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章 春日宴兄弟相會

千裏之外的京城裏, 趙傳炜從考場出來後,門口書君立刻迎了上來, “公子, 公子。”

趙傳炜有些暈乎乎的, 書君扶了他一把, 後面趙家下人一擁而上,把他半拉半擡進了不遠處的馬車裏。

王氏在家裏已經把一切都準備妥當了,等趙傳炜一進門, 還沒來得及給她行禮呢, 王氏揮揮手, “不必多禮,趕緊去洗漱一番。”

洗漱過後,王氏讓小叔子不用四處去拜訪, 先歇着吧,晚上再一起吃晚飯。

楊府裏,寶娘這幾日也一直擔憂不已, 科舉豈是那麽容易的。特別是趙傳炜縣試考了案首,府試壓力就更大了。

楊太傅看出了女兒的擔憂,私下裏勸慰她, “莫要擔心,為父問過他的功課, 不說案首,只要不出意外,考個前幾名還是沒問題的。”

寶娘不好意思, “阿爹笑話女兒。”

楊太傅心情很好,眯着眼睛笑,“這些日子你成日在家裏忙活家事,等炜哥兒過了府試,趁着天氣好,喊他過來,你們兄弟姐妹一起玩一玩。”

寶娘雙眼發亮,“阿爹,可以嗎?“

楊太傅摸了摸胡須,“你們如今已經定親,也礙不着旁人。“

寶娘紅了紅臉,岔開話題,“阿爹,三妹妹也不小了呢。“

楊太傅看了女兒一眼,“你倒操心這個。“

寶娘笑,“太太不便,阿奶年紀大了,家裏的事情就夠她操心了,我雖然只比三妹妹大了一個月,總是姐姐,我們姐妹又好,我自然希望三妹妹能有個好人家。“

楊太傅笑,對女兒招手,“你過來。“

寶娘快步走到他身邊,楊太傅從抽屜裏拿出兩張紙。寶娘伸頭一看,上面寫了兩個少年郎的基本信息。

一個是鴻胪寺左少卿岳大人家的次孫,今年十四歲,也剛參加完縣試,雖然名次不如趙傳炜好,也是個上進的好孩子。

Advertisement

另外一個是翰林院一位外地窮翰林家的第三子,姓孔,十三歲,正在讀書,還沒參加縣試,據說讀書很不錯。

寶娘把兩張紙都看了看,有些不大滿意,“阿爹,沒有別的了?“

楊太傅道,“阿爹也不能整日去打聽人家的小郎君,看了好多家,暫時只挑出這兩個好的。“

楊太傅挑剔,家裏關系太複雜的不要,讀書不好的不要,長得不好看的不要,貪花好色的更不用考慮。大浪淘沙,他就挑出了這兩個。

楊太傅心裏清楚,楊默娘是庶女,只能配個家世一般但勤學上進的好孩子。

寶娘放下兩張紙,“阿爹,還是要問問三妹妹自己的意思。“

楊太傅嗯了一聲,“這些事情你莫要操心,幫你阿奶把家裏打理好。“

寶娘點頭,“那阿爹先忙着,我去廚下看看。“

楊太傅拿出一封公文,“去吧。“

寶娘回到後院,先去找楊默娘,姐妹兩個一起往廚房去了,楊淑娘上學去了。兩個姐姐都到了說親的年紀,她還小呢,要繼續讀書。

對此,楊淑娘很不滿意,但也沒法子。為了讓她高興,兩個姐姐每天會給她單獨做些好吃的。

轉天早上,還沒等楊家人去叫呢,趙傳炜自己上門了。

楊家男丁都不在,陳氏把他叫到了自己的院子,又把兩個孫女都叫了過來。

陳氏溫和地問他,“考試累不累?“

