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章 報信

項淵一回到衙門,就把整個衙門的人支使起來。胡主簿負責曲州縣內的安置,典史負責周邊最近兩個村子的安置,銀錢糧草衣物藥材等所有的物品支取,全部由新任縣丞掌管。那新到任的縣丞,是項淵他們之前路過的三泉縣人,早聞聽過項淵智鬥山匪的大名,心有向往,現如今同衙為官,甚是激動,表現得也非常積極主動。項淵打量他能力不錯,便漸漸放下心,如今更是把銀錢物品調度這樣重要的差事交給他。

坐在倒塌一大半的衙門裏,項淵一面焦急的等待楊都頭回報震中位置,一面奮筆疾書。一項項有關安置措施、銀兩發放、禦寒衣服、疾病預防、災後重建等等迫在眉睫的事,項淵分條陳列,極力盡善盡美。

地震提前這麽早發生,差點把他的計劃全盤打亂。若不是年前白山村發生的那次山體滑坡加泥石流,項淵危機意識下加快了地動預防與自救的宣傳,怕是這次地動帶來的後果更加嚴重。

只是,時間畢竟太短,不知下邊鄉民有多少記得衙門張貼宣講的知識。老天保佑,好在地動發生在晌午頭,而不是夜間,否則,傷亡人數恐怕更要加倍。

項淵每寫好一份舉措,便令人張貼一份在衙門顯眼處,其餘令人謄抄幾份,每個衙門負責人都要求人手一份,下邊村子的裏正那也要有一份。一時,衙門裏忙得人仰馬翻,全都腳不沾地,陀螺一樣轉起來。

楊都頭滿頭大汗,泥土滿身的從外頭大步小跑進來,氣喘籲籲道:“正堂,找到震中了,果然是在白山村!小的已經先打發手底下的兄弟帶了一隊人馬先去探路。”

“好,咱們現在就趕緊出發。”

項淵紮好褲腿,掖好袍角,全無一縣之長的形象,上了馬車就走。胡主簿調了糧草跟在後頭,眼見項淵一絲形象都沒得趕去白山村,眼眶紅了又紅。

他岳家就在白山村,自打得知地動最厲害的地方就是白山村,自家婆娘已經暈倒,他也是心急如焚,若不是職責所在,怕是也要跟着去親自瞧瞧。不過,眼看項正堂不顧自身安危,全然一副百姓為上的父母官模樣,胡主簿深深被感動。

得此好官,是曲州之幸!

白山村外頭年前發生山體滑坡的地方,此次地動,又再次發生滑坡,好在這幾日沒有雨,并沒有造成泥石流,碎石木頭什麽的滾下山坡,只推進了十幾米便停下,不過還是給進村造成了困擾。項淵把之前收編成衙門外編人員的潑皮們全都拉來,開始清理路面。受過訓練的衙役們則跟在清理好的道路上一步步挺近白山村。

項正堂說了,越早進去,越早能救出更多人命。而凡是參與這次救災的,表現優異者有獎,救人命者有獎,提出有效法子的還有獎。衙役們都是當地人,本就故土情深,又有獎勵在前吊着,頓時跟打了雞血般熱情高漲。

近半個時辰,差役們才把道路清通。項淵緊随其後進了白山村。一進去,就被眼前慘烈的景象刺痛眼睛。白山村的房屋倒塌大半,剩下一半也是搖搖欲墜,時不時就傳來嘩啦哐啷的倒塌聲兒。幸存的村民跪在自家外頭,有親人埋在裏頭的,正邊痛哭邊徒手挖土搬磚。有僥幸沒親人遇難的,強忍着悲痛幫忙找人。還有一些年紀不大的孩子,灰頭土臉,東磕一點皮,西蹭一塊肉的,形容狼狽的團團圍坐在一起,大哭的,呆愣的,不一而足。

而全村中,唯一算是完好的建築,就是剛剛建成的祠堂。項淵便把臨時安置處設在了那裏。

項淵看得心疼又心酸,一刻都不停歇的急忙安排帶來的人加入到救人的行動中。白山村的村民年前才真正認識這位曲州父母官,對他真心為民着想印象深刻。此時地動剛結束,就瞧見父母官親自趕來了,頓時一個個全都忍不住,嚎啕大哭,紛紛上前跪在項淵面前求着他救人。之前還哭不出來的孩子,受此刺激,也跟着一起哭将起來,配着白山村的滿目瘡痍,場面分外叫人通心。

項淵趕忙扶起跪在最前邊的白山村裏正,又大聲叫村民起來,安撫他們不要着急,保證自己一直都會在,會盡最大努力救人出來。說衙門随後就會送來糧食和禦寒衣物、被褥還有藥材,凡是需要的村民,都可以報名領取。

Advertisement

那些房屋倒塌的村民本人心惶惶,一場地動,他們不僅沒了住的地方,所有家當都被埋在了土裏,現如今又冷又餓,很多人都忍不住痛哭失聲。直到聽了項淵的話,才算稍稍安心,一個個睜着期盼的雙眼,表情悲悲切切,猶猶疑疑,就怕衙門轉身就把他們丢在腦後。

