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從神岳廟回來以後, 盛慕槐就一直躺在床上沒有動彈,開始幾天爺爺甚至不準她出門吃飯,把飯菜都端到床上讓她吃。

痛是痛的, 但在床上躺久了,無聊就代替了疼痛。

盛慕槐一天天憋得沒辦法, 這年頭又沒有手機,只能看看書, 好在還有系統可以聽戲練戲, 不至于把功夫都忘記了。

就這樣憋足了一個月, 臨近除夕,盛慕槐才終于拆掉了石膏。看看骨折的地方都長得很不錯,行走也自如了,爺爺卻還要她減少活動量,等過了年再恢複訓練。

鳳山有演封箱戲的傳統,演過封箱戲以後戲箱就會被封上,到第二年開箱前都不再唱戲,大家難得的可以好好休息。

周青蓉從首都寄來一封信, 說他們過年只放兩周的假,火車票也很貴,她就留在學校不回來了,首都戲校食宿全免, 也能省一筆錢。

她信上的語氣很歡快,說在首都學習了許多新戲,同寝室的同學多半是首都人, 放假都回去了,自己住在宿舍很寬敞,一切都好勿念。

王二麻失望地說:“蓉蓉不回來,槐槐的腳又不能跑,這個年都過得不熱鬧了。”

他一失望,就拿錢去買了一大箱鞭炮、二踢腳、煙花,到處亂炸,最後還是于學鵬禁止他在除夕前弄出動靜,他才終于消停了。

這一天,盛慕槐又翹着腿在床上看書,爺爺忽然進來,對盛慕槐說:“行啦,你的傷也養得七七八八,該起來活動活動了,一直躺着也不行。”

盛慕槐把書放下,翻個身說:“不是您讓我不準動的嗎?”

“現在特許你動個二十分鐘,出門去看熱鬧。” 爺爺笑着說:“于學鵬買了臺電視機,正在用板車往回運呢!咱們前面那條小巷都沸騰了,好多人都從家裏出來,看電視機長什麽樣。”

“電視機?” 盛慕槐的眼睛一下就亮了。怪不得剛才院子裏靜的不像話,還以為大家都在房間裏休息呢,原來全部去看電視機去了!

淩勝樓和王二麻不厚道啊,竟然沒來通知她。啊,估計是因為爺爺的禁令,都不敢來找她出去玩了。

這麽多年過去了,她都快忘記世界上還有這種人在屏幕裏能動能跳的盒子了。好感動,快哭了,天知道自己已經多久沒看過電視了?

八十年代果然是新一代,科技日新月異的發展起來,人們的生活也越來越好了。

Advertisement

自己以前還不愛看電視,視頻都是在網絡上刷,真是太奢侈了。

很快大家就會有傳呼機,電話,大哥大了吧?網絡是哪一年有的來着?好像得等到九十年代了,還有十年,天啊,那得等多久?

“有了這臺電視,咱們就可以看春節聯歡晚會了。報紙上寫了,這是全國第一次在電視上舉辦大型的春節晚會。” 盛春說。

“原來第一屆春節聯歡晚會是1983年舉辦的,又學到了一個沒用的知識點呢。” 盛慕槐在心裏吐了吐舌頭,可是竟然也非常想看。

唉,以前除夕夜都是把春晚拿來當背景音,還要一邊看一邊刷微博看看大家是怎麽吐槽節目的,真是身在福中不知福啊。

“爺爺,那咱們還等什麽,可快去吧,再晚點他們電視機都運回來了!”

“別急,路上都是人,王二麻和老孟尾巴都翹到天上去了,要磨着于學鵬在路上多展覽一會兒呢。我把鳳山那輛二八大杠借來了,馱你過去。”

盛春把盛慕槐扶到後座,帶着她往前面的小巷子騎去。

扶着爺爺的車座,把圍巾裹嚴實點,盛慕槐問:“怎麽班主突然決定買電視機了?”

