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你的病,我也不是不知道,只是按理這麽多年也該調養好了。日後的藥,只吃鴛鴦給你拿來的,別個的藥一概不要吃,記得沒?如今也不敢找太醫給你看,至于緣故,日後要是你不知道,我再告訴你也不遲。但只一點兒,一定要自己放寬心,好好保養。要不我也對不起你父母。”賈母說着便哀戚起來,看着外孫女兒想起女兒來,心裏不由得難受。
“老太太言重了,妹妹不過一點兒舊疾加上近日天涼,有點兒風寒而已。不過再歇息一陣子,等開春天暖了,也就該好了。說起姑媽,可不是老太太自己傷心又讓妹妹難過?”鳳姐兒趕緊打岔勸道。否則一會兒就該開醬油鹽鋪了。
“也是,怪我老糊塗了,好好兒的,看着玉兒就想起你娘當初的情形來。不過這病……這會兒我也沒了主意。都想着你好起來,可好起來也是禍;這麽拖着,也不是福,這可怎麽辦那?”老太太邊說着,到底忍不住還是哭起來,想是也憋得久了,或是着實難辦。
這一哭,将一屋子都惹的嗚嗚咽咽起來。紫鵑鴛鴦忙到外間去燒水預備,一會兒好給主子們洗臉收拾,眼裏卻也哭個不住。好好兒的一個姑娘,如今病到這個份兒上,如何能不叫人揪心?雪雁和王嬷嬷哭得更厲害,忍了這許久,見黛玉這一回倒下去,比以往格外嚴重些,早都沒了主意,這會兒終于哭出來,可想而知哭得什麽樣子。
“外祖母言重了,都是我不好,讓外祖母操心。是福不是禍,是禍躲不過。難道外祖母忘了這個不成?我雖然氣虛體弱些,但也還清楚着。有道是‘寧為玉碎不為瓦全’,既然如今四處都那麽胡猜,以為我不尊重,我就偏要撐着。”想起寶玉說的那句‘你好好兒的,我才能好好兒的’,或者,命中另有什麽東西,讓她在熬着最後一口氣,黛玉勉強一口氣說了這許多話,便又喘着粗氣兒不行了,臉也憋得通紅,只是眼圈雖紅,卻沒有淚。
“玉兒,好,外祖母不說了。你好好歇着,會好起來的。我再好好想想,會有法子的。定不肯叫你受這麽多苦的。”見黛玉喘着粗氣兒,賈母趕緊收了淚,忙安慰她。又讓李纨過來給黛玉順氣兒,免得一口氣兒上不了,就不好了。
“林妹妹也別着急,老太太也只是操心而已。你也好好兒歇着,還只這麽急,看老太太可不是更着急嗎?”李纨輕輕的給黛玉撫着,又喂她喝了口水,才略略好些。
“要我說林姐姐還好着呢,不過是一時氣症,等過些日子也就好了。我們還說好要重建桃花社的,大概等桃花開了,也就該好了。”探春趕緊安慰道。
“桃花社?只怕……”老太太開了個頭,一臉的憂郁,不知道該如何繼續,或者不想讓這些孩子知道那些錯綜複雜的緣故。或者,害怕她們會吓一跳的。是的,此事太過兇險,如果不想好對策,只怕倉促間容易出錯,到時候更難收場。
話音未落,外面報大太太和二太太還有珍大奶奶來了。衆人進來先給賈母行過禮,才上前打量着黛玉的情形,客氣的問候幾句。
邢夫人嘆道:“看着還好,只太醫都怎麽說呢?要是缺什麽,盡管遣人告訴我去。我這個做舅母的,沒能時常多照應甥女兒,讓甥女兒受苦了。”
難道是人之将死其言也善,可,是誰将死啊?離死還遠着呢。
王夫人道:“鮑太醫的藥不是說吃着還好的嗎?這幾日怎麽又厲害了?”一臉茫然,不知所措,似乎,她真的什麽都不知道。
“病急亂投醫,這會兒也別亂吃藥了,免得藥性相沖。只管吃一樣,過幾日再另找個太醫來看看,好好開個方子抓幾幅藥,也就該好了。”賈母淡淡的道,不過話雖輕,意思卻清楚的很。想來寶釵送藥的事兒她也聽說了,或者還有更多。
“老祖宗說的是,媳婦兒看鮑太醫也不錯,以往也是他看得,不如一會兒就請他來。甥女兒的病也拖不得了,雖說不是什麽要緊的病,可拖着自己受罪,老祖宗也擔心。”王夫人趕緊起來應道,又看着黛玉的情形說。
黛玉剛受了那陣子急氣,這會兒才緩過來能好好的順口氣,臉色白的跟外面的雪差不多,沒有一絲血色。看着王夫人,也當作什麽事兒都沒有,卻也忍着不說話,左右她就是生病。而且老太太在,她能省口氣,為什麽非要逞強?而且自從那事兒之後,還有旁人的話語中,黛玉似乎也聽出點兒什麽了。是的,都不是傻子,怎麽可能完全瞞住?
