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撿肥皂,會沒事嗎
“宮玺,你說我們是不是還有很多事兒要做?”費食兒離開後,他們準備歇息了。香子用胳膊撐着頭,嚴肅地問出這個問題。
“什、什麽事兒?”香子,你總不會那麽饑渴吧?這不像你啊!宮玺滿臉通紅,好在屋裏夠暗,還看不出來。
“是啊,很多事兒可以做呢!”
“從摸摸小手親親小嘴開始……”
“黑夜是那麽漫長,春宵卻是如此苦短!”
“不要說話,開始做吧!”
“我覺得直播快要關了……”
是啊,大家也覺得該關了吧?宮玺處在大半緊張和小半期待當中,身子發軟,顫顫發抖,就等着香子過來,大概需要欲拒還迎以示剛烈……
“幫費食兒家蓋完房子,我想進山裏找那老獵手一趟。他年紀比我爹娘和費食兒她爹都大,怕是撐不了多久了。”香子替宮玺掖了掖被子,繼續道:“也就他會馴狼狗,換個人就是把命填進去也白搭。”
“所以,他說的事兒和我想的不是一回事兒啊!”
“我想看你變身狼狗啊香子……”
“樓上,可怕……”
“吃掉小宮玺嗎……”
既然他沒打算“動手動腳”,宮玺也就“放心”了。他抱住男人的腰身,把臉貼在人家心口窩,擺好入睡姿勢。“這個看天賦吧……我是從小看到一點點大的狗崽都會發憷,它們天生就帶有攻擊性。不過聽說狼和狗是最忠誠的動物,它們會保護主人的……”
你對它好,它會領情。狼很可怕,但它卻不懂得背叛。
信號強度:18%,過得越來越快了……關閉直播。
香子鑽進被窩,躺好,鼻息噴在宮玺的臉上。他們與彼此靠得那般近,都在對方身上得到了安心和溫暖。
哪怕香子他們沒有狼狗、牛馬保護自己,宮玺也會想辦法增強他們的防禦能力。武器的進化會導致生命更輕易被收割,但他們一定會走在前面,用扛得住破壞力的建築和裝備讓自身存活下來。
早上洗衣,順便采了荇菜。
當香子告訴宮玺這種菜的名字時,他還是一臉懵逼的。它不像吃的,而只是觀賞性的水生植物似的。圓圓的葉片溫潤地躺在水床上,明亮嬌豔的黃色花朵點綴了一池。這些特性倒是和水葫蘆、蓮花有些相似。
荇菜的形象在古代詩歌經典中,更有出彩的表現。“參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宮玺看着香子,露出智商不是很高的癡漢笑容。
之前每次經過這裏,他都被很糗的大便經歷影響,以至于沒能發現這古老的蔬菜。
“我愛詩歌,關關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荇菜這個我知道:參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古人的表達比我們文藝很多啊~”
“畢竟他們沒有玫瑰花……”
“樓上……這個怎麽說呢?玫瑰原産于中國的,漢朝有了種植的相關記載。一開始,也沒有把它當成愛情的象征,而且送情人的話本該送月季的……”
玫瑰不嬌貴,不僅抗旱耐寒不怕貧瘠,還有很多實用功能:唐代制作香袋、香囊;明代用花制醬、釀酒、窨茶。宮玺吃過玫瑰花瓣做成的蜜餞,別提多香甜!因其帶刺,古人稱之“豪者”、“刺客”,而非近代以來的“美人”姿态。
牛嚼牡丹,雖非高雅,卻喻指一個淳樸至上的道理:民以食為天。宮玺順着留言想了不少。
這趟出來,收獲良多。菰米可以采集,茭白也長出一些。
兩人滿載而歸,經過費食兒家,漢子正清着地基。女人聽到問候,便和女兒一同出來,打算跟着看看他們的新家。
宮玺留了一些菜,其餘的曬上,日後可當幹菜食用。置辦妥當之後,才加入參觀隊伍。
經過兩天的晾曬,磚房幹透了。泥黃色的外表和茅草屋乍看別無二致,但它長得直挺結實。費食兒幫着兩個男人把新做成的“家具”搬了過來,好像成了溫居的情形。
宮玺留他們坐着說話,自顧去準備晌午飯。
“播主,我要娶你!”
“小宮玺越過越習慣了,連我也看慣了他們住的屋子!”
“人活在哪,都圖個精彩!”
