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文20:冬至
五湖四海,天南地北,因異而多姿多彩,因同而天涯比鄰。
人至門動,門動鈴響,響的清脆,卻比不上筱筱脆脆甜甜的稚嫩童音。
“江叔叔、周叔叔、若晴姑姑。”筱筱提着一兜橘子先進到店裏來,見人都在,熱情地打招呼。
“筱筱好~”周若晴笑道。
“好久不見了筱筱。”江川絮微笑道,同時也沒有停下手中的動作,包着餃子。
姜承軒後筱筱一步進來,關好門,将寒冷擋在了門外:“還是屋裏暖和。”說着摘掉了圍巾,然後給筱筱去掉帽子、圍巾和書包。
“承蒙邀請來吃餃子,給你們買了些砂糖橘,超甜,放這裏了。”姜承軒見都在忙,就沒有說什麽現在嘗一嘗的話,找了空桌子将東西都放了下來。
“謝謝。”江川絮也沒說什麽客氣話,也沒必要說什麽,畢竟都是關系很好的朋友。
“我來幫你們吧。”
“別沾手了,快包完了。”江川絮說道,“你給筱筱剝點橘子吃,拿來那麽多我們也吃不完。”
“想吃嗎?”姜承軒詢問筱筱的想法。
筱筱點了點頭。
“那舅舅給你剝。”于是抓出來幾個橘子。
筱筱從姜承軒手裏把橘子奪了過來:“筱筱自己剝。”
姜承軒不禁微微愣了一下,回過神來,只是笑着摸了摸筱筱的頭,沒再說什麽。
江川絮一邊捏着餃子,一邊問姜承軒:“林尋一會兒能來嗎?”
Advertisement
“我問過他了,他說今天應該是能按時下班過來。”
“那就好,要不然今天包的這餃子怕是要吃不完了。”江川絮笑道。
“要是林尋哥來不了,可以讓承軒哥帶走呀。”周若晴搭腔道,甚是機靈。
姜承軒笑道:“哎,若晴這話我愛聽。”眼中帶着些許的痞氣,“你什麽時候過來的,今天沒課嗎?”
“我下午沒課。”
“那——”姜承軒又要說什麽,但突然覺得,接下來想問的問題不太好,于是立刻笑着改了口,“——挺好的。”
不過姜承軒刻意的改口還是被看出來了。江川絮輕笑問道:“你本來想說什麽?”
“沒想說什麽啊。”姜承軒搖了搖頭,笑的人畜無害,看來是決定裝傻到底。
江川絮微微一笑,也不再追問。雖然姜承軒看起來比較輕浮,說話也愛故意調戲人,但什麽話該說,什麽話不能說,他心裏還是很有數的。
這時一直沒說話的周天亦開口說道:“最後一點面,沒面了。”從盆裏拿出最後一小團面團,放在大案板上,撒适量面粉,開始揉搓。
江川絮停下手中的動作,端量了一下剩餘面團和餡料的量:“嗯……餡兒好像有點多了。”
“我擀完這些再去稍微和點,都包了吧,吃不完就凍冰箱裏。”
“好。”
“你們家有糯米粉嗎?我可以給你們包點湯圓。”姜承軒問道。
“有糯米,沒有粉。”周天亦回道。
姜承軒略有點遺憾,攤了攤手笑道:“那就沒辦法了,想展示一下手藝也沒什麽機會。”
“你想吃湯圓嗎?我可以一會兒去附近超市買點。”江川絮說道。
“不用不用,”姜承軒連忙擺了擺手,無奈一笑,“我就說說而已,而且早就入鄉随俗了,冬至吃餃子還是湯圓都無所謂的。”
聽姜承軒這麽說,江川絮好像想起來了什麽:“……我記得你原來提到過,你是南方人吧……”
