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金光銀光
錢楓知道他娘不是真的想尋死,肚子裏還帶着個娃怎麽死?
但他不能由着娘這麽鬧下去,動了胎氣可不好。錢楓扶着楊氏踩在井邊的一塊大磨刀石上,“娘,你瞧前面是啥?”
楊氏滿臉糊着淚,順着錢楓的手指朝前面遠處看去,“哪裏有啥,不就是一座荒山麽?”
錢楓微笑,“山上有啥?”
楊氏抹了抹眼淚,“還有些枯黃的草呗,又沒有糧,頂啥用?”
錢楓又笑,“還有啥?”
楊氏惱了,“你跟我打啥馬虎眼,現在不是看山的時候,你得想辦法怎麽把那些要飯的給支走,咱家沒有糧養那麽多張嘴!”
“別急嘛,你再看看,山上到底還有啥,那可是滿滿一山的寶啊,你咋就看不見呢?”
楊氏揉揉眼再看,一家人都跟着往遠處的山上看。此時是傍晚,除了昏暗的山頭,啥也沒有啊。
楊氏又敞開喉嚨哭嚎起來,“看瞎了眼也看不出一粒糧食來啊,都這個時候了你還讓我看什麽破山,有本事你讓娘看看金山銀山是啥模樣,除了金山銀山,啥山我都不想看……”
葛桃花也過來哭着幫腔,“等家裏的糧糟蹋完了,咱們一家子就當餓死鬼吧,也不知陰間有沒有金山銀山。”
這會子石榴突然說:“這座荒山裏全是大石頭!”
錢楓猛地擊掌,“對喽,還是我的石榴最聰明,你們就知道哭哭哭,石榴可是一聲都沒哭,她這叫大智若愚!”
石榴得意地嘻嘻呵直笑,“因為你教過我石頭的石,我就想到了這事。可是……這種石頭不能當糧食吃的,你上回給我講過點石成金的故事,難道你能把石頭變成金子?”
錢楓笑着搖頭,“我又不是仙翁,哪裏會什麽點石成金。”
他再扶着楊氏來到牆根坐下,眼見着一家子都眼巴巴地等着他說下去呢,他也不賣關子了,“我跟你們說,我早就發前面那座山上是一滿山的大理石,石榴,你有沒有發現縣裏好些有錢人家的房子都是用石頭砌的?”
Advertisement
石榴想了一下,然後直點頭。
楊氏焦慮地說:“不就是石頭麽,鄉下缺啥都不缺石頭,啥搭理不理的石頭,只要是石頭,它就不值錢,你說說,這破石頭能幹啥?”
“這種大理石可以蓋房子,可以鋪地面,可以建塔、可以搭橋,可以雕像……用處太多了。當然,最重要的是可以賣錢!娘,它可以賣好多錢啊!這種石頭為啥只有有錢人買得起,因為它值錢啊,咱們鄉下人只能土磚蓋房子,因為咱們太窮買不起這種石頭。這滿山的石頭,把它開采出來咱們不就掙錢了?”
錢楓說得激情澎湃,他早就想幹一番大事了,之前就發現這座山是石山,他還特意仔細研究了一番,發現是上好的大理石。
可是找誰來開采呢,村民們肯定不行,他們有田有地,若是荒掉了田地來開山卻沒掙到錢,豈不是跟他錢楓沒完?若是由他雇村民們來開,每日給二十多文的工錢,他也給不起,沒這個本錢,而且成本也太高,要是銷路不好還得賠錢。
現在有這麽一群乞丐來了多好,在賣出錢來之前不需給工錢,只需管飯吃,等掙了錢後再給他們一人發一筆錢就成,這樣可是穩賺不賠的大買賣。
錢楓将這些跟家人陳述一番,還做了個比較,“你們想啊,若是我雇五十位村民幹活,每日就得給一千多文的工錢,我哪有這麽多錢?到時候大理石賣不掉,那就真的賠得沒褲子穿了。現在這些乞丐在後山搭棚子住,咱們只需管飯吃,一人吃一斤半的糧足夠了吧,那也只要四文錢,五十個人總共才要兩百文。菜就更便宜了,十幾文錢能買一擔大白菜和籮蔔或鹹菜。等賣了錢,每人分些錢回家過年,他們肯定歡天喜地的,萬一沒掙到錢,我管了他們這麽久的飯,他們也不會有怨言。哪怕有怨言,我也能對付得了。”
一家人都聽呆了,楊氏現在沒話說了,她已經不懂自己的兒子了,不知道他腦子裏整日在想啥。想必他在外面見過世面,知道這種石頭能賣錢,那就由他去鬧吧,大不了就是吃光自家的糧呗,兒子不是還能去縣裏賣東西掙錢麽,應該不會讓一家人當餓死鬼。
想到這兒,楊氏便說:“兒啊,你這幾回出去都掙了錢,你咋還不知足,你這不是耽誤了你的買賣麽?”
