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5月30日星期三 PM】

第一,回顧解題技巧與思路;第二,掃除易錯點,鞏固薄弱點;第三,每日刷題保持手感;第四,放松心态注意飲食。

各科老師像蜻蜓隊長一樣,每節課三令五申,中心意思差不多,簡練程度就看各科老師的學識、性格與習慣。

雖說是老生常談,聽得耳朵起繭,但每聽一次,高考的緊張能化解幾分。

這幾日與以往并無不同,但最後的時光,細細嚼來有幾分悵然。

人的情感複雜且多變,陸業第一次因這種“悵然”而悵然。他正是那類“關系好畢業後也不會生疏、關系不好也沒必要懷念”的人,對很多事缺少應有的激情。

王章算是他交友簡史裏的特例,并不愉快的開場,迅速建立交情,這段“友情”脫離主觀意志,隐隐有不斷加強的趨勢。比如他聽過嚴侓與嚴媽媽的對話後,陷入糾結狀态,王章顯然是被欺瞞蒙蔽的人,是否該以一個普通同學的身份去告知王章一聲。

當他入駐一份關心後,這段關系遠非他所認知的“普通同學”。

不等他過分糾結,王章連着兩天失去蹤影,老王也沒在班裏詢問或提及,關于王章的消息仍舊停留在其父母離婚的層面。

陸業本身不是八卦的人,因此沒有特意打聽,所有“最新消息”都從方圓圓口中獲知。

“陸業,你幫我看看這道題,老是遺漏要點。”

方圓圓指的是上周模拟考文綜試卷上的一道政治題目,根據材料按照要求作答。

——運用文化作用的知識并結合材料,說明弘揚創新精神對于推動創新發展的作用。

“不确定的時候把想到的都寫上,主要還是要熟記書上的采分點。”

到現在模拟題刷了沒有五百也有三百,方圓圓字體不算出色,勝在字跡幹淨整齊,格式很規範,小圓圈裏數字為序,答案清晰明了一目了然。

“這道題說應用文化知識,直接回想必修三,整本書都講了文化,四個單元,分別是文化與生活、文化的傳承與創新、中華文化與民族精神、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繼續定位,題目需要的是文化作用,腦子裏把文化的作用過一遍,對人,對社會,對國家……”

Advertisement

方圓圓經他一指點,豁然開朗。

接下來的一節自習,陸業臨時扮演文綜老師,給方圓圓來了個随意抽查版的複習回顧,方圓圓驚訝于他像腦中自帶文綜三科十幾本書的百度百科般的記憶力。

陸業只是笑道:“不過是這幾本書看了幾十遍。”

政治四本必修、歷史三本必修加上三本選修、地理三本必修以及兩本選修,整整十五本書,即便是乘以十,也不是小工程。

“這要是幾本書就好了。”方圓圓喃喃道。

課本上的內容有限,除了政治,歷史和地理哪個不是筆記一大堆。尤其是元謀人山頂洞人容易混肴,人代會黨代會傻傻分不清,這個确立思想,那個寫入黨章,從一搭到十九大,全是考點。地理更甚,它本就是理科範疇,太陽高度等計算難度大不說,各大洋流氣候帶天體運動繁雜且需要融會貫通,農業區工業區城市化課本上講得輕巧,內裏學問卻大。

文科,其實特別難學。

方圓圓有些遺憾,更加覺得後悔。

她的成績和陸業的成績是兩個層次,以前很少像這樣深度交流,僅限于問問難題、抄抄筆記,從來沒有問過學習方法,她只是知道對方起早貪黑相當刻苦,現在窺見“意識形态”的冰山一角,忽然間覺得學霸和學渣的差距不是一點兩點。

別人可以把課本翻幾十遍,她為什麽做不到?

太遲了,她醒悟的太遲。

從前覺得這個理轉文的“移民”過分清俊,運動不足,她更中意王章那種爽朗中帶着痞氣的籃球男孩,而且兩年同桌距離太近導致她進入陸業的光環圈,沒有能夠感受到其他同學口中的男神風采。

但此刻陸業下巴微收,垂眼靜靜翻閱世界地圖,黑眸水波粼粼,睫毛微顫,嘴角略彎,側臉弧線優美的可直接入畫。

這個午後,她突然能夠“get”到陸業的“蘇點”。

“陸、陸業。”

“啊?”陸業雙唇微張,扭過頭來,眼角帶着清淡笑意。

“我請你喝飲料。”感謝他這一節課的指導。

“啊?不用了。”

陸業沒有拗過方圓圓,下課鈴聲一響便被她拉着下樓,美名其曰吹吹風散散心,因此完美錯過嚴侓的來訪。

在老高拖堂五分鐘後,嚴侓覺得雖然時間緊,但還是想看一眼男朋友,于是幾步跨上三樓,撞上從前門出來的施曉楠,後者在教室掃描一眼,說道:“不在教室。”

嚴侓連眉毛都耷拉下來,滿臉的沒見到人不甘心。

施曉楠同他靠在走廊欄杆邊,面朝教室背靠校園,“至于嗎?這才幾小時沒見?”

“你不懂。”嚴侓老神在在,有過孫嘉佳這個先例,被施曉楠看出來也不奇怪,“你單身狗怎麽能體會我們小兩口的情趣?”

“哎!”施曉楠小脾氣上來,“會不會說話?”

