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致仕

明夜心中湧動着一種激動亢奮的情緒, 可一旦張口,卻說不出任何話來。

她想, 大抵每一個成為帝王的人, 都會經過這樣一個心路歷程,理想與現實的沖撞, 無論古今,都是極為痛苦的一件事, 而這個過程, 也正是偉人,普通人和小人的分界線, 內心堅定能夠戰勝誘惑, 在了解一切後, 仍能不變心中志向, 謂之偉人,經過一番激烈掙紮,最後屈服于現實無奈的, 是普通人,至于小人,大抵根本連掙紮都不會有,而是毫不遲疑的選擇利益。

而朱翊钺之所以這樣痛苦, 恰恰是因為他是一個胸懷大志的人, 他并不自私,相反,雖然他自幼長于深宮, 不知人間疾苦,但對于普通人的喜怒哀樂,卻能夠感同身受,并能夠以天下為己任。

想到這,明夜不由肅然起敬,這是一個了不起的人,如果将來登基,也必定會是一個了不起的君主。

明夜很想幫他一把,但同時心裏也明白,這個過程雖然無比痛苦,卻也是涅槃重生的一個重要關鍵,旁人的話,即使再有道理,即便他再如何認同,到底不如自己經過一番痛苦的苦思得來的深刻,只有此時越痛苦,他将來的志向才會越堅定。

她如今能做的,唯有陪伴而已。

李慶做事相當靠的住,說是守門,整整半天的時間,這座小偏殿附近,連只蒼蠅都沒能飛進來。

朱翊钺像尊雕塑一樣靜坐着,動也不動,開始,明夜還能勉強堅持的住,後來實在熬不住,便也不再管他,雖他去沉思去思考心靈叩問,而她則擺弄起面前的千字文,這是朱翊钺開蒙時的教材,是用來教她初步認字的。

一開始,明夜還有些不以為然,覺得她還能不認識字?而最後事實證明,少量的繁體字她能認的出來,可一旦數量上來,即便她早有十幾年的教育打底,該蒙圈還是照樣蒙圈。

得了,還是老老實實從頭啃吧,一切,從認字開始。

整整半天時間,就在二人這麽相對無言的氛圍中過去了。

不過,即便明夜和李慶兩人千防萬防,到底還是有消息漏了出去,宮裏的生活枯燥乏味,一點波瀾都能叫人私下熱議許久,更別說事關陛下待太子的态度,這件事,最先是在太監中流傳開來,後又被內閣前朝知曉,待到前面都鬧開了之後,這才慢慢傳到後宮裏。

說來,這也是皇後管理後宮向來嚴謹之故。

不過,明夜心道,這件事恐怕最高興的,當屬李貴妃。

因為,就在此事才傳到後宮那一日,明夜上課時,便見到了一個人。

這人不是別人,正是李貴妃之子——朱翊鈞。

Advertisement

明夜來上課的時間比較短,又趕上前段時間朱翊鈞請了病假,這才一直沒機會相見,只是,這才剛有點冒出頭的消息,這位的病就突然好了,也實在不能不叫人不多想。

不過,這位李貴妃,也當真是個聰明的人,嗅覺之靈敏,反應之迅速,對時機把握之準,實在叫人不能小觑。

朱翊鈞只比朱翊钺小一歲,除開朱翊钺的身量要比他高些外,二人的長相體态,也頗為相似,就是那種,叫人一打眼就知道這二人是兄弟。

既然連李貴妃都能探聽到的消息,沒道理皇後會不知道,而最叫明夜感到意外的是,皇後卻對此只字未提,沒有幹涉,沒有開解,更沒有教育,若說改變,也只有在平日裏對朱翊钺照顧的更為精心而已。

皇後能做到這一步,可真是叫明夜吃驚不已。

自來,後權都來源于皇權,看一個皇後或是太後地位,其本質上看的是她對于皇帝所施加的影響力,也正是這個緣故,便致後妃對兒子分外看重,這種看重不單單指關心,而是會想方設法在兒子身上留下自己的印記,自己的教誨,因為,只有這樣,才會加重自己在兒子心中的分量。

