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
三年一次的會試放榜後,落榜的學子蔫頭聳腦回鄉, 準備三年後再戰, 榜上有名的則不敢松懈, 埋頭為七日後的殿試做起功課。
會試放榜到殿試的這七天時間裏, 穆府和裴府的大門排起了“謝師恩”的長龍。
想謝“師恩”的舉子很多, 卻不是每個人都能見到兩位閣老的面。
有幸見到的極少數,踏出穆裴兩府大門時,無不是胸有成竹, 氣定神閑。
裴府管家送走兩位舉子後, 走回花廳, 恭敬道:“老太爺,穆府那邊傳回消息了,放榜以來, 一共有三位舉子得以面見穆氏父子。需不需要再去探探,這三人的具體身份?”
“不用了。”裴回放下茶盞,淡淡道:“我知道他們是誰。”
管家彎腰行了一禮, 悄悄離開了花廳。
“父親,穆氏這回選了三個門生,我們只選了兩個, 是否要再加一人?”裴回的嫡子裴知徽道。
裴回搖搖頭,緩緩道:“勢比人強, 多一人就多一人罷, 只要狀元和傳胪是我們的就好。”
“父親說得是。”
“逅兒呢?”裴回問。
“回父親, 逅兒今日在太學念書。”
“過了今年, 逅兒也就二十一了……”裴回沉吟道:“該成家了。”
“父親的意思是?”
“昨日,淑妃娘娘托人與我說過此事。”裴回道:“娘娘希望兩家親上加親,我見小八嬌俏可愛,也覺得不錯。只是這事,到底要先問問你和李氏的心意。”
“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父親能為兒做主,當然能為孫兒做主。只是……”裴知徽猶豫道:“我一直以為,父親想為逅兒求娶玉京公主……”
“玉京公主……”裴回意味不明地笑了一聲,扶着桌角站起,裴知徽連忙虛扶一把。
二人走出花廳,慢慢走在花叢掩映的回廊上。
“玉京公主看似親和,實則不然。老夫看她,是心比天高,命比紙薄。”
“父親何意?”
“此女一心想為父弟挽回傾頹社稷,然她一介女流,便是有心,又能做到何地?她既不想嫁,我裴家也不強求,只是穆家,怕就不如我們一般好說話了。草原四部,可是每年都在向我們求娶公主,玉京公主來年便過桃李年華,下面還有兩個待嫁的妹妹,一個是咱們鳳陽,一個是憐貴妃的漢陽,和親一事——不和老而未嫁的七公主,難道還和八和九?”
裴回頓了頓,說:“鳳陽公主被淑妃娘娘嬌生慣養,尚回裴家,也不必擔心她在外受欺負,再如何,還有你這個舅舅為她做主。”
“父親說得是,鳳陽公主也算自家姑娘,我們自然不會讓她受委屈。”
“既然你也同意,那我就去和貴妃娘娘回個信,咱們安排個時間,讓兩人見個面,表哥表妹之間,應是不會生分。”
裴知徽應是。
“明日就是殿試……”裴回略一沉吟,道:“那便等殿試放榜,再行安排吧。”
兩人敲定此事,說了會別的事便散了。
第二日,殿試拉開帷幕,一大清早,百官入朝觐見的日升門就開始人來人往。
舉行殿試的綿和殿前,裴回臉色不虞地望着對面的綿和門。參加殿試的考生陸續入殿,他門下二人依然不見蹤影。
估摸着天壽帝也快到了,同樣站在門前的穆世章朝裴回拱手一笑:“老夫先行一步,裴大人也別誤了時間,快些入殿吧。”
瞧見穆世章眼底那抹嘲諷,裴回臉色更加不好看。
直到為天壽帝前導警跸的太監出現在綿和殿,裴回門下兩名門生才慌慌張張出現在綿和門下。
“裴、裴大人……”
兩人匆匆跑到綿和殿門前,面色蒼白,像是大病一場。
裴回瞧見他們這副模樣,更是面色鐵青,強壓怒火道:“把氣喘順了說話!綿和殿前,你們這樣是想禦前失儀嗎?”
兩人連忙整理衣裝。
裴回沉聲道:“究竟是什麽原因讓你們連殿試都敢遲到?這臉色又是怎麽回事,難不成你們生病都趕在了一起?”
