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林燮葬禮(3)(全文完)
梅長蘇和蕭景琰跟着飛流奔向東南方。
“太奶奶?”到了才發現是前太皇太後的寝宮。
藺晨正等在門口,見他們來了,抱怨了一句:“你們可真慢!”然後就轉身前面帶路了。
蕭景琰心道,明明我的輕功已經進步了不少,卻沒敢說出來。
跟着藺晨來到寝宮卧房,藺晨扭動書架上的機關,果然牆上出現了一個密道的小門。
“哇!這都能發現!”蕭景琰不由感嘆道,這個房間,他和林殊小時候不知道來過多少次,書架上那個物件也非常熟悉,卻從來不知道那會是密道機關。
見門開了,蕭景琰好奇的就要往下走,卻被梅長蘇一把拉住了:“這個密道不知道多少年沒打開過了,裏面空氣很可能不流通,容易讓人窒息。”
蕭景琰問道:“那怎麽辦?”
“讓藺晨走前面。”
藺晨:“……”
藺晨點了火把,伸進密道,發現火把燃燒正常,才慢慢沿着密道往前走,飛流、梅長蘇、蕭景琰跟在他後面。走了三四十米,拐了兩個彎,發現前面有一個門,門上的機關,梅長蘇和藺晨研究了半天,也沒弄明白。梅長蘇還有很多事情要做,就對藺晨道:“這個不急,過幾天咱們再來研究吧?”
藺晨知道下午林燮的靈柩就到京了,梅長蘇還要去布置靈堂,只好道:“好吧,反正它也跑不了。已經很多年沒有能難倒我的機關了,我一定要把它打開!”
從宮中出來,蕭景琰見列戰英守在門外,就問道:“知道太後去哪裏了嗎?”
列戰英道:“太後帶着庭生往掖幽庭方向去了。”
“走!”梅長蘇話音未落,人已消失不見。
蕭景琰和列戰英趕緊追上去。
Advertisement
“景禹的兒子……”林樂瑤把這個十四的歲的孩子摟在懷裏,“在掖幽庭長大……”
“奶奶!”庭生高興的叫着。
“以後再也不會有人欺負你了。”林樂瑤完全可以想見庭生在那裏吃過多少苦,受過多少罪,她拉着庭生往掖幽庭走去。言闕目瞪口呆地跟在後面,他實在沒有想到這個孩子竟然是景禹的兒子。
“殺!所有欺負過我孫子的人,全部殺死!”林樂瑤下了命令。
蒙摯命掖幽庭的人集合起來,道:“所有欺負過小主子的人,全部跪下!誰也別想逃脫,被小主子指認出來,可就不是砍頭那麽簡單了!”
掖幽庭裏大多數人都看着庭生,絕望的跪了下去。
林樂瑤遞給庭生一把刀:“庭生,林殊十三歲就上戰場殺敵了,你要是我林家的子孫,就勇敢的上前,把欺負過你的人都殺了!”
梅長蘇等人過來的時候,庭生正在瘋狂的殺人,這些人給他痛苦的童年帶來深深的陰影,他兒時做夢都想手刃這些仇人,想不到今日夢想成真!
頓時,掖幽庭內血肉橫飛,血流成河。
跪着人殺完,庭生又把站着的人掃視了一遍,看到一個太監,庭生馬上跨到他跟前,舉刀便砍。誰知那人竟人有武功的,竟然奮起抵抗。
太後急了:“快把那太監拿下!”
梅長蘇卻道:“無防,他不是庭生的對手。”
那太監很快就被庭生制服并殺死,林樂瑤見庭生招數狠辣,十分欣慰。
為保護庭生,蕭景琰曾與掖幽庭打過很多次交道,早就恨透了這掖幽庭,不明白為何要設這樣一個地方。見庭生住了手,蕭景琰道:“從今天起,掖幽庭與懸鏡司一樣,被掃進歷史的垃圾堆。掖幽庭內衆人,有罪的按律服刑,因事被牽連的,無罪釋放。戰英,你現在就把人全部押往刑部,着刑部處理。”
“是,皇上。”
人全部押走後,庭生一把火,燒了掖幽庭。
終于燒的差不多了,早朝的時間也快到了。梅長蘇護送太後和林樂瑤去靖王府休息,蕭景琰則直接換衣服去上朝。
宮門外的大臣們都等急了,一看到宮中着火,他們就紛紛趕來了,結果連宮門也進不了,只能在門口議論紛紛,卻完全不知道怎麽回事。
柳澄姍姍來遲,立即被衆位大臣圍住質問:“這都什麽時候了,你怎麽現在才到?”