趙傳炜認真回答,“回阿奶的話,累倒不累,就是怕自己考不好。“

陳氏自己有個三元及第的兒子,無法理解那些考了幾十年連個秀才都考不上的人腦袋到底是怎麽長的,“無妨,你讀書好,定然能考的好。“

陳氏笑眯眯的看着孫女婿,心裏稱奇,姝娘和趙家小子容貌并不是一等一,這孩子卻長得這麽好。

她又問,“我聽說你小的時候胎裏帶來的弱,如今都好了?“

趙傳炜微微俯身回答,“是呢,如今都好了,多謝阿奶關心。“

陳氏點頭,“一胎雙生,自然沒有一胎一個的強壯。好在你們家什麽都不缺,總算把你養的結結實實的。你不曉得,讀書再好,若是沒個好身子骨,考場上都熬不住。以前你岳父去考試,每次回來都要去半條命。你還小呢,一定要注意。“

趙傳炜點頭,“多謝阿奶關心,我如今每天都習武,倒沒有那麽弱。“

正說着話,寶娘姐妹兩個進來了。趙傳炜看到打頭的寶娘,眼底發亮。陳氏瞥了一眼,并不吱聲。

她先問孫女,“晌午飯都準備好了?“【公/衆/號:xnttaa】

寶娘點頭,“都好了,阿奶還有什麽要吩咐的?“

陳氏想了想,“炜哥兒來了,晌午留他吃飯,把你大堂兄叫過來陪着吧。“

趙傳炜忙起身,“阿奶,又不是外人,不用勞累大堂兄來了,咱們一起吃頓便飯就使得。”

陳氏笑,“那哪裏行,外人知道了,豈不說我們不重視新姑爺。”

聽見姑爺兩個字,趙傳炜臉略微紅了一下,“真不用的,我聽說大堂兄每日幫着岳父打理許多雜事,我來了幫不上忙不說,還去叨擾大堂兄。”

寶娘開玩笑,“不讓人陪,回去了可別告狀。”

衆人都笑了,趙傳炜眼神溫柔地看着她,“自然不會告狀的。”

陳氏也不再客氣,“既然你決議不肯,那就不叫了,晌午就在我這院裏,咱們幾個一起吃飯。這會子我也乏了,寶娘,你帶着炜哥兒和你妹妹去你院子裏玩耍。”

寶娘屈膝應了,“阿奶歇息會,有什麽吩咐,着人去叫我和三妹妹。”

陳氏點頭,“去吧。”

寶娘再次行禮,帶着妹妹和未婚夫走了。

陳氏在後面看着一對小兒女,心裏感嘆了一下,希望你們一輩子能白頭到老,以贖我的罪過。

寶娘本來走在前面,趙傳炜在她左邊靠後一些,楊默娘在她右邊。等出了陳氏的院子,楊默娘默默往後退了兩步,趙傳炜往前去了兩步,和寶娘齊頭并進。

趙傳炜偏頭看她,“你這些日子好不好?”

寶娘笑,“我很好,你怎麽樣?讀書考試累得很,你要注意身子。”

趙傳炜點頭,“好,我會注意的。管家也不清閑,一些小事情,就交給下頭人去做,不要事必躬親,不然要累壞了。”

寶娘也點頭,“你放心吧,我最懶不過了。再說了,還有三妹妹呢,三妹妹可比我能幹多了。”

說話的功夫,三人到了栖月閣。

喜鵲迎了出來,給三人行禮,悄悄看了一眼趙傳炜,對寶娘說道,“二娘子,是在書房裏,還是去正房?”

寶娘一邊走一邊吩咐,“去書房吧,等會子去花園,你把東西都準備好。”

喜鵲連忙吩咐旁邊的幾個丫頭去花園子準備東西,她自己跟着來了書房。

寶娘請趙傳炜和楊默娘坐下,親自給他們倒了茶水。

楊默娘一直安靜不語,趙傳炜主動打招呼,“三妹妹好!”

