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失散
? 秦老爺本打算正月初二去季家,被秦家族親絆住,脫不了身,只等到過了正月初八,才跟太太帶着月娥、月芸、慧姝動身,慧姝央及父親,也跟了去季家,陶氏沒攔着,為女兒出門見見世面。
秦老爺帶着家眷趕到江邊,秦府租的船,泊在岸邊,季氏帶着幾個姑娘先上船,秦老爺朝岸上望了一眼,步履有點躊躇,正要上船之際,就聽身後有人喊,“親家老爺”
秦老爺回身,就見離岸幾十米處站着一個下人打扮的,正朝他喊,幾乘大轎在岸上停住,前頭一乘轎子落地,轎內走出一人,錦衣裘服,發束玉冠,清雅飄逸的男子,朝岸邊疾步走來。
秦老爺抱拳拱手,“方賢侄”
方子謙恭敬地一揖,“小侄給伯父請安”
秦老爺呵呵笑道:“你伯母帶着你妹妹們已上船”
言罷,後面兩乘轎子裏下來的方玉容和方二公子走近,同聲拜見秦老爺,秦老爺瞅眼方二公子,微眯鳳目,心裏把方家兩位公子做了比較,兄弟同父不同母,一樣的出色的外表,但就舉止氣度遠不如其兄長,且神色暗帶輕浮。
秦老爺心中所想,表面當然不能流漏,像長輩樣的溫和笑容,“方家賢侄請船上敘話”
命身後小厮,“請出你家太太和姑娘們相見”
方子謙帶着兄妹三人上了秦家的船,主艙裏拜見季氏,季氏看在弟妹方氏的面上,對兄妹幾個異常親熱,“方家賢侄可租了船,若還沒定下船只,坐我秦家的船?”
“謝伯母,早幾日就定了船,泊在離此不遠處”方子謙客套。
果然,離一箭之地就有艘大船停在岸邊。
這時,秦家姊妹三個上前見禮,月芸妖妖嬈嬈嬌軀一軟,便先出聲,“拜見二位表兄,表姐”聲音甜膩,方二公子頓覺身子一酥,不等哥哥說話,忙賠笑作揖,“妹妹們好!”
方子謙的目光越過月芸,定在月娥身上,看月娥鬓間斜簪一支淡粉的珠花,一襲輕粉繡折枝堆花襖裙,粉面紅唇,盈盈眼波若江水清透,整個人恰似早春三月一株初綻桃樹。
方二公子眼睛在月芸和月娥身上掃過,神色暗昧猥瑣。
彼此見過禮,玉容和月娥挽手,對方子謙道:“大哥,我留在秦家的船上”
Advertisement
不等方子謙開口,秦老爺笑呵呵地道:“方姑娘不嫌棄秦家的船簡陋,賢侄放心,就答應讓她們小姊妹一塊作伴”
季氏含笑道:“老爺不知道,娥兒吹笛子還是她玉表姐教的,照說方姑娘還是娥兒的老師。”
玉容不好意思謙虛地道:“我是我大哥教的,學藝不精,不敢稱老師。”
秦老爺笑眯眯瞅着方子謙,半試探“方賢侄若有空指導小女一二,想必親戚面上,方賢侄不好推辭吧?”
方子謙心頭狂喜,求之不得,“小侄才疏學淺,只怕耽誤妹妹,若妹妹不嫌棄,願意切磋”
季氏直給老爺使眼色,心急,老爺今兒是怎麽了,說好聽是表親,可那都是拐幾個彎的親戚,算什麽正經親戚。
秦老爺走南闖北,商人本性不拘小節,自然不受束縛,何況心裏存着不為人道的小心思。
方家兩位公子下船,秦家的船楊帆,方子謙站在岸邊,望着那團粉霞消失在薄薄的晨霧中。
季氏含笑道:“老爺說巧不巧,來時就巧遇方府的船”
方老爺嘿嘿兩聲,從船艙往外望,秦家姊妹三個和玉容在船頭玩,“是方家大公子約我們同行”
季氏詫異,“方家大公子?”
