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寫這篇文,是因為對兵仙韓信命運的深切嘆惋。寫了幾章後,聯系編輯,才知道這種改歷史的耽美題材不能上榜,也不能入V。編輯建議我改題材,但考慮之後,還是為愛發電,堅持寫完了。

在此感謝所有投雷、評論、看文的小天使們,謝謝你們的一路陪伴。作者準備開言情歷史文《東晉風流之褚太後》,鏈接在本文文案頂端,請小天使們預收一下。謝謝。

文案:

這真的不是褚蒜子想要的生活啊......

原先愛過的、人畜無害的桓溫變成了最大的BOSS,欲奪晉鼎(皇位),

愛她至深的皇帝老公司馬岳撒手人寰,留給她不到兩歲的孩子和一個破碎江山,

幸好,她母家還有個從舅:風流無雙的謝安。

東晉,一個多災多難又名士風流的時代;褚蒜子,一個歷經六位皇帝,三次垂簾聽政的傳奇女人。

------

附作者原創古體詩《懷韓信》如下。

《懷韓信》

寒溪幽咽日,将軍身死時。(注1)

長安風雲變,天外鬼神悲。

少年佩劍起,輾轉從梁羽。(注2)

獻策何不聽?匹馬漢中去。(注3)

秦嶺幾巍巍,棧道何迤迤。

Advertisement

漢王築高臺,六軍皆驚疑。(注4)

從容說高祖,甲兵胸中挾。

笑撼霸王鼎,神機掃六合!

功成謝漂母,鳥盡雲夢擒。(注5)

豈有稍反意?深懷國士心。(注6)

郁郁淮陰府,森森長樂宮。(注7)

每令後世人,淚濕滿襟中。

注1:傳說韓信離漢時,寒溪溪水暴漲,韓信不能渡,所以被蕭何追上。“若非寒溪一夜漲,哪得漢家四百年?”

注2:“兵初起,(韓信)以卒從項梁。梁死屬項羽為郎中”。

注3:指韓信數次向項羽獻計,項羽不聽。“言不聽,畫不用”。可能他從陳倉故道由秦入漢中。

注4:指劉邦在漢中築臺拜大将,宣示人選時,全軍皆驚。

注5:指韓信當楚王,回到故鄉,對少年時給他飯吃的漂母報以千金。“一飯千金”的成語即出于此。而劉邦僞游雲夢,把去觐見的韓信捉拿。“兔死狗烹,鳥盡弓藏”。

注6:對漢室誣蔑韓信謀反的駁斥,即韓信心懷“以國士報之”的情懷,沒有反叛之心。

注7:韓信被貶為淮陰侯,終日郁郁。後被呂後斬殺于長樂宮鐘室。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