楊默娘趕緊起身行禮,“二姐夫好。”

趙傳炜見她這樣,也趕緊起來回禮。

寶娘笑了,“都坐下,我這裏沒有那麽多規矩。”

趙傳炜坐下了,楊默娘笑,“那我就不客氣了,二姐夫可別笑話我。”

趙傳炜從懷裏掏出個小盒子,“三妹妹不用客氣,都是自己人。我今兒來,給你們帶了禮物呢。”

寶娘笑,“什麽好東西,藏這麽緊。”

趙傳炜打開盒子,“前兒我大嫂給燕娘姐妹打首飾,我就讓大嫂多給我也打了三根金釵,給你們姐妹一人一根。”

寶娘湊過去看,三根金釵,一根海棠、一根牡丹、一根芍藥。

寶娘摸了摸金釵,“以後你多來幾趟吧,每回一樣首飾,我們就賺大了。”

楊默娘笑,“二姐姐的嫁妝有了。”

寶娘膩她一眼,“三妹妹跟四妹妹學壞了。”

忽然,門外傳來一陣聲音,“還是做姐姐的呢,趁我不在就編排我。”

衆人伸頭一看,楊淑娘來了。

寶娘笑話她,“趁着阿爹不在家,你又逃學!”

楊淑娘笑嘻嘻的,“我可沒逃學,今兒岳先生病了,上課上到一半撐不住了。姐姐們不在,我做主讓岳先生休息兩日。先生都不在了,我自然要回來自己學了。”

寶娘點了點她的額頭,“逃學就逃學,還那麽多由頭!”

說完,她立刻吩咐喜鵲,“去給先生請個大夫來看看,你親自去,讓黃莺過來。”

喜鵲趕緊去了,黃莺來替換喜鵲。

楊默娘見寶娘手裏的盒子,問,“這是哪裏來的?”

寶娘沒開口,趙傳炜解圍,“這是我送給妹妹們的,四妹妹看看可喜歡。”

楊淑娘剛才光顧着和寶娘說話,這會子趕緊過來行禮,“二姐夫好!”

趙傳炜再次起身還禮。

楊淑娘看了看盒子,“二姐姐,您先挑吧。”說完,她對着寶娘擠擠眼睛。

寶娘拿手指敲了敲她的腦袋,“別做怪。”

楊默娘也笑,“長幼有序,二姐姐先挑吧。”

寶娘也不客氣,挑了那根海棠樣式的,然後把匣子給了楊默娘。

楊默娘對楊淑娘道,“四妹妹小,你先挑吧。”

楊淑娘開玩笑,“三姐姐真是個大好人!”

楊默娘點頭,“可不就是,我也想學學孔少府呢!”

幾個人都笑了,楊淑娘毫不客氣地挑了那朵芍藥樣勢的,“三姐姐大好人,給你留朵牡丹,這是花中之王,願三姐姐以後前程似錦。”

楊默娘去擰她的嘴,姐妹兩個嘻嘻哈哈都笑了起來。

寶娘讓青蘿找了兩個小匣子,給妹妹們裝金釵,然後笑着看兩個妹妹打鬧,趙傳炜的眼睛只盯着寶娘。

楊淑娘精怪,和楊默娘笑了一會子,又坐下吃了些點心,叽叽喳喳說了半天話,然後對楊默娘說道,“三姐姐,咱們去看看岳先生那邊怎麽樣了吧?大夫來了,沒個主家怎麽能行。”

楊默娘點頭,“是呢,先生教導我們多少年,平日風雨無阻,從不告假。如今病了,怕是不輕,于情于理咱們都該去看看。”

寶娘起身,“那咱們一起去看看吧。”

楊默娘忙攔住她,“二姐姐這裏有客,如何能走開,我帶着四妹妹去就是了。”

寶娘看着兩個妹妹,知道她們打的主意,頓時有些羞,但也不好明說。

她想了想,“你們稍等。”

說完,她吩咐黃莺,“去把我存的那根老山參拿來。”

黃莺出去後,寶娘吩咐兩個妹妹,“仔細看看先生,若是病的狠了,多歇息幾日。再問問先生可有家裏人?若是想家裏人了,咱們着人去請來。”

楊默娘點頭,“二姐姐放心吧。”

