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

三個月後,南楚太子納大将軍呂氏侄女為良娣。大将軍呂洪膝下無女,胞弟弟妹早逝,将侄女養在家中。本欲大辦,卻被幕僚谏止,道是良娣品級本就在妃與側妃之下,嫁儀若是反超了二妃,恐于禮不合,招人诟病。

可大将軍一意孤行,并不聽從,呂氏女的陪嫁添妝雖不敢僭越延秦公主,卻處處比照側妃高氏。東宮妃嫔漸多,太子卻一心政事,夜夜獨自宿在明德殿。

他夢見一個深不見底的漆黑山洞,深處極暗,卻有隐約流水聲。蕭尚醴循聲走去,一身華服穿行于這不見天日之處。

眼前越發開闊,微光透入,水聲轉大,竟是一條河流。蕭尚醴怔怔轉身,那河水越發湍急,奔流不止,對面卻沿河走來一個高大帶劍的男人,走得不疾不徐。

蕭尚醴屏住呼息,一語不發,那男人卻目不轉睛直看他的臉。猶如看泥濘山道上一捧雪,血池中一塊玉壁,夜幕中一輪明月。

隔滾滾河水波濤,被他一看,蕭尚醴早當自己心如鐵石,卻心潮起伏。他強忍轉頭,不去看那男人,道:“我又娶了一個妃嫔,你可知道?真是可笑。我每次僅是抱誰入懷中,就覺得背叛了你,像被錐刺斧砍,不得安生。你卻已經娶了別的女人,與她生下孩子……”

蕭尚醴眼中似乎盈起淚水,眸光瑩瑩,卻冷冷道:“她是怎樣叫你的,會叫你一聲‘逾郎’嗎?逾郎,我想你想極了,恨你也恨極了。”

他目中嘲諷之意刻骨,素日裏人前端莊自持,這話既像怨婦,又滿是恨意,他絕不在樂逾面前說,卻敢說在夢裏。

可他生得太美,縱有無盡憤恨,無盡委屈,與樂逾僅隔一條河相對,在樂逾眼中都是盈盈一水間,脈脈不得語。

樂逾面上神色複雜,見蕭尚醴隔着一條水,對着他垂淚,心裏一陣陣痛,卻沒有越過水去,把他抱入懷中吻去淚水。那水猶如銀河,一旦隔開,咫尺之間遙不可及。

只是一個幻影,就足以令他神魂颠倒,心痛不已,但他已不得不斬斷這一份相思。放縱心魔如火,越燒越烈,便不能成為宗師。

若蓬萊島沒有宗師,不提眼下,再過幾年,新宗師湧現,他母親的舊宗師餘威不在,蓬萊就真成了海上孤島,無所依靠。

這也是為何他一回島便閉關,卻沒有一個人有異議。昔年滄浪侯樂游原自周朝始皇帝手中取得蓬萊島,蓬萊島上人盡皆知,蓬萊島能置身四國之外,不尊君父,将諸國國君視作凡人,二百年來,倚仗的正是樂氏後裔與先祖一般天資超凡,宗師輩出。

這二人在夢境中隔水相望,蕭尚醴額上仍系绫帶,絕不叫人輕易見得那豔麗痕跡。樂逾卻覺在這漆黑長夢中,他的眼唇已經足夠驚心動魄,令他甘願渡水赴死。

他們各有不得不做的事,無論如何尋不到一個妥協的法子。樂逾終于毅然轉身離去,沿那條河水前行,将那美人遠遠留在背後。

蕭尚醴見他走遠,眼前竟然看不清了,肝腸寸斷,只覺滿腔恨意,盈在睫上的淚水沾濕衣襟,他狼狽到這地步還不失态,面帶淚痕,輕輕道:“逾郎,你會後悔的,我會叫你後悔的……你在夢裏,都要這樣傷我的心……”

Advertisement

樂逾不再回頭,一徑前行,走了多少時辰,多少天,輾轉反複,仍然是一線光都追尋不到。唯有将蕭尚醴抛開,才能從離島以來種種經歷中領悟。

離蓬萊大半年,心境已大不同,離開時無拘無束,如今卻心魔難消,戾氣纏身。情字的苦他已經嘗到,卻不知何時能夠脫身。或者他也不願脫身,就如體內的情蠱,未解的相思之毒。他既然對那天下獨一無二的美人有情,就要為他一世受情孽折磨。

蕭尚醴對他也是如此,天下有情人從來逃不過孽。樂逾只道憑什麽,憑什麽有情皆成孽。無情不苦,而有情最苦?