錢楓見他娘語氣柔和了許多,就知道她已經贊同他幹這個了,“娘,我又不用親自去開采石頭,我平時只需去看看就行了,我還可以像平時一樣去縣裏做小買賣的,正好順便出去打聽大理石的銷路,找好了石材販子,以後就財源滾滾了!”
石榴聽得滿臉開花,葛桃花也消停了,扭頭去屋裏把豬和雞都放出來,否則就是一屋子的臭味了。
錢老爹和錢桐雖然都是老實巴交的泥腿子,根本不懂這些,但他們覺得錢楓說得有道理,應該不是發瘋病在這兒瞎鬧。
大家呆了一陣,見葛桃花把豬抱進豬欄裏,雞也被抓進了雞棚,楊氏和石榴這才想起自己屋裏的東西,趕緊進屋忙活去。
錢楓見大家一下哄散了,自言自語道:“嘿,我說了這麽久,咋連聲喝彩也沒有?”
他也來到屋裏和石榴一起挪東西,豬已經被石榴抱進豬欄了,他和石榴一起擡着大缸,邊擡邊問:“石榴,你覺得我的想法咋樣,你剛才不會也以為我是在發瘋病吧?”
石榴使着牛勁擡着缸,“我才沒有這麽認為呢,你好好地怎麽會發瘋病,咱們成親這麽久我也沒見你發過瘋病呀。我知道你本事大,上回在渭河縣你把那位官差頭兒和一群小差役支使得團團轉,他們可是官差!這群乞丐羅羅哪能跟官差比,你管着他們或是想打發他們肯定跟吃飯睡覺一般容易。”
石榴說得可帶勁了,錢楓聽得笑逐顏開,贊道:“還是我家石榴大氣!咱們家也只有你是我的知心人了。”
石榴被誇得滿臉堆笑,“那當然,我是你的婆娘嘛。”
吃過晚飯,錢楓就去村後面的山看一看那群乞丐。這些人都是農家人,個個都是幹活的好手,錢楓過來時,他們已經搭好了一半。
乞丐頭兒叫王青頭,他帶着這幫人也有三個多年頭了,平時也擺擺臭架子,把這些人管得服服貼貼。他也懂得分工,十幾人砍樹,十幾人割茅草,十幾人在那兒支架子,還有五個人在旁邊架五口鍋做飯。
他打算搭出五個棚子,一個棚裏住十個人。選的地方還是在山坳裏,這裏避着風,冬天也不會太冷。當棚子搭好了一半,就差在頂上搭梁和蓋茅草了,他就讓大夥兒先過來吃飯。
錢楓見他們在吃飯,就在他們旁邊坐下。所謂的椅子就是砍下來的粗樹樁子,将就着能坐。
大夥兒都端着用來讨飯的破碗大口大口吃着,見錢楓來了,他們全都圍着坐成了一圈,邊吃邊聽錢楓的吩咐。
錢楓打聽了乞丐頭兒的名字,就直呼其名,“青頭,我雖然是個官差,但是個小官差,就是管着這一地帶的山。村子前面的那座荒山也歸我管,那是一滿山的大理石,官府說了,若是我能找人把大理石開采出來賣錢,可以讓大夥兒跟着有口飯吃,那就是造福百姓了,所以我覺得你們這些沒田沒地的人來幹最合适了。你們說只會幹力氣活,那你們就出力氣,我管飯夠!掙了錢呢,到時候每個月我都給你們發錢,要是倒黴賠了錢,這也跟你們沒關系,我會再找別的活給大家幹,反正不會讓大家跟着餓肚子。”
大夥兒聽說掙錢後有錢發,都喜氣洋洋的,再聽說哪怕賠了錢,錢楓也會再為他們找活幹,這不等于錢楓會一直罩着他們麽?這簡直是從天上掉下來的大好事啊!