說話間的功夫,黃莺就來了,雙手捧了個細長的匣子,寶娘把匣子給了楊默娘。

楊默娘連看都沒看,起身給趙傳炜和寶娘行禮告別,就帶着楊淑娘走了。

出了栖月閣,楊淑娘就撐不住笑了起來。

楊默娘也笑,“四妹妹你整日年紀不大,哪裏學來的這些促狹。”

楊淑娘笑,“我姨娘告訴我的,讓我來把三姐姐帶走,別死瞪眼在那裏礙事。”

楊默娘也不再裝淑女,哈哈笑,“我可不就是個死瞪眼,但阿奶讓我來的,我總得做個樣子。“

姐妹兩個一邊說笑一邊往岳先生那邊去了。

栖月閣裏,兩個妹妹才走,寶娘覺得屋子裏的氣氛忽然變了。

趙傳炜不說話,黃莺低頭站在一邊,腳趾頭直摳地,心裏盼着喜鵲趕緊回來。

寶娘見黃莺這樣兒,笑着吩咐她,“你去把我的針線筐拿來,裏頭的線都分好。“

黃莺如蒙大赦,趕緊蹲個身就出去了,還把那群小丫頭們攆的遠遠的。到了針線房,黃莺坐在那裏慢慢分線。

有小丫頭過來幫忙,“姐姐,我來吧。“

黃莺笑,“這是二娘子要用的,你年紀小,哪裏幹的好,坐這裏陪我說話。“

黃莺帶着小丫頭慢慢說話慢慢分線,老神在在,一點不急。

書房裏,寶娘等黃莺出了門,直接扭身去了書桌邊,鋪開紙開始畫畫。

趙傳炜暗了暗眼神,起身慢慢走了過來,先看了一眼畫紙,然後從後面伸手摟住了她的纖細腰肢,把頭放在她的肩膀上,嗅她的發香。

一陣少女幽香直竄入心肺,趙傳炜感覺渾身血液往上湧,心跳的快了起來,忍不住在她耳朵邊低喃,“寶兒,我想你。“

他的呼吸噴在寶娘的耳根,寶娘頓時騰地紅了臉,手中的畫筆也懸了起來,“三郎,你,你放開我。“

趙傳炜把臉埋進她的頭發裏,“我不。從咱們定親之後,我就沒看到你了。“

寶娘的臉更紅了,“你讀書辛苦,我怕打擾了你。“

趙傳炜摟的越來越緊,“你想不想我?“

寶娘笑,“怎麽總問這個。“

趙傳炜松開她,把她轉過身來,用額頭抵着她的額頭,“我想知道。“

寶娘低垂着眼簾,“我偏不告訴你。“

趙傳炜笑,“真不說?“

寶娘睫毛微微顫動,悄悄瞟了他一眼,又快速低下了。

趙傳炜擡頭看了一眼窗外,伸手把她一帶,二人一起到了書架的角落裏,他一手摟着她的腰,一首按着她的後腦,直接俯身下來。

寶娘睜大了眼睛,要死了,外頭丫頭婆子們來來往往的。

趙傳炜見她睜着眼睛,伸出手蓋住她的眼睛,又輕輕咬了她一口,寶娘索性閉上了眼睛,外頭有黃莺看着,想來無礙。

等過了好久,趙傳炜松開她。又用額頭抵着她的額頭,輕聲說道,“寶兒,你好甜。“

寶娘雙臉通紅,睫毛顫動,張着小嘴微微喘氣,聽見他這樣說,感覺自己的手腳又開始發軟。

趙傳炜見她這副俏模樣,更難耐了,感覺渾身血液都在叫嚣,想沖破禁锢。

寶娘似乎感覺到了他的變化,頓時瞪大了眼睛看着他,“三郎,你,你。“

趙傳炜也有些羞赧,立刻松開了他,自己轉過身去,“寶兒,是我不好,唐突你了。“

寶娘心裏頓時軟了下來,從後面靠在他後背上,“你別怕,我,我沒有怪你。“

趙傳炜有些自責,他日日想寶娘。來之前想過了,要和寶娘好生說說話,多看她兩眼。可每到和寶娘單獨相處,他,他總是控制不住自己要動手動腳。

