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章 風起(6)
暗道內空氣潮濕黏膩, 陰風長蛇似的鑽入袖中。衣袖掩着,陳恨将拳頭攥緊了。
半壁的書阻隔,他聽不大清徐歇的聲音。
徐歇罵了徐醒一通, 随後又軟了語氣,他說:“……枕眠,你娘早逝,朝中事務繁多,為父有時顧不得你。你伯母留心幫你看了看,兵部張尚書府上的三姑娘……具體的,她會與你說。你把身子養好了……”
徐醒沒說話,又靜了許久,只一陣的腳步聲響過, 很快的又重新靜了下來。
陳恨躲在暗道裏,沒敢再出去,只是透過書壁的一條縫隙悄悄看徐醒。
他仍是側躺着倚在榻上,閉着眼,鎖着眉,也不知是不是睡着了。
可憐人, 出身世家, 享盡世家繁盛,受盡世家名聲, 卻終究為世家所累。
陳恨再嘆了口氣,轉身随那小厮自暗道離去了。
徐相府在城中偏東,徐醒房中的暗道一直通到了城東。
那小厮領着他從雜亂的竹林裏鑽出來。
“你直往前走, 等出了院子,再往東出了街,大概就認識路了。”小厮一頓,又道,“對了,守這院子的是個歪脖子的老頭兒,他年輕時候被刀砍過,你別被他吓着了。”
陳恨朝他作揖:“多謝。”
“你方才聽到的話……”
“我明白。”陳恨鄭重的點點頭,“徐大人救我一回,我不會多嘴。”
那小厮撇過頭,輕聲嘀咕道:“你要是不多嘴,幾年前你就不該唱那兩支破曲兒。”
沒聽見他的話,陳恨試探着問他:“徐大人他,是不是……”
Advertisement
“不是。”小厮急忙替徐醒辯白,“公子和老爺,不是一樣的人。”
“這我自然知道。”陳恨再問,“你知不知道,他是什麽時候開始咳嗽的?他是為的什麽?”
小厮低下頭,摸了摸後頸:“也就是太子爺出事的那一年,那一日宮中召了許多人去,公子是最後一個出來的。我在宮門口等着,等了許久,直到次日正午,才有一頂小轎把人擡出來了。再有別的,我不知道。”
“那他是不是、有什麽事兒瞞着我?”
那小厮也硬氣起來了,往後退了半步,道:“你算是個什麽人物?我們家公子同你又有什麽交情?他想跟你說就跟你說,想不跟你說就不跟你說。他有事兒不跟你說,就是瞞着你了?你倒配。”
“對不住,我失言了。”陳恨擡手摸了摸兩只袖子,他出來得急,沒帶什麽東西。再想了想,便擡手折了兩片竹葉子。
竹葉尚帶着雪水,濕潤潤的兩片。
陳恨低着頭,一面擺弄手中竹葉,一面對小厮說:“你家公子與我,到底相識一場,算是君子之交。我兄長從前又與他交好,我不能放着他不管。”
他溫聲道:“你回去對他說,若是陳離亭還能勉強入他的眼,趁着徐右相不在,我偷摸着去看看他。他要是覺得我煩,那就算了,我讓吳小将軍來看看。”
陳恨将兩片竹葉做成個螞蚱,交給小厮:“沒帶什麽貴重東西,這個小玩意兒算是哄他高興的,他喜歡就留下,不喜歡随手丢了也成。我看他房中炭盆子燒得旺,就是燒了也行。”
“他有事情不跟我說,大概是不喜歡我摻和他的事情……”陳恨頓了頓,擡手再折了兩片較小的竹葉,嘆了口氣,“罷了,我再給他做一只母螞蚱吧。”
最後那小厮用一根長長的草莖将幾只螞蚱全串起來,吊在手上活像是個炸串兒。
那小厮從暗道回去時,徐醒正睡着。
天色漸晚,夜裏就要轉涼。他放輕了手腳,走到炭盆邊将炭火撥得旺了些。
他原想直接将那人送的一長串螞蚱全丢到火裏去燒了的,後來想想,還是将它們照着大小順序排好了。
原本徐醒一時生氣,在榻前随手一抓,用來丢他的詩集被徐醒自己撿了回來,仍舊放在床頭。
他抓起那詩集時,手上用的勁兒大,将紙張都捏皺,舊書似的。徐醒便将它捋平了,還找了書尺壓在上邊,想把它變回原樣。
陳恨送他的螞蚱就被放在那詩集上邊。徐醒醒來時,還恍恍惚惚地盯着一堆螞蚱看了好一陣兒。
他随手撚起一個,握在手心裏,把玩了有一會兒,将竹葉的棱角都磨平。
小厮将陳恨的話一字一句,分毫不差的轉給他聽:“‘……罷了,我還是再給他做一只母螞蚱吧。’”
聽見這話,徐醒便不自覺笑了笑,一時失神,手中那只母螞蚱就掉在了被子上。
他垂眸,看了看那螞蚱,說:“你把今日他送來的詩集拿來,趁着我精神頭好,看兩頁。”
小厮勸他:“公子還是再睡會兒罷,詩集什麽時候都可看,別勉強了自己。”
徐醒笑道:“不勉強。”
日漸落,撥開層層疊疊的枯枝,找不着路,陳恨翻牆從廢園子裏出來。
方才那小厮對他說,看園子的是個歪脖子的老頭兒。
