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她沿着長長的甬道,朝前方走去。
她很年輕,很美,烏黑的發髻上別着宮中時興的月白珠花。
越過她的背影,甬道的盡頭亮着數盞燈火,她直直的沖進甬道盡頭燈火通明的石室。
“彭光!”她喊。
十幾個神态各異的人,或坐或立,身上披着黑色的鬥篷,顯然是借着夜色從各處趕來,此時都愕然的看着她。
她沒想到有這麽多人,下颚的線條驟然緊繃,但還是說:“我們不能再等了,五日後,陛下要在瓊華園為我阿弟踐行,這是最好的機會。”
石室內的燈火被突然帶起的風吹的晃動些許,無人應答。
一個中年儒士模樣的人慢慢站起來,他穿着蒼灰長衫,面容俊秀,氣勢沉穩,下颚上蓄着一點青灰色的胡須。
“公主殿下。”他眸中劃過一絲冷光:“您怎麽到這裏來了。”
她打了個冷顫,有些奇怪:“我得到了好消息,當然要告訴你。”
“您說瓊華園?”
“在五日後,二月初八”
“哦。”
“你怎麽了,這是很好的機會,人多眼雜,我可以帶你進行宮,如果合适,你還可以和陛下說幾句話,把你的冤屈告訴他,就不會有人再迫害你了。”
中年儒士臉上的驚訝淡去,慢慢浮出笑容,躬身行禮:“如此,小民謝過公主殿下。”
她偏過頭,臉有些紅,轉過身:“我走了,你們就呆在這裏吧,公主府很安全,待會我讓人給你們送些飯菜。”
Advertisement
此刻的宮中。
燈燭煌煌,金色镂空的熏籠裏,瑞腦散發出紫霧般的香氣。
皇帝躺在軟塌上,身上蓋着虎皮,皇後從食盒中取出一個小碗,裏邊盛着黑色的藥,溢出一股刺鼻的氣味。
皇帝眉毛微擡:“這藥又苦了。”
皇後答道:“良藥苦口。”
皇帝不可置否,他的臉色白的讓人憂心,虎皮裏探出細瘦的手,他端着碗一飲而盡。
“苦。”
皇後服侍皇帝漱了口,垂下頭,不想讓人看見她的眼睛:“陛下究竟想做什麽呢?”
皇帝擡起頭來看她,皇後笑了笑:“我的身邊多了幾個面生的宮女。”
皇帝嘆了一口氣:“什麽都瞞不過你。”
皇後說:“因為我了解陛下。”
皇帝略微沉默,微笑道:“但我有一些無法開口的話,讓旁人告訴你,輝月會生我的氣嗎?”
皇後深深的看着皇帝,似乎想從皇帝的眼神中确認什麽,但皇帝的眼裏只有搖曳的的燈火,她的倒影,皇後慢慢搖頭:“不會,臣妾不會生陛下的氣。”
皇帝笑了笑,握了握皇後的手:“晚了,回去吧。”
皇後離開時忍不住回頭,淡金色紗幔一層層垂落,光影浮動,她看到皇帝側卧在塌,手裏拿着一卷細長的絹帛,如意郎在皇帝身側,微微彎腰,皇帝似乎感應到她的目光,朝她望過來。
皇後忽然有了一種錯覺,仿佛看到的是另一個世界,于此間隔着不可逾越的屏障,再也碰不到。
“陛下要保重身體。”
她的聲音隔着層層紗幔,傳達到皇帝的耳邊,那抹纖細的身影慢慢消失在屏風後,皇帝收回目光,他問如意郎:“朕是不是太無情了?”
如意郎不明白:“陛下宅心仁厚。”
皇帝的嘴角有些嘲弄,不置一詞。
瓊華園是大魏第一代皇帝興建的行宮,坐落于鐘鳴山上,攔腰截斷山頭,開辟出了氣勢恢宏,雕梁畫棟的皇家園林。
皇帝小時候就寄養在瓊華園,十四歲才接回皇宮,他熟悉這裏的山石草木,榮登大寶的這些年裏他常常會抽出幾十日到此小住。
今天是二月初五,皇帝提前住到了瓊華園,還有三天,這座園林就會徹底熱鬧起來。
随行的只有幾個老臣,司馬國公,謝太傅,劉閣老,他們陪着皇帝沿着花園漫步,園中百花凋零,枯荷瑟瑟,老樹遒勁,高山流水之間,群山蒼莽,雲霧若隐若現。
清晨又落了一場薄雪,從這裏望去,能将大半個京城都盡收眼底。
吹在耳畔的風已經不太冷,預兆着春日将至。
皇帝呼出一口氣,對他的大臣說:“朕即位那年,是在漠北度過的冬天,那裏氣候嚴寒,土地貧瘠,每年的冬日都要死許多人,那裏的人家,幾戶都不一定有一塊暖和的被褥。”
老司馬:“現在的漠北,是大魏的寶庫。”
皇帝回過頭,他的頭發沒有老司馬那麽白,但兩鬓已是微霜:“你個老東西。”皇帝笑罵道:“朕當年跟你要修官道的銀子,你如何回朕的?”
劉閣老插嘴:“老臣記得司馬國公的胡子都要飛到天上了。”
皇帝哈哈大笑,司馬國公老臉漲的通紅,扭過頭哼了一聲,劉閣老老神在在,看也不看。
皇帝病了這些日子,諸位大臣心中紛紛有所臆測,礙于天威不可說,不可問,相互之間卻已然有了底,他們接到皇帝的傳召,來到瓊華園,心裏已經揣上了一顆石頭。
皇帝的樣子不能說差,可是也不能說好,那雙看不透的眼睛裏醞釀着深沉的風暴。
園中那些隐蔽的角落裏,黑盔黑甲的羽林衛神情冷峻,手中的鋼刀泛着寒光,他們是皇帝手下讓人聞風喪膽的黑甲猛獸,皇帝将他們調到了這裏,意味着這場餞行宴将有兵戈之争。
皇帝無意讓幾位老臣參與其中,召他們來似乎僅僅是為了說幾句話。
君心難測,但謝宜比旁人知道的更多一點,他知道皇帝要對付誰,知道皇帝為什麽設下餞行宴,但是其中的過程如何,他也猜不到。
皇帝只是想了結。
二月初八,大魏皇帝設宴瓊華園,為西征大軍餞行。
這一天的傍晚,鐘鳴山上燈火輝煌,無數盞祈願的天燈從瓊華園升起,猶如一條在人間流淌的銀河,天燈越飛越高,和天上的銀河融在一起交相輝映。
滿座高朋,盛宴華彩。
當朝二品以上的官員可攜家眷,上殿百步,與王對飲。
深遠雄渾的大殿中,帝後高居寶座,對飲一杯,宦官敲響了編鐘,宴飲緩緩拉開了帷幕。
作者有話要說: 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