“我沒遲到吧?”柳澄無語。
“可是宮中起火了!”
“這火是皇上自己放的。”
“什麽?!”
當日早朝。
蕭景琰主動介紹皇宮火災情況:“燒了三分之一的宮殿。”
“什麽?!”衆位大臣都震驚了。
蕭景琰繼續道:“但是都是一些年久失修的老建築,根本沒有維修的價值,一些年老的妃子們住在那裏,他們可能只得到過一夜恩寵,就在那裏呆了幾十年,到現在根本沒有人認識他們。太後娘娘作主,把他們放出宮去,沒有地方可去的,就住在郊外的莊園,例銀照發。”
其中深宮之中,根本也沒大臣去過,大家也不知道裏面是什麽樣子。衆大臣對這樣人性化的處置方案,也沒什麽異議,但馬上又有大臣提出:“但宮中也不能四處廢墟,還是要再建起來。”
蕭景琰道:“挖一個湖,把燒剩下的磚石廢料堆在一起,用挖出來的土覆蓋,造一座假山,種上各種綠植,放養一些野獸,以後我請衆位愛卿在裏面狩獵游樂。”
立即又有大臣道:“可是,去年連連戰亂,國庫空虛……”
“這衆位愛卿就不必管了,不會動用國庫一分銀兩。”
“那錢從何來呢?”
“我的皇兒就要出世了,江左盟和琅琊閣各送了五千萬兩賀禮。”
“……”衆大臣頓時失語。
林氏宗祠。
按照禮制,林氏宗祠共三進,景琰督建時,都按頂格建制。午時,梅長蘇做了最後的檢查,只見祠內白石甬路,兩邊皆是蒼松翠柏,四處靈帳都已懸挂好。
靈堂之內,一排排牌位擺放整齊,林殊、林樂瑤之位都列于其中,梅長蘇悄悄把兩個牌位取下,又把其他擺放整齊。
一切收拾停當,梅長蘇又飛檐走壁到牆上、房頂上四處查看整體效果,往遠處看,卻發現西南方向離此地不遠,有一個空着的荒涼院落,他暗暗打定主意,才施展輕功往靖王府飛奔而去。
靖王府太後、林樂瑤已經收拾停當,正在等梅長蘇和蕭景琰。
梅長蘇一進門就呆住了,太後和林樂瑤一樣都身穿孝服。梅長蘇愣神的工夫,蕭景琰進了房間,也愣住了。
太後對他們道:“我要為林大哥守靈,你們誰都阻擋不了我。今天,我要給你們講講以前的事。我本是一個無父無母的孤女,當年,林大哥救了我,把我帶回府,收我做義妹,林大哥賜姓于我,并為我起名靜瑤。當初送我入宮,是為了照顧樂瑤姐姐,為避免人懷疑只說我是一個宮女,所以又改了名字。現在,林大哥回來了,我當然要恢複林靜瑤的名字,為大哥守靈。”
蕭景琰知道母親決定的事很難更改,只好道:“都依母親。”
三軍缟素,山河嗚咽。
蕭景琰帶着霓凰、夏冬、雲飄蓼等一幫女眷,以及部分蕭家、言家、謝家的人候在城外,林樂瑤、林靜瑤、梅長蘇和宮羽、十三先生、庭生、庭生母親等人,都混在女眷、侍衛們當中。
傍晚,浩浩蕩蕩的車隊才到了,衛铮、聶鋒、聶铎三人跪地交旨。
蕭景琰扶他們起來,親自率軍護送林燮等人靈柩來到林氏宗祠。
十二位親兵的靈柩停于第一進靈堂,聶真等大将的靈柩停于第二進靈堂。林燮的靈柩則擡入第三進享堂內布置的靈堂。
享堂院內,一排長幾相連,長幾之上鋪有白绫,白绫之上數顆人頭一字排開,有些是才砍下不久的,有些已經腐爛,更多的已經是骷髅,如果不是他們前面竹牌上寫着他們的名字,根本不知道他們是誰:蕭景宣、蕭景桓、夏江、謝玉、魏奇、鄭淇、玄布、璇玑、秦般若、隽娘、李重心。
甬路兩側跪滿了人,東側是蕭家人:紀王、豫王、淮王等王爺及其子女;許太妃、陳太妃等梁帝的嫔妃;以及景寧、明珏等公主、郡主。
