媒體們的博眼球行為。

猶他頌香素來有分寸。

當一張張猶他頌香和桑柔一起的圖片展開時,蘇深雪才知道,這一次,媒體們公道得很,仁慈的很,真的是——

首相先生把年輕女子緊緊護于懷裏。

一張張彩色圖像。

透過二分之一正緩緩關閉的電梯門,身材苗條的女子三分二臉部埋于高大男子懷中,男主展開雙臂把女子框固于懷中,擁之,護之。

怪不得負責拟寫報告的醫生會寫上——

毫發無損。

再去看。

如沒了解到整個事件的人在看到那組圖片時,會誤以為這是某部動作片的電影海報,男子身穿深色中短大衣,女子身穿紅色背心超短裙,這配色,這兩張臉蛋,那種于槍林彈雨中的緊緊相擁……

老師,被我的丈夫緊緊擁在懷裏的女人不是我。

此刻,我才真真正正意識到,這是真的。

大顆大顆眼淚奪眶而出,滴落在圖像相擁的男女臉上。

別哭,別哭!

蘇深雪,別哭,現在不是你哭鼻子的時候。

三點還有一場新聞發布會等着你。

你只有五個小時準備時間。

蘇深雪,求你別哭。

“蘇深雪,求你別哭!”女人嘶聲裂肺的聲音回響在天花板上。

哭得像一個孩子,哭着指責何晶晶是一個騙子,騙她喝下那杯牛奶,騙她一覺醒來什麽都沒改變,哭着對何晶晶說“我不要當女王了。”哭着說“何晶晶,我不要再見到他了。”

她話說得傻,她的私人秘書話回得也傻“好,好,不當女王就不要女王。”“好,好,我們誰都不見。”

下午三點。

女王專屬座駕出現在女王公園上。

這個下午,戈蘭超過百分之八十的民衆通過各種通訊設備,看到立于女王公園中央的那抹倩影,黑色修身褲裝,中短款西服,波塞花胸針,腳蹬和胸針同色高跟鞋,頭發盤起,目光堅毅。

這場以女王公園為地點的新聞發布會歷時二十分鐘。

在這發布會上,女王第一感謝了所有支持者和所有到場記者,以及……

“首相先生。”面對一張張面孔,女王的目光無絲毫回避、閃爍。

感謝首相先生?

艹!這應該是目前在何塞路一號對面公園要和首相讨說法女王支持者們的心聲了。

至于為什麽要感謝首相先生?

“首相遇刺那晚,我也在場,如果槍聲早五分鐘響起,你們應該會在那段視頻上看到從同一部電梯出現的我。”女王說。

距離女王最近一名記者舉手:“我社工作人員第一時間已從大主教那裏得到明确答複,首相遇刺時間點,女王在教堂房間休息,哪裏也沒去。”

“這就是我要謝謝首相先生的原因。”女王回答。

闡述整個事件經過前,女王向到場記者透露了一則消息:遇刺現場和首相先生一起出現于同一部電梯的年輕女子她認識。

年輕女子名字叫桑柔,是她和首相年少時共同摯友的妹妹,介于這名摯友所托,她和首相先生成為桑柔的負責人。

為證實這個說法,女王列出諸多相關證據,有書面文件,有電話錄音,有一起用餐時的視頻,有女王去醫院探望年輕女子的圖片。

種種證明,女王和年輕女子相識,關系匪淺。

記者發布會第八分鐘。

女王向在場記者闡述事情經過。

事發當晚十點半左右時間,女王私人秘書接到桑柔學院負責人電話,向女王口頭傳達,桑柔因情感問題到夜店買醉,經一番思前想後,即使知道首相已經前往夜總會,她還是決定自己跑一趟,女王認為她和桑柔同為女性,在化解情感問題更有優勢,走時她是瞞着大主教的。

所以,就有了大主教回應記者“女王一直在教堂房間休息”,這也是事發後女王遲遲沒出來發聲的最大原因,洗禮儀式還沒正式完成,貿然離開教堂勢必會招來一番非議。

于是,就有了開頭女王所表達的:謝謝首相先生。

首相出于對女王的保護,沒對外界道出女王在現場。

女王在洗禮期間為了年少時摯友的妹妹冒着被非議風險離開教堂,此理由不夠充分,到場記者們一致表達。

“如果再讓我重新選擇的話,我依然還是會選擇離開。”女王笑了笑,“不過,我會在獲得主教許可情況下再離開。”

“女王陛下。”一名記者舉手,“請正面回應問題。”

女王回:她只能說明該名女子對她和首相先生的重要性;但不能證明該名女子對她和首相先生的重要性。

需要證明該名女子對她和首相先生的重要性只能等到若幹年後,存儲于國家人物檔案室的一份事件備忘錄解封。

“在場的女士先生們,應該還有一部分有幸親眼見證備忘錄解封之刻,到那時,你們就理解了我今天說的話。”女王說。

這關乎國家機密、制度、一旦涉及此類話題新聞媒體都會自動回避。

記者們不再追究女王的不夠慎重問題。

記者發布會第十五分鐘,女王闡述完整個事件。

在事發夜總會,女王和首相成功會合,确認桑柔不會亂來後,因還要趕回教堂,女王先行離開。

五分鐘後,停車場槍聲響起。

這就是全部事情經過。

最後,女王向記者出示一段為時九十秒的審訊錄像,錄像中,事發夜總會負責人向王室調查員道出,當晚女王出現的所有相關監控均被人為破壞。

經技術人員一幀幀放大還原,首相先生和年輕女子在網上被瘋傳的數百張看似親密的圖片實為借助角度制造出來的假象,首相主動去拉女子的手是預防喝得醉醺醺的女子摔倒。

至于最受争議首相和年輕女子緊緊相擁的圖像,女王列出不久前,某西方國家在一次超市槍擊案中,一對素不相識的男女在槍聲響起時緊緊擁抱在一起的瞬間定額。

“那是人類在涉及生命危險時最本能的反應。”女王說。

除此之外,女王還給了導致桑柔到夜總會買醉A先生手機號,讓記者可以自己去尋求答案。

至于這場新聞發布會的定義。

“這是一場遲到的真相。”女王說。

至于是“真相”還是“假象”?

女王表達,她相信每一名戈蘭民衆明辨是非的能力。

最後,女王表情沉重,對着麥克風,緩緩說:

“到場的各位,乃至通過各種渠道收看新聞發布會的你,你們需要認知地是,此次事件最大的受害者是首相先生,他有幸逃過一劫,但他失去了陪伴他一千個日日夜夜的守候者,你們可曾想過,要是沒有那位保镖的忠誠行為?”

發布會現場鴉雀無聲,一個個垂下頭。

女王的聲音從他們頭頂掠過。

“在這個世界,沒有什麽事物可以淩駕于生命之上,不管你生為一名保镖,還是你是一名首相。”

女王以一個九十度鞠躬為她在洗禮期間私自離開向戈蘭民衆致歉,并表達,她會按照女王守則接受王室委員會懲戒。

新聞發布會結束,歷時二十分鐘。

女王的新聞發布會剛結束,那邊,首相先生的新聞發布會開始了。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