項淵不忍再看,轉身親自投身到救人中。

盞茶功夫,第一個幸存者被救了出來,雖然胳膊骨折,可卻沒生命危險。不管是差役還是村民,全都熱淚盈眶,更加積極的投入進去。

直到暮色四合,救出的幸存者已達十五人之多。參與救人的差役被換下一批去用飯、歇息。白山村的村婦、姑娘們把衙門送來的糧食配着雜菜煮了滿滿一大鍋的稠粥。輪換下來的一人一大碗,稀裏嘩啦喝得飛快,之後只簡單随意找個地合衣靠着眯眼小憩,每每不到兩刻鐘,就全都爬起來,又去替換之前沒輪到的。

夜色漸濃,項淵叫人燃了火把照着,仍舊沒放棄尋人。白山村的村民本還擔憂入了夜,衙門就要歇息,卻見項正堂親自舉着火把站在廢墟上,不由暗地裏抹抹淚,之後更加賣力的挖掘起來。

整整一個晚上,項淵都沒去休息,參與救人的差役還能幾班倒換,他卻一直赤紅着眼眶,胡子拉渣的站在外頭現場指揮。衣服髒了破了,也全不在意,手上被割了幾道口子,也沒覺出疼來,一心就只想争分奪秒的再盡可能多的救人出來。

天色微明,白山村的救援工作進了整整一個下午加晚上,共計救出五十七人,其中重傷三人,輕重傷三十五人。随隊來的兩位大夫也是整夜沒合眼,忙前忙後的處理傷患,即便這樣,救出來的重傷者,幾個時辰後,僅一人存活下來。

顧不上哀戚傷感,項淵帶人繼續在廢墟裏尋找幸存者。他牢牢記得,地動後的的七十二小時內,是救援的黃金時間,他要趕在這最佳時間內,把村民都救出來。

幸虧這時候的房屋多是泥土木頭,頂多有些磚瓦,比現在鋼筋水泥要好挖的多。可相對的,工具就沒那麽好使。衙門差役配備的也只是鐵鍬鐵鏟鐵釺子類的,更多的村民,則是徒手在挖掘,即便手掌鮮血淋漓,滿是口子,也沒停下來,這底下埋着的,可是他們的親人啊!

挖了兩天兩夜,第三天下午,突然發生了一次餘震,所幸震感不強,沒防備的只是受了輕傷,只有一個人因為站在坑口,一下子跌了下去,摔斷了胳膊。

其餘人都在慶幸,只有項淵心底一陣驚悸,心慌慌的跳個不停。偏此時,村子東頭傳來一陣歡呼,原來那頭一家七口本都被埋在下頭,大家原以為人必定都沒了。誰知到了今個,底下突然傳來微弱的求救聲,若不是剛剛餘震震開了一個小缺口,怕是這點子微弱聲響根本就傳不出來。

大家全都記得項正堂說過的,一刻不停歇的跟被埋在下頭的人講話,漸漸的,本來只有一個聲音響起變成兩個、三個,四個,最後竟然七個人的聲音都在!

上面的村民和衙役驚喜莫名,趕緊派人一面去報告正堂,一面開始小心翼翼的挖掘。項淵趕過來時,上面已經被挪開半米深,下邊的聲音也越發清晰。

“小心下邊的承重,你們倆來,擡這頭,你倆擡着這邊,一起用力,聽到了嗎?”

項淵壓住心慌,鎮定指揮。

“我喊一二三,你們倆就一起往起擡,楊都頭,你帶人在旁邊盯着,做好這邊失手的準備!”

楊都頭急忙點了人圍在邊上,每個人都神情緊張,等着項正堂一聲令下,大氣都不敢喘。

項淵環顧左右,見都準備好了,便開口:“好,現在,一、二、三,起!”

“呀啊!”

擡石塊的四人掙紅了脖子,額頭青筋直冒,一起用力,巨大的石塊便被生生擡起。

“好,慢慢挪到這頭,來,緩緩的,放下。”

項淵雙手擡着一左一右指揮着兩頭擡石塊的漢子,慢慢往出挪,直走了近一米的距離,這才緩緩壓手,示意他們慢慢放下來。

石塊被挪走,下邊就好說了。兩刻鐘後,那一家七口全都被救了上來,更幸運的是,居然沒有一個人受傷,就是餓了三天,全都有氣無力。

項淵長出一口氣,這麽多天,臨近救援結束,居然還能得到這樣一個好消息,真是老天保佑!

“正、正堂!”

忽的,遠處跌跌撞撞跑來一人,嘴裏叫着正堂,神色焦急。待跑到項淵跟前,已經上氣不接下氣,卻還掙着脖子呼哧帶喘道:“正,正,正堂,你快回,回,回去,正,正君,他,他”

只聽了這麽一句,項淵猛的眼前一黑,差點站立不住。反應過來後,再顧不得那人還想說什麽,扒拉開人就朝村外頭跑。

楊都頭急得在後頭喊:“快,快跟上去,架了馬車接上正堂!”

直跑出去千米遠,後頭的差役才趕了馬車追過來,項淵二話不說,一撐手就跳上馬車,強過缰繩,大喝一聲,疾馳而去。

白山村的村民不曉得發生了什麽事,只聽說似乎正堂的正君像是出了什麽事,便都聚攏過來,焦急打探。

項正堂這麽好的清官大老爺,他們都不希望他的正君出啥事。

那個剛才來報信的,好不容易喘勻氣,把最後一句說出口。

“生了!”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