西側則是言家、謝家和夏家以及其他一些人:言闕、言氏、言豫津;莅陽、蕭景睿、謝弼、謝緒;夏江夫人和兒子;原懸鏡司的人和越氏。
當時在梅嶺,梅長蘇是臨時起意尋找父親遺骸,棺木都是臨時準備的,他回京以後,已經準備了上好的棺椁。
靈堂裏擠滿了人,梅長蘇道:“大家都出去吧,衛铮、聶鋒、聶铎留下,幫我給父親移靈柩。”
蕭景琰組織大家出去,林樂瑤和林靜瑤卻不走。
林靜瑤哭着說:“小殊,讓我見林大哥最後一面吧!”
梅長蘇低着頭沒說話,蕭景琰扶着林靜瑤的胳膊,勸道:“母親,還是出去吧。”
林靜瑤用飽含哀怨的眼神,狠狠的瞪了蕭景琰一眼,蕭景琰呆住了,他從來沒見過溫婉的母親有過這樣的眼神,馬上不敢說話了,只好扶着母親站在一旁。
紅色的椁被打開,裏面全都是冰,把冰都取出來,才露出裏面的棺。
“爹爹,咱們先換個地方,很快就可以和娘去見面了……”梅長蘇說着,想起父親死時的慘狀,不由得又流下淚來。梅長蘇想把固定棺木的木銷取出來,卻手抖的弄不出來,赤焰将軍們都知道這是他最後一次為父親做事了,肯定不會叫別人幫忙,都站在一旁,着急地看着梅長蘇和木銷做鬥争。
林靜瑤更是越來越緊張,心裏亂成一團。
終于梅長蘇把棺蓋啓開了,再次看到父親遺容,梅長蘇還是心如刀絞,忍不住痛哭失聲,衆人也都陪着流淚。
林靜瑤扶棺一看,頓時呆住,仿佛魂被瞬間抽走了,蕭景琰見她身子一晃,趕緊上前攙扶,卻發現母親色若死灰,已經暈了過去,趕緊抱着母親到偏廳找太醫診治。
林樂瑤也扶着棺木,一看到林燮遺容,就“哇——”地一聲哭了起來,她根本沒有想到哥哥死的如此慘烈。
靈堂裏頓時哭聲一片。
“哥——”“哥啊——”
林樂瑤肝腸寸斷、悲恸欲絕的哭聲傳到院內,言闕的心猛地一抽,就見林樂瑤提劍沖了出來。她氣沖沖、怒沖沖奔到長幾之前,一把扯下長幾上鋪着的白绫,頓時人頭紛飛,林樂瑤舉劍便刺,梅長蘇也飛了出來,一劍砍在一個骷髅上,旋轉劍鋒稍加內力,骷髅頓時碎裂,化為碎片四處飛濺。林樂瑤卻是砍到了蕭景宣的人頭,頓時腦漿崩出紛紛墜落。因為當初言後囚禁林樂瑤時不敢被人知道,所以也沒能廢掉她的武功,如今她身體正在恢複,還能一展将門之後的雄風。
掉在白石甬路上的骷髅,大多被直接摔碎,沒有摔碎的也被挑起來砍碎,沒有化為骷髅的人頭更是被挑起來砍上數劍。
言氏看着二人發瘋,臉色陡然變成灰黃,渾身顫栗,像篩糠一樣哆嗦起來。
林樂瑤瞟了一眼抖作一團的言氏,冷哼了一聲,就轉身和梅長蘇一起回靈堂了。
蒙摯趕緊吩咐侍衛撤掉長幾,把一院雜亂的污物清掃在一起,裝入一個大缸中,繼續祭在靈前。
梅長蘇在衛铮等人的幫助下,把父親擡到新的棺木中,為父親整理了遺體,放入一些随葬品,便把棺蓋蓋好,釘了起來。
靈堂整理好,梅長蘇才命衛铮叫宮羽等女眷、蒙摯等赤焰舊将、十三先生等林府老人進來守靈。
林靜瑤一醒來,就急匆匆走出偏廳,回到靈堂,一進門看到停在正中靈柩,不由哀傷的凝視。
衛铮見她進來,就提醒梅長蘇道:“少帥,該上香了。”
“嗯。”梅長蘇起身取了香,剛點燃,就聽林靜瑤冷聲道:“你出去!”轉頭看,卻發現林靜瑤是在說蕭景琰。
“出去!”林靜瑤垂着眸道,“跪在外面東側去!”