譬如這其中的佼佼者——李貴妃。

明夜在宮裏住的時間越長,便感觸越深,看的越透,正是因為有着對比,才更能凸顯出皇後的難能可貴。

這真是一個了不起的女人。

這需要無比的魄力和無比的自信,方能做到這一步。

……

自上次的字符事件後,朱翊钺整個人越發的沉靜起來,若說之前的他眼底閃爍的都是驕陽,那此時,在這抹驕陽之下,已然用了陰影的存在。

他們仍舊每日上學,每日一起學習,只是之前的玩笑不再有了。

就在明夜以為,朱翊钺會一直持續下去的時候,他終于開口了。

這是一個尋常的午後,朱翊钺正在檢查她的功課,待到放下課本,才似有似無的感嘆道:“小夜兒,你說,這世上的人,其實本質上并沒什麽區別,最後都會屈服于規則,成為自己讨厭的那種人?“

朱翊钺的身份就注定,他心裏即便再憋悶,也難以找到傾訴對象,而對她說的這些,明夜有理由相信,這只是朱翊钺萬分憋悶之下的無奈之舉,說實話,能憋到現在才說,已經十分叫人佩服了。

明夜心裏對此也一清二楚,但,理智是一碼事,感情又是另一碼事,無論是作為小夥伴的身份,還是作為一名歷史旁觀者的身份,她都不願意朱翊钺繼續這樣下去,因為,通過上次的字符事件,明夜已經對太子這個身份所代表的能量,有了一定的認識。

他的一念之差,可能會有無數人的命運因此而改變。

她是一個小人物沒錯,但如果有可能,她也希望能盡自己的一份力。

于是,明夜用一種天真的目光不解的望着他,說道:“怎麽會呢,哥哥你說的不對,人怎麽會是一樣的?我曾經偷聽過爹爹說過,他說,這世上有像海大人這樣的人,也有徐大人那樣的人,我雖然不知道海大人和徐大人誰,可我覺得爹爹的話向來是不會錯的。”

明夜這裏撒了個小慌,她當然知道海大人和徐大人所指何人,但按她的年紀和閱歷,是不應該知道的,所以,便将老爹拉出來,做了個擋箭牌。

太子就算還未接觸政事,但對于這兩位的大名也是知道的,海大人指的是海瑞,徐大人指的是徐階。

這兩位,可謂是兩個極端,一個性孤勇耿直,如一把劈開天幕的利劍,而另一個,簡直将一個政客的圓滑演繹到了極致。

而朱翊钺則想的更多,譬如先帝朝嚴嵩趙文華之流,奸貪誤國,以致朝中官員屍位素餐,政務懈怠,人人皆以中飽私囊為要務,将整個朝堂搞的烏煙瘴氣。

他知道,先帝的是非不應由他來評斷,可他心底卻是隐隐明白,朝政之所以如此,說到底不過是自私罷了,在先帝心中,追求長生煉丹修道才是首要之務,至于黎民百姓的死活,當然是要排在自己的欲望之後的。

想到這些,朱翊钺一直以來迷蒙混沌的內心,忽然閃過一抹光亮,他不再沉溺于這些是非對錯的探讨,因為這些除了說服自己之外,并無太大用處,誰說這兩者就不能兼顧呢,只要他堅持自己的志向,心懷善念,做有益于萬民的事,無愧于自己內心即可。

