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章

淑寧接過一本厚厚的冊子,裏面全是永寧侯對這些通過考驗的少年的評價。當然,這都是私下做的,那些世家還不知道永寧侯府在為大公主和二公主選驸馬。要是知道的話,應該前來報名的人會更多,這世上有不願意做驸馬的,也有非常願當小白臉的。

對于這些人,連第一關都過不了,所以他們全都被永寧侯排除在外了。經過幾次的篩選,如今到淑寧手中的冊子便還剩下這麽多,可見京城中适合當驸馬的人确實不少。

淑寧又選了選,分別又挑出一些她覺得不錯的。主要是這些人的家裏都是有點家底的,不至于讓他們把主意打到公主的産業上頭來。別以為公主的産業就沒有人打,這世上永遠不缺極品。

先皇時期就有這麽一個公主被夫家人害死了,還把她的東西和田莊鋪子等産業賣了換錢。偏偏正是因為他們賣公主的東西被發現了,要知道公主的莊子和鋪子全是皇産,雖然給了公主,但是在公主死後這些都要收回去的,而這家子極品就幹出倒賣皇産的行為。

再加上京城多了一些公主的陪嫁品,一下子就被查出來了。先皇可是有些神經病的人,雖然他可以殺皇室宗親,不代表他會願意看到其他人殺害公主,所以這些人就倒黴了,被先星抄家不說,連嬰兒都沒放過,全扔到菜市口斬首。唯一逃脫的就只有公主生下來的女兒,被皇帝一副嫁妝嫁到了外地,從此不再以皇室後人自居。

于是在先皇的時期,雖然皇室男人的日子不好過,但是皇室女人的日子很好過,夫家也不敢再給公主郡主等臉色看,就怕她們跑進宮中跟皇帝哭訴,別以為皇帝不在乎皇室宗親的性命,就代表了他會喜歡看着別人折磨他們,這些人他再看不爽眼,也是皇家人,哪能由外人欺負?

所以,神經病的思想就不要想去理解,因為你根本不知道他究竟在想些什麽。好在乾正皇帝不像先皇,不然京城世家的日子只會更不好過。當然,如果是這樣估計離反也不遠了。

把挑好的名單遞給皇後,皇後又選了挑出了一些不适合的,這樣一來剩下的也就只有十來家,剛剛好。

“我回頭把這分名單交給母後和皇上,接下來的就看他們的意見了。”

這驸馬雖然不像皇子妃那樣嚴格,但也不能忽視。所以太後和皇帝的意思也很重要。最後的選誰便是交給他們定下。皇後和貴妃是不管的,畢竟不是自己的親生孩子,人家還有親父皇和親祖母呢!

在這一點上,不管是皇後還是貴妃,分寸都抱握的很好,沒有給皇帝和太後一個充滿野心的印象。

最後皇帝和太後挑了幾家,尋問過意見後便下了聖旨賜婚,兩位公主選的都是嫡次子。雖然公主有公主府,不用和父母住在一起。但是選擇嫡長子的話,以後就要做宗婦,雖然聽着好聽,但麻煩事也多。皇帝只想自己唯二的兩個女兒可以輕輕松松的過一輩子,所以為她們挑的都是嫡次子,這樣一來也不用侍奉雙親,小夫妻倆可以住在公主府中過自己的小日子。

做為公主,更不用每日向婆母請安,只要驸馬不犯混,這樣的日子就連淑寧都羨慕不已。在後宮,她雖然有着一萬之下萬人之下的後妃身份,卻也要面對四面八方而來的暗箭,很多時候連睡個好覺都難得,哪有公主的日子好過。

兩位新鮮出爐的驸馬,一位是內閣大臣歐陽大人的嫡次子,另一位也是皇帝為太子選的太傅家的嫡次子。這兩家清貴不說,家中也頗有資産,不用擔心他們打公主的嫁妝。皇帝為了兩個女兒也算是做了番了解,這樣人家出來的孩子,大褶子上是不會踏錯步的。

