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章 告訴祖母

元霄往前一步就察覺不對。宮中殺機過重。他幹脆一動也不動。

原本侍衛接到的命令是,等元霄靠近床上的皇帝時,藏在帳中的侍衛便趁勢偷襲。可太子突然像根木樁一樣貼着門動也不動了,一時之間這宮裏的氣氛就很尴尬。

這到底還上不上?

用不着他們多想,殿外忽然一聲悶響,守住殿門的宮人被·幹脆利落地擰了脖子。十三領着人破門而入,直接一以敵三,将宮中藏着的侍衛盡數逼出後斬于劍下。

元霄見狀,大步向前,一把撩開帷帳,床上緊閉雙眼的正是元帝。與此同時,但聞一聲‘殿下小心’,耳後破空而襲來,躲在帳中的侍衛沖着他的命門就一刀捅來——

元霄冷哼一聲:“不自量力!”說罷不躲不閃,卡住刀刃硬是吃了一記,也不管自己血流如注,在侍衛震驚的目光中掐上他的脖子,陰恻恻道,“去地下告訴你主子,要殺人,還得遇上怕死的才成!”

言罷五指成爪,連刀刃也不用,直接掐斷了對方氣管。

本想來救人的十三:“……”老爺沒說過太子這麽可怕啊。

元霄一回頭,與十三視線照了個面。

他沉默了一下,捂上胸口。“好痛啊。”試探着道,博取同情。

十三:“……”老爺沒說過太子這麽可怕的啊!

元霄見騙溫儀的人騙不到,啧了一聲,低頭去看皇帝。伸手一探,對方果真快要死了。又一看臉色,好像是鐵青鐵青中了毒。這樣子怕是挨不到別人救他,元霄心想,死馬當活馬醫吧,古爾真的藥總歸是有點用的。

一邊這樣想,一邊将溫儀塞給他的丹瓶打開,把藥塞進元帝嘴裏。嘟嘟嚷嚷道:“這可是沒辦法的辦法,不給你吃你就死啦。要是吃了也死,那不關我的事啊。”

這麽一捏嘴一擡下颚,把藥硬是咽下去後,他仔細觀察着元帝臉色,驚奇地發覺對方似乎恢複了一點人氣。好像立馬見效的。元霄把十三招來:“你是溫儀的人吧?”

十三不敢應答。

元霄也不管:“把叔公背好了,溫儀怎麽囑咐你 ,就怎麽做。”

十三這才說:“殿下你的傷要止血嗎?”

“不止。”太子回答得幹脆利落,他眯起眼道,“孤還要留着這血給叔公看,我為了救他付出了多大代價。”若是這都不能博他一分情,那元帝還不如死了算了。

十三:“……”

他默默背起了元帝,心想,算盤打得好,要是讓老爺知道你故意受傷,少不得一頓訓。

——老爺和太子之間的雞毛蒜皮,宮裏十三個人因為無聊,都是拿來當話本看的。

而今溫儀與元齊安站在一處,悠閑道:“這報信的人怕是來不了了。殿下你——”

話未說完,元齊安回身便是一記鷹爪,一把擒住溫儀咽喉,冷聲道:“溫大人既然選了別的路,那麽也只好讓你随我一道,要麽做個神仙眷侶,要麽做個生死鴛鴦了。”

溫儀被掐住脖子,呼吸有些不暢:“你要拿我做人質?”

這麽說着,卻絲毫也不慌張。只說:“殿下,你知道你敗在何處嗎?”

元齊安眯起眼,下一秒臉色劇變。捏住他手腕的力量猶如鐵臂。元齊安震驚地看着溫儀覆手而手,劇痛自骨間襲來,他不得不松開手。而後一聲痛呼,溫國公輕而易舉地折了他的手腕,延續着方才的話題道:“敗就敗在,太急了。”

心急的人,通常會敗。

皇後是,元齊康是,而眼見他們失敗誤以為自己天時地利人和都至的元齊安,也是。

“你應當學學我,能等。”溫國公逼近他,輕聲說,“好領個殿下的人情,如今太子殿下,是終于明正言順,又沒有任何阻礙地,去拿回屬于他的東西了。”

民心所向,護駕有功,多麽大的殊榮。

這番話下來,元齊安連痛楚也忘了,冷汗自他額間滴下,他震驚道:“你是故意的。”

他一直以來冷眼旁觀,借元霄與元齊康相争的手撿了這個便宜,除了三哥,送走二哥。走到如今地步,以為萬事皆順,一切安排妥當。卻原來,一直是給溫儀做局。

螳螂捕蟬,黃雀在後。元齊安以為自己終于是那只黃雀——原來背後還有老鷹。

“不是。”溫儀道,“我與元霄,從未主動要害過你。”

不過是心急要吃熱豆腐的人咎由自取罷了。

更何況——溫儀一把握住元齊安要刺來的刀刃反手一送,才道:“你從來就不了解我。”

就當他是個束手待擒的。

殿下嘩啦啦趕來了一堆人,花淮安領頭沖進來,見溫儀站在那裏,脖間指痕明顯。而元齊安身着明黃的龍袍倒在那裏人事不知,這才道:“溫大人沒事吧?”

溫儀搖了搖頭:“沒事。”他的目光落在地上的人身上,只說,“六殿下想要殺我,可惜他氣數已盡,反而自己挨了一刀。就成這樣了。”說的那叫一個清淺柔弱。

花淮安:“……”鬼才信你。

但他也不戳穿,只讓人将元齊安擡走。

溫儀道:“太子與陛下呢?”