兩人吞吞吐吐解釋,原是昨日離開裴府後,兩人又在一茶館喝了半壺茶才回家。大約是茶館裏有什麽不幹淨的東西,入夜後兩人就腹瀉不止,拉了一宿,險些虛脫在茅房裏。
“糊塗!”裴回怒道:“我昨日是如何與你們說的?第二日就是殿試,為免有心人在你們的飯食裏下手腳,你們在裴府裏用過夕食後,便不要再進食了,等殿試結束,有的是慶功宴給你們吃喝!你們就這麽一晚都忍不過去?”
“裴大人息怒……我們只是想一壺茶,不打緊,誰能想到……”
“住嘴!”裴回見到遠遠的明黃車輿,更加克制音量,幾乎是從牙關裏擠出惱怒的聲音:“陛下來了,趕緊進去,你們今日就是拉在褲子裏,也要把答策給我寫完!”
“是……”兩名舉子讪讪道。
兩人進去綿和殿後,裴回留在殿外,沖走下車輿的天壽帝行禮道:“微臣參見陛下……”
“裴大人請起。”天壽帝樂呵呵地把他扶起:“你怎麽不在殿內等候?這太陽曬得多熱啊……”
“陛下未至,臣怎敢安坐。”
“你年紀也大了,以後勿要如此。舉子們都到齊了嗎?”
“回陛下,人已全部到齊,陛下一聲令下,便可公布試題。”
“甚好。”
天壽帝邁進綿和殿,裴回後腳跟上,綿和殿內,立即響起一片響亮的“……見過陛下。”
殿試正式開始。
從巳時到酉時,學子們時而奮筆疾書,時而埋頭苦思,天壽帝時而瞌睡,時而找高大全要吃的,好不容易,終于等來了殿試結束的鐘聲。
考生們謝恩後,紛紛離開綿和殿,天壽帝也打卡下班,從後門離開了。
殿前的重頭戲這才到來,內侍們收走答卷,和批卷的讀卷官一起轉移到隔壁清涼殿,直到殿試名次出爐,整整四日,這些讀卷官都要與世隔絕。
裴回回府後,立即派人去查兩名舉子當日喝茶的鋪子底細。
幾日後,很快傳回消息。
“老太爺,茶館背後的關系查出來了,那掌櫃背後的出資人,是穆世章門房的表侄婿,因為關系太遠,我們查人的時候還險些把這條線索忽略。”
果然是穆家在背後搞小動作!
裴回揮手讓人下去,面沉如鐵。
“父親,這穆家……”
裴回捏緊茶盞,沉聲道:“他們先不義,就別怪我不仁了!”
……
清涼殿,一名借如廁之名外出的讀卷官在侍衛護送下回到殿內。
七名讀卷官面前都鋪着如山的試卷,其中兩人擡頭向他望來,他隐晦搖頭,随後坐回自己座位。
兩命讀卷官對視一眼,心裏有了數。
閱卷的四日期限一到,殿試十佳答策由高大全親自送到天壽帝桌頭。
天壽帝學識不比諸位大臣,內政外交上的才能也乏善可陳,他看殿試答策,不是看考生答得如何,而是看試卷上代表各位讀卷官的圈圈叉叉。
八位讀卷官是誰的人,他大體心中有數。
因此乍然一看,忍不住稱奇道:“這是太陽從西邊出來了?穆世章舉薦的三人竟然獲圈最少。”
高大全侍立一旁,彎腰道:“好像是穆世章私底下搞了什麽小把戲被發現,裴回的人沒給穆氏面子。”
“我看看,這些個人裏,有沒有一個叫柳清泉的……”
天壽帝在十張試卷裏翻翻找找,眼睛一亮,抽出一張字跡清秀俊逸的試卷:“有了!”
他細細看過一遍,誇贊道:“字寫得好,人也長得好,這題答得嘛……想必也好。秾華果然有眼光!”
“陛下的女兒,自然聰慧如陛下。”
“我這個女兒,可比朕聰慧多啰。”天壽帝感嘆道。
他提筆在柳清泉的卷子上寫下“探”字,又按圈數定下了狀元、榜眼,以及二甲傳胪後,将試卷推至一旁,說:“過會給內閣送去。”
“喏。”高大全領命。
……
當天傍晚,殿試放榜。
參加過殿下的考生聚集在綿和殿前,聽着禦前總管高大全朗聲公布此次殿試結果,有人歡喜有人愁。
綿和門下,穆世章攔住裴回,難掩怒意道:“裴大人!我穆氏門生,一甲沒有一人!二甲第一也非我穆氏門生,這和我們事前說好的不一樣!裴大人為何過河拆橋?!”
