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桃李之庭·其二
三日前。
石梁玉在太尉府不出意外地被趕了出來,尋了個兇惡門僮看不見的角落等到了天黑,在懷裏最後一個好心婆婆送來的炊餅也凍得像塊石頭時,他才看見太尉府的轎辇搖搖晃晃地從遠處而來,轎辇上一個擁着美妾的肥胖中年和一個官員模樣的人有說有笑地出現。
他此時已經沒有什麽多餘的力氣,兩眼發黑地走上去,拿出母親交代的舊荷包遞了上去。
擁着美妾的中年瞥了一眼,眼角微微抽搐,在同行的官員問起時,讓正準備沖上來按住他的仆人丢了一袋子銅板,便笑着離去。
“年輕人,有手有腳的,應該去找個活計,莫要當街行乞,惹人笑話。”
讓一個人自尊盡碎,一句笑言足以。
石梁玉想,若那時他只是孑然一身,恐怕會就此負氣而去,可他還在等他這個七歲起便離家遠走的父親給他母親一個名分,這是他母娘一輩子想着的東西。
于是他留了下來,就站在石府的門前,待天蒙蒙亮時,一個石府的管家送那個官員醉醺醺地離開後,便一臉冷漠地讓他進入府中。
外面的雪如此大,石府裏卻連一塊普通的地磚,都散發着溫熱的氣息,這裏随意一個轉角的花瓶、一尺薄紗,都足以讓他病弱的母親熬過這個隆冬。
短短幾十步,他已明白了生父對他們母子的态度。
“梁玉,你從小就聰明,那袋錢是銅包金,足夠你在故鄉安安穩穩過一輩子,你應該撿的。”石莽開門見山道。
“我來不是為這個。”石梁玉握緊了包袱,卻不知為何沒有把他娘的牌位取出來,“我娘逝世已經數月,你何時……打算讓她入宗祠?”
石莽輕拍着懷裏醉眠的美姬,笑道:“入宗祠?我就算讓懷裏這個賤婢入宗祠,她都不可能入宗祠……你以為我遠在炀陵就不知道,她為了供你讀書,夜裏去賣笑?”
假寐的美姬耳尖動了動,石莽看着如遭冰封的石梁玉,從手邊的矮櫃裏取出一把鑲滿寶石的匕首道:“如果讓我的政敵知道,我的元配做下這樣的羞恥之行,那我在朝中便無法立足了……而你得知道,我走到今天,有多不容易,所有知道這個秘密的人都要死,你猜,親生兒子會不會例外?”
好了,這就是他千裏迢迢趕來炀陵所得到的答案。
石梁玉閉上眼睛準備受死,而下一刻,卻聽到一個女人的慘叫聲,他猛然看去,卻見石莽剛剛還寵之如珍寶的美姬此刻被割了喉嚨,睜大的美眸裏還殘留着不可置信的駭然神情,她滾落在地上,一手捂住脖子,一手指着石莽,不消片刻,便死在了石梁玉腳邊。
Advertisement
石莽滿不在乎地擦着自己的手指,讓人來講美姬的屍首清理出去。
“你娘是我石家的恥辱,你如果不想和他一個下場,後半輩子都不要提。現在,你可以是石府的嫡子了。”
……
沒有一個人為他的到來而欣喜,這石梁玉被石府的馬車送到所謂“小龍門”之前就知道,可他沒料到的是,只因為坐着石府的馬車而來,他便被未來所有的同窗所忌。
那是一個還背着長弓的少年人,拎着他的書匣晃着,挑釁般道:“石太尉幾時有這般大的兒子?我記得他眼光可高着呢,上個月還有個刺史想把女兒送給他,他還嫌人骨瘦如柴,你娘是哪家的貴女?”
石梁玉被推推搡搡着,餘光瞥見遠處看熱鬧的所謂書童,見他沒有來解圍的意思,也就沉默不語。
“喂,你別是個啞巴吧。”庾光和旁邊人擠眉弄眼的,“咱們書院雖然什麽蛇鼠都能混進來,可卻是不收啞巴的,不然今天考射樂數的時候,督學一點名,你不吭聲,他尋不見人,還得上你家裏去抓,那石太尉家裏的門檻可了不得,人進去、鬼出來,白的進去、黑的出來,大家啊說是不是啊?”