秦老爺掩飾的道;“不是親戚嗎,又去同一個地方,有什麽奇怪的”
季氏想想也是,就不問了。
季府一派熱鬧,方家和秦家一塊走親戚,給節下氣氛又增了不少喜慶。
姑娘們聚在暖閣裏,月芸和月娥跟季府的姑娘們是熟悉的,只有慧姝頭一次來,看哪裏都覺得新鮮,初來乍到,不敢到處亂走,人也面生,跟在月娥後面,亦步亦趨,文繡和文瀾一邊一個拉着她的手,上下打量,看得慧姝臉色緋紅,嬌憨模樣,很讨喜,文繡打心眼裏對她有好感,誇贊,“嗯,不錯,長大也是個美人”
文瀾掐了把她嬌嫩的臉蛋,“這孩子臉皮薄”
月娥一把拉過慧姝到身後,對文繡和文瀾姊妹戲言道:“我妹妹眼生,哪像你們倆膽子比天大”
陶氏性格尖酸,可慧姝卻不像她母親,拿月娥當親姐姐待,月娥着實喜歡她。
節下,季府真是日日設宴,夜夜笙歌,直鬧到正月十五,姑娘們吵着要出門看花燈,文瀾和文繡纏着老太太,一個勁好祖宗好祖母的叫,把老太太纏得無法,有心答應,又有點不放心,“正月十五人多,要是擠着了,你們姊妹倒好說,親戚家的女孩都是臉皮薄,重體面的。”
方氏善解人意,笑着進言,“文海和文濤帶着妹妹們出門老太太若不放心,還有我侄子,媳婦好生囑咐,出不了什麽事。”
大太太範氏也賠笑幫腔,“一年難得有這一日熱鬧,咱們家的女孩又是這樣的性子,若認真不讓出門,還不得憋死。”
季老太太聞言,松了口風,叮囑文繡,“你是長姊,帶好你妹妹們,別讓人擠到,尤其是你方家妹妹和秦家妹妹,交給你,有差池我斷不依的”
文繡眉飛色舞,“老太太放心,保證看好幾位妹妹”
正月十五,一上燈,外宅便有丫鬟來催,“姑娘們快些,公子們都着急了,讓奴婢捎話進來,說姑娘們若在磨蹭,就不帶姑娘們去了。”
文繡和文瀾本來就不喜打扮,平常脂粉都不塗,早就等得不耐煩,月娥素顏,衣裳穿得厚實,外面披了一件猩猩紅羽紗鬥篷,懷裏被雲珠塞了個梅花镂空炭火小手爐。
慧姝和季三姑娘也早打扮好了,等在一旁,玉容是慢性子,凡事總落人後,兩個丫鬟正圍着替她整理衣裙,文瀾朝文繡的院子一努嘴,“那還有一位,不知打扮完了沒有?”
