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章

“俗人?”聞餘慕娴自謙是個俗人, 窦方笑了笑, 徑直指了指餘慕娴擱在案上的胭脂道,“賢弟若是俗人, 殿下何至于送你此物?”

察覺窦方在看楚玉姝贈來的胭脂盒,餘慕娴瞬時記起了上次從邺城帶回的繡鞋。

“正因是俗人,才會送此物呀。”淺笑着将話頭扯開, 餘慕娴心道, 這些零零散散的物件積攢多了,或是可湊成一套也未可說。

“如是俗人,那殿下該是如打發愚兄一樣打發賢弟。”窦方閑閑散散地坐到高椅上,“賢弟許是不知殿下癖好……愚兄在殿下手下辦差, 全心全意不敢說,至少是無大的纰漏……冬去春來,從豆愚兄初識殿下時算起,估摸着已有九年餘……但這九年裏, 莫說什麽胭脂, 手爐, 書信……殿下願給愚兄的, 除了那缈若浮雲的爵位, 便是那一打又一打的銀票……賢弟你說,這人與人之間,怎會有這般大的差別呢”

“或是因為慕娴與兄長想要的東西不同吧……”餘慕娴坐在窦方身側,低笑道,“窦兄可記得早年慕娴曾要窦兄幫忙?”

“賢弟是說……”窦方跟着展顏,“愚兄當年只道賢弟是少年氣盛,如今想來,卻是用情至深啊……”

“可殿下似乎無需這些閑情不是?”佯裝落寞地将胭脂盒托到手上,餘慕娴道,“此物是愚弟在盁縣為官時,特命盁縣的巧匠趕制的……此盒是殿下從盁縣走時,小弟鬥膽呈給殿下的……小弟彼時以為,殿下收下此物,便是殿下與慕娴有意……誰知這三載過去,殿下竟是又托兄長将此物帶了回來……慕娴慚愧……”

“哎!”聞餘慕娴情場失意,窦方心底無端生出幾分快意。

可這快意卻是不能呈現在臉上。

原本他今日來恭賀便是四殿下授意。若不是四殿下來信要他定要來餘慕娴府上恭賀,他或是并不願到餘慕娴府上。

餘慕娴少年得志,說不豔羨,那定是欺人的。他窦方在家世上并不輸餘慕娴,甚至聞四殿下周遭的婢子道,他在四殿下口中,也是較餘慕娴機敏的人物。

但如今,卻是不如他的人爬到了他頭上。

這讓他如何咽下這口惡氣呢?

不過,聽聞過餘慕娴情場失意後,窦方心底卻是舒服多了。

在心中嗤笑過餘慕娴到底年少,窦方斂容與餘慕娴輕嘆一聲,寬慰道:“賢弟也莫要将此事放在心上……賢弟雖在□□上不如意,但賢弟如今在朝堂上,也算是一枝獨秀了……”

“唉……兄長竟是在此處候着慕娴……”心知窦方心結已解,餘慕娴低笑道,“方才未在府門口與兄長說慕娴寫與休将軍的信,是因府門口人多口雜……慕娴在那信中寫的皆是些歪言……窦兄是經商的該知,若是兩地通商,那通商的時間逾久,行商之人便越多,行商之人越多,那所帶的錢款定也會越多……所以,慕娴以為,行商的良策便是收稅……但此語卻不是可說與休将軍聽的……此言該說與聖上……慕娴說給休将軍的是,要他通商半載,然後殺衆商賈一個措手不及……此之謂‘羊養肥了才好殺’……兄長知曉,這武将多是耐性不好……慕娴自是不能指望休将軍尋一批文官,日日登冊收稅……”

Advertisement

“賢弟卻是好頭腦!”适時地接上餘慕娴的話,窦方收起折扇,與餘慕娴道,“賢弟可與聖上說過此言?”

“并未……”餘慕娴苦笑着搖搖頭,“自打聖上賜了慕娴這棟宅院,聖上便再無召見慕娴之心……加之今日竟是收到了這錦盒……慕娴想,慕娴許是要另尋一門親事了……”

“賢弟莫要為區區小事心灰意冷……”見餘慕娴失了志氣,窦方心中也是百感交集。試想來,若是他十餘歲便位極人臣,卻在情途頗為不順,或是他也會大受打擊……

但餘慕娴此時心灰意冷,也并非對他無益。

想過來前幾位老臣要他來探探餘慕娴口風,窦方道:“賢弟還是該以朝事為重……”

“朝事有兄長及百工已是足了……慕娴以為,慕娴該辭官還鄉了……兄長許是不知小弟的苦……小弟一見聖上,便會想起殿下……而後心神不寧,魂不守舍……”餘慕娴低頭嘆息。

窦方道:“何至于斯?賢弟還是要抖擻精神啊!”

“呵!說來皆是傷心事!”