心念動搖,這無休止的山洞道路搖搖欲墜,仿佛這一方天地的支柱被撞倒,頭頂與腳下都要灰飛煙滅。

他忽然聽得一聲嘆息,漆黑之中泛起幽幽青光,凝成一個男人。身材年齡與他相仿,面容亦相差無幾,卻頭發全黑,眼含笑意。削荊為簪,別有一種寬袍大袖清朗之氣。雖然也腰間佩劍,卻不像樂逾是有些雅興的習武之人,更像文武雙全,足以高歌拔劍的隐逸文士。

樂逾道:“你是誰?”那人道:“是你神游太虛,心念所致,召我現身相見,卻問我是誰?”

青青雲外山,炯炯松下石。顧此山中人,風神照松色。——那是樂氏先祖樂游原,樂逾道:“你未免看起來太年輕。”

樂游原道:“哪怕作古幾千年的人也有年輕的時候,更何況你想見的我,是與你同歲的我。”

樂逾道:“這是二十八歲時的你。”樂游原一笑道:“我确實是二十八歲時的我。”

樂游原一生頗為離奇,不知父母籍貫,十餘歲雪夜裏凍僵在一所道觀外,被道長收為弟子。未及冠就屢屢有驚人之語,因為自知驚世駭俗,寄身道觀十餘年,離群索居,不與外人來往,只求平靜隐居到死。

及至而立之年,南方大旱,顆粒無收,饑民流離失所。如今南楚、東吳、西越交境處,兩百年前有吳越荊楚四國,連年征戰。

當是時,樂游原所在道觀收留饑民,卻因戰事而封山,道觀諸人帶領饑民挖野菜充饑,還是病死餓死無數體弱婦孺。

他見過人間慘狀,閉門一月,然後振劍而起。拜別師長,舍棄道號,只身一人入世,在周始皇帝尚未發跡時便拜他為主。

他最不認為世間應當有皇帝,卻用十年輔佐周始皇帝橫掃中原。因為在他死後百年千年或許有人與他所見略同,但在他存世的幾十年裏,他離經叛道之處注定不會被世人接納。助周始皇帝一統天下,雖然是違心之舉,卻使百姓免遭戰亂一百三十年。

他一生只娶了一位令他尊重深愛的夫人,生則同衾,死後同葬于海。蓬萊島樂氏後嗣無論男女,皆入宗譜,也皆可為島主。

這兩人對立,一青一黑。樂逾對那青影道:“我怎麽知道你是真的樂游原而非我造就的幻象?”樂游原不以為忤,道:“即使我是幻象,你在造就我時也不會讓我有是幻象的自覺。我是真是幻不在于我,只在于你。”

樂逾道:“我是否要叫你一聲先祖大人?”樂游原道:“我與你在你的心境之中,再無旁人,何必用‘你’‘我’之外的稱謂加以區分。更何況……”他從容道:“在這個世界,我是你的先祖;或者在另一個世界,你是我的先祖。”

樂逾道:“有趣。”樂游原笑而不語。樂逾道:“既然是二十八歲的你,你就還沒有寫出《正趣經》。”

樂游原坦言道:“我與你一樣,甚至不知道自己二十九歲時會發生什麽,遑論二、三十年後。你既然說我寫了《正趣經》,不妨先對我說一說,什麽是《正趣經》?”

樂逾道:“《正趣經》是對大衍之數的一種解釋。”

“大衍”出自《周易》,有說大通太,衍通演,大衍即是推演天地萬物。若通曉此道,便如《周易》所言,“此所以成變化而行鬼神也”。

習武之人所選的道各有不同,但歸根究底,世間所有能修行成為宗師的法門都是對大衍之數的解釋。

天地間存在至高之道,世人試圖給出的任何解釋都有謬誤,只能窺到大道粗淺的演化規律。但能窺到大道的表象,便能成為宗師。成為宗師之後,能感應天地間種種變化,才能對大道有更深一層的了解。