出來時陳恨看見他了,他就坐在園子門前的臺階上,用破爛的巾子圍着脖子,帶着破布帽子,看不清臉,身邊放着一根竹杖與一個破碗。
陳恨想起昨晚李硯與他說的,李硯在城東也見了一個這樣歪着脖子的人,當年江南的涉事官員。
他忽然就明白了,這人恐怕是徐醒有意推到李硯跟前去的。
或者說,這些年來,就是徐醒在暗中養着這樣一個證人,他在等機會,等着能為當年那事兒平反的人。
走出了園子所在的街道,陳恨也就認識路了。
他是騎馬去的徐府,他自個兒從暗道出來了,他那馬還拴在徐府圍牆邊的樹下。
這時候徐歇在府上,他也不敢回去,只能一個人走着回宮。
途經糕點鋪子,他從錢袋子裏翻出兩個銅板,買了兩塊梨花糖吃。
冬日裏天晚得早,一過酉時便有人在街上打更。
正吃着糖時,聽見打更的聲音,陳恨才忽然想起,昨晚上他與李硯約定好了,要是這時候還不能回去,李硯就要去徐府找他。
陳恨一愣,随即反應過來,将梨花糖用油紙一裹,塞進袖中,邁開步子趕忙往徐府的方向跑。
倘若李硯真去了徐府,那才是惹了大麻煩了。
打草驚蛇不說,什麽事情都沒部署好。正面與徐歇對上,徐歇門生府吏衆多,根基深厚,李硯只登基一年,誰勝誰負實在難測。
天色漸漸暗了,自徐府兩條街外,就沒有了行人。
陳恨留心看了看,李硯人全躲在小巷子裏,腰間佩刀佩劍,已然出鞘半寸,是随時準備動手的模樣。
他只能加緊了腳步跑上前,最後在長街街尾看見李硯。
李硯一身窄袖便裝,一手按在腰間佩劍上。背靠着牆,擡眼看了看天,天色暗了,他冷聲道:“不等了。”
不等什麽了,自然是不等陳恨自個兒從徐府出來了,他預備要進去了。
李硯擰着眉頭,他後悔,他就不該讓陳恨一個人出來。
“皇爺!皇爺!”陳恨疾跑兩步上前,用氣聲喊住他。
李硯猛地回頭,看見是他,一伸手就抓着他的胳膊,把他給撈起來了:“你……”
想罵他兩句,好讓他長長記性,卻舍不得開口。
“皇爺……”這時吳端小跑着上前,“欸?離亭找到了啊?”
李硯咬着牙,死死地盯着陳恨,道:“找到了。”
陳恨卻轉頭去看吳端:“循之,你怎麽也在?”
“我手底下管着幾個人,皇爺說你出了點事兒,不好動用禁軍,就讓我帶上人快過來。”
吳端還以為陳恨是被誰捉了,這時候正哭哭啼啼地等着他去救呢,誰知道還沒等他去救,他就自己跑回來了。
吳端再看了他兩眼:“不過人沒事兒就好。”
陳恨問他:“那個,循之……你帶了幾個人來?”
“不多,也就兩三……”
李硯冷着聲調打斷了他的話:“兩三個。”
吳端将“千”字咽回肚子裏,讪笑着将李硯的話重複了一遍:“兩三……個。”
“不止吧?我從兩條街外就看見……”
李硯面不改色地繼續撒謊:“那就是二三十個。”
吳端不大自在地低下了頭,鎮遠府的吳小将軍一說謊,就會被吳老将軍拿鞭子抽,所以他不習慣說謊。
其實那兩三千人,一直排到了二十條街之外,城門口還有。
天色不明,那些人全都隐在夜色之中,陳恨看見的人不多,他想了想,二三十個确實也差不多,便不再計較這件事。
“吳循之,你去把離亭的馬牽回來。”
李硯一邊吩咐吳端,又一把抓住了陳恨的手腕,轉頭看他,一字一頓道:“回家了。”
他問:“這麽晚了,你還在外邊瞎逛什麽?”
“沒有。”陳恨往回收了收手,無奈李硯抓得緊,“出了點事兒……”
一聽這話,李硯一怔,抓着他的手腕,将他往身前一帶,另一只手将他摸了一遍:“出什麽事兒了?受傷沒有?你哪兒不舒服?”
光上下摸了一遍,還不算完,李硯還預備解開他的衣襟看一看。
裏裏外外的,都要查一遍。
“沒有沒有。”轉眼見吳端牽着馬回來了,陳恨忙拍開他的手,“回去再說。”
吳小将軍将帶來的人都遣散了,牽着馬護送皇爺回宮。
回宮的路上,李硯大約是還生氣,也不說話。他不說話,陳恨也不敢說話,吳端更不敢說話,三個人都不說話,很是尴尬。
“那個……”陳恨将藏在袖子裏的梨花糖拿出來,“我在路上買了些糖,你們吃不吃?”
梨花糖他一共買了四塊,在路上吃了兩塊,現在只剩下兩塊了。
陳恨有些不好意思:“只剩下兩塊了,我吃過了,要不你們一人一塊吧?”
李硯卻摘下腰間玉珏丢給吳端:“糖不夠了,你若要吃,自己去買。”
丢出玉珏,拿回糖塊兒。
他将梨花糖抓在手心,像另一只手抓着陳恨的手那樣抓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