四周一片哄然大笑間,忽然人群背後一個女子高聲大喊——
“狗兒子們!成老頭來了!!!”
剛剛還趾高氣揚的纨绔子弟們紛紛回頭,只見季滄亭一臉驚恐地跑過來,紛紛大驚失色。
“灞陽,你你你你回來就算了,怎麽把成老頭引過來了,娘诶點名鐘要響了,快走快走!!!”
在場衆人立時作鳥獸散,整個前庭就剩下三個人。
季滄亭把餘下的發釵扯下來,随意挽了挽,挑眉看着石梁玉道:“你新來的?”
石梁玉剛剛沒認出來,一聽見這聲音,擡頭看見季滄亭的面容,便很快與那日長街上打馬而過的面容重合在一起。
是那個送狼肉給餘婆婆的郡主。
“多謝解圍。”石梁玉眉目低垂,想提起那日的邂逅,又唯恐對方覺得自己刻意攀附,正不知如何開口時,季滄亭卻先認出了他來。
“等等,我見過你。”季滄亭自問還算是過目不忘,細一回憶的确見過這個落魄書生,便嘶了一聲,“我今兒早去餘婆婆那兒買棗泥餅的時候還聽她誇過你,沒想到你竟然是石莽的兒子?”
“……是。”
大千世界無奇不有,季滄亭重新審視了一下石梁玉,倒也沒因為他爹的所作所為對他有什麽偏見,牽過阿木爾道:“我家小孩兒也要入學,我帶你去吧。”
石梁玉遲疑了一下,便默不作聲地跟了上去,起初他還怕氣氛尴尬,但很快便發現季滄亭跟誰都是一副無話不談的模樣。
“……庾光這幾個狗東西,家裏面多是受過你那爹的氣的,你若是心寬呢,該放下放下,多吃兩碗飯;若是憋不下這口氣呢,內院後門小花園是我們平時打架鬥毆的地方,同窗好友不留隔日仇,都是當天報的。”
把阿木爾送到內院年幼的小孩該去的蒙學之地報到後,季滄亭便帶着石梁玉往射藝校場走去。
“今天你來的不是時候,按照書院的規定,不管是新入學還是後入學,到了日子都要過大考,上午考君子六藝,下午考策論。若是考得不像樣,成老頭可不管你是什麽皇親國戚,一律逐出書院,苦學半年後有所成,才能再獲得資格考進小龍門裏。”
石梁玉嘗試着接她的話:“那……剛剛他們說,射藝大考已經開始,郡主不怕遲到?”
“他們那群廢物,讓他們先考三輪都不一定比得過我,我也就是數術不大行。不過數術考不過也不怕,我跟督學有一腿。”
“……”
石梁玉只當她是開玩笑,在監考那裏莫名其妙領了個號牌,便被推上去靠射箭。
射箭是貴族才會專門派人教授的,他自然不會,只是射箭的時候,看着那靶心,總是本能地想起了石莽的臉,除了一開始的六箭外,後面四箭不至于脫靶,勉強得了個“丙下”的評價。
他本以為會如之前般受到其他人嘲笑,但很快發現所有人都圍在隔壁的靶場,定睛一看,只見穿着紅襦裙的少女正挽袖搭弓。由于來得晚,考官将她的靶子比其他人後移了五十步以示懲戒,可季滄亭不以為意拿起弓箭随意一瞄,箭矢如流星趕月一般,接連命中紅心,惹得一陣歡呼。
之前特地背着家傳寶弓來考試的庾□□得差點沒摔了傳家寶:“灞陽!我家老頭說,只要我六藝有一門拿了甲就讓我嫁娶自由,你是不想讓我好好過年了!”
季滄亭嘲笑道:“那我就放心了。”
四周又是一片大笑,不一會兒考官們便來呵斥衆人,帶着他們去了數術考場。
季滄亭一坐定,便四處打望,見成钰沒來,心裏有點失望,發下來的數術卷子也是看得一頭霧水,本以為是自己狀态不佳,卻聽見四周低語聲罵了起來。
“數術考題誰出的?這啥玩意?”
“這麽難,肯定是他成钰!”
“啊這個禍害,害死多少秀才舉人不夠,連我們這些混吃等死的也不放過!”
