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 你可以信我
這日謝錦随同李耀江一道出去聚會, 孟長寧一個人在家也是閑着, 便想着出去逛逛,給家裏的人買些禮物。
孟長寧帶着長正出了門,孟長寧第三十二次拿着手裏的東西問長正,東西怎麽樣?長正第三十二次傻笑着回答很好。
孟長寧看着他嘆氣一聲,百般無奈地放下東西。長青啊,你快回來吧, 你哥……實在是榆木腦袋!也不知道以後怎麽娶媳婦兒。
正當孟長寧負氣前行的時候, 突然瞧見路上衣裳破爛的人越來越多,她漸漸停下腳步, 眼神中閃現震驚。周圍的人也是面色麻木地打量着這兩個人, 衣着算不上華麗可也比他們要好上許多。
長正走過來, 也瞧見了這一幕。眼見着不遠處就是西城門,若說東城繁華, 皆是貴族居住場所,那西城便是普通百姓,甚至是賤民奴隸等人的落腳地。
他提高了警惕心, 聽孟長寧輕聲問道:“西城何時有這麽多落魄之人?”
長正搖頭, 西城雖然不繁華, 可是多數日子還是能過下去的。
“這是……難民?”孟長寧的聲音都在發顫。
長正見周圍的人漸漸開始聚集起來, 目露寒芒,護着孟長寧,“夫人,我們快走吧。”
孟長寧也見形勢不妙, “走。”
兩人互相依靠着,警視着周圍的人,小心地退出來。一回到家,孟長寧便把自己關在房間裏。
周邊寂靜一片,孟長寧也不點燈,不開窗,一個人悶在房間裏,任由思緒亂飛。
自她回來有多久了,已是一年有餘。
一年了,孟長寧攥緊了拳頭,手掌心的指痕又紅又深。她怎麽能忘記了這件事。怎麽能呢。
明德十八年三月,號稱為全國糧倉的羅城因洪災而導致糧食無收,甚至是出現了大批逃命的難民。
而後來連宋為何會被棄,孟長寧為何會發狂,寧願一輩子守在邊關直到被判死刑才回晉州,一切悲劇便是從這裏開始的。
Advertisement
從沒有糧食開始的。
糧食,孟長寧指尖發白,她該去哪裏弄糧食。若是解決不好這一次的羅城之災,那連宋求援時的悲劇一定會重演。
不行,不行,絕對不行。
孟長寧的心口都在發顫。
“哐——”門突然被打開,孟長寧驚得一顫,猛地回頭,只見謝錦随乘着月光進來,“怎麽不點燈?”
孟長寧的心跳漸漸平複下來,沒有出聲,只是平靜地看着他去點燈。
謝錦随見孟長寧臉色發白,額上還冒着虛汗,便蹲在她身前,為她擦去薄汗,輕聲道:“怎麽了?長正說你們出去見到難民回來你就把自己關在房間裏。是吓到了嗎?”
孟長寧的手腳冰涼,她不知道該怎麽開口,她想說這不僅僅是難民的事情。
明德十八年的羅城之災導致全國糧食短缺,若只是如此,便也罷了,糧庫裏必然還有往年的舊糧可以支撐。
可是……可是……後來……
姬北城果真如他自己所言,必會卷土重來。明德十九年初,羅城之災在勉強平息,連宋在安穩了兩年之後,又出了大亂。
大慶糧食短缺的問題不知何時傳到了姬北城耳中,未過多久,姬北城便以此為契機,攻打連宋。
而這一次姬北城是有備而來。
先是軍中有人被策反出賣情報,導致糧倉被毀,連宋又處于大漠之地,本就糧食稀缺,一時之間不僅官兵吃不上飯,百姓也難以為繼。
再是大夏趁此機會,在必經之路上攔截運糧隊伍,同時發兵圍困連宋城,她與弟兄們被困在連宋城整整七十二天未等到糧食,眼見着城內糧荒越來越嚴重,甚至出現了易子而食的情況。
孟長寧咬唇。
那年她親眼看見百姓吃腐臭的屍體,迫于無奈之下,只能親自帶隊殺出包圍,靠着一百人的小隊勉強找回了幾百斤糧食。她命部下帶糧食回去,自己跑回晉州尋求支援。
可是她在晉州苦苦哀求數日都未有結果。
所有人都說羅城水災已經消耗了不少存糧,朝中已無糧食支援連宋。人人都是一副苦情相,面上哀苦模樣裝扮得連孟長寧都要信了。
可是……可是……
那時羅城已漸漸安穩,只待來年将種子撒下,便又是豐收之年,更何況羅城之災并非全國之災,緣何糧庫裏就沒有了一絲可以擠出來支援連宋士兵的口糧呢?