花淮安道:“太子護駕有功,陛下已經沒事了。只是太子受了傷——”

“哦。”溫儀頓了頓,“啊?”

元帝心很煩啊,兒子一個兩個要扳倒他,一睜開眼,元霄筆直地跪在那裏,胸前還好大一個窟窿,那血流的,能在地上滴一灘了。他尚不清醒的腦中就是一個咯噔。完了,元麟淵莫名其妙就想,這回不知道要被那個小氣的記多少筆。

李德煊自然也是被救出來的,元帝任由李德煊扶着坐起來,先是嘆了口氣:“老馬失蹄啊,簡直是丢盡了臉。”然後去看太子,“你又在跪什麽。”

元霄答得十分響亮,生怕別人聽不見。

“救駕來遲啊!”

元帝:“……”他看了眼外頭排得整整齊齊的騎兵,“你拿這麽多人救駕——”

這是救駕還是逼宮啊!

這些人是後來溫儀放了信號彈後叫進來的。雖然危機已經解除,但是救駕嘛,當然要擺出個樣子來啊,不然他這五千個人白帶的啊。他讓元霄帶人來,除了自保外,當然也是要講排場和威風的。這五千個人他就是帶給那些大臣們看。

風水輪流轉,當年元帝是如何帶着人進宮的,太子也一樣!

這小氣吧啦不省心的——

元帝嘆了口氣,擺擺手:“算了,你起來吧,朕記你一功。”

普通的‘皇帝病危’事件後,對外宣稱太子攜聖藥入宮,救醒了皇帝,而六皇子則在最後關頭心生邪念意圖謀反,囚禁朝臣與皇帝。因着暫未傷及人命,算心中仍有善念一絲,為替皇帝病後祈福,暫押入天牢不審。

對有的人來說,活着其實比死了更難受。

之後數日,元帝下旨,正式發布诏令立太子元霄為儲君。

此話一出,其實是有兩個意思。一個意思,是告訴天下人的,我大乾的太子就是元霄,不論是舊朝太子,還是今朝太子,都不曾變過。第二個意思,只是說給溫儀和元霄聽,好了,你們的事朕不再反對,快點給朕滾滾好。

元帝會讓步,大約是此生頭一回。可能是年歲上去了,總是不如年輕時一樣倔強氣盛,他這一生意氣之争,到頭來似乎也沒什麽值得拿出來炫耀的。如果當年不要和元景怄氣,不知道會怎樣。如果怄了氣,但成親後與妻兒好好相處,又會怎樣。

如今與人生不見,死相離。終于是真正的孤家寡人。

算了算了,這江山他看夠了,一身病痛都是自己帶來的,小兔崽子再不聽話,仍舊是元家子孫。這皇位,就當是當初元景欠了他他拿回來,如今他欠了元景又還回去的。

至于元霄要如何擺平太後,那便随他去吧。

橫豎撒潑打滾不要臉,他都做的出來。

這宮中的事,都各歸各,就像是一汪湖面,湖面上平靜無波,湖下波濤洶湧。在湖面上的人,永遠不知道下頭是如何暗流湧動。故而在有些人什麽都還不清楚的時候,已經一切都發生完了。比如皇後進冷宮,比如三皇子進佛堂,又比如老六突然想不開要皇帝還當失敗了。再比如,在涼州呆了三年的太子突然回來,還護駕有功。

在外人看來,不過是飯後談資。

但是太後很高興啊,孫子有出息了,明正言順拿回了屬于他自己的名份,她樂得找不着北。至于元麟淵的家事,她沒有興趣去管的。這麽一高興,就又要去找元霄談婚事。

“霄兒啊——”

太後被人前後簇擁着進了景泰宮,宮裏元霄正好在給溫儀點花钿。宮裏最近流行這種花色,元霄打賭溫儀點這個一定好看,還能增福添壽,就鬧着要給他弄。剛勾了一筆呢,就被親祖母撞了個正着。

太後:“……”

溫儀:“……”他清咳了一聲,要把元霄從身上推下去。但是元霄沒肯。

“祖母找霄兒什麽事?”元霄沒動,眼珠子轉了轉,“說親?”

太後不知為何有些尴尬,只覺得這倆孩子言行舉止不大體面,本想訓兩聲,但被元霄一打岔,便忘記了,只順着話頭道:“哦,是啊,如今諸事都定,你也回了平都——”

“可是我已經成親了。”

然而她的好孫子沒讓她說完。

溫儀下意識看向元霄。

元霄微微一笑,便道:“本早該告訴祖母,一直有事不曾說起。”

“三年前孫兒初見溫儀,多次求親,終得對方首肯。後在溫府行天地大禮,得過祖宗應允,拜過堂,也行過周公之禮。多年生死與共,上陣殺敵,從未離棄。相敬如賓至今,感情很好。不再納妾。”他看向太後,“霄兒一生只此一人,多謝祖母成全。”

被劈頭蓋臉從頭怼到腳的太後祖母:“……”

眼睛瞪得超大,嘴一張一合,在太子殷切的目光中,‘不負衆望’氣暈了。

作者有話要說:

對方朝您發來一個相親函——

您選擇不接并采用了大招【溫儀】擊敗了對方。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