裴回冷面道:“穆大人還有臉來問我?我沒過河,又何來拆橋一說?”
“……你這是何意?”
“穆大人不如回去問問自己的下人,看有沒有人狗拿耗子多管閑事吧!”
裴回氣得拂袖而去。
穆世章變了變臉色,原地猶疑片刻,也匆匆走了。
另一邊,喜中探花的柳清泉還未來得及受衆人恭賀,便被天壽帝身邊的內侍請到了瑞曦宮。
他第一次面聖,忍不住緊張,進殿時還被門檻絆住,險些摔了一跤。
天壽帝見此忍不住大笑,連聲道:“探花郎勿怕,朕不吃人。”
“晚生殿前失儀了……”柳清泉紅臉道。
該行的禮行完後,天壽帝讓他落座,能得到如此殊榮,柳清泉自然又是一陣千恩萬謝。
“探花郎看上去年紀不大,可是弱冠?”天壽帝笑道。
“陛下明見,晚生虛歲二十有二。”
“家在何方?家裏還有什麽親人?可有親事?”
天壽帝一連三個問題接連襲來,打暈了柳清泉,他一開始還暈暈乎乎,聽到最後一個問題,立即清醒,
“晚生是山西太原人,幼年失怙,由母親一人養大。因家境貧寒,未曾定下親事。”
“好,好——”天壽帝喜笑顏開,瞧着眼前衣着樸素卻風度翩翩的公子越看越順眼。“男子還是要先考取功名,再去迎娶歡喜的女子,否則娶人家,不是讓人陪你過苦日子麽?探花郎,你覺得朕說得可對?”
柳清泉揖手道:“正是如此。”
“此次你能高中探花,除了自身才華出衆外,朕的玉京公主可是為你說了不少好話。”天壽帝問:“你們是怎麽認識的?”
柳清泉低下頭,謹慎道:“晚生因華選奪冠,得以面見玉京長公主,長公主仁慈,聽聞晚生母親病重,答應借宮中禦醫為我母親治病。”
“既如此,你們也是說過幾次話了。”天壽帝舉起一旁的茶盞,道:“你覺得朕的玉京公主如何?”
天壽帝狀若無意,微微顫抖的小指和飄忽不定的眼角餘光卻暴露了他的真實心情。
柳清泉忽然在禦前跪下。
天壽帝一怔:“探花郎這是何意?”
“晚生入京前,母親病重,是一名好心的采藥女及時救治才撿回一命,此女随晚生一同入京,一路照顧家母,我們雖未定親,但晚生不忍辜負她的心意,早已決心殿試結束後就行大禮。”
天壽帝受多了搪塞,也無心去打探柳清泉說的是真是假。
如此答案,雖說意外,但也不是不能接受。
他嘆了口氣,道:“罷了,是朕亂點鴛鴦譜了,你走罷……探花郎還是你的。”
柳清泉告退離殿,外邊的風一吹,他這才發現自己後背已經被冷汗浸濕。
一名小侍上前,領着他往宮外走去。
途徑一條游廊時,柳清泉和迎面而來的玉京長公主狹路相逢。
領路的小侍本就是秦秾華的人,将人領到此處,已是完成任務,他轉身悄悄走了。
柳清泉向秦秾華行了一禮後,秦秾華笑道:
“恭喜探花郎高中,十年寒窗苦讀,總算沒有白費。”
“……學生多謝公主美言。”柳清泉一揖到底。
柳清泉自稱學生,便是自認公主門生,投桃報李,秦秾華親手扶起他,笑道:“本宮也不過是在陛下那裏提過你的名字,且是在稱贊你在華選中的表現,和殿試無關。你有此成績,是自己功勞。”
事實如何,柳清泉心裏清楚,他默默記在心裏,再次向玉京長公主行了個禮。
這一次,她沒有攔他。
柳清泉低眉斂目道:“學生已按公主所言轉告陛下,果然如公主所說,陛下沒有追究。”
秦秾華微笑:“那便好,多謝你了。”
“學生不敢。”
“我還有一事,想請你幫忙。”
“公主于學生有再造之恩,又借禦醫為我母親治病,學生萬死不辭。”
“你可要想好了,這或許是比萬死更難的事。”秦秾華斂了笑容,淡淡道:“我希望你做一件事,讓你前途盡毀的事。你可以拒絕,這是你的自由。”
柳清泉一愣,神色幾變。
半晌後,他揖手道:“學生願意。”
“你可想好了?這事一做,說不好,你這輩子都不可能在仕途上更進一步了。”
“學生想好了。”柳清泉低着頭,沉聲道:“學生有自知之明,穆裴兩黨把持朝政,若憑我自己的實力,這輩子也不可能進士及第。學生願聽公主吩咐,只要沒有傷天害理,學生還是那句話——萬死不辭。”
秦秾華唇邊重新露出笑意,她示意柳清泉上前一步,對其低語數句。
柳清泉神色複雜,沉默片刻後,問:“……公主能否解學生一惑,此舉為何?”