“這兩年鳳山越辦越興旺,班主也想給大家一點福利,畢竟也是開闊視野的東西。他說了,這電視機戲班子裏的人都能看,就是不準耽誤練功。”

“我覺得只有王二麻會因為看電視耽誤練功。” 盛慕槐偷笑。

果然還沒到巷口,就已經看到好多人站在街旁圍觀,王二麻站在板車上扶着電視機,老遠就看到盛春和盛慕槐,揮着手大聲喊道:“槐槐,在這吶,快過來!快看咱們這個14寸的大——電!視!”

14寸也叫大,要是把21世紀75寸液晶大彩電放到你面前,你還不得從板車上摔下來。盛慕槐笑着想。

那臺14寸的電視機長得跟個微波爐似的,還伸着根長長的天線,卻锃亮嶄新,上面綁了朵大紅花。

于學鵬和鳳山諸人春風滿面,護着這臺小電視往前走。這這臺電視機可不是什麽娛樂産品,而是他們辛苦經營戲班好幾年的成果,是鳳山的面子,是京劇團越來越紅火的象征。

可不得展覽展覽嗎!

這電視機裏面也有她的一部分貢獻呢,盛慕槐這樣想,心裏頓時也自豪感滿滿。

她和爺爺加入了“護送電視機進家門”的活動,一些好事的人一直跟到了鳳山的門口。

于學鵬指揮着幾個人把電視機放到院子裏,對外面圍觀的人說:“鄰居們,今天我們鳳山大開放,大家想留下來看電視的都搬把凳子來院裏一起看!”

圍觀的人一聽,一哄而散,都趕緊回去拿椅子,唯恐錯過了好位子。還有些好奇心強的,也不想坐了,就站在院子裏等着。

趁淩勝樓和于學鵬爬到屋頂去裝天線,王二麻麻溜地拿了兩張條椅擺到距電視機只有一米遠的地方,招手:“槐槐,爺爺,來這裏!”

盛慕槐老媽子上身,說:“王二麻,快把椅子移後一點兒,湊那麽近你不怕得近視眼呀?”

“怎麽老是管我。” 王二麻一邊不樂意地念叨着,屁股微擡,腿推着椅子一起往後挪了半米:“可以了嗎?”

“再來半米。”

王二麻哼哼唧唧地從命,移到了盛慕槐身邊說:“老佛爺您請坐。”

盛慕槐拍了他的頭一下。

鄰居們陸陸續續地搬着小板凳來了,盛慕槐打眼一看,有賣包子饅頭的,賣瓜子和蘭花豆的,雜貨店的老板、老板娘和他們三歲的孩子,街邊磨剪子戗菜刀的大爺,不認識的叔叔阿姨小孩若幹……

鄰居們倒也客氣,帶了水果、瓜子、花生、蘭花豆、果丹皮、山楂片、大白兔、剛出鍋的鍋盔、橘子汽水……梅姨拿了幾張矮桌子,把過年的果盤也都端了出來,大家把零食全部放在一處,想吃的就自己拿。

還真成大集會了。

于學鵬和淩勝樓安好了天線,從房頂爬了下來。

淩勝樓坐到了王二麻的旁邊,于學鵬站在新買的電視機面前,把手放在了開關上。

那一刻,此起彼伏的嗑瓜子和聊天聲一下停止了,小院裏靜得出奇,大家都期待地看着他。

他的手輕輕地按了下去,電視機滋啦一聲出現了兩個黑白的人,然後音樂也放了出來。

小朋友們驚訝地睜大眼睛,真的有人,還能動!

說真的,這個年代的電視機只能收到幾個臺,沒什麽有意思的節目,但是大家愣是能看得聚精會神,一動不動,盛慕槐則趁機吃了很多爺爺不給她多吃的小零食。

調了幾個臺,上海電視臺正在放梅葆玖的《生死恨》,放到那段熟悉的流水,幾乎整個鳳山的人都在跟着唱:

“說什麽花好月圓人亦壽,山河萬裏幾多愁……” 可就在這時,電視機忽然閃了幾下,畫面變得模糊還發出了刺耳的聲音。

于學鵬站起來:“這怎麽回事?新買的就壞了?”

