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兩個媳婦

入夜後墨芳軒燈火輝煌,姜荀坐在主位上,神色淡淡,手裏把玩着一只青瓷茶具。他聽底下若幹大臣吐了一晚上的苦水,眼下只覺得頭有些痛。

戶部侍郎郭子渝方才進來時,先是呆若木雞地站了一刻鐘,反應過來後雙腿撲通一聲跪下,老淚縱橫道:“王爺,你終于回來了。”

若不是趙衍攔着,姜荀懷疑郭子渝那厮會抱上自己的大腿,将鼻涕眼淚全蹭在他的玉錦華服上。

他內心不無動容,這幫都是對他忠心不二的輔臣,流落在外時就幫着自己韬光養晦,回宮後又力排衆議保他登上高位。他們中武将居多,文官只有郭子渝官職高一些。

郭子渝一臉斯文相,一看就是書香世家出來的子弟,在一幫五大三粗的武官中很是惹眼。他膽小,還愛哭鼻子,但心思細膩,遇事又頗有見解,姜荀也就不在意他愛哭鼻子這種小毛病了。

郭子渝從上一任戶部尚書辭官歸田說到新任戴賢,言辭中無不透着對新任上級的不滿。等他絮絮叨叨發洩完了,姜荀揉揉眼皮,才問:“聽聞今年戶部虧損嚴重,以致拿不出軍饷抵禦外敵,你可知是怎麽回事?”

郭子渝擦了一把眼淚,正義凜然道:“怎會不知。每年五月各省将賦稅上繳戶部,由我和右侍郎親自核算,今年情況頗為奇怪。按理說,蜀州大旱,江南水患确實有一定影響。戶部賬目看上去因為這兩次天災降了大半,我卻覺得另有隐情。”

姜荀知道他在這方面頗有作為,眼神示意他繼續。郭子渝又說:“大齊幅員遼闊,糧草主要來自四個地區,蜀州、江南、安東以及南邱。蜀州江南遭遇天災,糧草數目下降實屬正常,但外人不知道的是,四個地區中,蜀州和江南的糧草只占三分之一,大頭在南邱那邊。就算蜀州江南因為天災減少上繳的糧草,也不可能缺這麽多。”

姜荀一聽就明白了,敢情是戶部在玩暗度陳倉的把戲。戶部尚書戴賢是三皇子提拔上任的,為誰做事一目了然。

司武官徐長廉道:“臣聽說賦稅由地方官代收,再統一運往戶部糧倉。這期間輾轉多部,莫非連地方官也被收買了?”

“可能性不大。”姜荀摸着瓷杯思索片刻,說:“三皇子的勢力主要集中在京城,暫時還伸不到地方去。只是我想不通,他們為何少報糧草?少報的那些又藏在哪裏?京城什麽地方容得下這麽多糧草?”

郭子渝狡黠一笑,有點小得意地說:“臣早就注意到了。派人暗中調查,得到的消息是,糧草不在京城。”

“不光糧草,戶部少上報的錢財,織錦都不在京城。臣調查過,早在從地方運往京城時,上繳的物資就一分為二,一部分運往京城,一部分北上運往潞門關。”

“哦?”姜荀吃驚。他原本以為三皇子私藏糧草等物資,只為了轉手二賣,從中撈一筆錢財,現在看來并非如此。若轉手二賣,京城多的是商賈為何還要繞道潞門關?

潞門關是大齊的邊境之一,出關再往北幾十裏便是北狄。難不成要與北狄做生意?姜荀一時摸不着頭緒,抿了抿嘴唇,吩咐說:“子渝繼續調查,有消息随時來報我。”

郭子渝應下,有關戶部稅收的事情暫時告一段落。司武官徐長廉開始說另一件事:“王爺,如今西北辭州戰事吃緊,弩羌善戰從不議和,只怕陛下會派您前往支援辭州。臣怕戶部拖了後腿,若糧草軍饷跟不上,前方将士也有心無力。”

Advertisement

聞言,姜荀輕蔑地笑了笑。弩羌占據西北,和大齊以辭州為界。兩國交手頻繁,弩羌一直處于劣勢,在姜荀眼裏,他們一再進犯,根本就是自取其辱。

“手下敗将而已,若我出征西北,定讓他們龜縮回去,五年內不敢再犯。不過你說的戶部後勤跟不上的确是個問題,你們可有什麽好法子?”

