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章節
頗有才情。”
陛下眯着眼,半晌不吭聲。
太子與張貴妃連對視也不敢,靜靜等陛下開口。
陛下到底點了頭,不緊不慢道,“怪不得不敢來見我。”
當晚,陛下雖然是翻了張貴妃的牌子,但用了膳,最後卻是去了葉美人的住處歇息。
幾日之後,李陵才隐隐聽說一些後宮秘聞。
上元燈節陛下偶尋得一伊人,與當年盛寵的昭妃仿佛,不過那人商家出身,進宮便被封了七品的美人,叫那些在宮中熬了數十年的妃嫔紛紛側目。
——然而,這位葉美人不曉得何時惹了麻煩,被殷惠妃罰跪,那樣的日頭曬着,最後中了暑才被人擡回寝宮。
陛下雖說寵愛葉美人,有時翻了張貴妃的牌子,最後也去葉美人那裏休息,但這此葉美人受了這樣大的罪過,陛下僅僅口頭斥了殷惠妃,外頭進貢的好東西,也沒少給殷惠妃分去。
葉美人那裏,陛下賞了一些玩意兒,就把人安撫了。
李陵彼時正在輔興坊外書房練字,聽得這些風聞,心裏十分詫異,這位葉美人這樣不中用?
她鬥不過張貴妃就罷了,怎麽連殷惠妃都能打到她臉上!
殷惠妃只生了三元公主一女,在後宮坐着妃位,卻只能捧着張貴妃。
李陵眉頭緊鎖,……當年的葉氏進宮可謂風頭無兩,如今這個葉美人怎的這樣不中用。
二皇兄找來這麽一個無用的美人,有何用。
李陵那最後幾個字也不寫了,随意把筆扔在桌上,對小安子道,“去後面瞧瞧。”
Advertisement
小安子彎腰,快速将那沒寫完的紙放進鐵桶裏燒掉。
六皇子的字非常奇怪,有時很難看,有時又有驚人的氣勢,不燒掉,必惹是生非。
李陵洗了手,換了一身輕便的衣裳,帶着小安子去後面,心裏暗暗想,這時把葉氏送進宮,那些技藝便罷了,當初葉氏進宮也沒讓大家知道她寫得一手好王體,但并不妨礙她被父皇恩澤後的此日。
她當日初受恩澤,便被洪德帝從美人升到了昭儀,半個月又被晉封貴嫔。
晉升速度如同飛天一般令人震驚。
至于殷惠妃,那時并沒有招惹葉貴嫔。
是生了早夭的四哥的慕儀妃,不知為了何事,“欺負”了葉氏,陛下不顧張貴妃勸阻,不但撸了慕儀妃的“儀”,還将葉貴嫔擢為葉純妃。
一來二去,那慕妃見了葉氏,竟要向她行禮。
李陵至今都記得後宮那一陣的混亂。
葉氏的出現,比最早昭妃時還叫諸嫔妃心驚膽戰,——除了張貴妃,沒有人比葉氏更能得陛下寵愛。
張貴妃生育了太子,并不年輕,對上嬌滴滴的葉純妃,除了忍還能怎樣。
那些宮廷瑣事一件件浮上心頭。
回想起來,即使張貴妃,如果不是有太子在手,也不是葉氏的對手。
李陵走到正院儀門那裏,忽然不想進去了。
如果,現在,他把葉氏送進宮,她還能做到像上輩子所向披靡嗎,如果能,那麽她學什麽要緊?如果不能,他逼她學這學那,又有什麽意思。
再說如今的葉氏,狗嘴裏吐不出象牙!
這樣的狗脾氣,被寵幸的第二天不說晉升,估計在張貴妃那裏就能碰壁把自己碰死。
他一時站着不動,心裏艱難權衡着。
許是有人給後院報了信,李陵打算反身回前院外書房,葉氏似乎從花園那邊過來,此時興匆匆從旁攔住他,很意外的歡喜樣子,“還沒來就要走,我這裏有吃人的怪獸咬你尾巴麽。”
從來不好好說話。
李陵心想。
他面沉如水,一貫的冷峻神色答她,“沒有吃人的怪獸,有難纏的小女子。”話一出口,他餘光便掃見小安子臉色變了變,猛地意識到自己再說什麽。
這下真是不能待了,他木着臉走了。
葉玉盤莫名其妙,在他背後道,“什麽叫‘小女子’,難道你是‘小男子’?這般瞧不起人。”
小安子背後一涼,恨不能戳聾自己的耳朵,飛快跟着主子離開。
李陵哪裏敢瞧不起她,就是太瞧得起了,才把她圈禁在這一方天地,不叫她進宮為非作歹禍害朝綱。
當年這葉貴妃為了吃第一口的荔枝,不曉得哪裏想出來馊主意,讓他辛辛苦苦從西北馬場運回來日行千裏的戰馬,千裏給她送荔枝,朝廷上下誰不痛斥,陛下竟然同意了!