盛慕槐見多識廣,說:“班主,你拍一下電視機!拍一下準能成。”

于學鵬還有點不敢下手,李雪梅撇開他朝電視機屁股狠狠拍了兩下,畫面一閃,又回到了正常的模樣,可是那段脍炙人口的唱段已經過去了。

“啊……真遺憾。” 大家紛紛說,又有人提議:“你們不是京劇團嗎?肯定有人能唱這段!來來來,唱一個!”

大家盛情難卻,于學鵬朝下面看了一圈,正想點盛慕槐起來,賣雞蛋的一個嬸子說:“老盛,上次你買雞蛋給孫女補身體的時候不也哼了段曲嗎?我還說你哼的好聽,孫女也聽話,給你減了2分錢呢!你來一個!”

盛慕槐看向爺爺,在想自己是不是要站起來救場了,誰知道爺爺卻沒有推脫,起身說:“那我就還唱錯過得那一段吧。”

“哎呦盛大爺也能唱旦角兒?真厲害,快唱快唱!”

“老于啊,把聲音調小些。” 大家為了看熱鬧,連電視機都暫時放到一邊去了。

爺爺最近的狀态确實比以前放松了很多,在盛慕槐詫異地目光中,他站起來笑着說:“獻醜了。諸位有錢捧個錢場,沒錢捧個人場啊。”

“咱們人有的是,錢暫時還在褲兜裏!” 有個人喊道,大家都笑起來。

但是等爺爺認真唱起來,那笑聲都消失了。任誰都沒有想到,一個穿着灰藍色布衫和布鞋的老頭兒能發出這樣美而脆的聲音,他朝前一指:

“說什麽花好月圓人亦壽,山河萬裏幾多愁。

胡兒鐵騎豺狼寇,他那裏飲馬黃河血染流。

嘗膽卧薪權忍受,從來強項不低頭。

思悠悠來恨悠悠,故國月明在哪一州。”

他唱完以後自己也不好意思地笑了,鄰居們早就紛紛誇開了:“沒想到京劇團的人唱歌還真那麽好聽,以後你們鳳山在老劇場演戲,我一定要去買張票!”

“老盛你可以呀,閉上眼睛聽完全像一個女人,還是那種美女,不像我老婆這樣的男人婆,哎喲,老婆別掐我!”

“老盛下次你買雞蛋的時候再唱一次,我免費送你兩個蛋!”

甚至還有幾個孩子“捧錢場”,把自己要過年剛得的零花錢抛到了盛春的腳下。

于學鵬還怕盛春不高興,想阻止這個行為,沒想到盛春把腳邊的鋼镚撿起來放到口袋裏,朝幾個孩子眨了下眼睛:“謝謝您幾位的捧場,你們可比你們爸媽大方多了!”

孩子的爸媽也笑了。

于學鵬又把電視的聲音調大了,大家一起看到了近十點才散,于學鵬一邊送走客人,一邊說:“過兩天除夕有春節聯歡晚會,吃完了團圓飯,就來這裏大家一起看電視,過個熱鬧年!”

大家當然都說一定會來,等人走了,李雪梅一邊收拾地上的瓜子花生皮,一邊對在旁邊幫忙的小輩們抱怨:“你們班主就是這麽個個性,自己逞了江湖義氣,滿地垃圾都要老婆來收拾!”

于笑蘭朝盛慕槐吐了吐舌頭,兩個人默契地不做聲。

盼來盼去,終于到了除夕那一晚。

下午,鳳山所有人坐在圓桌旁一起包餃子。

李雪梅負責擀皮,盛慕槐和于笑蘭負責剁餡兒,她們一共調了三種不同的餡料,有雞蛋韭菜的,白菜豬肉的,和槐花牛肉的,炒雞蛋的香味彌漫在小院裏,王二麻口水都要流下來了,冒死偷了幾口吃。

餡調好了就由團裏的男同志負責包,大家的水平相當參差不齊。薛山聲稱自己是團裏最老的老人,只等着吃就行,拒絕參與,于學鵬、老盛包的中規中矩,爺爺包的秀氣飽滿,淩勝樓包的大而挺拔,就王二麻包的醜唧唧的,唯一的好處是用料特別足。

“喂我教你,餃子皮要這樣窩起來,然後這樣捏,你看這不就立起來了嗎?” 盛慕槐肩膀碰了碰王二麻的肩膀,示意他看自己是怎麽包的。

王二麻研究了半天,實在是弄不明白,說:“嗨,就這麽着得了吧,反正我的餃子裏面肉最多!”