“可能在我們看來,他們每一天都很驚奇,但對他們來說,也就是普普通通的生活吧。”
菰米、豆扁、小米煮成粗糧稀飯,荇菜清炒,豬肉炒茭白,又是一頓簡單又色香味俱佳的飯菜。
漢子抱着娃兒尋來,兩家人聚了一餐。
小男孩好像有些怕他爹,一見到媽媽姐姐就不願意挂在他爹身上了,甚至瞅着宮玺看了一會兒,也沒給他爹一個笑臉。
“咦,這玩意兒還有啊?”漢子看着茭白片兒納悶。
“有啊!”宮玺應答道,也不隐瞞:“幾天就能長出來些。”
漢子點點頭,不再做聲。那回大家搶摘茭白,估計都存着不落後的心思,哪裏顧得上別人?大自然卻是比人類無私慷慨的,在還能給予的時候大方相贈。
吃過飯,香子和費食兒她爹研究石盤磨法,宮玺帶着娘倆去看醬曲,要命兒……放進被窩裏睡覺。
“可憐的寶寶,絲毫沒有參與感。”
“他睡不着吧,眼睛滴溜溜轉着!”
“都不帶他玩……”
掰開醬曲,裏面長出了白色菌絲,養得不錯啊!他們把醬曲掰成小塊,由宮玺倒在一張草席上,放在太陽下暴曬。
“曬好了,和鹽、水一起放進罐子封好,等它成醬。”醬油也可同源而出,因撒了鹽,可以長期存放。宮玺想着紅燒肉、醬爆菜、許諾給香子的木須肉,特別憧憬,眼裏冒出星星光芒。
“小喜子,那麽奇怪的吃法,你是怎麽想到的?”女人問道。一般吃的東西長了毛,不知道的哪敢随便吃呢?更何況宮玺還就是要靠“長毛”來制作醬。
“這個嘛,其實這種毛啊,它叫做‘菌’,和人、鳥、菜一樣,都是會生會長的東西。咱前幾天吃的金針菇和木耳,和它比較接近,屬于大型真菌……有的能吃好吃,有的能毒死人……”他解釋着概念,越兜越遠,就是無法說出自己是怎麽知道的!雖然答案很簡單,他是從學校學來的……
“人家娘倆被他說蒙了……”
“我又找回了當初看直播的尴尬。感覺自己特無知……”
“木耳和金針菇不是蔬菜嗎?”
“樓上……其實不必在意的……”
他們搬家了!送走費食兒一家,兩人開始把日常起居的用品往新屋挪騰。
香子力大無比,堪比搬運機器。宮玺懷着“安全比面子重要百倍”的想法,趁其不注意,對着牆壁拳擊角力了一番。
回過頭,就看到香子難得地“目瞪口呆”望着自己,頓時羞赧。“我就想試試結不結實。”
香子走過來,捧起他被震得發麻的拳頭,呼了一口氣,帶着埋怨語氣道:“你也不嫌痛……”
“我不痛,有你呼呼就好了~”
“我要被宮玺笑死了,他剛才還自行配音有木有?”
“有!不然香子還注意不到他在幹嘛呢!”
“我要試試把自己弄傷會不會引起家裏那位注意……”
“樓上請不要冒然嘗試~”
鋪得很厚的茅草,墊上幾層嶄新的席子。香子聽了宮玺的話,把一塊長布當床單。縫了一床加厚的被子……就這樣,他們有了新的家。
一切都很新鮮,唯有香子不變。他厚實的胸膛給了宮玺溫暖。
臨睡前,他突然想給香子做些肥皂,就用草木灰和油脂,再提取一些花的精油……香噴噴的香子,那才叫名副其實吶!雖然用了豬油有些奢侈,但是好久沒用沐浴液了,清水擦完澡渾身不得勁兒……
香子察覺宮玺悶聲樂呵,也沒打擾。他不想問宮玺不好回答的問題,甚至希望他就跟在自己身邊,什麽也不用做。他怕有一天,宮玺把所有能做的都做完了,就會離開這裏。
宮玺告訴大家他要制作肥皂時,很多人表示不知道他說的是什麽東西。也有熱心播客網友查了資料告訴他方法,和已知的甫一對比,倒無多少出入,他就大膽嘗試了!
熱水燙草木灰,使堿溶入水中。待澄清後,與油脂以五比一的比例加熱混合。小火慢攪,皂液漸呈乳白色。待水分蒸發大半,加入食鹽增加硬度,就可以倒入模中定型……
花香精油也沒有采取蒸餾的方式,到底還是直接榨取簡單,于加熱時混合進去。
堿液需要時間浸泡,宮玺用了兩天時間,做成了不少塊肥皂。它們呈琥珀色,有些像果凍,散發着淡淡花香,宮玺很滿意。
“看起來蠻可愛的,好想咬一口~”
“灰和油……好難想象的組合,化學我一直沒學好!”