直到孟長寧下朝之時與人争辯,有人口不擇言:“連宋已被圍困,早前就已經搭上不少運輸隊和兵力,都未能解除連宋城的危機,再投入兵力與糧食沒有任何意義,更何況等你現在帶糧食回去,救下來的也是一座死城,何必徒勞。連陛下都開口了連宋不過是一座異邦之城,住的也是從前的宋民,棄之不可惜。”
那長長的一大段話砸在孟長寧腦子裏,可她只記住了四個字“異邦宋民”。她才回過神來,原來不是沒有糧食,只是沒有給連宋的糧食而已。因為連宋是從前宋國的土地,因為連宋人都是異族……
孟長寧不服,臣服于大慶的宋人也一樣是大慶的子民,是她豁出命去保護的人。他們怎能單憑一句宋民就将連宋城數萬百姓的生命棄之于不顧!
她的弟兄們還在遠處死死堅守着連宋,孟長寧如何能放棄,屢次血書上奏求陛下出兵救救連宋,可等來的卻是朝奏夕貶。
孟長寧被奪了兵權,禁足在孟府,官府為怕孟長寧逃走,還出動了軍隊駐紮在孟府門口,只為看住她一個光杆司令,真是可笑。到頭來,她連再回到連宋城與自己曾經的弟兄們并肩作戰的資格都沒有。
她親耳聽見連宋城淪陷的消息,午夜夢回之時,做夢都能夢見連宋城屍橫遍野、鮮血橫流的場景,可她卻無能為力。
許久之後,孟長寧的手顫抖着接過謝錦随遞來的茶,一口冷茶灌下,心裏才平靜了許多,每每想起連宋淪陷的那一年,她都無法入眠。
謝錦随伸出手裹住她沾滿了茶水的手,“長寧,你是不是想起什麽不好的事情了,若是真的有什麽不好的事情,你別怕,我在你身邊,你可以信我。”
孟長寧神色恍惚,有些魔怔,仿佛她又看見了上輩子的謝錦随,那個謝錦随隔着牢門對她說不是你的錯。
“你嫁給了我,嫁入這郁侯府,便注定是是我郁侯府的人。我郁侯府從來沒有讓你一個人承擔所有事情的道理。”他神情嚴肅,話語認真,“所以你有什麽事情都可以和我說。”
孟長寧回過神,抽回自己的手,“我……我……”她接連兩次張口都不知道該怎麽解釋。
謝錦随卻是再次抓住了她的手,這次任她掙紮也沒放開。
“孟長寧,我什麽不怕。”
孟長寧,你一定不知道,你在我心中是英雄。不僅僅是這大慶的戰神,還是我心中無與倫比的英雄。他在心中默念。
見到英雄行事困難重重之時,他又怎能不出手相助,何況這個人如今還是他的妻子。
“謝錦随,我……。”
孟長寧揉着自己的太陽穴,謝錦随說不怕,可她卻不能不顧慮。她這輩子是回來報恩的,不是來連累他的。
再後來連宋敗了之後邊防猶如觸發了多米若骨牌效應接連被破。
大夏出擊大慶,邊軍連敗三站,丢了三座城池,甚至連邊防最關鍵的呂蒙關都失守。
皇帝下令,歸還兵權,孟長寧重新領兵出征。可這一次孟長寧不僅打跑了夏人,收回三座城池,還瘋狂反擊把兩年前失守的連宋城也拿回來了。
大慶境內歡呼一片,可孟長寧猜想是那時陛下就對她起了猜忌之心吧。
因為收回呂蒙關的時候,群臣統一意見要議和,聖旨也送到了邊關,可孟長寧卻執意反攻,直至打下連宋城才罷手。
将在外軍令有所不受。
收回連宋城之後,陛下連下幾條聖令,命孟長寧歸晉州,可她都以邊境尚且不穩,不能沒有主帥坐鎮的理由反駁了回去,她再沒回去過那個冷血的地方。
直到後來風雷谷之戰,被周圍所有的人出賣,她腹背受敵,激戰無數個日夜,三萬兵士死光了卻偏偏留下了她一條賤命。後被馳援的軍隊壓回了晉州,判死刑,結束了這疲憊的一生。
手心傳來溫暖,孟長寧看着眼前熟悉的眉眼,他還年輕,腿也還在,不是那個伛偻着身子的可憐人。
自己也還在郁侯府,不是在那牢籠之中。羅城之災還沒有完全失控,連宋還沒有被破,沈叔叔、蕭大哥、明月嫂子都還沒有出事。
孟長寧握緊了謝錦随的手,啞聲道:“謝錦随,我不知道該怎麽和你解釋,可是你一定要幫我。”
這些事情,她不能說出口,可她卻需要有人助她阻止這一連串的悲劇,而只有全身心信任自己的人才會冒如此大險來幫她。
孟長寧的眼角有些泛紅,“謝錦随,等這一切真的不再發生,我一定會把所有的事情都告訴你。你能不能先幫幫我?”
謝錦随見她如此委屈又可憐,不由得把人摟在懷中,“長寧,我永遠在你身邊,無論你做什麽我都會幫你的,所以你不必求我,只需告訴我,我需要做什麽便可。”
孟長寧也抱緊了他,沒有再說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