李雪梅往十個餃子裏放了硬幣,對大家說:“這十只是幸運餃子,誰吃到了誰新一年就順順利利,添福添財。”

王二麻還想記住那十個餃子的位置,李雪梅已經擋開了他的視線,把三種不同餡料的餃子都端廚房去了。

等年夜飯吃完一半,餃子也出鍋了,電視上的春節聯歡晚會終于開始了。

盛慕槐好奇地盯着電視屏幕,想看看第一屆春晚到底是什麽樣子。

首先來了一段可愛的老式動畫片,鏡頭一轉,來到了春節聯歡晚會的現場,這是一個十分簡樸的小臺子,沒有華麗的舞美,背景板裝飾了一個大大的镂空蓮花。

主持人四個,裏面竟然還有劉曉慶。盛慕槐特意看劉曉慶,她穿了一件珍珠扣的襯衣,一條深棕色的傘裙和一雙同色靴子,看上去時髦極了,這身打扮就是放到21世紀也不過時啊,盛慕槐心裏贊嘆一聲,她最喜歡看美人兒了。

鏡頭掃到臺下,圓桌上坐着表演嘉賓,并沒有觀衆,主持人開始一桌一桌地介紹起來。

盛慕槐趁機低頭咬了一口餃子,梆硬的東西磕到了她的牙,她一看,開心地說:“我吃到一塊硬幣了!”

“怎麽會這樣?我想第一個吃到的!” 王二麻不服氣,把碗裏全部餃子都咬了一口,裏面都沒有硬幣,他不服氣地擡頭看電視,指着電視驚呼起來:

“快看,這是李韻笙,李韻笙啊!我們在後臺見過他的!”

黑白屏幕裏,李韻笙坐在圓桌上,一個主持人正在采訪他,問道:“您今晚要給我們帶來什麽節目呢?”

李韻笙穿着挺括的中山裝,笑着賣關子:“等輪到我就知道了。”

盛春低頭咬了一口雞蛋韭菜的餃子,圓圓的硬幣也在裏面冒了頭,緊接着,淩勝樓吃到了第三枚硬幣。

王二麻暴風般把碗裏的餃子都吃完,又盛了十個,裏面卻還是沒有硬幣。

他絕望地坐在椅子上說:“天啊,我那麽不幸嗎?”

那時候的春晚還搞猜謎活動,劉曉慶出一個謎語,電視機前的人都能把自己猜到的答案寄到電視臺,猜對的前五千名能獲得鉛筆,圓珠筆,本子,紀念冊之類的小禮品。

盛慕槐一邊聽一邊在心裏想:“沒想到央視也有這麽貧窮的時候。”

劉曉慶開始發布第一個謎語了,謎面是“從上至下,廣為團結” ,打一個字。

王二麻立刻轉換了一個目标,開始閉着眼睛專心思考這個謎語,嘴裏還不停念叨:“從上至下,廣為團結” “從上至下,廣為團結” ……

等李谷一的歌都唱完了,他突然從座位上跳起來說:“我想到了,是卡字!”

“什麽卡字?” 坐他旁邊的于笑蘭被他吓一跳,問。

“從上至下,廣為團結啊!你看啊,上和下黏在一起,不就是卡嗎?”

“廣為團結體現在哪裏?”