只要驸馬老實本份,就能和公主把日子過下去。不求他們有多恩愛,起碼也要相敬如賓。至于驸馬要不要小妾通房,相信經過貴妃調、教的兩位公主不會為驸馬準備的。

沒錯,自從兩位公主指婚後,但不在上學,而是交到了貴妃的手中,由她親自教她們一些為人處事之道。在這方面,皇後都不如她。而且貴妃還有一點是皇後比不上的,那就是她對男人的了解。有過前世的經驗,這男人嘛都是賤骨頭,你想給的時候不要,不給的時候死皮賴臉的也要賴上來。

Advertisement

而這,就是淑寧要教給兩位公主的。

至于什麽通房侍妾,只要兩位公主不願意,就不要給驸馬準備。男人就是這樣,忍忍就過去了,非要拿女人說事。一個月女人不方便的時間也就那幾天,古代的男人壽命不長,特別是好多達官貴族,淑寧猜測他們肯定是年輕的時候睡女人睡太多的緣故。

所以為了驸馬好,還是不要替他們準備了。有一次就有第二次,男人不能慣的。本來她還想把這些用在自己的夫君身上,可惜啊進了宮這些手段都浪費了。

現在好了,皇帝送兩位公主給她調、教,簡直讓她高興壞了。她自己用不上沒關系,可兩位公主能用啊!男人都是相通的,如果兩位公主能通過這些手段,讓他們的驸馬對她們百依百順,淑寧表示這也是她的另外一種成功。

當然,淑寧還教了兩位公主一些後宅的手段和陰私,這些連皇後都沒有學過,還是王氏曾經教給她的,現在終于有了用武之地。

每天大公主二公主都要前去長寧宮學習,淑寧還手把手的教她們管家。以她們公主的身份,雖然不用自己親自管理,但還是要會看賬本,不然被下面的人欺瞞了都不知道。所以淑寧交給她們的第一個任務,就是學習怎麽看賬。

這是德妃和秦淑寧無法交給她們的,誰讓她們都沒有管過家呢!

教累了,就讓兩位公主放松放松,淑寧彈琴給她們聽!

“每次聽貴母妃的琴聲,都有一種幸福的感覺。”

二公主靠在大公主的肩頭,兩姐妹因為一起上學,再加上宮中只有她們兩位公主,所以感情變深厚了不少。

“是啊,我還和貴母妃學琴呢!你要不要也來?”

大公主問妹妹。

“可以嗎?”

二公主驚喜的問道,她和大公主不同,極少來長寧宮,與貴妃的感情很空白。

“當然啦,貴母妃是個很好的人呢,她肯定喜歡你。”

二妹妹長的并不是很漂亮,是那種小家碧玉的感覺,大公主更顯貴氣,容貌氣質皆是上等,再加上是德妃之女,出生極好,所以比起二公主來她的底氣也強上不少。

“對,二公主只要不嫌棄,到時和大公主一起來便可。”淑寧停下琴聲,微笑的看着大公主。

“多謝貴母妃。”二公主站起來道謝。

“不用,反正我在宮中也挺無聊的,看着你們我覺得自己又年輕不少。”

明明她也才十幾歲二十歲不到,為什麽已經有股滄桑的感覺?難道她真的老了嗎?摸了摸自己的臉想到。

“噗,貴母妃一點都不老,可好看了。”大公主忍不住笑出來。

因為不熟,二公主只眼中帶上了笑意。

“呵呵,拉倒吧,還不老啊?你們弟弟都三歲了。”

淑寧想到太子就嘆氣,盼着孩子長大,可看他們長大又在催自己變老,一時間心情頗複雜,也不知是究竟希望孩子長大呢?還是希望他們長慢點呢?

“貴母妃很漂亮,是長樂見過最好看的人。”

長樂也是就二公主,終于在她滿十歲那年有了封號,還是淑寧提醒皇帝的。有時候淑寧都在懷疑自己是不是聖母,為啥總是對這些孩子心軟。

“沒錯,我還沒見過比貴母妃還要漂亮的人呢!整個後宮都沒有。”

父皇新進的妃子也沒有,一個個在貴妃面前就跟那地裏枯萎了的小菜一樣不起眼。

“哈,聽你們這麽說,好像我還真的很漂亮似的?不會是騙我的吧?”

