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二十二 幽冥之途

一冷清晖的鈎月在檐角的走獸後寂寥地挂着。

敘梅閣的屋檐上,小仙着黑色夜行衣,蝙蝠似的将身體緊緊貼附在瓦礫間,仿佛與夜色融為一體,黑色面具後的利目透過透着微光的縫隙,監視着夜半仍未入眠的閣中人。

閣內一燈如豆,梅霜寒只着一件貼身長衫合身倚在梅織的錦榻上,長秀的眉翼凝結在光潔的額上,在眉心處凹成三條深刻的豎紋。

此時他仍不能睡,腦中反複思慮着與小仙日間的對白——幽夢冥蘭,難道真會是引發疫病的罪魁禍首?姓艾的一家,當初應該讓他們無聲無息消失的,也不至在今日伏下口實和隐患。而那個大夫江小仙,或許也該是無聲無息消失的,不知為何,從他那張與衆不同的,不太顯露表情的臉上,會看到一絲隐藏得很深的危情意味,而這種感覺不應是一個大夫所尋常具有的。

有人在輕叩窗扉,一下短,兩下長,是與那人碰面的信號。

随手從架子上抓了一件外衣,走到窗下問:“誰?”

“是我,青燭。”窗外的聲音清亮年輕。

梅霜寒開了門,放門外人入內。從門外瞭望,确認無人跟蹤後關上門。

青燭一襲水墨色裟袍,頸上繞一串二百五十六色菩提子,越過門檻時帶出一團青雲飄逸而起,梅霜寒擔憂地問:

“這麽晚,你怎麽來了?我不是給你捎過口信,明晚再來麽?”

青燭拂了兩片長袖,露出一張柔慈清秀的僧面:“師傅很擔心,恐夜長夢多,要小僧再來與掌門看看,那樣東西可周全?”

梅霜寒目光一凜:“珞珈法師不信在下?”

青燭連忙施禮:“不會。只是師傅說最近入島的人多,島上又生瘟疫,那金曼陀羅本由二十四時節所發之花蕊并金線織就,纖敏善感,極怕惹上不潔之氣,若腐敗了,恐內裏包裹的東西也要跟着腐敗,君子島風土再好,也恐有閃失——”

“放肆!”梅千嶺低吼了一聲,外衣也滑落在地。

“若他信不過我,當初也不必與我謀劃,更不該将這金曼陀羅存放在我這裏,如今剛入島就生了疑慮之心,叫我日後如何再與他相交?”

為他的氣勢所凜,青燭合掌垂目,不敢多言。

Advertisement

消解了那氣,梅霜寒穿好外衣,從牆上取下一柄碧玉簫,對青燭說:“也罷,反正今夜我也睡不好,你就與我走一趟,好教你多疑的師傅放心。”

“阿彌陀佛。”青燭躬身行了一個深禮。

梅霜寒便垂首信步在卧室的石板地上走了一個梅花繞的步式,最後在正中心的一塊石板上輕點了三下,身後的床帏忽然整體陷落,四周竟是活動的機口,梅千嶺走過去縱身跳了進去,人立刻消失不見。

青燭兀自發愣,只聽從那內裏傳來一聲呼喚:“你愣着作甚?還不下來!”連忙上前,縱身而入。

随後,床帏突然升了起來,機關合上,在床榻周圍揚起一圍塵會,卧室裏靜悄悄,各處物事都完好無損,唯獨人不在。

等了一會兒,小仙從房檐上躍進了屋內,沿着梅霜寒走梅花步的石板上輕輕踏腳,床帏靜立,石板紋絲不動。閉目回憶了一下那梅花繞的步式,心中猶豫着要不要此時下去一探,又擔心撞上梅霜寒,少不得一番惡戰。

