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

魏王軒轅晥在中秋宮宴之上意圖行刺皇帝與太後,宣王世子鄧驚雷奮不顧身,救駕而亡,軒轅晥也被當場格殺。

皇帝大恸,追封鄧驚雷為酒泉郡王,奪去軒轅晥親王封爵,因其身死,便将其挫骨揚灰,阖府上下盡數發賣,遇赦不赦。

宣郡王鄧翔又向皇帝請旨,請封其嫡次子鄧翻雲為世子,上允之,憐其老年喪子,又将其封邑翻了一倍。

又有大理寺卿勘察了慘案現場,得出結論,魏王軒轅晥乃是與廢肅王勾結,才行此謀逆之事。立時衆臣便紛紛上書,求朝廷圍剿肅州,将罪人軒轅晦緝拿歸案,殺之以平民憤、安民心。

此刻,他們口中的罪人正靜靜品茶。

“當年圍獵這白虎時,王爺便已想到今日?”趙诩神色莫辨地看着軒轅晦。

軒轅晦将茶盞放下,“我曾想謀一個名正言順,可如今看來,從軒轅昕手中得這皇位已是再無可能,既是如此,再等下去也是毫無意義。”

盡管事态如他所料,不知是不是想起他身殒的大哥,軒轅晦殊無喜色,“他們不是想要耗盡我與朝廷之力麽,那麽我偏要将這水攪渾,渾水才好摸魚。”

趙诩蹙眉,“可這麽一來,他們不是更有理由清剿肅州了?”

不待軒轅晦回答,他才道,“不,如今河南、河北兩道蝗災……”

從七月開始,中原郡縣,均有蝗災,遮天蔽日,車馬不行,所過之處農田顆粒無收,百萬生民無可依仗,四處流離。

“如果他們這個時候攻伐肅州,棄災民于不顧,那麽一場民亂都在所難免,”軒轅晦勾起唇角,“如果他們全力救災,不攻肅州……”

“殿下不會給他們這個機會的,”趙诩沉聲道,“我想殿下一定早有安排,逼着他們不得不出兵肅州。”

軒轅晦頗有幾分得意地看他,“不管如何,軒轅晥死于鄧氏之手,他原先的舊部還會效忠鄧氏麽?雖然軒轅晥是因鄧氏而起,可到底也是帶了十幾年兵,要麽留下被清算,要麽幹脆便投了肅州,這些人會怎麽選,根本就不需懷疑。只是,如何讓他們不得不攻肅州……我倒是沒想好,還想請王妃獻計。”

趙诩冷笑,“這麽大的事情,你動手之前竟然未與我商量!”

軒轅晦賠笑道:“先前說了要請你看一出好戲,若是我提前說了,那這戲還有什麽意思?”

Advertisement

不聲不響、不知不覺間他攪出了這麽大的動靜,可在趙诩面前,卻還是腆着臉,一副耍賴模樣。

原因欺瞞被挑起來的火沒來由地滅的幹幹淨淨,轉眼又是恬然歡喜。

“你真是,膽大包天……”趙诩負手在房內繞了幾圈,忽而道,“辦法倒也不是沒有,只是難免狠毒,我怕最終傷及陰德。”

軒轅晦冷笑,“陰德?我早已不信了,若當真有這東西,那為何我那所謂的皇祖母一生尊榮,壽終正寝,而我父皇卻年歲不永,死于非命?”

“不怕殃及子孫?”趙诩挑眉。

軒轅晦淡淡一笑,“何苦為了不知此生會不會有的東西畏手畏腳?”

“既然如此,”趙诩鋪開紙張,筆走龍蛇,“恐怕此番咱們要動不少暗樁了,一是命我們在河南、河北兩道的暗樁瞞報這個消息,二是讓咱們在中書省的人扣下請命的折子,或者幹脆換掉,三是讓柔儀郡主等人力勸出兵。”

軒轅晦面色一變,又緩緩道:“不管以何人的名義,命人前去赈災,盡量少牽累生民。”

趙诩點頭,“此外,崔靜笏那邊恐怕也要想辦法打個招呼。”

“你說……”軒轅晦若有所思,“此人能拉攏得過來麽?此人格局與才略,應不至于對鄧黨死心塌地吧?”

趙诩笑笑,“若是先前沒有被逼娶了孝惠公主,我看崔靜笏如今應躲在博陵老家待價而沽呢,只可惜他與我一般倒黴,早就沒得選了。不過他與我倒是不同,他還有退路。”

“那倒是,娶妻的可以休妻再娶,可嫁人的卻只能嫁雞随雞,嫁狗随狗了。”軒轅晦打趣,“更何況,我那好妹妹還給他戴了綠帽子,男人但凡有些血性,恐怕都不會善罷甘休吧?”

“可你不要忘了,他到底是士族,是以宗族興亡為第一考量的,”趙诩仍有些顧慮,“這取決于鄧黨之勢到底如何,崔靜笏才好下注。”

軒轅晦撇撇嘴角,“我倒是不覺得這個崔長寧值得花如此心力招攬,士族之中哪有勝過十九郎的?我想鄧黨裏,他雖受重用,可也不會是心腹肱骨吧?”

“要成大事,哪裏有嫌人才多的?”趙诩沒好氣,“別的不說,災民與出兵之間的關節,若是崔長寧随口多嘴一句,他們警覺了,這事便成不了。王爺,你可別忘了,當年心心念念想娶別人的是你,怎麽沒過幾年,現在又覺得人家不值得你費心了?”

軒轅晦摸摸鼻子,“都多久的事了,那時候少不經事,才落了這麽個把柄,也罷,那還勞煩十九郎主辦此事?”

見趙诩應了,軒轅晦才從身後取出個木匣,笑眯眯道:“打開看看。”

趙诩接過,打開一看,卻是根洞簫,做它之人應是下了大工夫,打磨鑿孔無不精細。

“眼看着你生辰就快到了,送尋常物件不僅難表心意,你我一體,也用不着這些虛的。我便想着做些小玩意給你,你有白蘇白芍白胡白芷,我便用白竹給你做根白簫,也算應個景。這麽若我不在時,你還能時不時拿出來看看吹吹,也算睹物思情。”

趙诩把玩着這白簫,試了試音,也不知軒轅晦從何學來的手藝,這音色倒是極準,便幹脆吹奏起來。

軒轅晦凝神細聽,竟是首鳳求凰,面上禁不住泛起微笑,心中更不知為何,竟隐隐泛甜。

有一美人兮,見之不忘。

一日不見兮,思之如狂。

鳳飛翺翔兮,四海求凰。

無奈佳人兮,不在東牆。

将琴代語兮,聊寫衷腸。

何日見許兮,慰我彷徨。

願言配德兮,攜手相将。

不得於飛兮,使我淪亡。

鳳兮鳳兮歸故鄉,遨游四海求其凰……

作者有話要說: 王爺嘛 其實某種程度上下手比王妃狠絕一點 所以才可以借他大哥的刀去殺人 才可以借災民之事 進一步讓朝廷失德 挑動民亂 也算三觀不正吧

在蘇州聽不到警報 有些不适應

又想起79年前的今天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