霞光萬丈映照游廊,影子條條鋪陳腳下。
游廊中有片刻安靜,秦秾華揚起唇角,在瑰麗霞光中開口道:
“你認為自己是何種人?”
“……”
柳清泉神色猶豫。
“清泉是在怕說出實話,讓人覺得驕傲自大嗎?”
“……學生慚愧,世人言‘一葉障目’,想必就是如此,學生确實無法公正地平價自己。”
“你對自己的評價,的确不公正。”秦秾華笑道:“無論你心裏如何認為自己,本宮都要說,你的才能,遠不止你眼中一角。”
不單柳清泉愣住,便是秦秾華身邊的心腹宮人,聽聞此話也又驚又畏地打量着他。
“我先前問你,你認為自己是何種人。”秦秾華說:“在我眼中,你是首輔之才。”
柳清泉渾身一震。
“而你問我,此舉為何。”
“道可以濟天下,而命不通于天下;才可以致堯舜,而運不合于堯舜。這便是本宮眼中的你。”秦秾華緩緩道:“清泉之才,只有在內外安定時才能最大限度展現出來,這是為民為天下之道,若是折損在自相殘殺中,豈不可惜。”
柳清泉沒想到自己在秦秾華心中竟有如此之高的評價,竟能比肩堯舜,他一時失了從容,臉上又是激動又是感動。
秦秾華揚唇一笑,與他擦身而過。宮人們如過江之鲫從兩旁經過,柳清泉還在回味公主留下的最後一句。
“若想絕地求生,只有破而後立。”
他終于明白了秦秾華的用意,轉過身,朝她的背影一揖到底:
“公主的教誨,學生明白了!”
……
三天後,慶祝進士及第的瓊林宴在粉色合歡花盛開的绛雪苑舉行。
此次代表天壽帝出席瓊林宴的使者是同為憐貴妃所出的燕王和漢陽公主,原本是賓主盡歡的事,卻因一件衆人意料不及的事,鬧得不歡而散,漢陽公主也提前離席。
原來是新科探花郎不知吃了什麽豹子膽,竟敢拒絕漢陽公主的酒,據說,燕王當場就險些讓探花郎滾出绛雪苑。
因柳清泉在宴上得罪憐貴妃的愛女,一日後,便被一紙任書發往嶺南擔任番禺知縣,乃進士及第者中第一個公布任命的進士。
嶺南有多苦大家都知道,在各個茶樓的說書先生口中,簡直就是一個鬼神之地,那什麽南蠻子不必說了,還有殺人不見血的瘴氣,在京城百姓眼中,被發配嶺南,還是嶺南最窮的地方做知縣,那和流放也沒什麽區別了。
柳清泉高中那日,衆人向他祝賀,恨不得當場結為異姓兄弟,赴任之時,卻只有一名老仆跟随,人人避之不及。
京中接連幾日都在談論探花郎的遭遇,紛紛言:人生大起大落,不過如此。
秦秾華把柳清泉的母親在郊外義莊安頓好,返回宮中時,在康穆門前遇見了正要出宮的穆世章父子。
她走下馬車,在即将換乘的鳳轎前看着穆氏父子向她心思各異地行禮。
“二位是從文淵閣出來麽?”秦秾華慢慢道:“穆首輔面色不虞,想來是政事不順,首輔為國盡忠,實在是辛苦了。”
穆氏父子都聽出她的言下之意,穆世章古井無波,他兒子就沒那麽深的城府了,不但難掩不快,甚至反唇相譏。
“微臣和父親不比公主每日宮裏宮外的奔波來得辛苦。”穆得和面露譏诮,拱手道:“瓊林宴上發生的事我也聽說了,這柳清泉,實在是不懂事,我聽說此人是公主所辦新學中選出的魁首……叫什麽華選之子?公主的一番心血好不容易打造出一個探花郎,如今卻要發配去那瘴疠之氣橫行、聖人之道不彰的地方……真是太可惜了。”