王青頭一高興就直呼錢楓頭兒,“頭兒,以後你就是頭兒了,我是小頭兒。”
錢楓發笑,“你是頭兒,我不搶你的,以後你們就叫我……坊主吧。咱們要辦的是石坊,我是坊主,你們是坊工,以後咱們就像一家人,是飽是饑就看咱們怎麽幹了。”
王青頭哈哈大笑,“坊主?坊主好聽,那我還是頭兒了。坊主放心,我會好好幹,還會管着大夥兒不偷懶!”
“好!不過我也不會讓大家太累,每隔六日會讓大家歇一日,歇息好了才有勁幹活嘛。”
大夥兒聽說還可以放假,那就可以回家看看了,都雞啄米般直點頭,眼裏都閃着期待的光芒。
錢楓雖然想掙錢,但絕對不想自己像地主那樣去掙錢,他知道這裏面很多人都是因為問地主借了錢,累積多了還不清只好把田地給地主抵債。大家心裏都對地主沒好印象,所以錢楓是不會讓他們跟地主家裏的長工那樣沒命地幹活。
王青頭粗糙幹裂的手端着碗猛喝了一口熱蘿蔔湯,大咧咧地說:“給地主幹活一年到頭也只有過年那幾日可以歇息,我們想去當長工還沒有地主肯要,坊主竟然讓我們每隔六日歇息一日,真是大方義氣!”
錢楓見大家一點異議都沒有,還都這麽熱情高漲,心裏踏實多了,他便跟大家唠起家常來,誰叫啥名字,家裏有哪些人。才這麽一會兒,大家就混得跟一家人似的。
時辰不早了,錢楓站了起來,“你們趕緊把棚搭好,早點歇息,明日想回家的可以回家一趟,跟家人說一聲自己在哪兒,不要讓家人擔心。我明日就去買開采石頭要用的家夥,後日就要幹活了。”
“好勒!”大夥兒齊聲答道。
錢楓往前走了幾步,忽然回頭說:“明早我再讓人送糧和菜過來,你們可千萬別去村裏拿東西。”
“記住了!記住了!”大夥兒趕忙應着,臉上似乎都寫着“不敢”兩個字。
王青頭笑着大聲應道:“坊主放心,有我呢,他們不敢亂來。”
錢楓并沒有回家,而是去裏正的家。
清河縣除了縣令大人,還有功曹、主薄幾位小官,另外就是一些辦事的小官差及幾個捕快,再往下的小官就是裏正了。
縣城裏的裏正就是一裏之長,一裏之內有好幾十戶人家,所以清河縣城內有二十位裏正。每個集鎮會設一位裏正,清河縣有十五個集鎮,就有十五個鎮裏正。
但在鄉下,裏正可不只是管一裏之內的百姓了,因為村子都不大,村與村之前相隔也挺遠。若是一裏路就設一個裏正,就等于是一個村子得有一個裏正了,清河縣有上千個小村子,根本供不起上千個裏正,所以一般都是十個村子只有一個裏正。
裏正管着這十個村子的大小事宜,其實主要還是催交賦稅糧和退換田,然後處理一些雞鳴狗盜之事。每個村裏都有一位戶長協助裏正辦事,但戶長沒有俸糧,也就是名義上好聽一些。
其實裏正領的俸糧也都很少,而鄉裏的裏正跟城裏的裏正更是沒法比。城裏或集鎮上有鋪子,裏正挑挑毛病,掌櫃們就給裏正送點禮。但鄉下的裏正靠俸糧根本養不活一家人,大多數都種了幾畝田地添補家用。
錢楓知道,要想順順利利地開采石頭,得把裏正給哄好了,所以他趁夜裏到了裏正的家。
這位裏正姓張,不到三十歲,家裏已經有四個孩子了。錢楓去找他時,他還在編藤筐,他的婆娘坐在燈下做棉襖。
張裏正見錢楓來找他,很是驚訝,雖然他也聽說過錢楓,知道他的一些怪誕行為,不過他覺得錢楓好像不至于發瘋病發到他家裏來吧。張裏正的婆娘見來了人,就去卧房睡了。
錢楓一進來就笑眯眯地套近乎,“張裏正,張大哥,你可是一位好裏正啊,個個都誇你是咱們殷山鎮五個裏正之中最得人心的裏正,對村民們和善,辦事公道,從來不擺官架子。瞧你,這麽晚了還編藤筐,像你這麽好的裏正真不該吃這個苦啊。”
張裏正被這麽沒頭沒腦地誇一陣,還真的自滿起來,“小兄弟說得是,他們幾個裏正每日游手好閑的,聽說種幾畝地還常讓村民們幫忙去種。我可從來不做這種事,我家的田和地全都是自己種的,我編藤筐也是因為我有一位表舅在縣裏時常支個小攤賣筐和籃子,我沒事就編幾個讓他幫着賣,掙幾個小錢花花。”
錢楓感嘆道:“遠近幾個鎮都尋不到你這麽好的裏正啊,要說幾畝田地的事,得了空我找人幫你種,你好歹也是裏正嘛,這麽辛苦叫小兄弟看得過意不去。”
張裏正忙搖頭,“不行不行,十個村子的村民們都長眼看着呢,我要真這麽做,豈不是和其他幾個裏正一個德性?”