揚手喚餘順端酒,餘慕娴獨飲過半壇後,便将奴契交還給餘順,要起跟在窦方身邊。

聞餘慕娴要趕他走,餘順先是痛哭了一陣表忠心。待奴契到了手中,窦方也許了官職,餘順才如夢初醒,端端與餘慕娴叩了頭。

見餘順之事已了,餘慕娴便命府人為餘順備下百兩的銀票十張,附帶些許地契,駕車送餘順去窦府。

目送餘順與窦方慢步出了餘府,餘慕娴醉醺醺地要府人關門,獨在府中飲了三日女兒紅。

等到第三日拂曉,餘慕娴便搖搖晃晃地在新都的煙花之地大鬧了月餘。

除卻與馮府的六公子搶花魁,餘慕娴還在新都最大的賭館中,贏了呂府四公子的妾室,更甚者,便是攔了唐府長孫的花轎,硬生生說花轎中坐的是她的正妻……

如是瘋瘋癫癫數日,便是引得楚宏德面前的折子累了一榻又一榻。

“這餘慕娴真是混賬!”擰眉将第三本參餘慕娴的折子抛到地上,楚宏德沖着立在兩側的馮遠山,窦方一行人大發了一通牢騷。

見楚宏德對餘慕娴心生不滿,馮遠山随即進言道:“聖上明鑒。如餘慕娴那等心性未定的少年,卻是不堪大用的!”

“是嗎?”楚宏德聲音一冷,“馮愛卿是在質疑寡人的眼力?”

“臣……”馮遠山面色一變,“臣并無此意呀!聖上!”

“那愛卿方才是何意?”楚宏德冷笑一聲道,“愛卿對餘愛卿多有微詞,可是因寡人近日欲将吏部交與餘愛卿……”

“臣不敢!”馮遠山跪到楚宏德跟前,“臣只是心憂我大楚河山!”

“是嗎?”楚宏德盯着馮遠山的眼睛,正要再言,卻見窦方朝着他拜了拜。

“聖上,臣知餘相近日為何行為怪癖……”窦方直身道,“臣前幾日曾去餘相府上觀禮……餘相彼時還與臣道,他又一良策要獻與聖上,奈何當日餘相被舊事擾了心神,才……”

“哦?”神情稍緩,楚宏德往椅背上靠了靠。

餘慕娴情場失意之事,他早有耳聞,但此事卻是要經群臣之口傳到他耳中方才能作數。

随手将案上的折子翻過,楚宏德心道,他卻是又承了一次楚玉姝的情。

他送皇妹離新都時,曾言三年內,會迎其歸朝。誰知這三年之期剛過,羊舌國便出了變數。

想過羊舌國送來的國書,楚宏德也拿捏不準,是将楚玉姝嫁與羊舌不苦,穩固兩國邦交好,還是将其留與餘慕娴,拉攏良臣好。

他若是有兩個皇妹,便不用如此鬧心了。

蹙眉記起年前與餘慕娴在殿中的承諾,楚宏德道:“既是為情所困,那便靠情所解吧……傳信與餘相,便說這新都中的官家小姐随他選,一個也罷,兩個也罷……若是喜歡,只要上折與寡人,寡人便賜婚于他……至于這朝事……便許他先在家中歇上幾日……”

“那這些折子?”羅昌試探道,“可是要……”

“折子便盡數送到餘相府上吧!”楚宏德揚揚手,示意窦方上前,“窦愛卿且說說,餘相有何良策告與你?”

……

乾平六年,十月。

休高逸初次扣了兩地商賈千餘人。

而此時,恰是楚國收關稅第二月。

皺眉記過上月因關稅所贈的稅銀,戶部尚書錢攸之帶着折子匆匆與吏部尚書呂常識一同進宮去面聖。

待兩人見着了聖駕,發覺兵部尚書耿惟忠已到了殿前。

三個老臣一換眼色,便知三人是為同一事而來。

但此時他們的國主楚宏德并未在殿中。

“還沒見着聖上?”錢攸之小心翼翼地打量着站在殿中的小公公,與耿惟忠低語。

耿惟忠道:“方才聖上還在此處……但聽完老夫的戰報後,便轉駕去了偏殿……”

“偏殿中有誰?”呂常識問道。

“還能有誰?不就是馮大人和窦大人嘛!”錢攸之心懷不滿道,“呂老弟,你可是忘了,能進偏殿的,不就是馮窦兩家麽?”

“以前不是還有餘家麽?”耿惟忠似是想起了十幾年前的舊事,眸裏閃着精光。

“可餘家這代的小子不成器……”錢攸之搖頭道,“聽說收稅這差事原是他想出來的……但好處似乎全被這窦家小子拿了……”

“這甜頭拿着燙手……”呂常識道,“我們這些老骨頭都知道,此番休高逸那老東西作梗與窦方那小子收稅無關……但我們可堵不住悠悠衆口啊……”

“那不是窦小子要在此處摔着了?”耿惟忠皺眉。

呂常識道:“這便是托大了……依老夫看,該是馮小子跌跟頭……您別看這招是窦家小子想的……可事兒可是馮家小子辦的……若是這事是餘家小子提的,那這事八成得餘家小子幹……可,他不是癡魔了麽……”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