“嗯哼……”姜承軒點了點頭。
忽然筱筱遞過來了橘子,打斷了姜承軒的話:“舅舅吃橘子。”
“哦好……”姜承軒接過,掰了一點放到嘴裏,繼續沒說完的話:“當初我父母都去世後,我回國料理了喪事,我妹妹媛媛大學考到了這裏,我就跟着她來這裏找了工作,陪媛媛待在了這兒。媛媛畢業後,工作也是這裏的,我們兄妹倆就在這座城市定了居。反正老家那邊也沒什麽親戚,我爸是獨生子,我媽是混血,娘家有點親戚也都在國外。”姜承軒說這些話時語氣平淡輕松,仿佛在說別人的故事。但江川絮和周天亦都知道姜承媛去世時那段最痛苦的時光他是怎麽熬過來的。不得不佩服姜承軒內心的強大。他鄉變成了故鄉,故鄉成了回不去的他鄉。
“筱筱的爸爸呢,是出生在北方的沒錯,但他父母也都是警察,犧牲得早,父親也是獨生子,母親有個妹妹,嫁到了南方,就把尋接過去撫養了,所以說尋是在南方長大的。也是大學考了回來,畢業後就留在這兒了。當然,主要還是遇見了我那傻妹妹,筱筱的媽媽,要不然一切都還不好說呢……”姜承軒帶有笑意的神情中,夾雜着一些悲傷,但片刻就被姜承軒收回心底了。
林尋的這段故事,是江川絮和周天亦之前所不知道的,姜承軒如今能說出來,也是說明這不是什麽不可說的秘密了。能看出來,姜承軒雖然對自家已故的妹妹還有悲痛——這是人之常情——但如今,所有人都真正從那段時光中走出來了,并且對未來生活充滿着期待和向往。
筱筱拉了拉姜承軒:“舅舅,我有點熱。”
“把外套脫了吧。”
筱筱點了點頭,不用姜承軒幫忙,自己把外套脫了,挂在了椅子的後背上,然後繼續吃着橘子。
周天亦起身,拿着已空的盛面團的盆子,去了後面廚房,江川絮也跟了過去,幫忙打打下手。
周若晴将最後一個餃子皮包好,拍了拍手:“好了!”笑着問姜承軒:“承軒哥,你覺得我包的餃子好看還是川絮哥包的好看?”
姜承軒故做仔細端詳了一番包好的餃子,一本正經地說道:“都好看,你包的比較圓潤,你川絮哥包的比較精致。”
“哈哈哈……”周若晴笑道,“果然還是和承軒哥你聊天有意思。”忽然壓低了聲音,“對了,你剛才到底想說什麽?我哥和川絮哥現在不在,告訴我吧,挺好奇的。”
“想知道?”姜承軒微一挑眉。
“嗯!”周若晴點頭。
姜承軒嘆了口氣,笑道:“其實也沒什麽,就是你在這裏過冬至,不用回家陪你爸媽嗎?”
“我當什麽事呢,”周若晴松了口氣,“我中午就已經在家和他們一起吃過餃子了。剛才我說我下午沒課,其實今天就早上兩個小時的課,下了課我就回家了,陪他們吃過午飯下午才過來的。”
“你爸媽知道你是來這裏嗎?”
“知道,我一般不會對他們說謊。”
“他們沒說什麽嗎?”姜承軒語氣認真了起來。
周若晴搖了搖頭:“只說讓我別太晚回去。”說完,周若晴不禁笑了笑,低頭呢喃道:“說不定很快大家就能坐在一起吃頓團圓飯了呢……”忽然擡頭,對姜承軒笑道:“保密呦~”
姜承軒假裝咳嗽了一下:“哎呀,你剛才說了什麽,聲音太小我什麽都沒聽見。”轉頭問筱筱,“筱筱,你聽見了嗎?”
筱筱一臉不明所以:“聽見什麽?”