“那我夜裏找人幫你幹咋樣?你養着四個孩子,俸糧又少,靠賣幾個藤筐能掙幾個錢?”
張裏正尋思了一下,“夜裏幹也不行啊,第二日村民們起床一瞧,還不是知道有人幫我幹了麽?”
錢楓暗喜,張裏正不是不想占便宜,而是怕村民們知道了名聲不好,只要能偷偷摸摸地給他好處,村民們無論如何都不知道的話,他就敢要這個好處。
錢楓嘆道:“張大哥,你說連夜裏幫你幹活都不成,你這日子過得也忒辛苦了。哦,對了,錢家村前面有座荒山你知道吧?”
張裏正手裏還在編着藤筐,藤條繞來繞去地很是熟練,他一邊繞藤條一邊說:“知道,那座荒山連幾棵大樹都長不出來,否則也能讓村民們砍下來燒燒炭。”
一說到炭,錢楓就來主意了,“張大哥,估摸着還過十幾日就要生炭火取暖了,你可千萬別去花錢買炭,我大哥正在燒炭,到時候我尋個夜裏給你拉一板車來,夠你過一個冬的。”
張裏正雙眼頓時黑亮起來,臉頰微紅,“這……我咋好意思收呢。”
“有啥不好意思呢?我可不是拍馬屁想從你這兒得啥好處,我是真的見你日子過得不容易,我天生就是這種見不得別人吃苦的人,特別見不得你們當官的還要受苦。”說到這兒錢楓都不好意思臉紅了。
接着錢楓又道,“就在吃晚飯之前,我還接濟了五十號乞丐呢,給他們米和菜,讓他們在我們村後山搭棚子住,以後我就想辦法讓他們有吃有喝,別再去偷拿村民的了,讓百姓安居樂業多好。”
張裏正又驚又喜,手裏的藤筐騰地一下落了地,一只大掌朝錢楓的肩膀上拍過來,“好兄弟,你幹得好啊,我正為此事發愁呢!前年這群乞丐把地裏的東西一掃而光,待我去縣裏禀報讓官差來抓人時,他們早跑沒影了。今兒個傍晚你們村的戶長跑來告訴我,說乞丐們今年又來了,但我也懶得去縣裏禀報,反正逮不着人,還白累了一雙腿,只是這樣保不準會有其他裏正去告我的狀,說我連乞丐都對付不了,我正為這事愁得慌。”
張裏正說着正興奮,忽然又納悶了,“好兄弟,聽說你已經分了家,就你們小兩口那點糧食估摸着也只夠自己吃吧,雖說你做小買賣掙了錢,但也養不活五十號人啊,你這豈不是用不了一個月就……”
張裏正沒好意思說下去,感覺錢楓是不是真的犯瘋病了,這麽多人吃飯,一個月就能将他家的糧食吃空。
錢楓心中大喜,這可是張裏正先扯到這件事上來的。他忽然頓悟般拍着大腿,“是啊,我咋就沒想到呢,我一心想着幫他們,竟然忘了我家就那麽點糧食。”
張裏正湊上前說:“你養他們幾日,他們也感激你,然後你再想個辦法把他們支走不就得了。”
“可是我都答應好他們了,說要一直養着他們。”
張裏正覺得錢楓這瘋勁又上來了,無奈地瞧着他。
錢楓故作思慮,忽然雙掌一擊,“張大哥,剛才不是說我家前面有座荒山麽,連樹都不長,但是有石頭啊,我讓乞丐們幫着把石頭弄出去賣賣,說不定能養活這麽些人呢。”
張裏正心裏發笑,石頭能賣啥錢,但他也不好打擊錢楓,就讓他去折騰吧,便點頭道:“好啊,這也不失為一個謀生之計,實在賣不掉再想辦法攆他們走。若是真能養活這麽一群乞丐啊,我都算是有功績了,說不定将來還能騰個位子,去鎮上或縣裏當裏正。”
張裏正只不過這麽說說而已,可沒指望真能得這個功績。
錢楓心裏都快樂開花了,張裏正這麽一說就是同意他開采山上的石頭了,他便再火上添油說:“我愛攬這些閑事還望張大哥莫笑話,剛才差點把我娘給氣死了,她鬧着要撞牆呢。”