文瀾便指着一個丫鬟,“你去看看,秦家大表姑娘怎麽還沒來,跟她說我們要出門了,沒的這麽多人都等她一個”
文繡催促玉容,玉容顧不得細照,忙忙跟着出門,邊走邊系鬥篷。
慧姝扯了扯月娥袖子,小聲道;“芸姐姐還沒來”
被文繡聽見,嘴一撇,“我看大表妹是不屑與我們去”
一群花枝招展的姑娘剛要上轎,就聽身後一聲音高喊,“姑娘們,等等我家姑娘”
回頭,就見月芸從後面追上來,直跑得氣喘噓噓,鬓亂釵橫,文瀾大聲責怪,“又不去相親……”玉容扯了她衣袖阻止她往下說。
姑娘們坐轎,公子們騎馬,季氏的公子小姐一出門,便引來街上無數道關注的目光。
燈市在城隍廟一帶,上燈時分,燈光搖曳,花團錦簇,街道兩旁燈火亮如白晝,人潮如流,雜耍的、唱戲的、做買賣的商販,這一晚便日進鬥金。
季家一行主子連帶仆從十幾個人,在街市口下轎下馬,姑娘們在前,幾位公子随後進了燈市。
文瀾一路雀躍,東指西看,還掏錢買了個兔頭燈提着,慧姝頭一次見如此熱鬧繁華,小臉興奮得通紅,在月娥耳邊道;“二姐,這裏過年可比我們那好玩多了”
月娥扯住她的手,人多不敢放松。
方子謙自打一進燈市眼睛一直都釘在月娥身上,觀左右人流越來越多,心裏有點着急,男女有別,又不敢過于接近。
“姐姐快看”慧姝扯着月娥來到街左側一處樓門下,只見一個碩大的燈船,有一間房屋大,船上男女動作表情各異,燈火映襯下,彩帶飄飄,惟妙惟肖。
方子謙看月娥姊妹擠進去看燈船,也忙分開人群,眼看着離月娥只有兩三步的距離,突然,‘嘭’地一聲,接二連三的炮仗聲響起,頓時,人群驚叫,一時慌亂。
方子謙眼瞅着月娥被人流沖走,急欲上前,卻被後撤的人流阻擋,眨眼功夫月娥就消失在人群中,方子謙頓時急出一身冷汗。
慢慢人群散開,方子謙茫然四顧,哪裏還有月娥身影,看見慧姝被人擠在門樓裏,忙吩咐身旁小厮看好秦家三姑娘,自己四處尋找月娥。
方子謙一路喊,“秦姑娘”人頭攢動,聲音一發出就被淹沒,找了半個時辰,也沒見月娥蹤影,卻遇上季家三姊妹和方玉容、季文海,一見面,文繡焦急地問,“表哥看見月娥妹妹了嗎?”
方子謙眉頭深鎖,搖搖頭。
玉容吓得帶着哭腔,“怎麽辦?”
幾個人往前找,走到城隍廟西,老遠看見方二公子和月芸,老遠瞧着,樣子親昵,方子謙也顧不上別的,開口便問;“看見月娥妹妹了嗎?”
方二公子眼睛瞧着月芸,月芸心不在焉應付一句,“沒看見”二人仍舊眉來眼去。
方二公子一副不慌不忙懶散,“大哥,秦家表妹知道家門,找不見自會回去,不用太着急”
方子謙沒理他,這人山人海,萬一碰到地痞無賴,有個閃失,他越想越着急。
月芸心裏竊喜,巴不得妹妹出點子事。
這時,季文濤從東跑來,不用問就知道沒找見人,擔憂地道: “月娥表妹對這一帶不熟悉,地方又大,很容易迷路”
方子謙決斷地對文濤道:“你往南、我往北找”
又囑咐季文海照看幾個妹妹,便和季文濤分兩路尋人。
方子謙找遍附近,又往遠處找,逆流逢人便問,“看見一位穿紅衣的少女”人均茫然搖頭。
方子謙圍着城隍廟轉了一圈,頂頭又遇上季文濤,季文濤搖搖頭。
方子謙突然頭腦靈光一閃,掉頭就走,季文濤在身後喊些什麽,他心裏藏着事,也沒聽清楚。
他朝着與月娥走散的地方一路尋找,他對此地生疏,但記得那個燈船是一家高門樓下,憑着記憶尋去。
足走了一炷香功夫功夫,方看見那家眼熟的門樓,門樓前碩大的燈船,那高樓燈樹璀璨,燈火闌珊處,立着一個紅衣姑娘,粉雕玉琢,像是月裏的嫦娥,火燭交輝,美輪美奂。
方子謙剎那心都快跳出胸膛,胸口上下起伏,脫口喚了聲,“妹妹”
月娥驚喜叫了聲,“表哥”
月娥也正自焦急,乍見方子謙一臉焦灼,面色潮潤,心一暖,仿佛見親人般。
二人快步朝對方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