跑死了他十幾匹寶馬!
就為了她吃一口新鮮的荔枝!
李陵走路帶風,穿過外院直接出了大門,騎上馬就往城外跑,那些往事想起來就叫他錐心刺骨,當時他就恨上了這妖妃。
妖妃就在眼前,他卻不能預先掐死她!
五個月後,李陵同吳國公府的小姐訂婚,宮裏到處喜氣洋洋,太子拉着小五小六同吳國公府的小世子喝酒,那小世子是太子的表弟,如今又成了六皇子的小舅子,喝得意氣風發,豪氣萬丈。
李陵三杯兩盞下肚,不過片刻便大醉,對誰都笑呵呵,問什麽都是“好”。
16
16
這種酒品讓他小舅子十分放心,回了吳國公府,對妹妹吳榮華講了六皇子,“人品不錯,你太子表兄為你找了個好歸宿啊。”
吳榮華低頭,看不清表情,“好歸宿你怎麽不嫁。”
小世子當她害羞,不敢再多說,笑着走了。
這一年冬天沒有下雪,城裏城外都旱得很,陛下令李陵去查訪京城周圍的旱情,算是給他大婚前一個立功的機會,找借口給兒子送一個爵位。
李陵傻子一樣,拿着雞毛當令箭,真真去查訪周邊所有皇田的幹旱情況,結果叫他查出來京城西邊大興的萬畝皇田,不知怎麽竟養出了胃口極大的碩鼠,今年秋收貯藏的精糧,三分之一變成了陳糧。
這是動國之根本!
李陵當場怒斬殺那屯糧的屬官,将血淋淋人頭提到大興田官面前,逼他一日之內查個水落石出。
大興皇田的田官當場就吓暈了,醒來後哭着上京告禦狀。
陛下氣得将給他添亂的小六關在皇子所,哪裏都不準他走動,安撫了田官,重新派自動請纓的三兒查這樁案子。
李陵在自己院子被關了十來天,才被帶到陛下眼前。
外人都不曉得這天家父子倆在太極殿北書房談了什麽。
從北書房出來後,李陵便輕車簡從出京城,——太子的人來回報,在跑馬場跟丢了。
太子驚訝,“西郊跑馬場?”
那地方李陵從小就愛去,有什麽能避人耳目的犄角旮旯,他還真有可能知道。
太子叫從人下去,自己坐在書房看書,沉思起來。
同一時間,二皇子趙王的人也受到消息,二皇子氣得摔東西,“連個人都看不住,要你們何用!滾!”
六皇子竟悄悄在京城裏消失了。
兩個月後,黑瘦了一圈的李陵再次出現在京城。
此時諸人才知道,原來六皇子奉命下江南去抄了倒賣皇田精糧的大糧商,收獲十分豐富,陛下因此要給這個六兒封賞。
頭一個跳出來反對的,不是別人,是太子。
太子勸陛下,“即便是要封賞,也該封賞迅速查清案子的三弟。”
李陵也這麽認為,拒不受賞,甚至還說,“父皇一定要賞賜兒臣,不如讓兒臣領了長勝郡郡守之職,兒臣必定為父皇再養無數寶馬!”
趕鴨子上架,人家鴨子也不上去。
陛下頭疼,懶得理他,堂堂皇子去做個邊陲郡守?虧他想得出來!最後硬是給他了個衛王做。
李陵只能跪下謝恩。
當晚在皇子所悶了一晚上,第二天一大早,他就帶着齊王家的輝哥兒去跑馬場散心,齊王沒辦法,只能同齊王妃埋怨這個“不長進”只愛玩的弟弟。
齊王大婚後便搬出宮,齊王妃操持王府十分得力,笑着勸他,“六弟喜歡輝哥兒,咱們誰不喜歡輝哥?”
不知怎的,六皇子不滿不下封賞很快傳得滿京城人人都曉得。
人人都曉得,偏六皇子自己不曉得。
陛下對張貴妃埋怨,“真是個狗脾氣。”這個埋怨也似長了翅膀,飛地到處都是。
外面風風雨雨且不說,京城裏普通人的生活一點不受影響。
輔興坊,葉玉盤在花園裏啓出去年埋的桃花酒,又把今年釀造的桃花酒賣到桃花樹下,請柳先生品嘗自己的手藝。
釀酒很容易,但是好不好喝,就是看天意了。
丫鬟給葉姑娘和柳先生斟酒。
酒水清亮,看着就不一般。
葉玉盤翹着嘴角,舉杯敬酒柳先生,“願先生駐顏有術,年年十八歲!”
柳先生被逗得直笑,“借你吉言。那麽我祝願玉盤兒心想事成。”
葉玉盤喜滋滋,“一定一定。”
兩人喝下這聞不出什麽味兒的酒。
品了片刻,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