聽見寶娘的安慰,趙傳炜壓下了自己心裏的沖動,轉過身來,輕輕摟着她,用下巴摩梭她的頭頂,就這樣靜靜地什麽話都不說。

寶娘也安靜了,就這樣讓他抱着,閉着眼睛靠在他胸前。少年郎長得快,這才一年的功夫,他長高了許多,寶娘的頭頂只能到他下巴了。

趙傳炜看了看桌上的小匣子,伸出一只手打開,把那根金釵拿了出來,插在寶娘的頭發上。

寶娘站直了身子,歪着頭看着他。

趙傳炜笑了,“真好看。”

寶娘問,“金釵好看?”

趙傳炜在她臉上啄了一口,“你好看。”

寶娘頓時眯起眼睛笑。

外頭,喜鵲回來了。她見所有人都在安安靜靜地幹活,頓時心裏有了數,直接去找黃莺。

黃莺和她打招呼,“回來了。”

喜鵲坐了下來,“二娘子呢?”

黃莺低下頭分線,“和姑爺在書房看書呢。”

喜鵲暗自慶幸沒有直接過去。

過了一會子,寶娘在書房門口喊,“黃莺。”

黃莺趕緊端着針線筐去了,先賠罪,“二娘子,我手腳笨,半天都沒分好線。”

寶娘見喜鵲也回來了,忙問她,“先生怎麽樣了?”

喜鵲正色回答,“岳先生想是夜裏着了涼,大夫說養幾天就好了。”

寶娘點頭,“喜鵲,去把那個布包拿來,黃莺跟我來。”

進屋後,趙傳炜已經坐在椅子上,面帶微笑喝着茶,一副風度翩翩的貴公子樣。寶娘端着針線筐坐在他面前,一邊做針線一邊和他說話。

“等府試成績下來了,你是不是又要去學堂了“

趙傳炜點頭,“是呢,八月還有院試呢,一次過了,總比再來一回要好。“

寶娘正在逢一只襪子,趙傳炜仔細看了看,感覺那像是男子穿的。

寶娘繼續問,“你大哥不在家,你一邊讀書一邊管家,能忙得過來嘛?“

趙傳炜笑,“家裏沒什麽事情,外事有我大爺,內事有我大嫂,我就是個擺設。“

寶娘手下飛快,“我聽說你最近在家裏可威風了。“

趙傳炜端起茶盞,“怎麽會,我辦事都照着規矩來。“

寶娘擡眼看他,“那可怎麽辦,我最讨厭守規矩了。“

趙傳炜端着茶并不喝,“以後,你就是規矩。“

黃莺頭垂的快要到地面了,天爺,喜鵲天天怎麽過的,我果然還是不如她。

很快,喜鵲就來了,把布包放在寶娘身邊,寶娘手裏的襪子也縫完了。

她打開布包,裏面是一套夏衫,從裏到外都有,寶娘把一雙襪子放裏面,再次包好,“這是我閑來無事做的,你拿回去家常穿。”

要不是兩個丫頭在,趙傳炜又想把她按進懷裏搓揉一頓。

說話間,楊默娘和楊淑娘都來了。寶娘再次問了岳先生的情況,二人都仔細回答了。

楊淑娘提議,“二姐姐不是讓人在園子裏擺了東西,咱們去花園裏玩把。這天氣不冷不熱的,正正好。“

寶娘點頭,“那好,咱們去園子裏吧。“

趙傳炜笑着起身,“有什麽東西沒有?我一并搬過去。“

寶娘笑,“沒有什麽東西,你把自己帶過去就好。“

四人一起去了花園。

春光正好,亭子裏的椅子上都鋪了墊子,石桌上擺滿了瓜果點心。旁邊有畫桌,有琴臺,還有釣魚竿。

幾人一起坐下,寶娘和楊默娘一起給楊淑娘弄瓜果吃,趙傳炜就往寶娘面前的盤子裏擺放瓜果。

楊淑娘捂嘴笑,寶娘嗔怪了他一眼,“你自己吃,不用管我。“

趙傳炜笑,并不接話。

幾人一邊吃一邊說閑話,閑話了一陣子後,楊淑娘道,“二姐姐,你把我們都畫下來吧。”

