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顧子蠡以為不如何。
他們家嬌嬌弱弱才十六歲的姑娘,憑什麽這麽早就便宜了安王那小子!況且昭武帝到底在着急個什麽勁兒,如果沒記錯的話,安王比他們家阿寧還小上一個月吧。
可昭武帝既然在金殿上提出了此事,自然只是走個過場問一問,禮部的人當場下跪領命,誠懇表示一定會把安王殿下和平寧縣主的大婚辦得周到齊全、風風光光。
兒子連中三元前途無量,長女嫁給太子胞弟富貴榮華,這般風頭無兩,引的朝臣和新進的進士齊齊恭賀顧家大喜。
顧子蠡不好當場駁了皇家的面子,只是散場之後獨自去禦書房求見昭武帝。
“陛下,這婚期會不會太着急了些,阿寧和安王都還小。”顧子蠡怕說服不了昭武帝,又拉出自家兒子擋槍,“況且含光作為兄長都未娶妻,怎好讓阿寧這個做妹妹的先嫁人?”
“子蠡啊,朕也不瞞你。太後近來身體不□□康,她一向最疼小六,讓小六和平寧早日大婚,也好讓太後安安心。”
昭武帝這話說的半真半假。
太後重病是真,可究其原因,姜阮的死才是壓垮太後的最後一根稻草。姜氏唯一的一位嫡出姑娘死的不明不白,這樣的打擊可不是讓安王大婚能夠安撫的。
但話說到這,顧子蠡已經聽出了昭武帝的弦外之音。
太後病重,若是一個不好,作為親孫子的安王将要守喪三年。即使現在兩人已經訂了婚,但這漫長的三年裏會發生什麽變故誰也說不準。
可是昭武帝等不及了,他這一時半會沒有可以替代顧子蠡的武将重臣,又為顧含光鋪好了路決心重用于他,這般情況之下,他實實在在需要把兩家的姻親之好落實,才能安了心。
“子蠡你也不必擔憂,我大越不像前朝那般有着長子先娶妻的死規矩,太子也一樣還沒有太子妃。不過你說的也是,小六和平寧确實年紀還小。”昭武帝說到這裏不自在地偏頭咳了一聲,“我會讓太子去和小六說,讓他們這兩年先別、咳咳、別圓房,免得過早損了原氣。”
這話說到了顧子蠡的心坎上。
他不同意女兒過早出嫁,一方面當然是舍不得女兒,想多留她兩年。但更重要的是,他确實怕安王年輕氣盛沒輕沒重地讓阿寧早早有孕,傷了身體根本。
昭武帝眼見顧子蠡已經快要松口,又亮出了最後的砝碼:“況且小六的安王府剛剛選定下來,離你的将軍府只隔了一條街,平寧日後在兩府間走動也方便的很,不會叫你和梅将軍覺得朕騙走了你們的寶貝女兒。”
Advertisement
至此,大婚日期算是正是敲定下來。
要說對這件事最最意外,其實要數新郎官本人。
藺耀陽聽到消息後便愁眉苦臉地坐在東宮,和自家哥哥抱怨時間如此之趕,他如何能夠趕得及修繕王府。
太子覺得奇怪:“那宅子父皇早早就賞賜給你了,裏面一草一木全是根據自己的喜好設計的,現在改成王府怎麽會來不及修繕?”
藺耀陽擡頭瞥了一眼自家皇兄,真心覺得對方問了一個蠢問題:“以前都是我喜歡的風格,現在變成安王府,當然要考慮平寧的喜好來重新修葺啊。”
說到這藺耀陽又發愁:“門檻這些是全部都不能要了,還有石子路也得填平,哎,那府裏可是有不少臺階,全部改成坡道工程不小,父皇怎麽就突然定了這麽着急的時間。”
太子無語地抽了抽嘴角,這得了便宜還賣乖的臭小子,你要是真不樂意下個月大婚,早就跑到禦書房裏大鬧了,還會在這裏裝模作樣地嘆氣。
“但這門檻全部撤掉是不是有點過了,別的不說,那王府門口就不像樣子。”
況且門檻是為了擋鬼剎用的,就算現在不少人已經不相信鬼神之說,但這老祖宗代代傳下來的習俗,總不能說不要就全部不要了吧。
“可是有門檻平寧進出不方便啊。”藺耀陽理由充足的很,一邊摸着腰間的香囊一邊振振有詞,“以後那裏就是她的家了,首先要考慮的自然是她的出行啊。”
太子覺得自己這個弟弟有些時候意外地固執:“先不提含光做的那架輪椅功能有多逆天,過個什麽門檻臺階都不在話下。只說你看看顧府,平寧縣主住了六年的顧府,不同樣是門檻臺階石子路一個不缺。”
“可輪椅做的再如何精巧,臺階上上下下的總會不舒服。”藺耀陽看了一眼自家皇兄,理直氣壯道,“況且顧府怎麽樣我又做不了主,但安王府修成什麽樣,我總是能拿主意的。”
這話簡直讓人沒法反駁,太子殿下眼睜睜地看着自個兒親弟弟說完這一句轉身跑了,召集了工匠滿府撒着歡折騰。
花開兩朵各表一枝。
拿着姜阮那封信正打聽着當年往事的顧平寧冷不丁得知自個兒下月就要嫁人了,掰着手指數數,距離婚期剛好還有四十天。
對此事反抗最激烈的還要數傷還沒好完全的顧平玉。這位被熊爪撓的差點廢了半個肩膀時也未掉一滴眼淚的顧二姑娘,此時正淚眼汪汪地看着自家姐姐,就差不顧形象地撒潑打滾不讓嫁了。
顧平寧對着自家妹妹簡直沒有辦法,只好無奈地哄道:“你前幾日不還覺得安王挺好的嗎?況且安王府就隔了一條街,我就算嫁過去了你也可是随時過來找我啊,又不是見不到了,這麽難過做什麽?”