明夜說完之後,心中也十分忐忑,她不知道這話對朱翊钺有沒有用處,不過,待瞧着他越來越明亮的眼睛,明夜終究算是松了一口氣。

只要他能想明白就好,這個世界本污濁,哪裏是非黑即白的。

朱翊钺将其中關鍵想清,整個人都爆發出了一股強大的能量來,他的精力本就充沛旺盛,這會兒那更是朝氣蓬勃,渾身仿佛有使不完的勁兒一般。

看的明夜的小心肝直顫。

好了,她如今不再擔憂朱同學的心裏問題,反倒開始憂心他的身體問題了。

別看朱翊钺看着成熟,但他也只是一個不足十歲的孩子而已,正是長身體的時候,若是過度虧損身體,先不提個頭問題,怕身體內部要留下暗疾的啊,最後,連皇後也看不下去了,對于兒子的思想問題,她可以不插手,但事關身體問題,她卻是覺不能允許的。

偏偏這種時候,還有人跟着要添亂,說是要給太子殿下加功課。

這下,算是将皇後徹底惹火了。

皇後是不能插手政事,但是當娘的關心自己兒子,卻沒人能說出個不字來,皇後雖然平日裏看着溫柔端莊,可卻不是吃素的,她直接給文華殿幾位先生下了一道敕書。

大體意思說,太子年幼,無論學習還是其他,都應該循序漸進,揠苗助長非但沒有效果,反倒會傷及根本,最後,就差指着鼻子罵,你們這群人到底安的什麽心思了。

這樣嚴厲的指控,有誰敢接?若是再堅持下去,怕是一頂謀害太子的帽子就要扣上了,所以,這道敕書一下,文華殿的幾個老狐貍,瞬間沒人冒頭了。

搞定了外部壓力,皇後便開始着手解決太子本人的思想問題。

“……钺兒,凡是都要量力而行,你如今還小,正是需要成長的時候,你研讀經史,想必也會發現一點,自古以來的有大才幹的君主,無一不是精神旺嬸,身體強健,須知,擁有一個強健的體魄,才是一切的基礎,就像一把寶劍,若是細細保養,使用适度,可惠及幾世子孫,反之,若不多加呵護保養,而是随意過度的使用,即便再好的寶劍,怕也只能如昙花一現,只能如流星般瞬間閃耀,這寶劍和人,又何嘗不是一個道理呢?”

這是明夜第一次感受皇後的口才,僅此一次,便被深深的折服,果然,這才是真人不露相,這個段位,實在的高的很。

皇後出馬,朱同學好歹算是被勸住,明白了要細水長流的道理,不再過分燃燒自己。

時間忽悠而過,一轉眼便又到了年下,說來神奇的是,明夜這段時日,竟然絲毫沒有想家,她仔細想了想總結,除開朱同學這一出又一出的事沒斷過外,還有就是她三無不時的總能見着老爹,明夜被老爹抱着,一路樂呵呵的回了家。

殊不知,明睿豐這會兒已經在想着,該尋個什麽理由把閨女從宮裏接出來才好,太子近來鬧出的動靜,他在旁邊瞧着都膽戰心驚,生怕一個不小心就把寶貝閨女牽連進去,明夜對此卻是一無所知,尤自沉浸在能回家的喜悅之中。

一回到家,明夜先是和她娘一陣的膩歪,然後緊接着便被孫氏好一頓投喂,大抵長輩都有這樣的心裏,總是怕自己孩子在外吃苦受委屈,而只要一回家,便要用美食來傳遞她們的情感。

家裏照舊為過年準備着,周瑤還說呢:“得虧你這生辰在臘月裏,不然我這當娘的,怕是連你的生辰都過不了了。”

語氣之中,極為幽怨,明夜知道,她娘這是見不到她,所以想她的緣故,若是跟在朱翊钺上學之前,她聽到這話,肯定會毫不猶豫的回答要回來陪娘的,可是如今,她是真的游些舍不得文華殿那幾位老師的。

這幾位先生,非但學問一流,而且擁有大局觀 ,明夜每次聽他們講課,都會有一種原來如此之感,連帶着心境都會開闊不少,其實,在最初時,她心裏多少還是帶着些許驕傲的,畢竟從後世而來,她所擁有的朝前信息和理論,遠非當時代人可比拟,但只有真正的和這些人接觸後,她才明白之前的自己有多狹隘。

這是整個大明帝國最優秀的一批人,他們有着十分淵博的知識,非凡的遠見,還有着當代人才能有的無上智慧。

名師才能出高徒,這話是再沒錯的,明夜雖然算不得高徒,但他們确系名師無疑。

所以,這會兒,若是回家的話,她心裏還真是舍不得。

周瑤多精明的一人啊,對她這點小心思,一眼就看透了,她冷哼一聲:“你這個小沒良心的,到了宮裏都快把你娘給忘了!”

