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顧府裏的兄妹兩還不知道姜阮求到了昭武帝面前,直到第二天一早,安王殿下帶來了姜阮的死訊。
“你說什麽?姜阮死了?”縱然是猜到姜阮受到了某種威脅的顧平寧也沒有料到她會死的那麽快,忍不住追問了一句,“怎麽死的?”
“溺死,溺死于西茗湖。”藺耀陽眼下是一夜未眠的青色,他摩挲着衣袖中的信封,低聲道,“是昨夜三更十分發現的,皇祖母得知後當場昏了過去,到現在還沒醒。”
西茗湖,正常情況下根本淹不死人的西茗湖。
背後的兇手嚣張,這是明目張膽地昭告衆人,姜阮之死絕非意外,是有人膽大包天在宮中動手,殺了太後的孫侄女。
而當初西茗湖落水之事鬧得沸沸揚揚,姜阮又偏巧死在這個地方,怎麽,背後的人是想将事情牽扯到她身上?
顧平寧腦海裏一瞬間閃過出各種猜測,好一會兒才勉強把思緒收回來。
說到底這事和她幹系不大,她奇怪的是現下姜阮死的不明不白,太後又昏迷病重,那安王一大早往顧府跑什麽,總不能是特意來告訴她姜阮的死訊。
藺耀陽自從說了一句話後就未再開口,姜阮這個表妹的死似乎對他打擊很大,臉上再也沒了張揚明朗的笑容,反倒是多了幾絲自責和愧疚。
愧疚?
這姜阮的死總不至于牽扯上她這個傻白甜的未來夫婿吧?
藺耀陽一個人低着頭糾結了許久,才仿佛終于下定決心似的擡起頭一鼓作氣道:“她昨天晚上來找過我。”
“姜阮來找過你?”
“她當時就知道有人要殺她,只是我以為她又是瞎胡鬧,并沒有重視。”藺耀陽此時聲音裏确确實實透露着後悔,“如果我當時能察覺她身處險境,她或許就不會……”
“殿下,對既定之事後悔是最無用的情緒。”顧平寧打斷藺耀陽的話,看着他的眼睛不緊不慢道,“殿下一大早來找我,是想和我說什麽呢?說你的後悔之心嗎?”
藺耀陽終于将衣袖中那封燙手的信封抽出,猶豫半響後遞了過去:“她昨天說,如果有一天她意外死了,就讓我把這個交給你,還要我保證絕不私自拆開。”
Advertisement
這一下倒是真的出乎了顧平寧的意料。
她原以為姜阮是察覺到自己逃脫不了暗殺,于是連夜去找藺耀陽尋求庇護。
畢竟安王殿下藏在跳脫皮囊下的純良性子,眼睛不瞎的都能看出來。只要姜阮能讓藺耀陽相信她确确實實遇到了危險,以藺耀陽的性格,就算再怎麽不喜姜阮,都不會放任她不管的。
可現在,這封經由藺耀陽轉交給自己的信,又是為什麽呢?
顧平寧接了信,狀若無意地問道:“那殿下你看過了嗎?”
藺耀陽搖頭:“當時雖然當做是哄着她說的,但我畢竟承諾了絕不私自拆開。”
見顧平寧毫不猶豫地就要拆信,藺耀陽還是沒忍住攔了一攔:“我之前猶豫,是擔心你會卷進來。我現在不知道是誰又是因為什麽殺了表妹,也不清楚這信封裏藏的是什麽,更不知道你拆了信後會不會也同表妹一樣遇到危險。”
藺耀陽頓了一頓,繼續道:“我希望你拆了信就給我,這樣你不知道信上的內容,也就不會有危險了。”
顧平寧淡定地将手擋回去,一邊幹淨利落地拆信一邊道:“兵來将擋水來土掩,真有危險的話,躲是躲不過去的,多知道一點信息,就多掌握一點先機。”
信上的內容并不長,只短短兩頁紙,顧平寧看得飛快,臉色卻一點一點沉了下來。
顧平寧看完信就慢條斯理地将信紙重新折疊起來,絲毫沒有想要給眼巴巴等在一旁的藺耀陽解惑的意思。
“殿下,宮裏出了事,太後又傷心過度,想必您還有不少事情要忙吧?”
