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章 章節
,顏色深了起來。
“姑娘!小姐!國師大人回來了!”小太監一臉的興奮,急急沖進廊檐下,連雨傘都來不及收。
葉殊頓時愣住了。
銀珠幾步邁了出去:“什麽?你說什麽?”
“國師大人回來了!剛剛進了南門,讓奴才回來通報一聲,大人現下去上書房了。”小太監抖了抖雨傘上的水,喜笑道。
葉殊從床上坐起來匆匆把衣帶系好,大步邁出門外撐起小太監拿的傘就往外奔去。
“葉兒!你去哪?傷還沒好呢!快給我回來!”銀珠大驚,也顧不上下雨了,連忙急急追了上去,小太監一看這勢頭也颠颠地跟在後面。
一路匆匆追出了大門,哪還有人影呀,銀珠心下一陣懊惱,真是一刻也不讓人省心。
細密的雨點打在梧桐樹寬闊的葉子上面,啪啦啦的一片濕噠噠的聲響。
“回禀陛下,事情都已安排妥了。”清和拿出一摞厚厚的文牒,淡淡道,“這是下過年來各個地方的情報記錄,請陛下過目。”
元武帝接過來那厚厚一摞,朝廷在全國各地以及鄰邦都有線人,秘密監視着各地的情況,一有什麽風吹草動就立刻向蒼落山彙報,由清和一手整理這些,将重要的撿出來呈聖上過目。
“國師大人辛苦了,一月不見,國師清減了,年輕人也要多注意身體。”元武帝微微一笑。
清和拱手道:“多謝陛下關心。”
“前日裏令弟子受傷的事怪朕不察,還請國師大人多多見諒。”元武帝斟酌着用詞,慢慢道。
“微臣惶恐,陛下請寬心。”清和連忙拱手行禮。
“好,”元武帝端起茶盞來喝了一口,“國師也累了,回去休息吧,朕就不留你下棋了。”
Advertisement
清和慢慢地往前走着,深藍衣服的小太監小心翼翼地撐着傘跟在後面。
“你回去吧,我一個人走走。”清和淡淡道。
“喏。”小太監恭敬地把雨傘交到清和手裏,後退着離去了。
路旁的柳枝在風雨中搖曳着,細雨紛紛,禦湖上傳來陣陣蛙鳴。碧綠的蓮葉上滾動着晶瑩的露珠,越積越多,漸漸壓彎了葉子,噗地落下水去。花葉相接處,一支小巧的蓮花露出尖尖的角,微微地顫着綻放開來,散發出淡淡幽香。
清和慢慢往前走着,越走越慢,越走越慢,然後腳步停下了。
他看到在禦湖那邊,葉殊一襲淡綠紗裙,珍珠白罩衫,默默撐着一柄油紙傘站在那裏。
兩個人就那麽靜靜地站着,默默看着。
時光荏苒,又好像歷盡滄桑。
良久,葉殊扔掉雨傘,飛奔着向清和跑過去。
清和驚訝擡眼,直到葉殊沖過去,一把抱住他,巨大的沖擊力險些将他撞倒。有種難言的喜悅在前生滋長,有淚水在雨中落下來很重。
“師父。”葉殊緊緊抓着清和的衣襟,泣不成聲。
清和嘴角抖動着,半晌低啞出聲:“葉殊,對不起。”
葉殊使勁搖頭:“師父,不要說了。”
恨一個人太累了,她背負不了那份沉重。
應水茵,對不起。
應水茵可以恨清和,可是葉殊恨不了她的師父。
雨橫風狂,細密的雨點打在油紙的傘面上一陣濕噠噠的聲響。清和撐着傘,領着葉殊往回走。
雨越下越大,漫天雨幕中,一把傘,兩個人,走在回家的路上。
連日裏的暴雨泛濫成災,蜿蜿蜒蜒的金水江數日間身形暴漲,泛黃的河水翻卷着一路奔騰着咆哮着向東流去。
進入皇城的範圍內河道堤壩修理的很完善,很堅固,因此問題不大。但是在別的一些地方上卻屢屢發生災情,泛濫的河水淹沒了大片房屋,黎民百姓流離失所,苦不堪言,到處一片怨聲載道。各地父母官紛紛陳情上表,請求朝廷支援。
每到夏季雨水泛濫的季節裏,都會發生這樣的情況,尤以金水江中段、蘇北的矶河、建州的漓水為最。朝廷每年都會拿出大筆的銀子用于修理河道,搶救災情,救濟災民。但是效果甚微,三年裏有兩年都會爆發災情,周而複始,一點用都沒有。
朝廷上近日裏也是一片議論紛紛,前戶部侍郎田大人前幾日剛升了職,現在是戶部尚書了。老頭子年紀六十多歲,滿頭銀發,正在顫巍巍地跟元武帝哭着窮。
“陛下,國庫着實是不寬裕呀,一下拿不出那麽些錢來。”田尚書一臉的苦相。
元武帝臉色不太好看,厲聲道:“堂堂的大季國庫連四十萬兩白金都拿不出來,你這個戶部尚書是怎麽當的!”