“鮑太醫看過了也不見好,還是請王禦醫來一趟吧。不敢這麽試試看,再拖着了。”老祖母一臉慈祥的看着黛玉,眼裏滿是擔憂,讓王夫人不好拒絕。
“只怕禦醫不好請,難道讓甥女兒還這麽熬着嗎?”王夫人不知道為什麽這麽熱心。
“再說吧。玉兒也不是什麽要緊的病,大概是今年園子裏人少,懶散了,舊疾複發沒注意,讓紫鵑她們好好注意一下,漸漸的也就該好了。聽說前些天不是好點兒了嗎?是不是鳳丫頭你們來攪擾了你妹妹了?玉兒病中,不大舒服,偶爾來看看,心意到了就行。要是有什麽缺的,趕緊添上,也就是了。別打攪她休息。”賈母給黛玉掖了下被子,淡淡的道。
“老祖宗說的是,妹妹最該靜養的,媳婦兒還有事兒,要是老祖宗沒什麽吩咐,媳婦兒就先告退了。”王夫人趕緊起來告辭。
賈母點頭道:“你忙去吧,最近事兒多,也好好照顧自己。我再坐一會兒也該走了,玉兒身子弱,很該多歇息才是。”
待王夫人走後,賈母又交代了一番,便帶着別個都走了。
花開兩朵,各表一枝。這裏佳人病重不起,那邊佛爺也得了消息。
且說佛爺那天在酒店遇見倪二,二人投緣,竟然各自就當了兄弟一般。這日一大早,佛爺正想着從倪二那裏打聽點兒消息,誰知倪二一大早也來到客店,請佛爺到他家去敘話。可不正是心有靈犀一點通,有緣千裏來相會麽?
倪二家裏,倪二媳婦兒治了一大桌酒菜。閑話少提,只說那日倪二匆匆忙忙,說他有事兒,便匆忙走了。這會兒坐下來,佛爺便趕緊問問,也算是找個話頭。
“多謝兄弟記挂,原是個街坊鄰居問我借些個銀子,簡單說來就是這麽個事兒。要從頭說來,卻長着呢。看兄弟像是有事兒來的,不如聽兄弟先說吧。我那事兒也不打緊,倒是兄弟,如果有事兒,二哥我兩肋插刀,在所不辭。”倪二三碗酒下肚,漸漸的就有了幾分醉意,話也多起來。這沒一會兒,就兄弟又兩肋插刀起來了。
“我也不是什麽要緊事,等二哥說完我再說不遲,左右這天兒閑着也是閑着。”佛爺道。
“也好,推來讓去的,不像爺們。我是主,我先說。”倪二也不客氣。
這事兒還得從頭說起,倪二也不嫌啰嗦,或者果真跟佛爺有緣,先将與此事有關的賈家還有一應親戚都介紹清楚。還有賈家的家境、人口、勢頭、行事等,都略略介紹過。才轉入正題,原來是賈芸找着他,想借一百兩銀子。小門小戶的,一百兩銀子,一輩子都足夠了!為此倪二才問明緣故。
原來賈家要辦喜事兒,雖然寶玉還沒功名,但乃是國公爺的嫡系後代,又是娘娘的胞弟,這婚事便可着勁兒要照好了辦。不僅王夫人這麽交代,上下也都這麽想的。那些管家也盡量籌辦,唯恐事兒辦的不體面,讓他們也失了面子。
這要說也沒賈芸什麽事兒。只是事兒總得有人辦啊,于是就找到他了。以往辦事兒是自己往上貼,連父親都叫;這會兒可不一樣,往外安排,找着誰,還不好推。
原因很簡單,就是官中不給銀子,卻要他們辦事兒。這不是沒有的事兒嘛,讓大男人為無米之炊?可上頭說了:以往大家都得過好處,也不能光吃好處。這會兒的事兒也不是沒好處,不過得等些時候,等上頭有銀子支使開了,自然就有了。這麽說要說也沒錯,于是各自硬着頭皮也就去了。
八仙過海各顯神通,看各人的本事。有的以往得的好處多,家底已經殷實,這會兒墊些也不要緊。有的就往下壓,榔頭打鑿鑿打木,一個一個往下傳。而且對底下那些買辦或者供貨的也說了:大家也都是賺過的,這回先供着,等有了自然也就給了。
還有些沒家底又接了新事項,沒得依仗的,便仗着賈家的名頭,到了人家店裏,直接就要多少東西。店家要是不依,便動手打砸指使起來,那些可憐的店家,只好自認倒黴。想要告狀,大概官府聽說是高賈家的,不是不理就是發回,或者,幹脆将告的人打一頓了事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