“母親……”蕭景琰不知所措,看了一眼外面東側,是以紀王為首的蕭家人,原來是因為他姓蕭,母親把對梁帝的怨恨轉加到自己身上,蕭景琰心說父皇害林帥一家,跟我可一點關系也沒有,卻不敢說出口,他掃視了靈堂一圈,發現庭生跪在裏面,于是道,“可是,庭生,庭生也在……”
林靜瑤見兒子還敢頂嘴,便覺心中一陣怒氣翻攪,轉回身也不說話,只是神色冷然地盯着蕭景琰。
蕭景琰向來孝順,從來沒有頂撞過母親,這一開口,自己也是吓壞了,又見母親臉色難看,趕緊溜到外面跪在紀王旁邊。
為林燮上香完畢,梅長蘇又率領大家到此次帶回的衆位赤焰舊部的靈前上香,并吩咐黎綱等人陪聶鋒、聶铎為聶真及季、李等大将守靈。
已是深夜,一切都安排妥當,梅長蘇對宮羽道:“你到偏廳休息吧,睡一會兒。”
宮羽知道梅長蘇是憐惜她有孕在身,忙道:“宗主,我沒事,讓我陪您守靈吧。”
一想到自己的孩子,梅長蘇的心就柔軟下來:“父親知道兒媳婦有喜了,一定特別高興。他肯定希望你能休息好,來年給他生個大胖孫子。”
宮羽心中一暖,道:“那好,我再給父親上柱香,就去休息。”
宮羽去休息了,梅長蘇請林樂瑤、林靜瑤也去休息一會兒,二人卻怎麽都不肯。
夜色茫茫,突然傳來悶悶地雷聲,不一會便下起了雨,秋雨瑟瑟,讓這冰涼的秋夜更加陰冷了。
林樂瑤和林靜瑤不約而同的往外看,梅長蘇知道他們是挂念着跪在外面的言闕和蕭景琰,就對他們道:“時辰不早了,不如叫言侯、紀王和景琰來為父親上香,然後回去準備早朝?”
兩姐妹點了點頭。
梅長蘇于是吩咐:“蒙摯、衛铮,你二人去請。”
第二日,淅瀝的秋雨漸漸把皇宮裏四處燃燒的大火燒滅了,煙也慢慢變淡,空氣清新起來。
早朝後蕭景琰率領文武百官前來吊唁,衛铮和聶氏兄弟以及其他幾位大将的家屬在門外迎候。
吊唁已畢,文武百官陸續走了,沈追從祠堂出來準備回家,蔡荃卻叫住他:“沈兄,可有時間和我一起去茶樓飲茶?”沈追知他吊唁林燮必是和自己一樣,心中感慨萬千,馬上應了約,兩人一起朝最近茶樓走去。
喝着茶,沈追、蔡荃兩人抒發了無數感慨,關于君臣,關于忠奸,關于善惡,關于——天數。
然後,蔡荃說:“沈兄,你有沒有注意到——”
“什麽?”
“在靈堂裏,有一個人排的還挺靠前,江左盟的宗主梅長蘇,就是麒麟才子蘇哲。”
“他?他怎麽會在?林家不是被滅了九族,已經沒有人了嗎?”
