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22

年後,經濟越發蕭條,百業凋零,大街小巷随處可見“鋪面轉讓”的牌子。即使是正在經營的店面,生意也十分慘淡,衆多中小企業主紛紛感嘆經營環境日益惡劣,難以維系。

貫宇集團已有3、4名中層管理人員和若幹名普通員工提出辭職,公司高層中也有人暗示如果不增加薪水将另謀高就。周一的例會上,鄭嘉良率先發難:“大哥,你這樣固步自封是不行的,年會上是怎樣的一個情形你也看到了,如今人心渙散,貫宇集團必須要重新整合經營項目,才有可能支撐下去。”

“春節假期後人員流動頻繁是一個普遍現象,歷年如此。我已與人事部反複核算過,目前人手尚可應付。何況,我們可以就此進行一次崗位優化,何嘗不是一件好事。”鄭嘉康不僅是在對鄭嘉良做出答複,也借機向與會的相關人員表達出自己的态度。

“你太盲目樂觀了吧,我不知是該贊你沉着冷靜,還是要說你無知者無畏。”鄭嘉良說話毫不客氣,“如今各界紛紛唱衰珠寶行業,我們再死撐下去,無非是惹人笑話!”

會議室裏一時嘩聲四起,雖然衆人皆知鄭家兩兄弟素有間隙,但這種公然的頂撞卻也從未發生過。鄭嘉康倒也不以為杵,兩眼望住鄭嘉良,示意他說下去:“你有什麽想法,不妨直說。”

“這也不是我的想法,只不過大勢所趨,也許大哥看得不是很清楚,我有必要提醒你一下。”鄭嘉良放緩語速,一字一句的接着說,“貫宇集團是時候退出黃金珠寶行業了,我們應該結束貫宇珠寶,趁現在尚存價值,整體打包銷售,集團轉行進軍樓市,全力發展房地産。”

“不可能。”鄭嘉康直接否定,“貫宇集團本來就是靠珠寶起家的,爸爸從一間小小的金鋪做到集團公司,這是他畢生的心血,怎麽可能結束?再說長州市的經濟長期依賴房地産,本來就不是一個健康的現象,我們何需去插上一腳。況且公司從未涉足過地産行業,對這一塊的任何一個環節都不熟悉,現在的運營團隊也與之毫不匹配,風險太大,我不同意。”

“向來風險都是與收益并存的,大哥不會不知道這個道理吧?”鄭嘉良不以為然,“至于整個運作和人手方面,我之前已經做了許多功夫,現在可以負責任的說,自己手上是有一些資源的,大哥完全可以放心。”

“其實爸爸在世時,也有幾次參與樓盤開發的機會,可是爸爸認為,把民衆賴以生存的物質用來炒作,始終不是什麽好事。時至今日,我依然同意他的觀點、尊重他的選擇。”鄭嘉康苦口婆心地勸解,“如今世道不是太好,沒有哪個行業能夠幸免,房地産早已過了一本萬利的黃金時期,于情于理,我們都不應該在此時此刻做出這種不理智的選擇。”

鄭嘉良嗤之以鼻:“現在賣一克黃金能有多少利潤,你心裏比我清楚,都到了這個時候,你還這般墨守成規,無疑是自取滅亡!”

他越說越激動:“爸爸那種膽小怕事、步步為營的老派作風,在以前那個年代或許勉強還能維持,可如今的發展日新月異,你不冒險、你不改變,難道就讓我們這一幫人等着和你一起去喝西北風嗎?”