寶娘開玩笑,“光畫畫沒意思,你們給我奏樂,我畫的才高興呢。”

楊淑娘點頭,“我吹簫,三姐姐彈琴,二姐夫幹甚呢?“

趙傳炜笑,“我垂釣。“

楊淑娘撫掌,“好,二姐夫就扮姜太公。“

趙傳炜來了興致,讓人給他拿了個草帽,他果真坐在亭邊垂釣了起來。三姐妹各自行動,很快,琴聲響、簫聲動,寶娘揮筆。

晌午,陳氏帶着幾個孩子在她屋裏吃飯。吃過飯之後,趙傳炜戀戀不舍地走了。

過了幾日,趙家忽然來人傳消息,二姑爺又中了案首。

楊太傅聽說後非常高興,又親自給女婿布置了許多功課。

寶娘……

高興了不該給獎賞嘛,怎麽還加了功課?

壽康宮裏,李太後很快就聽說了,也很高興。

瓊枝姑姑湊趣,“娘娘,哥兒真有本事,看樣子,以後也是要考狀元的。“

李太後笑,“趙家的孩子,有個功名就好了,也不一定要考狀元。不知道的人,還以為皇兒為了照顧親戚,給的狀元。”

瓊枝姑姑笑,“娘娘,哥兒和小娘子才定了親,娘娘要不要給些賞賜?“

李太後點頭,“你跟我來。“

主仆二人一起去了庫房,李太後親自挑了了兩件玉器,又挑了兩套內造的首飾,還有一些華貴的面料,外加幾塊上好的墨錠。

瓊枝姑姑問,“娘娘,這東西是都給哥兒,還是直接送到楊府?“

李太後輕笑,“給炜哥兒吧,讓他拿去讨好小娘子。“

瓊枝姑姑笑,“娘娘難得好興致。“

瓊枝姑姑親自把東西送到了趙家,王氏親自接待她。

二人行過禮之後,瓊枝姑姑笑着說道,“太後娘娘聽說三公子中了案首,非常高興,親自挑了些東西,讓我來送給三公子。“

王氏客氣,“有勞姑姑了,姨媽最近身體好不好?“

瓊枝姑姑點頭,“娘娘近來吃齋念佛,給先帝祈福,雖看着略微有些消瘦,精神頭卻不錯,想來是先帝有靈,保佑娘娘福壽安康。“

王氏道,“什麽時候姨媽得閑了,我進宮看望她老人家。“

瓊枝姑姑開玩笑,“世子夫人想去,還不是一句話的事兒。“

二人客氣了一陣子,瓊枝姑姑就走了,王氏塞了個荷包給瓊枝姑姑,瓊枝姑姑也沒拒絕。

等瓊枝姑姑走了,王氏把小叔子叫了過去,“姨媽聽說你中了案首,賞賜了些東西。“

趙傳炜當着王氏的面拆開了禮物,一見裏頭還有首飾,奇怪,“這不是給侄女們的?“

王氏似笑非笑,“娘娘賞賜東西,說給誰就是給誰的。三弟用不上,弟妹能用上的。“

趙傳炜頓時紅了臉,“大嫂打趣我作甚。“

王氏讓人把東西一股腦兒都送到他院子裏,趙燕娘姐妹好東西多的很,不差這點。王氏過來人,一看就知道,這是太後給小叔子送人情的。

趙傳炜得了東西,滿心歡喜。還沒等他去楊府送東西,景仁帝也賜了東西下來,說是恭賀他喜登科、定姻緣。

趙傳炜想起那天晚上景仁帝笑話他毛都沒長齊,晚上立刻多吃了一碗飯,吃得多總能長得快!