“估計是林家旁支的親戚吧,怪不得他那樣盡力給林家翻案呢!”
“也許只是仰慕林帥是大英雄……”
下午,林氏宗祠。
琅琊閣老閣主帶着藺晨和飛流前來吊唁,上香已畢,老閣主望着林燮的靈位,感嘆地道:“林兄哪,天下間再沒有誰的兒子比你的兒子更優秀了,你泉下有知,可以瞑目了。”
藺晨卻心中念念有詞:“林伯伯,求您老人家托個夢給我老爹,叫他別老罵我了,他老拿我跟您兒子比,可是,無論我怎麽做,他都覺得我不如林殊!林伯伯,我可是幫了林殊的,您在天有靈,一定要幫我呀!拜托,拜托!”念畢,才鞠躬上香。
梅長蘇一一回禮。
飛流也依樣上了香,見梅長蘇跪在那裏,只想着以前自己做錯了事,才被罰跪,難道蘇哥哥也做錯了事被罰跪?飛流見蘇哥哥一臉的苦楚,便走過去與蘇哥哥跪在一起,有錯一起承當。
浔陽雲初岳、寒醫荀珍、藥王谷谷主素天樞、少林方丈大師等知道梅長蘇身份的江湖人士,以及、江左盟在京的所有人也都前來吊唁。
見人都來的差不多了,甄平上前禀告:“少帥,門外有許多百姓帶了祭品,想來祭拜林帥。”
梅長蘇沉思片刻,就道:“略微檢查一下就讓他們進來吧。你和黎綱維護一下秩序。”
林燮的靈柩從梅嶺回京,路上花了十數日,一路行來,沿途知道的平民百姓,很多都自發的前去祭奠,更有甚者,一路跟随車隊來到京城,他們仰慕林燮這樣的大英雄,争相傳頌赤焰軍的豐功偉績。
看着一張張陌生但真誠的面孔,梅長蘇被深深的感動了。
縱死俠骨香,不慚世上英。跨馬殺敵,保家為國,林燮,自己引以為傲的父親,能得到這些身後殊榮,也不狂來世間走一回了。梅長蘇想到這裏,才略感欣慰。
百姓們得知靈堂前的大缸中是陷害忠良的惡人的人頭之後,紛紛往裏扔各種污穢之物,有很多人去而複返,就是為了往裏扔一個臭雞蛋。
來祭奠的人絡繹不絕,直到掌燈時分,門外仍有排隊等候之人。甄平來到門外告訴大家:“今日吊唁到此為止,明日午時起靈送葬。夜黑路滑不安全,今日請大家先回,明日上午再來。路遠的朋友,可到林府安排的客棧歇息,食宿全免。”
老百姓見安排周詳,便都走了。
有許多因聽了赤焰軍的傳奇故事,想要參軍的少年,甄平都一一安排妥當。
天黑的越來越早了,蕭景琰到的時候,早已經掌好了燈,他扶着即将臨盆的皇後柳氏下了轎子,與她一同進了祠堂。
到了享堂的門前,蕭景琰低聲對皇後道:“跪下。”然後扶着她慢慢跪在門口。
林靜瑤一見兒媳來了,心中一揪,騰地一下站起身來,三步并作兩步來到門外,喝問:“你帶皇後來做什麽?!你不知道她快生了嗎?!”
蕭景琰只淡淡地道:“皇後也應該來祭拜林帥。”
林靜瑤知道兒子的心思,看未出世的孫兒的面子,她也該讓柳氏進門,認了孫子哪還有不認兒子的道理?林靜瑤狠狠瞪了蕭景琰一眼,也只得道:“進去吧。”
“謝母親!”蕭景琰說罷,把柳氏扶起來,帶她到靈堂前上香。
上完香,林靜瑤馬上道:“趕緊把皇後送回去!路上小心些!”