“誰說不是呢?”秦秾華面不改色,微笑道:“世人都以為三鼎甲裏穆氏門生會占一席之地,誰成想,這三鼎甲都是裴大人的門生,就連二甲第一,也不在穆氏門生當中。這功虧一篑的個中滋味,只有兩位穆大人才懂啊。”
穆得和被她話裏話外的諷刺刺得面色漲紅,剛要出口還擊,穆世章伸出左手,在他面前攔了攔。
“公主說得是。”穆世章聳拉的眼皮下,鷹似的銳利目光直勾勾地看着她:“以前是我們小看了對手,才會被人鑽了空子,導致功虧一篑,然而世上還有一句話,乃見兔而顧犬,未為晚也;亡羊而補牢,未為遲也。老臣既已發現了錯誤,便斷不會讓這錯誤繼續下去,玉京長公主,您說是麽?”
“自然。”秦秾華笑着颔首。
看不見硝煙的交戰到此結束,秦秾華坐上鳳轎離去,穆氏父子站在原地目送。
“父親,長公主欺人太甚,在我們和裴氏之間挑撥離間,害得我們錯失一甲,難道我們要忍下這口氣嗎?”穆得和面露憤色。
“不正常……”穆世章喃喃道:“她為何有恃無恐?”
“父親!”
“住嘴!”穆世章怒瞪他一眼,壓低聲音道:“此事定然沒完,你去燕王府遞個信,要他近日收斂一些,不要中了玉京長公主的奸計。”
穆得和臉上閃過一絲不服:“……是。”
鳳轎緩緩而行,結綠走在窗邊,低聲道:“回公主,穆世章和穆得和乘車離開康穆門了。”
“穆世章謹慎多疑,想必是派人給燕王報信去了。”
秦秾華手執一卷書冊,靜靜翻至下一頁。
“只可惜,他慎始慎終的性格,兒子孫子還有外孫子,沒一個繼承下來的。燕王得了消息,便是原本不想鬧事,現在也想鬧到我跟前看看了。”
“公主果然料事如神。”烏寶适時送上一個香噴噴的馬屁。
“說點有用的。”秦秾華道:“福祿膏的事查得怎麽樣了?”
“回公主,奴婢一共鎖定了二十七人,其中二十一人已到戒斷末期,面容麻木僵硬,暴躁易怒,另外六人雖未性格大變,但行事反常,也有人目擊到他們身上長有樹皮狀異物。”
“是誰在宮中流通福祿膏,查到了麽?”
“查出來了,但是……”
“但是什麽?”
“用福祿膏控制他們,來獲取情報的,是……”烏寶停頓片刻,把聲音壓得更低:“是春回殿的夕霧姑姑。”
夕霧二字讓頭也不擡的秦秾華終于放下書卷。
她還記得每次她去春回殿,都是這個叫夕霧的宮女為她引路,在她記憶中,此人是春回殿的老人,不知伺候了周嫔多久,因為手腳麻利,人情通達,大家都尊稱她一聲“姑姑”。
“不要走漏風聲。”她說:“入夜後,你随方正平走一趟,務必保證沒有漏網之魚。”
“喏。”
入夜後。
秦秾華伏案工作,全身心地投入快樂的工作。
烏寶忽然匆匆從外走進。
“公主,出事了……”
秦秾華的第六感在這時起了作用,電光石火間,她有種預感。
烏寶接下來所說的話,證實了她的第六感。
“夕霧姑姑……在房裏上吊身亡了。”
(adsbygoogle = window.adsbygoogle || []).pu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