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山映雁在亭中用最新燒制的青瓷茶具喝着桂花茶,茶葉在淡青的茶杯中綻放,醞釀着一絲苦味,就如同亭外飄零的桂花。
不經意地回頭,看到了站立在亭子外頭的楚王。山映雁聽到楚王駕臨,原是想要借此機會為之前的事情道謝,沒想到她還沒來得及去見他,就到看了想見之人。
司馬敬曦見佳人笑意盈盈地走向自己,心口發燙,這樣的阿雁,他期盼了那麽久,如今好似一場美夢,讓他沉溺其中,可他畏懼美夢如這滿園的桂花一般,美好而易逝。
“見過楚王,前些日子,多謝楚王相救之恩。”山映雁道謝,上次就那麽走了,實在太失禮了,她還欠了楚王好大的人情,還好楚王性情和善,不與她一般計較。
“哪裏,我不過是做了該做之事,阿,山姑娘不用客氣。”差點就叫出阿雁的名字了,這會按常理他是不知道阿雁的名字的,這樣的處境讓他既心酸又欣慰,心酸于前世之事,只有他記得,那些好的、不好的回憶,阿雁半點都不知情,此情此景,就好似是之前的他半分都沒有入阿雁的眼,那一聲夫君,大概是他臨終前的妄想吧。然他又不免欣慰,這樣的阿雁沒有讨厭他,也沒有恨他,讓他隐隐地期待着,某一天阿雁會喜歡他。
“相救是何意?小妹可是被人欺負了,說與為兄聽,為兄替你讨回公道。”山景浩沒想到自己前往西域的時間裏,就有人趁他不在欺負他家小妹,着實可惡。
“兄長莫急,我并沒有有受欺負,只是在山家施粥時發生了動亂,幸而楚王路過,平息此事。”山映雁解釋原由,之前沒有告訴兄長此事,是因為兄長剛從西域回來,旅途奔波,不想再讓他勞神。
山景浩聽聞小妹沒有大礙,放心不少,他同楚王道謝:“多謝楚王援手,此等恩情,草民銘記于心,今後用得上山家,王爺只管吩咐。”
不枉他費盡心思搶在席修齊之前救助阿雁,他這還是第一次見到态度這麽誠懇又友善的山景浩,這距離他娶到阿雁又近了一大步,想必席修齊就是經過這件事才獲得山家上下的青睐吧,司馬敬曦心中不免慶幸,自己做了一個非常正确的決策。
“本王乃此地之主,庇佑此地之民乃是分內之責。”這麽說應該沒錯,以前席修席就是這麽對他說的,而阿雁更是堅定不移地站在說了這種虛僞之詞的席修齊那邊,和他作對,雖然他讨厭席修齊,但是取人之長,借用一下他的觀點并無不可。
山映雁聽了此言,愈發覺得楚王良善之人,或許是性格太好,被人編排出那些不好的傳聞來,或者是楚王大度,不于那些造謠之人計較。
司馬敬曦見阿雁用亮閃閃的眼神看着自己,心口暖乎乎的,他今生所願可能沒有他想象中的那麽難,畢竟他這樣受上天眷顧重來一次的天選之子,沒有理由再像上輩子那樣失敗了。
三人談話間,一家仆來報:“公子,有商戶看上了青瓷,家主正招待客人,無暇顧及。”
山景浩面有難色,今日青瓷之展,必定有衆多生意上門,他對自家的青瓷可是十分有信心,但是比起青瓷,楚王更是不能怠慢,他不免有所猶豫。
司馬敬曦倒是無所謂,不過倒是可以多留一些好的印象,于是說道:“你既然有事,就先去忙吧,本王也準備回大廳了。”
“如此,恕草民失禮,先行告退了。”既然楚王應允,山景浩前往商讨生意了。
Advertisement
山景浩離開後,山映雁想起楚王的不實的傳聞,好人被誤解,她很是惋惜,寬慰道:“民女多次受惠于王爺,王爺之仁義,天地共鑒,不假時日,相信楚國之民也定能體會王爺的心意。”
本王才不在乎賤民們怎麽想,只要阿雁你想要本王做個仁義之輩,他也未嘗不能一試。不過多次是怎麽回事?他應該只幫過阿雁一次才對,司馬敬曦剛想問此事,山映雁倒是先說話了。
“想必王爺還有要事,民女就不叨擾了。”說完就要退身離開。
“且慢。”他還有話沒有說,急忙忙地叫住了山映雁。
山映雁不解其意,等着楚王說辭。
“我們算是朋友了,還不知道你的名字。”阿雁的一切他都知道,但他想聽阿雁親口說,想讓阿雁親手為他打開心之門。