“可是那不一樣。我跟阿姐分開了這麽多年,現在好不容易團聚了,我想讓日日跟阿姐呆在一起。”顧平玉用腳一下一下踢着地上的石子兒,悶悶不樂道,“我們本來就應該一起的。”
這話說的孩子氣。怪不得自從北境歸來後,顧平玉一有空就往她的院子裏跑,沒什麽事也要陪她瞎坐着,有一句沒一句地唠着嗑。
一別數年,原來不是只有她在遺憾這些年錯過的時光,遺憾曾經最最親密的人在看不見的地方慢慢長大,最終長成了她熟悉又陌生的模樣。
顧平寧不自覺地軟了心腸,将人拉到自己身邊坐下後,才緩緩道:“我也舍不得你。可是阿玉,沒有誰能永遠陪着誰。縱使我們曾在娘親的肚子裏親密無間地帶了十個月,即使我們從小形影不離地長大,我們也會分開的。就像你也要嫁給你的阿淮,從此變成另一個府裏的女主人一樣,我們度過了很過個在一起的日子後,最終還是會各自擁有各自的生活。”
這話顧平玉不愛聽,低着頭悶悶地不理人。
顧平寧也不勉強她,而是換了個話題繼續道:“說起來我這邊有事想請阿玉幫忙。”
每次想幫忙最終都變成添亂的顧平玉“咻”地擡起頭,沒想到她家七竅玲珑心的姐姐還有這樣主動請她幫忙的時候。
“我記得你和胡家那位姑娘交好對嗎?”
“胡瑾嗎?”
“是,我想請你幫忙打聽一下當初姑姑和胡家二公子的事。我問了娘親,她說當時姑姑嫁的有些倉促,但她當時不在京城,也不清楚其中的內情。”
顧平玉覺得這麽做似乎有些舍近求遠:“既然這樣的話,直接問姑姑不好嗎?”
“姑姑那邊我會問的,但有些事情姑姑怕是不願提起,所以想請你幫忙打聽一下。”
顧平玉似懂非懂,但自覺這事情不難。她跟胡瑾性子合拍,基本上有什麽事情都湊在一塊玩兒,算得上是交心真心的姐妹花了。
送走帶着任務的親妹妹,顧平寧又寫了封信讓人帶去給安王,讓他幫忙打聽一下當年雲皓國進宮為妃的公主,也就是後來的靜妃的往事。
安安靜靜把這一切都看在眼裏的紅纓滿是不解:“小姐,請恕奴婢多嘴,您怎麽對姜姑娘這事如此上心?”
昨天拿到密信後翻了大半夜資料不說,今天又是寫信又是找人幫忙,就連親哥哥中會元高中狀元、自己被定下了婚期這樣大的事情都似乎沒放在心上。
顧平寧正拿着紙記錄現在得到的信息,聽到紅纓的話長嘆了一口氣:“我對姜阮的事情不上心,可現在看來,這封密信牽扯出來的絕對不只是姜阮或者姜家。如果我沒猜錯的話,有人在京中布了一盤大棋局,時間之久,牽扯之深,怕是要超乎想象了。”
而且,她冥冥之中總有一種預感,在京中不死心要殺她的人,也和這棋局有着緊密的關聯。
這些話其實紅纓都聽得一知半解。可是她實在是心疼小姐這幅樣子,就像是回到了當初他們獨自在京的日子,殚精竭慮什麽事情都自己扛着。明明現在小姐的父母兄長皆在身旁,再不濟,不還有個安王嘛。
顧平寧想也知道自家侍女又在那裏瞎操心,等收拾好寫下的東西,伸手在她眼前揮了揮:“好了,別擔心了,現在跟我出趟門吧。”
“是,不過小姐我們去哪?”
“去威寧侯府,去找那位關姑娘聊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