明夜嘿嘿傻笑,抱着她娘的臉先狠狠親了一大口,看她娘臉色稍緩,這才跟她娘解釋:“我現在跟着哥哥一起讀書,有時還能見到爹,我、我舍不得嘛。”

周瑤說這話,發牢騷的感情居多,倒不是真想閨女回家,能夠有幸蹭到太子的老師,這是何等榮幸,周瑤又怎麽會因自己的一時思念,而叫閨女放棄這種良機呢。

況且,明哥還能在一旁看顧着她,她也沒什麽不放心的。

不過,家中雖然一切照舊,但明夜還是敏銳的從這其中,察覺出那麽一絲不同尋常來。

因為明夜發現,外公在這個家中的存在感降低了,最直接的表現便是,她已經回來這麽些天了,除開到家第一天給外公請安外,其他時候去正院時,也基本上見不到他的。

這可真不是明夜自戀,她覺着,就憑外公對她的喜歡,怎麽着也不該如此啊。

周瑤到沒怎麽往心裏去,她道:“你外公這些日子身子不大舒服,不過都是些小毛病,并無大礙,過段時間就會好了。”

聽她娘這樣說,明夜也就放心了。

而事實證明,明夜還是放心的太早了。

才過完年,明夜還在家裏複習功課時,一顆大雷便在周家的頭頂炸開。

外公……致仕了。

這件事,在周家所引起的轟動,絕對是超級地震級別的。

這年頭,可沒有到了法定年齡就要退休一說,除非身體條件真的不允許,才會致仕回家養老,這世上,還是普通人居多,權利這東西,沒人會願意主動放手的,這裏面要是沒貓膩才怪了。

不過,雖說這是個大雷,但明夜卻是瞧着外公精神尚可,沒有那種經歷大打擊的萎靡神态,反倒和平日裏區別不大,見到她時,還能拿致仕這件事和她開玩笑。

明夜就覺着,果然還是她見識太淺了嗎,正主這,完全沒有問題好嗎。

當然,明夜之所以把這比作一顆雷,那是因為,外公本人沒炸,但舅媽卻是徹底炸了。

單看李氏平日裏雖然也愛挑個頭,掐個尖,卻從沒受到大懲處,便能看出,這人身上或許有很多毛病,但有一點不可否認,這絕對是個聰明人,知道這個度和底線在哪裏,就算每次開鬧,也絕不會真正踩到周承荪底線。

因為她心裏清楚,別看她嘴上說老爺子偏心,常常嚷着不公平吃了虧,但,自己男人是個什麽德行,她不是不清楚,老爺子在位時還好,周充彥還能在這個閑職上混飯吃,可一旦老爺子致仕,周充彥怕是連這個閑職都沒了。

所以,她十分清楚,這次老爺子致仕,對西院影響不大,但對于自己的影響,那無疑是巨大的。

這中關于切身利益之事,叫她如何繼續保持沉默。

不趁着老爺子還有些餘威時,多為自己撈些好處,等到以後想撈都撈不了了。

明夜并不清楚此事的後續發展,因為,她要進宮讀書了。

而等她到了宮裏之後,明夜這才驚覺,也許,外公致仕一事,并不那麽尋常,因為朱翊钺五個老師,一共被撸了四個。

只有一個申大人依然挺立。

哪怕明夜是個政治廢,也能感覺到,有種風雨欲來的緊張氛圍。

同類推薦