衆人大眼瞪小眼,暫時想不出什麽法子。姜荀看一眼更漏,已是亥時三刻了。

“罷了。”姜荀擺手命他們退下,“今日就先到這裏吧,明日一早我便進宮,和陛下商量出一個對策來。”

若幹人魚貫而出,郭子渝走在最後,他走走停停,時不時又回過頭來望姜荀幾眼,最後還是折回來,重新彎腰行禮,道:“王爺,臣還有一事要說。”

姜荀知道,郭子渝想的一般比別人要多。每當有私事要說時,郭子渝便最後走,猶豫半晌又回過頭來。上次他這樣,是勸谏姜荀愛護名聲,不要讓親兵頻繁帶女子出入王府惹人非議。

姜荀不在乎這些。天下悠悠之口是擋不住的,他要做的事情沒必要理會流言蜚語,頂多落得個風流浪蕩的名聲罷了,總比找不到那小姑娘要好。

只見郭子渝伏腰垂首,說:“臣知道王爺不喜下屬插手私事,但該說的臣還是得說。”

“願聞其詳。”

“王爺一病許久,朝堂變化莫測如今歸來處境實屬不算好。若能通過締結姻親拉攏一方名門望族,也是不錯的法子。”

姜荀臉色驟變,郭子渝繼續說:“沈氏一族就不錯。沈國公府是開國勳貴,在朝中甚有威望,宗親氏族盤根交錯,遍布三省六部。若有他們助力,王爺也不至于在朝中處處掣肘。況且,臣聽聞,那位沈氏小姐,對王爺……有愛慕之心。雖說王爺正妻之位已有主,但側妃……”

姜荀站起來将他扶起,平靜的神色下聲音猶如寒冰:“時候不早了,郭大人請回吧。此事,莫要再提。”

“可……”

“郭大人。”若不是看在郭子渝一身才學又輔佐自己多年的情誼上,姜荀早就拔了他舌頭攆出京城去了。“你應該知道,我的生母尹皇後,本就是無權無勢的一個孤女。陛下願為了前途再娶側妃,我卻不願。”

“我姜荀,不需要靠女人上位。”

從墨芳軒出來後,姜荀一路往西院趕。夜風凜冽,在耳邊呼呼作響。他疾步走在長廊上,腰間的玉珏撞上腰帶,時不時發出清脆的聲響。

他也不知道自己在期待什麽。只是想起回到西院,暖閣中已經備好了熱水,屋內季绾亮着一盞燈等他,就覺得心頭一熱。

多少年了,從來沒有這麽期待過。

果然,步子未及西院時,遠遠地就望見一個瘦削的人影侯在院門。

除了季绾,還能有誰。

她單薄的肩在寒風中顯得孤苦伶仃,燈光惶惶,看不清臉上的表情。

他不禁想起自己生病時,季绾也經常這樣。他在含章館被楚太師逼着背書背到很晚時,從宮裏看望父皇回來時,季绾總是等在門口。

她會問他餓不餓,今天過的好不好,即便姜荀大多回答的牛頭不對馬嘴,季绾也樂呵呵地笑。

真是個容易滿足的人,他想。

他大步上前,問:“外頭風大,怎麽不進去?”

季绾笑,毫不在意的樣子,她回答:“這就回去了。暖閣中已經備好熱水,王爺可以先去沐浴。夜裏涼,已經燒好了爐子,還有屋裏的桌上有夜宵。王爺晚膳吃的少,又忙活了一整天,妾身怕你餓着。”

姜荀越聽越不對勁,季绾這語氣怎麽像告別似的。

語畢,季绾欠身福了福,越過姜荀往另一頭走去。姜荀只覺得丈二和尚摸不着頭腦,拉住她的胳膊問:“你去哪?”

季绾一本正經地道:“妾身搬去玉芙院了。王爺既已痊愈,自然知道我們的婚事是怎麽一回事。王爺願意暫時收留,季绾感激不盡。等王爺解除危機,妾身也該……”

“也該什麽?”姜荀心裏頭生起一股莫名的煩躁,他看着季绾無辜的眼,小巧精致的鼻尖,又想起那位北狄的小姑娘,腦海中不由得将這兩個人重疊在一起。

季绾見他臉色不好,吓得立馬改口,說:“王爺好好休息。妾身告退。”

姜荀驀地回神。真是瘋了,那個小姑娘長大後什麽樣子沒人知道,他在想些什麽?

姜荀心亂如麻,只得冷着臉回答:“嗯,你回去吧。”

然而半個時辰以後,他就後悔了。

姜荀躺在床上,只覺得這床怎麽就這麽大,翻幾圈身子都夠不着邊。他翻來覆去,平躺側躺,被子蓋好再踢下去就是睡不着。

他的腦海裏都是以前懷裏溫軟香玉的味道。季绾的身上很香,都是用同樣的香胰子,但季绾身上就是比他更香,莫非她多塗了幾遍?還是天生的?這被子她也蓋過,也許還有她的香味吧。姜荀湊近猛吸幾口,有點失望地放開。

這被子是新換的。

姜荀頭一次覺得季绾做事有點太周全了,好好的被子,換成新的幹嘛?

他又翻了一個身,想到季绾剛來王府時,教他吃飯,還教他洗澡。他越想越睡不着,滿腦子都是有顏色的廢料。

他只得一遍一遍地罵自己:真不是個東西,混蛋,畜生,王八蛋,負心漢……什麽難聽就罵什麽,最後越罵越氣,恨不得給自己一個耳刮子。

季绾,北狄小姑娘。

怎麽辦呀,他真的不想娶兩個媳婦。

作者有話要說:

歡迎小可愛們給我留言,收藏,筆心心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