一種武功心法再高明,傳承百年,憑借它成為宗師的也不過一、二人。樂氏卻憑借《正趣經》屢出宗師,因此《正趣經》被認為是最接近大道的心法。

每一代樂氏子孫都以數十年修習《正趣經》,樂羨魚成為宗師之前,對這心法的領悟自以為有十之五、六,成為宗師後才驚覺僅有十之三、四。至逝世時,竟連十分之一都不敢說懂得。

樂逾只在這一處太虛境中與樂游原論道,不知晨昏時日,如若幾十天,又如萬般玄機,無窮妙法,辯得唇幹口燥,争鋒相對,所度過的時辰僅在閃電一閃,火光一亮的彈指間。

樂逾将二十餘年來所悟所知全盤傾倒出來,樂游原若有所得。兩人一時無話,樂游原道:“我現身前,你心境動搖,險些連這太虛境也維系不住。”

樂逾道:“如你所言,我與你既然在我用心念造就的太虛幻境內,為何之前我會見到旁人。”樂游原笑道:“那個‘旁人’是個美人,又是你的眼中人,意中人,心中人,你心心念念俱是他,他怎麽能不來你心境中擾你?”

樂逾沉默,道:“我如何可以不想他。”

樂游原笑道:“你不是已經做到了?”

那岸邊相望不相親,明明願為了他蹈海自沉,蹈入情天恨海赴死,卻只身離去了,留美人在雲端泣。

樂逾一瞬間如有千萬念,樂游原身影漸淡漸散,太虛境漂浮起來,萬物如雲如霧,圍繞着他,又被風掃盡。

周遭清寒彌漫,他盤膝坐在石臺上,面前一面玉璧,刻滿塗朱砂的篆書,正是當年樂游原留下《正趣經》的地方。

這山洞中空,寬十丈見方,高兩丈,雲母為牆,無床無椅,僅有一張石臺。兩側花盆中栽着幾簇靈芝,有如仙家洞府。

他推開石門出去,外間臘梅盛開,已是歲尾,蓬萊島上小雪初停。亭臺樓閣,花枝松頂,都是一層積雪的白。一個小童捧一只瓶子,裹成個喜慶的粽子,清晨睡眼朦胧來折梅花,見他站在林中便是一激靈,叫道:“島主出關了!島主出關了!”卻見高大的黑衣男人一笑,在小童頭頂一拍,如一只鷹般疾飛不見了。

----

致力于做一個不啰嗦的樓主,還是頻繁啰嗦,不想看的gn可以跳過。

祖先認為世間不應有君主,卻輔佐千古一帝建立基業,功成身退,早已看到兔死狗烹的結局,退居海島,發展海上貿易,堅持一夫一妻制,他仿佛忽然出現在這個世界裏,自稱來自一個小漁村,但是小漁村不存在于任何地圖上。那個漁村名叫,深圳。所以他就是穿過來的。

祖先是一個反對強權的人,同時是一個男性女權主義者。他無法改變歷史的進程,超前的理念也注定得不到任何共鳴。

他從201x年穿回一個古代社會,是島主的祖先。但是在201x年的世界,他是島主的兒子,也就是蛾子的後代,島主反而成了他的祖先。類似邏輯是:

樂游原(穿越後)——許多代——島主——到了201x年——樂游原(穿越前)

這是一個悖論,沒有祖先就不會有島主,沒有島主也不會有祖先,像一個圓環首尾相連。但是這個設定在文中不會拓展延伸,也不影響大的情節。

而另一個悖論是,島主的正趣經來自樂游原,而島主在二十八歲的時候把正趣經交給二十八歲的樂游原,那麽樂游原二十年後,五十歲時留下的正趣經是不是來自于島主?

所以說正趣經究竟哪來的?

另外關于大宗師的問題,有姑娘沒搞懂,那麽我總結一下:

第一,斷天君算出有大宗師,大宗師不在現在的四位宗師中(島主娘已經死了)

第二,大宗師在現在的小宗師中

第三,談崖刀和北漢舒國師,還有世外高人某大師都認為大宗師只可能是島主和瑤光中的一個

第四,lz說過島主沒成為大宗師

所以島主的兒子之類的,現在不是小宗師的都沒成為大宗師的可能,什麽沒出世或是小孩子都不可能。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