“是,母親。”蕭景琰應着,扶着柳氏道,“走吧。”
蕭景琰再回來,自然是跪到靈堂之內母親身邊。
第二日午時。
天陰沉沉的,片片灰雲仿佛要壓下來一樣,秋風瑟瑟,更加清冷了。
雖然林家直系旁系的親屬都非常少,但林燮的送葬隊伍的規模卻超過了不久前剛剛落葬的梁帝,兩邊圍觀的百姓更是人山人海。
隊伍前端,當今天子和太後全身缟素親自執绋,林燮的靈柩倒不顯多豪華,後面也只有為數不多的家屬,豪華的是後面跟着十二個同樣的棺椁,裏面躺着林燮的十二親兵,他們生死都護着林燮,所以梅長蘇決定厚葬他們,并把他們葬在父母身邊。在後面還有十數個棺椁,都是赤焰軍中大将,出城之後,他們将被送至各自家鄉安葬。這之後才是文武百官和挑選出來的五千将士。最後面,還有一駕馬車,上面捆着一個大缸,去吊唁過的百姓都知道缸裏是什麽,紛紛往裏扔雜物,一傳十,十傳百,圍觀百姓們都知道了,大家悲憤之情高漲,什麽爛菜葉子,磚頭瓦塊都往裏扔,很快就把大缸填滿了。大家仍然不住的往裏扔,落的馬車上都是,最後都把大缸淹沒了。
給父母合葬之後,梅長蘇總算了了一樁最大的心願,蕭景琰問怎麽處置言氏和越氏,梅長蘇看着林樂瑤,林樂瑤想了想答道:“讓她們在林氏墓園守墓吧,一個守東園,一個守西園。”
梅長蘇點了點頭,蕭景琰道:“那就這麽辦吧。”
言闕也主動要求留下來守墓,他神色慘然地道:“想不到是我妹妹害了林大哥一家,我做為兄長,教妹不嚴,應當領罪。就讓我在這裏陪着林大哥以贖罪吧!”
梅長蘇道:“你要贖罪,難道不應該是替你林大哥照顧好妹妹嗎?我還得照顧老婆孩子,哪有時間和精力照顧姑姑呀?”梅長蘇拽着言闕的袖子,“走啦,趕緊走啦,我爹爹在天有靈,肯定也會一腳把你踹出去。”
正在這時,有太監來報:“皇上,大喜啦!皇後娘娘生了一個七斤重的小皇子!母子平安!”
尾聲
回到京城,蕭景琰親筆題寫“赤焰忠祠”匾額,懸挂于原懸鏡司的大門之上,懸鏡司搖身一變,就變成了赤焰忠祠。無法辯認的赤焰軍遺骨一起火化以後,骨灰埋在這裏,上面立碑記載了赤焰軍功績。
赤焰忠祠裏正氣浩蕩而又風景優美,漸漸成為京城一景,無數文人墨客到此一游,留下諸多歌頌赤焰忠祠的精彩詩篇,這些詩篇不斷流傳,讓赤焰忠祠更加名揚天下。
回到京城,言闕辭官歸隐,化名姚一言與化名梅樂瑤的林樂瑤一起闖蕩江湖。
“什麽血雨腥風的江湖,出來這麽久,都是平平淡淡的,什麽大事也沒碰到過,連個武功高手都沒見過!”林樂瑤抱怨。
“江左盟宗主、琅琊高手榜榜首的姑姑,誰敢惹?”言闕笑道。
“怎麽會有人認識我?”
“你身後總有江左盟的高手保護着,誰還能不知道……”
“有嗎?在哪裏?”
“就你這還闖蕩江湖呢,咱還是聽說書吧。”
茶館裏,赤焰元帥林燮、少帥林殊以及赤焰軍的故事正被說書人不斷傳誦、演繹……
十七年後。
滑族餘孽叛亂,梅長蘇長子率五萬精兵剿滅,因其功勳被封為睿王,封地為原滑族聚居區。梅長蘇将江左盟宗主之位傳給次子,便與宮羽一起陪睿王到封地居住。梅長蘇與睿王一起勵精圖治,以教化為本,興建學堂,傳播儒學,鼓勵滑族與大梁其他民族通婚、通商,把滑族地區治理的美麗而富饒,人民生活的安樂祥和,逐步化解了滑族對大梁的仇恨。
全文完
作者有話要說: 這次徹底完結了,撒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