……原來不想讓別人過好年的不止她一個。
季滄亭自己看了看數術上五道題,看了不到十息就覺得腦殼兒疼,一扭頭瞧見坐在她斜後面的石梁玉,一掃剛剛考射藝時的無能樣子,起筆便寫,中間毫無停頓,不一會兒,面前的紙面上便寫滿了算法。
這個落魄書生在季滄亭心目中的形象瞬間高大了起來,她左顧右盼了片刻,扭頭對着石梁玉瘋狂使眼色,擠得眼睛都快幹了,石梁玉才注意到季滄亭這邊的動靜。
(好……人……救……我……)
石梁玉不明其意,茫然地看着她。
季滄亭只能更直白一點:(借、我、抄……)
此時整個考場裏倏然一靜,季滄亭本能地背後一涼,只感到桌案旁邊坐下來一人,拿起她空白的試卷觀賞了片刻,和和氣氣地出聲問道。
“亭亭,你想抄誰的?”
季滄亭:“……”
跟督學有一腿的後果,就是考試的時候,督學他總會密切關注你的動向。
尴尬間,另一個跟在成钰身後的考官冷哼道:“這題分明上個月才考過,換一個說法就都不會了?全場竟沒有一個能做出來的,督學這般辛苦教導,也不知道都學到何處了?”
季滄亭不服:“還是有人做出來了的。”
那考官剛要發火,成钰卻站起來繞過季滄亭,走到石梁玉跟前,掃了一眼他做下的數術題。
“你叫什麽名字?”成钰問道。
……好年輕的督學。
不過,讓他一個外人做出來這些題,他定是面上無光吧。
做好了受刁難的準備,石梁玉低頭道:“學生是石太尉的……”
“我是問你的名字。”成钰倒也不待他回答,拿起他的試卷看到注名,點了點頭道,“不錯。”
四下頓時發出倒抽氣的聲音,成钰倒是頗為欣賞,複又問道:“二、三、五題,乃是我今年新出的,應該未流傳至書院以外,你是如何想到有如此解法的?”
“我……”
石梁玉瞥了一眼成钰身後的季滄亭,後者趁成钰沒注意,找了張紙寫了五個字——我、給、你、撐、腰。
“學生是從明辭典錄數術篇四章所看到的。學生覺得、覺得明辭典錄關于數術這一章有纰漏,應該以五五推算之法……”
石梁玉緩緩敘述自己的見解,說到最後,卻發現除了成钰和季滄亭,四周所有人的表情都怪異起來,有些人竟浮現出幾許幸災樂禍的意味。
“不錯,明辭典錄是作者早年之作,彼時所思所想随意了些,多謝斧正。薛文士,石梁玉不必考了,數術一科記為甲上,下午的策論試允他推遲五日再考,我想看看他的實務策。”
“啊?”那考官愣了愣,但也沒多加反駁,驚異地看了石梁玉一眼,對其他人板起臉,“看什麽?都給你們提示了,還不快寫?!”
啥?他提示的是啥?
全場纨绔子弟個個如墜雲霧,成钰轉過身來,對一臉推薦有功的季滄亭道,“你,今晚策論試後來我那兒拿二十道數術題。”
季滄亭覺得胃痛:“……自家人,要這麽殘暴嗎?”
成钰:“你知道我的,求學之道,謂之大義滅親。”
作者有話要說: 今天說說文中出現的幾個官職。
太傅,成钰的叔父成晖所擔任的太傅這個職位,主要就是皇帝的老師,與之差不多的有太師、太保等,是朝廷的重要輔臣,主管制定禮法并頒布施行。
太尉,太尉這個職位是三公之一,其他兩個是丞相和禦史大夫。太尉主要掌管軍國大事,平時聽皇帝的命令,戰争時主管戰事調配。石莽是軍伍出身,卻以佞幸晉身高位,地方軍并不服他,所以目前他能管到的範圍就是軍饷和後勤這一部分,打仗還要依靠兼任大将軍的冀川侯。
督學:顧名思義監督學政,成钰年少的時候就已經科舉首甲了,之後在翰林院待了兩年,看清朝中局勢,為免因為自己鋒芒太盛引起宣帝對成家的猜忌,避而不願出仕,留下一套五三後索性自請做了個閑職去監督學生高考。
_(:з」∠)_明天要去忙同學的婚禮,大概率趕不上更新,先請個假,後天肯定有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