淑寧單手支着下巴,故意逗兩位公主玩。

“當然不是啦,不信貴母妃出去走一圈,就連禦花園中的花都不及你美麗。”

大公主與淑寧相處習慣了,說話間随意不少。而二公主則顯得拘謹些,畢竟她和貴妃真的不是很熟啊,雖然娘說貴妃是好人,每次有好東西都不曾忘記她們母女,可讓她像大姐姐這樣輕松的談話,二公話覺得自己暫時還無法做到。

“長安說話越來越好聽了,貴母妃賞你什麽好呢?有了,我記得我有一對飛鳳釵,梅春去替我取來。”

淑寧一拍額頭,想起來了。

“是。”

梅春打開淑寧的庫房,取了一個盒子出來,主子的庫房裏有什麽,她很清楚,也都記得每一樣擺放的位置。

“這對釵,是前些年你們父皇賞我的,那時我還年幼戴着還行,現在卻不能再戴了,不像樣。今天我把這對釵送給你們姐妹,希望你們記住不管你們以後在哪裏,你們都是這天下最親最親的親姐妹。”

“是,謹記貴母妃所言,兒臣們不敢忘記。”兩位公主站起來聽訓,完了一人取了一支飛鳳釵戴到頭上。

大公主為大,身份也為尊,便取了左邊那支,而二公主年紀小,又是妹妹,所以取右邊那支。

相互替對方戴上,然後相視一笑,一切盡在微笑之中。

見她們如此,淑寧算是放下心喽!她就怕兩位公主起了較勁的心思,對她們以後的關系發展很不利。

皇家現在就這兩位公主,淑寧實在不想她們交惡,這也是皇帝不願意看到的。曾經她以為自己可以和親姐姐淑慧做一對好姐妹,卻不想她的想法不代表也是淑慧的想法。在淑慧的心中,她就是那個搶走了自己一切的惡人,恨不得自己死去,又怎麽會和她關系融洽呢?

想到淑慧,淑寧在心中默默念了一遍心經,也不知道她現在是死是誰?

擡頭望天,幾只鳥從頭頂上飛過,藍藍的天白白的雲,仿佛在訴說着她的無奈和永寧侯府的決心。

“教的怎麽樣?”皇後難得有閑,來到長寧宮與貴妃喝茶聊天,還能一聽貴妃的琴聲。

“不錯,挺有天賦的。”

別看大公主和二公主學的時候很害羞,但她們都學的很認真。畢竟事關自己以後的幸福,哪怕是貴為公主的她們,也會好好學習的。何況兩位公主并不嬌縱,教起來也不是很費心。

“呵呵,看來你還挺喜歡為人師表的。”

皇後掩嘴輕笑,難得看到貴妃這麽有活力的樣子,這幾年可是很少見喽!自從有了太子之後,貴妃雖然本心依舊,卻也失了天真。再也不複以往的活潑,有時無意之間會看到她眼中的哀傷。

“在後宮中的日子這麽無聊,不為自己找點事做,早晚會發黴的。”她又不想對付宮中的其他妃嫔,只好做個先生解悶了。

“發黴?這又是什麽說法?”皇後好奇道,貴妃的口中總能說出一些很有趣有深義的詞。一開始覺得有些不像樣,但聽過她的解釋後,發現這樣形容确實比較貼切。

“嗯~說法嘛就是……”

淑寧輕緩的解釋給皇後聽,一片樹葉飄落,快在碰觸到淑寧的頭時,一陣清風撫來,樹葉被風卷走。

樹下兩人,身前擺着茶與琴,偶爾聞幾聲笑語,畫面十分的溫馨動人。

皇帝進來時,便見到這般畫境,心念一動,讓人搬來書桌和畫具,把看到的風景畫了下來。

早就發現皇帝的到來,正想起來卻被他用眼神制住,皇後和淑寧不明所以,也不敢動。

“好了,皇後、貴妃,你們可以動了。”

皇帝畫完,這才允許兩人移動。

“皇上作畫,難得難得。”

淑寧輕移蓮步,來到皇帝身前,桌上畫的正好是剛才她和皇後說話時的情形。

“愛妃,可喜歡?”