不過種種疑窦,還是非要親自下去一趟方解。于是下定決心,按着記憶中的步式試行了一遍,果然床帏沉落,漆黑的洞口一開,便抓緊時機跳了進去。

漆黑一片。

與君子島地上的暖濕宜人天氣相比,這地下的空間陰冷晦暗,體感極不舒适。

腳底卻觸感柔軟。小仙燃點了火撚,看清地上是積得很厚的淤泥與青苔,濕滑無比,隐隐有人走過的痕跡,每走一步都要凝神提氣。

展現在面前的是一條狹窄的洞道,通道兩旁是岩壁,将火撚靠近岩壁,竟撲剌剌驚飛一大片黑紫色的蝴蝶,小仙認得那是喜歡在夜間活動的眼蝶的一種,翅上有醒目的眼狀斑紋,若沾上磷光,就如同黑夜中發着光的人眼,着實駭人。這種蝴蝶翅膀帶有毒的粉末,雖不是劇毒,但若讓眼睛沾染,處理不當也會有失明的危險,最妥帖的相處方法就是不驚飛它們。

洞道很長,盡頭似有半圓形的弧光閃爍。耐心走了很久到終末,卻并沒有路,眼前是一個落差巨大的山澗,一條恢弘的白練自頭頂飛瀉直下,上方似乎是山頂,下方卻迷霧缭繞,不辨深淵。

匆忙之間急速收住腳步,又取出幾個火撚燃着了并成一束,這才看清腳下無任何路,要到達對面山崖的路程,必須要通過中間懸空的一大片灌木方及——可是這又哪裏是灌木叢,分明是從深澗下伸長而來的一棵十分巨大高聳的樹木,那樹木不具名,似是杉木,樹幹極粗,足有十人抱,至少要生長千年以上,才能有此昊天修為。

不知梅霜寒他們是如何踏過對面的,這樣險惡的山澗和參天巨木,小仙不僅從未見過,更是聞所未聞。從腰內抽出蛇鞭,伸展至長,向最近的一根枝木揮鞭而去。鞭稍纏住了兩根腿粗的枝桠打了一個活結,小仙扽了扽,牢靠,便借力飛身一躍而起,輕盈攀上那根枝木之上,又以此仿效,利用蛇鞭借力,終于落到了對面的山崖,轉身再看,那樹木更是一番面貌,姑且稱它“樹神”,少不得日後要來樹下拜上一拜。

正想着,腳下突然一滑,險些墜下,所幸拉住崖上一棵藤樹的藤條,這才站穩,不知藤條竟是機關觸點,自樹神樹冠內部飛射出幾十發黑箭,幸好藤樹樹幹粗大,小仙躲在其後,方躲過箭雨。再看地上的殘箭,不由得倒吸一口冷氣,這哪裏是箭,分明是一條條身長七寸通體漆黑的蛇。小仙認得這些是黑脊蛇,無毒,但若被這麽多一齊咬上,也不是好受的。

藤條的觸點除了觸發黑蛇攻擊,也同時開啓了山門,小仙遲疑了下,還是大起膽量走了進去,只是經此一役,更提高警惕。

走進洞內,卻另是一方天地。

仍無光,但僅靠火撚一點光亮,所略之處都閃動着琉璃般的光芒,細細撫摸,竟是天然水晶構成。但洞內似乎彌漫着一股不尋常的氣息,小仙皺起眉頭,察覺出那是一種腐黴的味道,不細嗅尚好,一旦細嗅,卻十分刺鼻。

又往前探了十步,忽見頭頂上空懸着一大片發着幽白光芒的花叢,将火撚慢慢舉到半空,赫然是一個四方鐵籬,四角以鐵鏈懸吊。鐵籬很大,分上下兩層,上層灌注花泥,那幽白光芒的花種不是別的,正是幽夢冥蘭。粗略看了看,足有一兩百株是有的,而散發着腐黴氣息之處正是鐵籬的二層,不用看也知那裏裝的什麽。

梅霜寒果然暗自飼養幽夢冥蘭,而若艾娘子沒說謊,那收花人也定與他有着重要的關聯。說不定,有着不可告人的交易。

突然從鐵籬的腐泥中看到一處發光的物什,扯出來,掉落在地上的竟是一串女子貼身所戴的玉墜,是小小的玉蘭石樣,擦掉泥土,可辨其光華,似是豆蔻少女極愛的花形。

饒是心冷如小仙,也不由驚詫。這些長勢良好,株株花大飽滿的幽夢冥蘭比後山的更為生機勃勃,可這樣的茂盛卻是不知用多少人的肉身血脈灌養,說不定那些被販入島上的仆役,在被冠冕堂皇的借口留下,被使用完畢後,就會被投入這鐵籬之中,完成作為花肥的最後用途。