“洗幹淨了才好親密交流嘛~”
“樓上好邪惡!不過我喜歡……”
這份禮物大受費食兒和她娘的歡喜,香子看到宮玺開心自然也是高興的,唯有費食兒她爹覺得此舉糟蹋好東西還浪費力氣。話說,他不愛洗澡來着……
而在此期間,香子他們已經開始幫費食兒家做磚了。為了習得這一技巧,“街坊鄰居”們一早就趕來圍觀或參與做磚的全過程,更有不少人邊學邊開工了。
宮玺樂意看到這一現象,沒事兒的時候還會帶着香子轉上一圈兒,糾正他們做得不對的地方……
肥皂做成當晚,宮玺興致勃勃要給香子搓背。很多播客網友預知了這一有愛互動,并表示了對宮玺的擔憂。他們通過強大的搜索引擎,了解了“撿肥皂”這一極具暧昧內涵的典故。
“撿肥皂”書面意思是肥皂掉在地上,彎腰下去撿的時候,會受到同性背後的局部攻擊……他們很友好地提供了這一解釋。宮玺便覺得為香子擦背還是沒危險的,畢竟他在香子身後不是嗎?
宮玺聞了聞肥皂的味道,情不自禁地贊嘆:“好聞!”
香子于是轉過身,表示也想聞聞看,肥皂在傳遞過程中調皮地彈跳開,掉在了地上。
宮玺震驚地看着落在身後側的那塊東西,只想着:這玩意兒真是太容易被人撿了!怎麽辦?轉身會不會被爆啊?
不會了……香子一個伸手,抹去其上灰塵,若無其事地嗅了一嗅。
宮玺,你說你為什麽想太多?難道是饑渴了不成?他檢讨自己,努力淡定地要求正式開始洗香香……
香子感動地轉過身子,把白玉一般的裸背對着宮玺。光是看着,就讓他心髒撲通撲通猛跳。手中濕滑的小塊肥皂在香子背上溜過,出沫不多,油亮而有光澤。變窄的腰線像是要把他的旖念勾起,讓他不自覺地掃瞄香子豐滿渾圓的屁股……
宮玺神經質地擤了擤鼻子,就怕鼻血噴到香子背上!
“宮玺?”香子的聲音恍惚傳到他耳朵裏,“你冷嗎?”
“不……”宮玺的臉通紅,“我熱!”突然想把肥皂扔到香子身前,會不會太卑鄙?香子……會不會揍他?
作者有話要說: 2月23日入v,當日三更。
周六前凡是訂閱評論的小天使都會發紅包,回饋支持。
剩下的部分也不多了,願意看下去的,萬分感謝。
1荇菜:是最早的蔬菜之一,其莖、葉柔嫩多汁,無毒、無異味,富含營養;全草均可人藥,能清熱利尿、消腫解毒。花大而美麗,花期長,可作美化、淨化植物;産草量高,肥分含量也高,在果熟之前收獲,可作綠肥用。原産中國,分布廣泛。
《詩經·周南·關雎》用荇菜或左或右漂浮不定比喻求愛的不易,也以物候交代出男女熱戀的時令;同時,作者以贊頌的口吻勉勵求取荇菜,隐喻“君子”的努力追求“淑女”。“參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2肥皂:古人在黃河流域使用皂莢來洗衣服,後來到長江流域就沒有皂莢樹了,發現肥皂果可以用,後來發明了人造的去污劑的時候,依然使用了"肥皂"這個詞。所以,雖然沒有瘦皂,可是有不肥的皂,就是"皂莢"。
因肥皂是由西方制造引進,所以當時稱為“洋堿”,雖然“堿”和肥皂本身并不能劃等同的關系,但新奇感驅使的中國人民還是将這個名字在官方沿用了好幾十年,直到民族工商業自己造出了肥皂,才漸漸舍棄了“洋”字。
古代不管是東西方,最早的洗滌成分不外乎都是碳酸鈉和碳酸鉀。前者為天然湖礦産品,後者就是草木灰的主要洗滌成分。傳說在西元前7世紀古埃及的一個皇宮裏,一個腓尼基廚師不小心把一罐食用油打翻在地下,他非常害怕,趕快趁別人沒有發現時用竈爐裏的草木灰撒在上面,望著自己滿手的油膩,一邊猶豫著一邊把手放到了水中。奇跡出現了:他只是輕輕地搓了幾下,那滿手的油膩就很容易地洗掉了。這個廚師很奇怪,就讓其他的廚師也來用這種灰油試一試,結果大家的手都洗得比原來更加幹淨。後來法老王也知道了這個秘密,就讓廚師做些拌了油的草木灰供他洗手用。
草木灰手工皂的做法網上有不少的,有興趣可以試試哦。不過堿液到底最少需要多少天泡制作者菌有點不确定哈。
(づ ̄ 3 ̄)づ假期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