姜承軒一愣,知道筱筱剛才并沒有注意自己和周若晴的聊天,是真的什麽都沒聽見。“沒事沒事,你繼續吃橘子吧。”笑着摸了摸筱筱的頭。
過了片刻,兩人端着又和好的面從廚房出來,大家一起動手把餃子包完。
窗外夜幕早已光臨,今天是黑夜最長的一天,過了之後,一天長一線。
餃子煮好端上了桌,卻還不見林尋過來。姜承軒正要給林尋打電話,門上的鈴铛響了起來,正是林尋。
“不好意思啊,有點忙。”林尋看見了桌子上已經煮好的餃子,笑道,“看來我來的很是時候啊。”
“好了,人齊了,都入座吧。”江川絮笑着招呼道。
上次這樣坐在一起吃個飯還是夏天時的事情。
“冬至為什麽要吃餃子呢?”筱筱忽然問道。
大人們都愣了一下。
周若晴先說道:“冬至吃餃子是為了不讓耳朵被凍掉。”
筱筱眨了眨眼,看起來不太同意周若晴的說法。
周若晴看向江川絮:“作為我們中間唯一一個文科生,川絮哥你肯定知道的吧。”
江川絮笑道:“是知道一點沒錯,但這和文理科沒什麽關系吧……”目光轉向筱筱,雖然只是個孩子,但說話時目光看向對方,是起碼的尊重。“冬至吃餃子,是北方的習俗,這種習俗,是因紀念醫聖張仲景冬至舍藥留下的。”
“張仲景?”筱筱第一次聽到這個名字,眼睛裏充滿了好奇。
江川絮繼續耐心地把故事講下去:“張仲景是我國東漢時期的人,是一個很有名的醫生,曾經做過長沙的地方長官。後來他辭官回鄉,為鄉鄰治病。返鄉的時候正是冬天,他看到白河兩岸鄉親面黃肌瘦,饑寒交迫,不少人的耳朵都凍爛了,就讓徒弟們搭起醫棚,支起大鍋,在冬至那天舍‘祛寒嬌耳湯’醫治凍瘡。他把羊肉、辣椒和一些驅寒藥材放在鍋裏熬煮,然後将羊肉、藥物撈出來切碎,用面包成耳朵樣的‘嬌耳’,煮熟後,分給來求藥的人每人兩只‘嬌耳’,一大碗肉湯。人們吃了‘嬌耳’,喝了‘祛寒湯’,渾身暖和,兩耳發熱,凍傷的耳朵都治好了。後來人們學着‘嬌耳’的樣子,包成食物,也就是‘餃子’。”
筱筱聽的似懂非懂,但能看出來她十分喜歡這些從沒聽說過的小故事:“這個叫張仲景的真是個好醫生。”
“當然了,所以才會被後人稱為‘醫聖’啊。”江川絮笑道,“不過冬至也不是非要吃餃子不可,北方人吃餃子,南方人會吃湯圓,有些地方會喝羊肉湯,有些地方會吃糯米飯。”
筱筱很認真地點了點頭:“所以剛才你說要不要買點湯圓,是因為舅舅是南方人,按習俗,是要吃湯圓的。”
“筱筱真聰明。”江川絮誇獎道。
“這正是說明我國地大物博嘛。”姜承軒說道,“南北差異這種事我很有發言權的。雖然我是在國外上的大學,但上大學前都是生活在南方。比如說端午節,小時候吃的粽子都是肉餡的,鹹香;來到北方之後,發現大多數都是甜餡的粽子。再比如說冬天下雪,南方的雪基本都是昙花一現,而北方就可以推雪人打雪仗。說到這兒我不得不吐個槽,為啥只有北方供暖?小時候覺得北方人民能在零下十幾度的環境下過冬很不容易,後來才知道北方有一種叫暖氣的東西,可以在家穿着短袖吃冰糕。”
“還有公共浴池,在南方是很少見的,”林尋插話道,“有也是會單間隔開。想當初來這邊上學,真是備受震撼。”笑着搖了搖頭。
“一方水土一方人,衣食住行不一樣才有意思。”周若晴說道,“上半個月不是下雪了嘛,室友有一個從沒見過雪的南方妹子,借用網上的一句話,看沒見過雪的南方人比看雪好玩多了。”
“爸爸,舅舅……”筱筱拉了拉坐在自己兩旁的二人,“你們都是南方長大的,可筱筱還沒去過南方……”
姜承軒和林尋對視了一下,心情複雜。
姜承軒摸了摸筱筱的頭,溫柔笑道:“等明年暑假,帶你去南方玩好不好?”
“我不想去玩,”筱筱說,“我只想去看看你,爸爸,還有媽媽曾經生活過的地方……”
“好,答應你。”林尋說道,“爸爸争取也能和你們一起去。話說也真的很多年沒見過我姨媽了,上一次還是筱筱出生的時候吧……”
“說話要算話,拉勾。”筱筱伸出小拇指,和姜承軒、林尋拉了勾,然後很開心地繼續吃着碗裏的餃子。
“誰的不夠吃,我繼續去給你們下。”江川絮微笑問道。
“我我我~”周若晴道,“再吃一點。”
“你們呢?”
林尋說:“我的夠了。”
“我和若晴一樣。”姜承軒道。
“筱筱也還要……”筱筱嘴裏的餃子都還沒咽下去,“餃子好吃!”
周天亦難得微微一笑:“謝謝筱筱。”然後對江川絮道,“我去下餃子,你好好吃。”說完不等江川絮反駁,就起身去了廚房。
差異的存在不是為了消除,正因為有了差異,才讓生活多姿多彩,讓歷史博大精深,源遠流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