張裏正暗道,若是他有這麽個兒子,他也要撞牆。
錢楓再接着說:“若是我運氣好,真能将石頭賣出去,還能讓乞丐們有幾個小錢花花,到時候我也不會忘記張大哥的善心,只要你同意讓乞丐們靠山吃山,掙了錢我也會拿些來孝敬張大哥的。”
張裏正聽說還有錢孝敬他,心裏一樂,“好啊,就怕你們賣不出錢來還白費力氣,這座荒山啊也是白占地,你要想用,哪怕用一百年都沒人管。”
“可是我怕周圍的村民說我私自開山,要不你給我寫個字據,村民們一問,我就拿出來給他們瞧瞧,他們就沒話說了。”
錢楓誠懇地望着張裏正的眼睛,張裏正站起來便去桌上拿草紙和筆,“這有啥難的,你說的也在理,有個憑證也好。”
錢楓趕緊上前去研墨,張裏正提筆正要寫呢,忽然尴尬一笑,“我會寫的字不多,平時收賦稅糧遇到不會寫的字還常找你們村的祥大爺來幫忙,怕是這個字據我也寫不出來,我來這裏好幾年了,可從沒寫過這類的字據。”
“沒事,我跟着祥大爺學了一些字,去縣裏賣東西也跟着旁邊寫對聯的大哥學了一些字。這個字據我應該能寫出來,我寫好,你照着抄一份成不?”
張裏正毫不猶豫地點頭,“成!成!”
錢楓故意将字寫得東倒西歪,“地契從即日起,殷山鎮錢家村前面的大理石山歸錢楓所有,由錢楓帶領開采建石坊,所獲之利歸錢楓和丐幫共有,一百年不變。”然後再附上日期。
他讓張裏正抄下來時,還讓張裏正把他自己的名字寫在日期的前面。張裏正也識得一大半的字,他念了念,還誇錢楓,說字雖寫得醜,但能将意思寫明白,已經很了不得了。
張裏正寫上自己的大名之後,還像平時往縣裏交賦稅總糧時那樣用手指抹了旁邊的紅泥,往紙上摁了一下指印。
錢楓再和張裏正說了好些敬慕景仰的話,張裏正都快被他誇上天了。
時辰已晚,張裏正還親自送他出門,錢楓在回來的路上樂得一直哼着歌,都快扭腰跳起舞來了。
待他回來時,石榴已經睡着了,他按捺了好久才忍住沒把石榴叫起來,這等好事除了跟石榴能細說,可不能跟別人說。想到時辰實在不早,他就摟着石榴睡了。
晚上做夢時,他都差點笑出聲來。
次日,石榴做早飯,錢楓叫王青頭帶人來扛糧和菜,還特意給了他們幾個雞蛋。楊氏瞧了又是一陣心疼,可是見兒子一身幹勁,好像要幹大事一般,她也忍住沒說出難聽的話來。
吃過早飯,錢楓又帶着石榴去縣裏。
這回他們只帶着叔叔家的幾只鴨去賣,因為錢楓得去買開山的土炸藥和開山用的大捶和鑿具,沒太多時間在街上擺攤。不過他還是帶上了桌椅,想順便寫幾副喜聯和春聯,掙點錢可以多買些糧。
這一路上他都哼着小曲,還把昨夜與張裏正議好的事告訴了石榴,“石榴啊,張裏正把這座山給了我,以後咱們要靠石坊過日子了,去縣裏賣東西這種小買賣咱們偶爾也要做,家裏的田和地也得種,哪怕掙了錢也不能露富,知道麽?”
石榴憨笑,“是怕有強盜來搶麽?”
“對啊,不僅怕強盜,也怕官府見咱們掙錢了就眼饞來要錢。不過也不打緊,我揣着地契呢,到時候我能跟他們周旋。”
石榴走着走着,回頭看了一眼那座模糊的荒山,“錢楓,這山上的石頭真的很值錢麽?”
“當然值錢,娘說她只想看金山銀山,其實她看的就是金山銀山呀!”錢楓也回頭瞧着,感覺那座山已經在閃着金光銀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