正思索間,忽自鐵籬中飛出幾只蠅似的小蟲,有一只落在手上。

并未留意,等到發現捉住時,手背上已生了一個小米大的紅點,以為那是普通蚊蠅,并沒十分在意,驅趕後仍繞着鐵籬四周向旁處搜索。

沒有梅霜寒和青燭,說明這裏還有其他空間的入口。

繼續搜尋,果然在懸空鐵籬的下方半尺空隙裏,發現那地面是可以活動升降的,只是在盛有屍體的下方,無論什麽人也不會想要進去一探。又意外發現,拉動鐵籬底部一處八齒輪紐,即可啓動機關,鐵籬向上升空,從地下升來的卻是一個可伸縮的石棺。

小仙更加凝神以待,清楚若是這種地方的石棺,打開時,必定含有機括或暗器,而石棺表面亦不可碰,碰了通常會染劇毒。他勒緊了面罩,堵住口鼻,取出寒鐵匕首,将蠶絲巾纏在手上,仔細插-入石棺封閉的結合處,行轉一周邊沿,并無異常出現,于是大膽推動石棺,陡然一股邪氣沖面而來,他反應敏捷,當即向後仰退,才沒被随後沖飛的一大群黑眼蝶撲面。等到蝴蝶散去,又上前探看,驚見石棺內躺着一具屍身,不,準确的說,是一個人。

是一位年紀不足廿歲的青年,置身于钴藍色的鳶尾花叢中,穿着冰藍色的半透明紗衣。赤足,衣下的身軀自腳尖沿上至面部皮膚無一寸不是非同一般的雪白,面容如雕刻般的精致,發絲散在腦後,卻是根根銀白透頂。青年如同熟睡,細察之下,頸側動脈似有起伏,卻不聞呼吸,小仙知道,這是源自于密宗的一種極為古老的閉氣之法,以一種深厚的內力配合秘蠱,強行阻斷血液的流通和脈氣運行,讓是被施蠱者瞬間休克,進入假死的境地。

這青年又是誰呢?

從那僵冷的面孔上依稀尋得熟識的蛛跡,可無論如何也難溯根源。

不敢耽擱太多時間,仍将石棺複原,扣動機關将它沉入石籬之下。

梅府的地下暗室顯然不僅是普通暗室那麽簡單,其通向是廣闊的島嶼外界,山澗與秘洞互相缭繞通曲,構造奇特,又是與平常截然不同的風光。這才覺得之前所見不過是冰山一角,若要細查起來,恐怕要再呆上一年半載方可摸清。

但那金曼陀羅又被藏匿在何處?

正要進一步索查,不知何處傳來一陣隐秘低切的簫聲,随後,簫聲止,在寂靜中傳來刺耳的嘯鳴聲,經過石洞內壁反複激蕩,似有千軍萬馬向這裏撲壓而來。耳膜有被穿刺的痛感,小仙不得不堵住雙耳,意識到形勢不太妙,便立即沿着原路返回,怎奈還未跑到山門前,就從四方撲來一群發出怪響的毛獸,狀态兇狠。

這些毛獸身形極似猿猴,不大,卻四肢靈活,只要沾身便立齒狠咬,不論是否咬上,都會立即跳開,旋即再撲來撕咬。小仙奮力迎戰,但同時對付如此之多的毛獸也大感吃力,腳底也滑,稍不留神身上即中了幾處齒傷,只得且戰且退到山門前,奮力拉動洞內藤條,山門開啓,可一出來,就又迎來那些盤踞在樹神上的黑蛇,紛紛發射到身上,前後夾擊之下,小仙腳下一滑,陡然墜入到山崖之下,山澗之中了。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