第二天,趙傳炜進宮謝恩去了。

李太後拉着小兒子的手,讓他坐在自己身邊,柔聲說道,“好孩子,你大哥走了,你一個人又要看着家裏還要讀書,別累壞了。“

趙傳炜露出一口小白牙,“姨媽放心,我都好的很。多謝姨媽昨兒的賞賜。“

李太後愛憐地看着他,“墨錠是給你的,其餘都是給你媳婦的。“

李太後張嘴就說媳婦,趙傳炜頓時鬧了個大紅臉。

李太後笑,“都訂了親了,不用怕羞。寶娘是個好孩子,你要好生對她。“

趙傳炜立刻正色回答,“姨媽放心,我定會好生對寶娘的。“

李太後點頭,“你岳父讀書好,你得空就去楊家請教學問,也看看寶娘。“

趙傳炜心裏直打鼓,姨媽直接讓他去找岳父,這。

正說着,景仁帝來了,趙傳炜連忙起身行禮。

景仁帝擺手,“坐下。“

李太後有些尴尬,“皇兒來了,今兒忙不忙?“

景仁帝給太後問過好,坐在她身邊,“不忙,母後這些日子怎麽樣?兒臣不孝,好久沒來了。“

李太後連忙回道,“皇兒日理萬機,哀家這裏樣樣都好。“

景仁帝見李太後有些消瘦,勸她,“母後,給父皇祈福,心誠就好,也不用一直吃素,母後都消瘦了。“

李太後微笑,“哀家說了半年,定然要做到的,皇兒不用擔心,哀家好的很。“

景仁帝又看向趙傳炜,“以後沒事,多進宮坐坐,陪母後說話,把你媳婦帶進來也行。“

趙傳炜有些詫異,君王有令,他不得不從,連忙低頭道好。

晌午,李太後帶着兩個兒子一起吃飯,趙傳炜給李太後布菜,正好,景仁帝也給李太後夾菜。

兄弟二人的筷子在半空中相逢,趙傳炜退了一步,景仁帝笑着把菜放進李太後碗裏,又給趙傳炜夾了一筷子菜,“好生讀書,等你殿試時,若是能進前十,朕給你點個狀元。“

李太後見景仁帝這樣關心弟弟,心裏很感動,“皇兒操勞國事,也要注意身體。“

吃過了飯,景仁帝就打發趙傳炜回家去了,母子兩個繼續說話。

景仁帝笑,“母後,弟弟讀書很好。“

李太後有些臉熱,“皇兒,還是叫他名兒吧。“

景仁帝繼續笑,“這是私底下,在外頭兒臣會注意的。“

李太後給兒子上了解膩的茶,“多謝皇兒既往不咎。“

景仁帝端了杯茶給李太後,“兒臣也有做的不對的地方,不該逼迫先生太過。“

李太後頓了頓,“皇兒是帝王,心裏裝着天下,思量的自然會多一些。“

景仁帝忽然低下了頭,“母後,您想不想見見先生?“

李太後倏地擡頭,“皇兒莫要開玩笑。”

景仁帝仍舊低着頭,“兒臣沒有開玩笑,先生如今一人獨居,清苦的很。兒臣上回過于沖動,辦的事不體面。”

李太後低下了頭,“皇兒,你把母後當什麽了?”

景仁帝還是沒擡頭,“母後,兒臣不孝。父皇不在了,兒臣也想讓母後過的歡心。兒臣一半為母後,一半為了自己,請母後諒解兒臣的自私。”

李太後扭過臉,“皇兒,若是普通人家,寡婦和鳏夫,也不是沒有的事。但楊家有妻妾,哀家一把年紀了,豈可亂了規矩。”

景仁帝擡起頭,“母後,是兒臣的不是,母後就當兒臣什麽都沒說。“

李太後這才回過頭,“皇兒,以後不可與哀家随意開玩笑。“

景仁帝略微看了一眼李太後的神情,他是做帝王的人,每天看着身邊形形色色的人各種各樣的面孔,最善于看人心。

他知道,李太後生氣了,但也有些羞赧。

父皇,兒臣不孝。

作者有話要說:  早上好!

下一章老楊和李太後在景仁帝的安排下見了一面,說說話敘敘舊。如果有親覺得雷,可以避一避。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