嚴侓忽然一笑,施曉楠哼一聲,“那陸業轉文科的時候你怎麽不跟着轉過來?”

“我轉過來你這第一的名頭還能——”

一句話沒說完他生生止住,施曉楠的反問使他意識到,陸業轉文的時候,根本沒給他追随的機會。

腦海裏閃過陸業精密的複習計劃時間表,以及那密密麻麻的筆記,突然明白當初陸業為他而留,卻不知因何而走,從始至終他毫無察覺。

文理分科事關重大,他不想幹預或者左右陸業的選擇,畢竟關乎前程未來,因此當時從不深度涉及此話題,但是他的“尊重選擇”、“放任自由”,在陸業看來,是否代表着不在乎?

思及至此,嚴侓又慶幸他們足夠深愛。

“喂?”

他被施曉楠一嗓子吼醒來。

“老年癡呆嗎?”

這就是他和施曉楠永遠無法調和的“矛盾”,話不過三句開始“攻讦”對方,正常人本該問一句“發什麽呆”,施曉楠卻能聯想到老年癡呆。

擱平時他也能回一句“更年期嗎嗓門這麽大”,此刻不與她做口舌之争,問道:“你們下節什麽課?”

“自習。”施曉楠順口回答完,補充道:“怎麽?想曠課?”

嚴侓苦笑道:“想拐陸業曠課堪比登陸月球。”

“陸業那就是悶騷,不過他也繃得太緊了,反正這關頭,要想實質性提分也不太可能……”

“誰說的?他數學不是穩定很多?”

施曉楠笑了起來,“哎你也是奇怪啊,以前那麽多時間不幫他,現在才發現他數學忽高忽低啊。”

“我……”嚴侓無從辯解。

以前沉迷戀愛哪裏管得了成績,何況在他印象裏陸業是那麽優秀他又幫哪門子的忙。

“嘉佳和李西言打算報考北京,你和陸業也是?”

嚴侓啞口,他問過陸業,但是從來沒有商量過。

“你們都沒有計劃過以後嗎?”

嚴侓不知道陸業是怎麽打算的,他的目标從來都是國內頂尖的兩大學府,他認為陸業的目标也該是這樣。

他這廂沉默不語,陸業和方圓圓從樓梯口拐過來,說說笑笑,看到他快走幾步,将吸管怼到他嘴邊,嚴侓低頭喝一口。

“在說什麽?”

方圓圓同二人擺手打招呼,進了教室。

施曉楠看看嚴侓,問陸業:“你的理想大學是哪個?”

陸業吸一口果汁,因為才從太陽底下回來,面色泛紅,身上帶着暑氣,他半響不言語,施曉楠說:“不想和嚴侓上同一所大學嗎?”

他詫異,“你……”

看出來就看出來吧,索性直接說:“離他近一點就好啊。”

嚴侓看過來,陸業說:“我不一定能考到模拟期的最高分,選哪個學校等考完再說吧。”

施曉楠巡視二人,笑道:“快上課了,我進去了。”

陸業不像他一樣借力欄杆,站得挺直,“快上課了,你怎麽還不走?”

嚴侓很受傷,“你才看了我幾眼你就看夠了?”

陸業噗嗤一笑,眼裏亮晶晶。

嚴侓揉他腦袋,認真說道:“跟我報同一所大學吧。”

他對陸業,從來都是給予最大的尊重,不讓自己的占有欲去操縱或控制他的人生選擇。但是情侶之間,尊重是尊重,占有是占有,控制卻不是控制。

陸業沒有對這句帶有命令式的話表示任何反感,反而笑得露出十顆牙齒,“好呀。”

上課鈴聲打響,走廊的同學疾步回教室,校園裏的同學像收漁網一樣回縮。

三樓的兩個人誰也沒動,眼裏只有對方。

足足有二十秒的鈴聲響完,陸業說:“上課了。”

嚴侓說:“放學見。”

陸業嗯一聲,“給你買了飲料,擱仙人球旁邊了。”

十八歲,聽起來是個美好的年紀,慶幸這麽早遇到你、能夠擁抱你。

作者有話要說: 看一條關于高考微博的評論,有人說聽過最大的複習謊言是回歸課本。

根據我只看了一套去年全國卷真題的想法來說,好像回歸課本還真有點扯,選擇題不說,就說文綜大題,材料緊跟時事,問題十分創新,再也不是簡單地問辛亥革/命的意義,也不是簡單地拽來一個外國革/命材料,聯系維/新/變/法五/四/運/動來分析外國革/命的利弊意義之類。

真的好難啊。

但是課本是個知識體系,高中文科課本,畢竟就是個教材啊,常說的教科書,像陸業這種,把教科書翻來覆去看了幾十遍,說個知識點他甚至能夠指出是哪一頁,課本看到這個程度是很可怕的,融會貫通舉一反三最重要。

還有一句常說的話:歷史總是驚人的相似。

政治的知識體系很好建立,歷史的話浩如煙海,是難,尤其是如果能跳出教科書思維,以大歷史觀來思考問題,更難。

說了一堆好像也沒什麽幹貨。

我要扯的是,陸業文科之所以這麽牛是因為他讀書多,從小看得課外書也多吧。

差點忘了,借用小可愛“幾何and代數”的一句話:文科其實很難學===文科,其實特別難學。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