“情況似乎沒有你說的那麽嚴重。”蘇敏忍不住開口,“如今整個經濟多麽不景氣大家有目共睹,城市的房屋空置率已是一個天文數字,各種民間融資、同行拆借的利率幾乎接近瘋狂。別說是樓市,就連一家小小的快餐店也知道要精打細算,做好過冬的準備,如果我們現在大張旗鼓地去轉行搞地産,實在是太過于冒險。依我看,這種局勢下,一動不如一靜,穩定就是最好的發展,我們似乎應該稍安勿躁,靜觀其變。”

蘇敏自知能力有限,參加例會的時候大多數都是只聽不說,很少發表意見,可是她今天這番話說的有理有據,參會人員都不禁微微點頭,鄭嘉康更是對她投去贊許的目光。

鄭嘉良着了急,聲音不免大了起來:“你一個小城市來的球僮能有多少見識,不知哪裏東拼西湊看來的新聞,一知半解還說得頭頭是道的樣子。當然以你的出身,目光短淺也是必然,我不同你計較,橫豎你那3%是白來的,貫宇集團的生死存亡,與你不相幹。大哥,我們卻不能不未雨綢缪,你可想清楚了,難道讓萬多名員工就這樣坐以待斃!”

鄭嘉良說得這樣不客氣,蘇敏卻也不惱,她直視着鄭嘉良的眼睛,臉上帶着淡淡的笑容,語氣不亢不卑:“嘉良,我知道以我的資質和經驗确實輪不到發言,只是在當下這種經濟走勢趨弱的情況下,我認為面對現實、保存實力才有機會撐下去。你我理念不同,可目的是一樣的,無非都是希望公司能夠長遠發展。”

鄭嘉康很同意蘇敏的說法:“其他人有什麽建議也都說說吧。”

“公司目前的經營狀況,确實不太理想,如果不想辦法改善,下一步要考慮大幅裁員了。”財務總監錢剛小聲地說。

“相信在座的每一個人都有這種擔憂。”蘇敏嘆了口氣,“政府在調控經濟,這一輪的低谷誰也說不準要持續多長時間,我們面臨的或許是一場持久戰,所以更不能行差踏錯。”

蘇敏站起身來,繼續說道:“黃金現在薄利卻又不多銷,我們不創新真的走不了太久,只是完全沒有必要把之前的積累全盤否定,在維持現狀的基礎上做一些有益的改良不是更好?”

鄭嘉康鼓勵她說下去:“你有什麽想法嗎?”

“國人過慣苦日子,對自己可以極為苛刻,但在一件事上,卻決不會吝啬。”蘇敏頓了一頓,“那就是在孩子身上花錢。黃金現在做為投資,熱度已經大減,可是用于收藏,仍然有發展的空間,我想我們嘗試做一個長期的促銷計劃。”

“針對兒童的促銷計劃?你說具體一些。”鄭嘉康頗感興趣。

“我的初步設想是這樣的:從今年開始推出一個套餐,8歲以下的兒童在生日當天購買黃金飾品,可以憑有效證件享受一定的折扣。如果這個孩子連續10年在貫宇珠寶購買黃金,那麽在他18歲那一年,可以用這10張發票免費換取一塊千足金金磚,這塊金磚的重量是他10年來在貫宇珠寶所購買黃金總量的6-8%。”

“有意思!”鄭嘉康眼睛一亮,“我認為可行,18歲對于許多人來說,都是極為重要的一個年齡,我相信他們會對這份禮物感興趣。”

“站在家長的角度來看,這份禮物不僅用心還保值。”

“我媽平時去菜市場買棵白菜都要讨價還價,可給我兒子買東西,不論多貴,眼睛都不眨一下。”

“這有點類似銀行的定投理財産品,消費者要購買必定會選擇信得過的商家,而貫宇集團這塊招牌,能令他們放心。”

衆人紛紛附和。

“財務部馬上核算一下成本,确認折扣率在多少能獲得最理想的收益。市場部盡快初拟一份活動細則,之後交由法律事務部審核,條文方面不要留下歧義和漏洞,我需要一份嚴謹可行的推廣方案。”鄭嘉康迅速安排着,“大家先去準備,細節方面我們明天下午再開個會落實一下。”

鄭嘉良眼看着會議朝另一個方向發展,明白大勢已去,自己多說無益,沉着臉離開了會議室。

作者有話要說: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