這話送客的意味實在太過明顯,藺耀陽心裏又着急又擔心,想要問姜阮為什麽要在死前送信給并不熟悉的顧平寧,想問這信中到底寫了什麽。可看着顧平寧顯然不願意多說的樣子,最終什麽也沒問出口。
“對了殿下,我有東西送你。”顧平寧吩咐紅纓取來一個香囊,親手将它系在藺耀陽腰上,“還望殿下喜歡。”
本質上來講安王殿下真是一個再好哄不過的人,上一次的一壇酒讓他足足高興了好一段日子,更不用說是香囊這樣親密的物件。因此即使現在情緒低落,他也扯出一個笑道了聲謝。
挂上香囊後藺耀陽隐隐約約覺得這味道不似尋常,但依舊點着頭保證道:“你親手做的香囊,我一定會日日戴在身上。”
“那個,香囊不是我做的。”
顧平寧覺得還是有必要澄清一下,雖然她這些年裏長日無聊各種雜學都學了些,但女工是萬萬不行的,這樣一個香囊要是讓她親手做,怕不是都要将手紮滿血窟窿。
不過未防安王太過失望,顧平寧還是補充了一句:“但裏面的藥材是我親自配的,半個月後我再給你換新的。”
藺耀陽乖乖地點了頭,起身前還是忍不住叮囑道:“你注意安全,如果有需要的地方一定要告知我。”
顧平寧笑着送客:“會有需要殿下幫忙的地方。”
一路送到了門口,眼見藺耀陽為着姜阮之事情緒一直不高,就像是被人安安穩穩藏在手心庇佑了十六年的美玉,終于被一點點染上了塵世間的風霜雨雪,嘗到了人間百态的愛恨離別。
顧平寧終究見不得他一直露出這幅愧疚又難過的模樣,最終在告別前低聲道了一句:“信的內容我暫時還不能告訴你,但姜姑娘不會像這樣死的不明不白。”
這是顧平寧現在能給出的最大的保證了。
送走藺耀陽後顧平寧回了卧房,再次拿出那兩張薄薄的紙張。
其中一張是姜家與曾經的雲皓國使臣來往的一封密信,關于一場隐秘的交易。姜家借雲皓在大越的暗探除去對手,幫助姜柔登上皇後的寶座。而作為交換,姜家則要借助太後和皇後的力量,庇護雲皓即将入宮為妃的公主。
而另一張紙上的則只簡單地寫了五個字:
瓊林宴投毒。
顧平寧看過後心緒複雜。
她可以猜到第一封密信或許就是姜阮喪命的原因,也知道第二張紙上則是昨日姜阮試圖用來跟顧府交換保命的籌碼。
可是她不知道姜阮為何要在最後将她的催命符和保命符一同轉交給自己,她們兩一共只見過三次面,每一次都劍拔弩張,從未有過什麽貼心相交之語,姜阮為何要這樣做呢?
府外噼裏啪啦地鞭炮傳進來,小厮興奮地高喊聲傳遍了整個顧府,就連一項穩重的紅纓也忍不住跑進來朗聲道:“小姐小姐,公子中了狀元!公子連中三元!”
哥哥連中三元,顧平寧自然高興。
但她總是不由自主地想到昨日那個言之鑿鑿要嫁給她新科狀元哥哥的小姑娘,總覺得有些不得勁。
她從來都不喜歡姜阮,小小年紀就有害人之心卻又不夠聰明,一點心思錯漏百出顧頭不顧尾。
可是姜阮才十五歲啊,她原本應該在太後的庇佑下好好地過着自己天真幼稚的小日子,而不是像現在這樣,因為上一輩的陰謀詭計,成了一具西茗湖裏冷冰冰的屍體。
顧平寧再一次看了一眼“瓊林宴投毒”五個字,長嘆了一口氣。
就為這一點尚存善意的提醒,她也得摻和進這件麻煩事中了,至少不能讓姜阮死的不明不白。
更何況如果她沒記錯的話,她曾聽娘親提起過,昭武帝當初是有意娶顧家的女兒,也就是她的姑姑為後。這其中陰錯陽差的陳年往事,到底摻雜了多少陰謀算計,又為何在二十年後再次掀起風浪?
在顧府裏頭腦風暴的顧平寧開始抽絲剝繭整理線索,尚不知曉自己的名字在金殿上被再次提及。
今天是殿試放榜的日子,整個京城都洋溢着激動又歡樂的氣氛。
參加殿試的考生一早就進了宮,聽官員從後往前宣讀名次,直到主考官合上名單,朗聲念出最後一個也是最重要的位置:“顧含光,一甲榜首。”
名次宣讀完畢,整個大殿上都熱鬧起來,學子們大多忙着相互恭喜,朝臣也抱拳朝着顧子蠡恭賀:“顧将軍恭喜啊,令郎連中三元,前程似錦啊!”
是啊,前程似錦。
這連中三元的名頭一出,顧含光的名字将真正的無人不知了。
說到底探花榜眼狀元,最終不過是昭武帝的喜好罷了。而現在昭武帝欽點顧含光成為新科狀元,成全了他連中三元的美名,是在向所有人宣告,他将要重用顧含光。
這才是真正的青雲之路啊。
“顧愛卿啊。”昭武帝笑眯眯地看着顧子蠡,“令郎連中三元,是大喜之事,朕想趁着今天的好日子,把另一件事情也定下來吧。”
這話說的顧子蠡和顧含光心下一驚,生怕昭武帝又心血來潮,給新出爐的狀元郎來個當場賜婚。
“平寧縣主與安王定親也已有多時,不如就趁着今天的大喜把日子定下,下月十六就是個黃道吉日,愛卿以為如何?”
(adsbygoogle = window.adsbygoogle || []).pu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