“陛下贖罪呀,近來朝廷頗多征戰,花費巨大,暫時還調動不了這麽大一筆銀子。”田老頭顫巍巍地回道。
“征戰雖多,但也沒那麽誇張吧。南邊打仗雖說是發了二十萬大軍,但是車馬糧草都由淩國供給,你怎麽又跟朕來哭窮?”元武帝有些不高興。
田老頭連忙跪在地上叩頭:“陛下明鑒,征北一戰花費巨大,遠超了往年的三倍,再加上今年裏太子選妃一事,宮裏的用度也是增加了很多。近日天降大雨,道路不通,各地春季裏的稅款都還未送交到京裏。再加上六月的朝貢日子還沒到,各地的歲幣還沒納上來,國庫實為緊縮,不充裕呀。”
“沒想到朕的國庫竟然這麽空虛。”元武帝微微皺着眉,眼裏微光閃動。
蕭傾城上前一步道:“陛下,可以號召京城富戶捐款,微臣及衆位大臣也願盡一點綿薄之力,或可一解燃眉之急。”
文武百官一聽頓時心下一沉,又不敢表現出來,心下暗自腹诽道,你有錢你自己捐去,我哪有那麽厚的家底,你以為誰都跟你一樣住在金山上呀。
元武帝一陣皺眉,沉聲道:“洪水年年犯,總捐款也不是個辦法,朕知道衆卿家也不寬裕。”
“各地災情延緩不得,必須抓緊時間搶修河道,救濟災民,以免災情繼續擴大。”慕容冼上前一步拱手道。
清和道:“陛下,微臣倒是有個想法。”
“國師請講。”元武帝點點頭。
“河水泛濫成災大抵出于河道淤塞,上游的河水從高原那邊流過來攜帶着大量的泥沙,到了下游地勢平緩了,河水就流得慢下來。流水一慢,泥沙就會沉積下來,泥沙堆積,河床不斷升高。一到雨水泛濫的季節,雨水彙入了大河,而大河的河道容納不了這麽多水量,就會從河岸薄弱處沖出來,沖垮了堤壩,造成河水泛濫。”清和微微一頓,“以往的治理辦法都是不斷挖寬河道,以增大容水量。但是河道挖的越寬,水流到這裏流速就越緩,泥沙堆積的就越多。時間一長,河床繼續上升,容水量不只沒有增大,反而減小了。”
衆位大臣紛紛點頭,正是這樣,朝廷每年下撥的款項都用于開挖河道了,如今河道越挖越寬,河水卻依舊泛濫。
“與其加寬河道,倒不如将河道變窄。河道變窄了,水流到這裏流速就加快,泥沙就不會沉積下來,反而還會将先前沉積的泥沙帶走。就這樣沖刷下去,河道會越來越深,越來越深,容水量自然就加大了。”清和繼續道,“這樣就能從根本上解決洪水泛濫的問題,而且銀兩花費會縮減很多。”
“妙啊!”李翰林忍不住拍手叫好,“國師大人果然英明!”
衆人也是一陣贊嘆,元武帝微微笑了起來,正要開口。
蕭傾城微一皺眉:“國師大人,照你這麽說,河道變窄了,水流加快,其力道必然會增大很多,兩岸堤壩可能承受得住這麽大的力度?”
“這?”李翰林一陣語塞,衆人頓時也是一愣,倒是沒有想到這麽深遠。
清和微微看了蕭傾城一眼,這個少年果然聰慧。
“這個王爺不必擔心。蒼山派有一種材料記載,用于修建堤壩正合适,足以承受水流沖擊。”
“好!”元武帝拊掌大笑,“此事就勞煩國師大人費心了,田尚書,務必全力支持國師大人,你們兩個定要給朕把這個洪水治理好!”
“微臣遵旨。”
其實這個縮窄河道的想法清和早就有了,只是苦于無法解決河岸堤壩穩固的問題。水流速度一增加,其力道何止是增大了一倍兩倍十倍,恐怕百倍都不止。石塊壘砌的堤壩根本承受不住那麽大的力道,水一大就把那些石塊沖垮了,所以這個想法縱然美好,卻無可能實現。
前些日子聊天時和葉殊說起此事,誰想到她眼珠子一轉就閃起光,然後趴在桌上寫寫畫畫半天,最後拿出一張紙給他看,只見那上面寫着幾方粘土幾方大理石,磨碎、石膏、煅燒之類的。
清和看着奇怪,問那是什麽,葉殊說,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