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穿越了
身為光榮的人民教師,何元菱每天的工作時間幾乎要持續到入睡前。這天晚上她像往常一樣打開家校聯系群。
咦,不應該是“華明小學二年級3班家校聯系群”嗎?怎麽屏幕上顯示的竟然是“先帝聊天群”?
何元菱以為電腦出了bug,毫不猶豫就要去點右上角的小叉叉。
可是鼠标一移上去,聊天群突然一個彈出。
【恭喜您成為至高無上的大靖朝歷代先帝聊天群群主】
什麽玩意兒?彈出游戲?
何元菱都累死了,只想趕緊處理完工作去睡覺。明天還有公開課,何元菱最要面子,公開課不拿高分,她都不能原諒自己。
毫不猶豫,何元菱一路叉叉,把彈出和聊天群都給叉掉了。
屏幕突然一陣眩目的光芒,何元菱瞬間被擊中,暈了過去。
不知多了多久,何元菱終于漸漸蘇醒。她緩緩地睜開眼睛……
不對啊,穿越了?
昏暗的油燈、髒臭的床鋪、旁邊還有散步的老鼠和蟑螂。
油燈旁,一位滿臉皺紋的老奶奶正努力地縫着針線。那發型,那服飾,無一不在說明,她,何元菱,真的穿越了。
喵了個咪的,這穿越好像不太樂觀。
什麽人設?什麽背景?
為什麽強行關掉那個“先帝群”的彈出,就來到了這個地方?本次穿越和那個“先帝群”有關系嗎?
Advertisement
“乖囡囡,醒啦?”老太太滿臉皺紋笑成一朵大菊花。
“我幾歲啦?”何元菱脫口而出。問完覺得自己有些古怪。
老奶奶也一愣:“十五。”
喵了個咪的,這麽小……咦,不對,等等,這年紀擱我那兒還在讀中學,但擱這兒,恐怕不小了,快出嫁了。
“是大明朝麽?”
因為老奶奶的衣冠服飾比較像大明。
“你真是糊塗了。什麽大明朝,沒聽過。”老奶奶笑了,将針在花白的頭發上擦了擦,繼續縫補着衣服,“現在是大靖朝弘晖十四年……”
大靖朝?
何元菱想起那個彈出,大靖朝歷代先帝聊天群。
所以,自己真的來到了這個大靖朝?
角落裏一個孩子的聲音響起:“為何現在才是弘晖十四年,咱家的桑稅卻交到了弘晖十六年?”
老奶奶嘆道:“皇帝錢不夠花了呗。”
皇帝還會錢不夠花?何元菱有些不好的預感。
但凡一個王朝到了加重賦稅、寅吃卯糧的地步,說明幾件事:皇帝不英明、大臣不給力、百姓不好過、前途不光明。
大靖朝比較牛逼。
上面四樣,它全中。
“錢不夠花,就問我們要嗎?”那男孩不服,“都把阿姐逼成什麽樣了。”
“還要不要命了,外頭不許說這種話。”
老奶奶訓完男孩,轉頭望向何元菱,臉上有了些許凝重。
“小菱,你不該這麽傻。咱們何家再窮,也不會貪圖那點兒彩禮錢。別說你不願嫁,奶奶都瞧不上,實在不用尋短見的。”
看來原主的命運很有些悲慘。
一些碎片的記憶,湧進了她腦海。
原主是個江南農家少女,也叫何元菱,出生在水菱成熟的季節。
何家父母早先就雙雙去世,是奶奶将姐弟兩拉扯大。在牆角說話的,正是十二歲的弟弟何元葵。
據說弟弟出生的時候,正是葵花開得最旺的時候。
想到這段,何元菱心中一抖,還好自己生得早了一點點,要是再晚點,只怕就要叫何元蟹了。
何家很窮,幾畝桑田種得很是辛苦,稅都交到了兩年後。
這都怪現任皇帝不是個東西。據說這個弘晖皇帝後宮佳麗三千都不止,皇宮裏實在住不下,正忙着擴建。
但是大靖朝內憂外患,邊疆也是連年戰事,實在拿不出錢修皇宮,朝廷就想了個法子,預征稅。
預征兩年不夠,還可以預征三年嘛,反正,征稅是解決困境的最有效途徑。
想明白了這個家的處境、想明白了自己的處境,何元菱知道自己該幹嘛了。
“曉得了,作死沒用的,要好好過。”
奶奶一臉欣慰,差點掉下淚來。
第二日,何元菱能下床了,繞着何家屋子轉了一圈。
三間屋子又大又敞亮,瞧得出何家當年根基不差。東邊和中間兩間,隔開住人,這點也比尋常農家要講究。中屋裏放着一臺破舊的紡車。
西屋前半間是竈頭,後半間有個矮牆,看上去以前應該是豬圈,但現在何家條件不好,大概是養不起豬了。
院子裏搭着一個雞棚,門前是一大片曬場,算是江南農舍的基本配置。
但問題是,牆上已經沒有完整的牆皮,地上也坑坑窪窪,最要命的是屋頂,好幾個地方瓦都蓋不住了,漏出各種縫隙。
晚上躺床上,還能美美地數星星。
這要遇到下雨,實在難以想象這窘境。
何元菱是最怕窮的,偏偏這何家卻是真窮。
她也是和弟弟聊過之後才知道,為了給原主救命,家裏僅剩的幾畝桑田已低價租了出去,總算換了些租金才湊齊了原主的藥錢。
所以五年之內,田地上的收入也是不要指望了。這日子不找些副業,是根本過不下去。
于是她學着奶奶的樣子,把紡車搬到院子裏,也吱吱啞啞地紡着,想着多織些粗布,也能去集市上換幾個錢。
突然,院門被踢開,沖進來一個……
奶奶!
只見何奶奶怒氣沖沖,嘴裏嚷嚷着:“扁擔呢,扁擔呢,打死那個小赤佬!”
哇塞,我奶奶脾氣這麽火爆,完全不像燈下縫衣服時的慈祥啊。
何元葵抱着比他還高的扁擔,從屋子裏跑出來。
“奶奶要打誰?”
“隔壁顧三狗,這小赤佬又追咱們家的雞,你說要不要打!”
“要!”何元葵大叫着,将扁擔遞給奶奶。
這顧三狗太不是東西,上回追了何家的雞,吓得母雞兩天沒下蛋,公雞三天沒打鳴。這回絕不放過他。
沖到門口,見何元菱還傻愣愣地站着,何元葵一把拽住她的手往外拉。
“打架不能吃虧噠!”
“哦!”何元菱應着,跟何元葵一起出門.
出門時還順手抄了一根晾衣叉,以備不時之需。
跑到門口曬場上,被攆得七零八落的公雞母雞們,正探頭探腦地往回走。
傳說中的顧三狗卻不見蹤影。
“小赤佬呢?”
江南罵人話,倒是古今皆同,何元菱立刻就學會了。
何元葵大叫:“一定是心虛躲回家去了,走,打到他家去。”
于是祖孫三人,拎着扁擔和晾衣叉,沖到了隔壁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