“上和下都黏在一起了,還不夠團結嗎?” 王二麻問。

“我覺得沒那麽簡單。” 于笑蘭說,她被王二麻帶進溝裏,也開始想這個謎語。

侯成業在一旁,趁着李雪梅和于學鵬不注意,給于笑蘭夾了一筷子牛肉,于笑蘭的手悄悄在桌面下握住了侯成業,兩人相視一笑。

“就是卡,我要去屋裏寫信了。” 王二麻說着就開始起身,淩勝樓把他拉住:“不是卡,是座。”

“座?為什麽?” 王二麻一頭霧水。

“你自己再想一遍那個謎面。” 淩勝樓用手沾着水,在木桌上寫了一個“座”字,先寫“從”,再寫“土”,上面再加個“廣”。

王二麻恍然大悟:“是哦,從在上面,至下面是土,廣字把它們都包了起來,肯定沒錯了!” 他興奮地拍了淩勝樓一下,“還是大師兄牛啊,我去宿舍了,回見!”

“大師兄真聰明。” 盛慕槐喝了一口飲料,笑着誇獎了淩勝樓一句。

淩勝樓抿了抿唇,黝黑的眼睛閃着兩點亮光,把杯子拿到了嘴邊。

見王二麻飛奔走了,盛慕槐又對淩勝樓說:“眉毛哥真是一刻都閑不下來。”

淩勝樓說:“讓他去吧,一年到頭也就今天能那麽瘋,你信嗎,他等下出來手裏肯定拿着那箱煙花摔炮。”

“我信,我太信了。” 盛慕槐一邊說一邊樂了。

這時候,電視機裏終于輪到李韻笙上場,他已經扮上了戲,演得竟然是《林沖夜奔》裏的林沖。

老爺子明明已經60歲高齡,身姿卻還是那麽挺拔。他頭戴倒纓盔,穿一身黑絨箭衣和黑色薄底靴,身背寶劍,邊唱邊掃堂腿接一連串動作,灑脫利落,活脫脫就是英雄末路的林沖。

這年頭的春晚似乎也挺随意,下面有人帶頭叫好,掌聲就響起來,連響了好多次。

王二麻抱着一個大紙箱子過來,一邊問:“我沒錯過什麽吧?我沒錯過什麽吧?”

“王二麻,你擋住電視機了。” 盛春說。

“哎喲對不起。” 王二麻趕緊往旁邊一跳,看到電視笑了:“這不是我二大爺嗎,扮上可太帥了。”

“誰是你二大爺了?您亂攀親戚也要講究基本法好不好?” 盛慕槐吐槽。

“你瞧瞧啊,李韻笙那麽喜歡你,你又說想做他學生,那麽總有一天他會變成你老師,然後說不定就認你做個幹孫女,他不就成我二大爺了嗎?”

“我在這看春晚,你倒跟我先講上相聲了。” 盛慕槐笑了。不過說真的,李韻笙是爺爺的師兄,和二大爺還真就是同輩……

“就是我二大爺。” 王二麻得意的把一個餃子放進嘴裏,又“噗”吐出一個硬幣來,“我終于吃到了!槐槐,你看我沒說錯吧……” 在禍害了三十個餃子以後,王二麻終于獲得了一角幸運硬幣。他虔誠地把硬幣放在褲兜裏,激動地差點流淚。

第一屆春晚真的是很神奇,簡陋的舞臺和音效設施沒有降低它的好看程度,舞臺上都是知名的藝術家,主持人裏也有馬季和姜昆,一個比一個逗,看得人忍不住發笑。

演到後來,竟然有馴獸師帶了一頭真的大熊貓上場來表演,還爬滑梯,滾皮球,看得盛慕槐心裏只有兩個字:牛逼。

終于三個多小時的春節聯歡晚會結束了,十二點的鐘聲敲響了。

鳳山的人們站起來互相拜年,小輩們紛紛接過紅包,1982年成為歷史,他們一起走向了新的一年。

來看電視的鄰居們走後,王二麻朝天空發射煙花。大家跺着腳擠在院子裏一起擡頭看,小小院落的上頭五彩缤紛,燦爛美麗。

作者有話要說:  這一章是鳳山高高興興過大年,過渡一下,之後槐槐就要開始上京城啦~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