朋友嗎?能讓自己的恩人把自己當朋友,實在是幸事一樁,山映雁回道:“民女名為映雁。”
“既然是朋友了,你也毋須民女來民女去了。”阿雁曾說過要平等,那麽他就給她平等,她想要的,他司馬敬曦都能給,所以快點讓他住進她的心田吧。
“好。”
“對了,我還有一事。”司馬敬曦從懷中掏出一個精致的木盒,遞到山映雁面前,“既然你我已是好友,此物贈你,聊表情誼。”
突然的送禮,山映雁一懵,這就為難了,這禮收了不合禮儀,不收傷了楚王的面子。可這是她的恩人,性格率真又不通世故,世俗不及他重要,于是山映雁上前接過了木盒。她打開木盒,盒中靜卧一枚玉佩,與楚王腰間正佩戴的那塊一般無二。
山映雁有幾分明了,平常之禮她收得起,可這份禮,她收不起也不敢收,若要還回去,心中透着不舍,內心糾葛,進退維谷。她不過随口一言,就被人牢記于心,她之願求可能就在眼前,可以她的身份,她要不起。
山映雁将木盒塞回司馬敬曦手裏,低着頭說:“抱歉,這個我不能收。”
“不行,阿雁你一定要收下。”司馬敬曦一時情急,阿雁二字便脫口而出,他知道自己太急了,噩夢纏身的他急需要安慰,他想和阿雁建立聯系,想要迫切地證明今生的一切都已經和前世不一樣了。
他所求只有兩個,一個是阿雁,另一個是皇兄。皇兄之事,他遍尋名醫,毫無進展。而阿雁,他好不容易才見上一面的,他又不能像上輩子那樣直接把人搶回家,只能在不知盡頭的時間裏找尋相見的契機。他不像席修齊那樣陰險,主意一堆一堆的,阿雁的事又不好找人商量,所以他只能這樣做。他雖是天選之子,可他皇兄還是天子呢,照樣命途多舛。
山映雁完全不知所措,楚王對她有意,她看出來了,那日初見,楚王對她留心了,這件事她勉強可以理解,但是楚王的言行舉止中包含的感情卻不像只有一面之緣的人所能産生的,楚王眼中醞釀的情感太過濃烈,驚得她退了幾步,她對自己的恩人竟然産生了一絲懼意。
山映雁的退避讓司馬敬曦更加着急,他顧不得其他,一把握住山映雁的手,重新把玉佩放到她的手裏,懇求道:“收下它好嗎?”不要再推開他了,如果兩輩子都被阿雁推開的,司馬敬曦不曉得今後的自己将會變成什麽樣子。
如此失禮的舉動,哪怕他是王爺,山映雁覺得自己都該生氣地推開他,可是那懇求的語氣,悲傷的眼神,讓她心軟了。她有一種錯覺,好像自己是眼前人的救贖,原來世人眼中備受寵愛的王爺其實過得并不好,他應該受了很多的苦,吃了不少的虧,她心疼了。
“好,我收下。”山映雁不忍計較楚王的失禮,這麽善良的人卻沒有好報,還被世人诽謗,實在不公平。
山映雁看到自己收下禮物後,楚王欣喜的樣子,心中嘆氣,即使是喜悅,眼中仍然藏着悲傷,她說道:“不管世人如何評價王爺,在我心中,王爺一直都是個仁義的君子。”
回到大廳的司馬敬曦,覺得眼前所見的一切都是那麽好看,他每走一步都好似踩在雲端,這世間美好得不真實。
“見過王爺。”處理完政務匆匆趕來的席修齊見到正在傻笑的楚王,為了不失禮,也為了不讓楚王的形象不再變得更差之前,走到司馬敬曦面前來提醒他。
司馬敬曦得意地看着席修齊說道:“你來的晚了。”總算輪到席修齊晚到了,上輩子的他一直晚席修齊一步,讓他恨得牙癢癢的,現在好了,他可以不用體會上輩子那種泛酸的心情了,原來到的早是這麽舒爽的一件事。
“政務纏身,因而晚到了。”席修齊咬牙回道。他到得這麽晚究竟是因為誰啊?要不是楚王把楚國治理得一塌糊塗,他這些日子何必勞累至此,全是為了給楚王弄出來的事情善後。席修齊覺得自己來楚國後,脾氣都變壞了,這也正常,擱誰攤上這麽一位主公,也會有他這樣的體會。
“你這個人真沒趣,一天到晚只想着什麽政務、百姓,一點都不讨人喜歡。”雖然上輩子阿雁喜歡,但是這輩子她喜歡的是他了,司馬敬曦想到剛才阿雁誇他的話,高興起來。
席修齊不卑不亢地回道:“如此說來,臣怕是永遠都不會讓王爺喜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