皇帝滿意的看着桌上的畫,好久沒有這樣畫過了,一時間到有些身體酸痛,剛才為了盡快完成此畫,皇帝一步也沒有移動。

“喜歡。”

淑寧點頭,她在想辦法怎麽從皇帝那裏把畫騙來呢!

“能送妾嗎?”

“喜歡也不成,這是朕的私人收藏。”

皇帝想也不想的就拒絕了,氣得淑寧轉身不理他。明知道自己喜歡,還故意逗人,這皇帝也太無聊了點。

“哈哈哈,愛妃可是生氣了?”

皇帝大笑,一點也不在意自己的行為有多麽的不符合他皇帝的身份。

“呵呵。”

回了他一句呵呵,來表示自己的不滿。

皇帝也不在意,反正他現在早習慣了貴妃時不時小小的傲嬌一下,對了這傲嬌還是貴妃說的,皇帝借來用了用。

“娘,母親。”

太子殿下從外面跑進來,一蹦一跳的都不好好走路。

“太子,你的規矩呢!”

皇帝見狀,挑了下眉。其實他并沒有生氣,只是怕兒子摔倒,畢竟太子還小呢!

“啊~爹。”

太子看到皇帝也在這裏,驚訝道。

“哼,才看到爹嗎?”

皇帝不滿,太子一進門先叫的是娘和母親,居然都沒有看到他,不爽啊!

“爹不是在太極宮嗎?”太子根本沒想到他的父皇居然不務正業從太極宮跑到長寧宮來。

“……”

皇帝啞然,要不是太子還小,還沒有正是學習寫字,皇帝經對會讓他把爹這個字寫上一百遍的。

“爹,教兒子認字。”

太子根本不顧皇帝的是不是正在生悶氣,直接把人拉走,留下貴妃和皇後相視一笑。

皇帝對太子确實疼愛,都不計較他偶爾小小的失禮。雖然只是三歲孩童,偶爾失禮一下本是正常,但這前提是皇帝願不願意計較。幸好皇帝本不是那種瑕疵必報的人,不會跟小孩子計較。

乾正十五年,是一個特殊的年份,邊關傳回好消息,打了幾年的仗,這一次永寧侯帶着四子一路追擊直追擊到了對方的王庭,對方所有的王族都被永寧侯抓住,現正在回京獻俘呢!

“這……”

淑寧聽到這個消息,一時間為父親和兄長們感到高興,也有些擔心侯府是不是太張揚了?父親的勞功這麽大,會因此而得意洋洋起來嗎?

“娘?”

太子坐在一旁,看自家娘一臉不高興的樣子,有些擔心她。

“煜兒,娘沒事。”

太子正在認識,淑寧無事便陪他,可總是走神,直到連太子都察覺出來了。

“娘,不怕。煜兒在。”

太子不知道自己的娘在擔心什麽,但他會告訴娘親,還有他在呢!

“對,是娘糊塗了,還有煜兒在呢!你外公也不是那種糊塗的人,娘不應該懷疑他。”

淑寧揉了揉太子的頭,得到他甜甜的一笑,娘好久沒有這樣摸過自己的頭了。雖然爹說是因為自己長大了,所以娘才不能像以前那樣摸自己的頭,但太子還是喜歡娘摸他頭時的動作,柔柔的暖暖的很舒服。

邊關回京的帥帳內,永寧侯正在看京城來的信。他對京中的了解,全都來自于淑寧的三哥,前幾年科舉考中了進士,現在考了庶吉士留在京城,打算過兩年就謀個外地的官職好好歷練

自從兩前年他突然接手元帥之位,帶着四子奔赴戰場外,到現在還沒有回去過。兩年前,本以為有着火藥大炮的大夏可以輕權取得勝利時,卻不想原來的主将居然生出了私心,想把戰争的時間拖長,這樣一來他在邊關就能獲取更大的利益,甚至還把大炮出售了好幾門給對方,炮彈也賣出了一百枚。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